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第七章练习题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8-19 07:14:1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第七章练习题

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第七章练习题

2017电气工程师考试还有几天就开始了,下面小编带来一份《发输变电》第七章的练习题,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单项选择题

(1)在超高压线路的并联电抗器上装设中性点小电抗的作用是下列哪条?(2012)

A.限制合闸过电压

B.限制操作过电压

C.限制工频谐振过电压和潜供电流

D.限制雷电过电压

(2)变电所内,用于110kV有效接地系统的母线型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持续运行电压和额定电压应不低于下列哪组数据?(2012)

A.57.6kV,71.8kV

B.69.6kV,90.8kV

C.72.7kV,94.5kV

D.63.5kV,82.5kV

(3)在220kV和35kV电力系统中,工频过电压水平一般分别不超过下列哪组数值?(2011)

A.252kV、40.5kV

B.189kV、40.5kV

C.328kV、23.38kV

D.189kV、23.38kV

(4)某220kV电压等级的大跨越档线路,档距为1000m,根据雷击档距中央避雷线防止反击的条件,档距中央导线与避雷线间的距离应大于下列何值?(2011)

A.7.5m

B.9.5m

C.10.0m

D.11.0m

(5)某10kV变电所,10kV母线上接有一台变压器,3回架空出线,出线侧均装设避雷器,请问母线上是否需要装设避雷器,避雷器距变压器的距离不宜大于何值?(2011)

A.需要装设避雷器,且避雷器距变压器的电气距离不宜大于20m

B.需要装设避雷器,且避雷器距变压器的电气距离不宜大于25m

C.需要装没避雷器,且避雷器距变压器的电气距离不宜大于30m

D.不需装没避雷器,出线侧的避雷器可以保护母线设备及变压器

(6)在发电厂、变电所中,对220kV有效接地系统,当选择带串联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时,其额定电压应选为( )。(2008)

A.181.5kV

B.189.0kV

C.193.6kV

D.201.6kV

(7)在发电厂、变电站中,单支避雷针高度为20m,被保护物的高度为12m,则保护的半径为( )。(2008)

A.6m

B.7.38m

C.8m

D.9.84m

(8)35kV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为防止电压互感器过饱和而产生铁磁谐振过电压,下列哪项措施是不当的?(2008)

A.选用铁磁特性饱和点较高的电磁式电压互感器

B.减少同一系统中电压互感器中性点的接地数量

C.装设消谐装置

D.装设氧化锌避雷器

(9)对于非自动恢复绝缘介质,在绝缘配合时,采用下列哪种方法?(2008)。

A.惯用法

B.统计法

C.简化统计法

D.滚球法

参考答案

1.答案:[C]

依据:《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电气一次部分》第536页。

分析:根据《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T5222—2005)第14.4·1条:“应根据电力系统的情况按加速潜供电弧熄灭或抑制谐振过电压的要求选择小电抗器”。本题还需要理解潜供电流产生的原因和抑制措施。

2. 答案:[C]

依据:《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1997)表3,即110kV

分析:母线型无问隙避雷器显然不是变压器中性点避雷器。

3. 答案:[B]

依据:《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1997)第4.1.1条b)

款:“对范围1中的110kV及220kV系统,工频过电压一般不超过1.3p.u.。对35kV~66kV

4. 答案:[D]

依据:《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一1997)式(14)有

S1=0.012l+1=(0.012×1000+1)m=13m

显然按式(14)算出来的档距较大,大于表10的数值。根据第6.1.6条规定:“当档距长度较大,按式(14)计算出的S1大于表10的数值时,可按后者要求。”根据表10,防止反击要求的大跨越档导线与避雷线间的距离对220kV系统取11m。 5.答案:[B]

依据:《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1997)第7.3.9条及表13。

6. 答案:[D]

依据:《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一1997)第5.3.5条,对有串联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和碳化硅阀式避雷器的额定电压,在一般情况下应符合下列要求:110kV及220kV有效接地系统不低于0.8Um=0.8×252kV=201.6kV。

分析:系统最高电压Um可以通过《标准电压》(GB/T156—2007)表4查得。

7. 答案:[C]

依据:《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1997)第5.2.1条b)款式(5):

rx=(h-hx)P=(20-12)×1m=8m。

分析:1)考查的是避雷针在被保护高度上的保护半径。2)P为高度影响系数,取1。

8. 答案:[C]

依据:《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一1997)第4.1.5条第d款。

9.答案:[A]

依据:《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电气一次部分》第895页绝缘配合方法。

分析:1)惯用法是一种传统的方法,适用于非自恢复绝缘,是我国目前确定电气设备绝缘水平的主要方法。它是按作用在绝缘上的最大过电压和最小绝缘强度的`概念进行绝缘配合。2)统计法把过电压和绝缘强度都看做随机变量,并试图对其故障进行定量。目前仅在确定超高压输电线路的绝缘水平时采用统计法。半统计法仅把绝缘强度作为随机变量,确认绝缘放电电压的效应曲线为正态分布。目前,对超高压配电装置的自恢复绝缘采用半统计法。3)简化统计法假设①过电压遵从正态分布;②单个间隙上所加电压与其他并联间隙上所加电压之间不相关,是IEC推荐的用于自恢复绝缘的计算方法。4)滚球法是一种计算接闪器保护范围的方法。它的计算原理为以某一规定半径的球体,在装有接闪器的建筑物上滚过,滚球体由于受建筑物上所安装的接闪器的阻挡而无法触及某些范围,把这些范围认为是接闪器的保护范围。由此可知滚球法与绝缘配合无关。分析:装没消谐装置不能防止电压互感器过饱和而产生铁磁谐振过电压。

第2篇: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第七章练习题

2017电气工程师考试还有几天就开始了,下面小编带来一份《发输变电》第七章的练习题,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单项选择题

(1)在超高压线路的并联电抗器上装设中性点小电抗的作用是下列哪条?(2012)

A.限制合闸过电压

B.限制操作过电压

C.限制工频谐振过电压和潜供电流

D.限制雷电过电压

(2)变电所内,用于110kV有效接地系统的母线型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持续运行电压和额定电压应不低于下列哪组数据?(2012)

A.57.6kV,71.8kV

B.69.6kV,90.8kV

C.72.7kV,94.5kV

D.63.5kV,82.5kV

(3)在220kV和35kV电力系统中,工频过电压水平一般分别不超过下列哪组数值?(2011)

A.252kV、40.5kV

B.189kV、40.5kV

C.328kV、23.38kV

D.189kV、23.38kV

(4)某220kV电压等级的大跨越档线路,档距为1000m,根据雷击档距中央避雷线防止反击的条件,档距中央导线与避雷线间的距离应大于下列何值?(2011)

A.7.5m

B.9.5m

C.10.0m

D.11.0m

(5)某10kV变电所,10kV母线上接有一台变压器,3回架空出线,出线侧均装设避雷器,请问母线上是否需要装设避雷器,避雷器距变压器的距离不宜大于何值?(2011)

A.需要装设避雷器,且避雷器距变压器的电气距离不宜大于20m

B.需要装设避雷器,且避雷器距变压器的电气距离不宜大于25m

C.需要装没避雷器,且避雷器距变压器的电气距离不宜大于30m

D.不需装没避雷器,出线侧的避雷器可以保护母线设备及变压器

(6)在发电厂、变电所中,对220kV有效接地系统,当选择带串联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时,其额定电压应选为()。(2008)

A.181.5kV

B.189.0kV

C.193.6kV

D.201.6kV

(7)在发电厂、变电站中,单支避雷针高度为20m,被保护物的高度为12m,则保护的半径为()。(2008)

A.6m

B.7.38m

C.8m

D.9.84m

(8)35kV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为防止电压互感器过饱和而产生铁磁谐振过电压,下列哪项措施是不当的?(2008)

A.选用铁磁特性饱和点较高的电磁式电压互感器

B.减少同一系统中电压互感器中性点的接地数量

C.装设消谐装置

D.装设氧化锌避雷器

(9)对于非自动恢复绝缘介质,在绝缘配合时,采用下列哪种方法?(2008)。

A.惯用法

B.统计法

C.简化统计法

D.滚球法

参考答案

1.答案:[C]

依据:《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电气一次部分》第536页。

分析:根据《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T5222—2005)第14.4·1条:“应根据电力系统的情况按加速潜供电弧熄灭或抑制谐振过电压的要求选择小电抗器”。本题还需要理解潜供电流产生的原因和抑制措施。

2.答案:[C]

依据:《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1997)表3,即110kV

分析:母线型无问隙避雷器显然不是变压器中性点避雷器。

3.答案:[B]

依据:《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1997)第4.1.1条b)

款:“对范围1中的110kV及220kV系统,工频过电压一般不超过1.3p.u.。对35kV~66kV

4.答案:[D]

依据:《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一1997)式(14)有

S1=0.012l+1=(0.012×1000+1)m=13m

显然按式(14)算出来的档距较大,大于表10的数值。根据第6.1.6条规定:“当档距长度较大,按式(14)计算出的S1大于表10的数值时,可按后者要求。”根据表10,防止反击要求的大跨越档导线与避雷线间的距离对220kV系统取11m。5.答案:[B]

依据:《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1997)第7.3.9条及表13。

6.答案:[D]

依据:《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一1997)第5.3.5条,对有串联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和碳化硅阀式避雷器的额定电压,在一般情况下应符合下列要求:110kV及220kV有效接地系统不低于0.8Um=0.8×252kV=201.6kV。

分析:系统最高电压Um可以通过《标准电压》(GB/T156—2007)表4查得。

7.答案:[C]

依据:《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1997)第5.2.1条b)款式(5):

rx=(h-hx)P=(20-12)×1m=8m。

分析:1)考查的是避雷针在被保护高度上的保护半径。2)P为高度影响系数,取1。

8.答案:[C]

依据:《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一1997)第4.1.5条第d款。

9.答案:[A]

依据:《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电气一次部分》第895页绝缘配合方法。

分析:1)惯用法是一种传统的方法,适用于非自恢复绝缘,是我国目前确定电气设备绝缘水平的主要方法。它是按作用在绝缘上的最大过电压和最小绝缘强度的概念进行绝缘配合。2)统计法把过电压和绝缘强度都看做随机变量,并试图对其故障进行定量。目前仅在确定超高压输电线路的绝缘水平时采用统计法。半统计法仅把绝缘强度作为随机变量,确认绝缘放电电压的效应曲线为正态分布。目前,对超高压配电装置的自恢复绝缘采用半统计法。3)简化统计法假设①过电压遵从正态分布;②单个间隙上所加电压与其他并联间隙上所加电压之间不相关,是IEC推荐的用于自恢复绝缘的计算方法。4)滚球法是一种计算接闪器保护范围的方法。它的计算原理为以某一规定半径的球体,在装有接闪器的建筑物上滚过,滚球体由于受建筑物上所安装的接闪器的阻挡而无法触及某些范围,把这些范围认为是接闪器的保护范围。由此可知滚球法与绝缘配合无关。分析:装没消谐装置不能防止电压互感器过饱和而产生铁磁谐振过电压。

第3篇: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不定项选择练习题

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不定项选择练习题(精选4篇)由网友 “日常蹲” 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不定项选择练习题,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篇1: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不定项选择练习题

1、一台发电机,发出有功功度为80MW,无功功率为60MVar,它发出的视在功率为。

A.120MVA

B.117.5MVA

C.100MVA

标准答案: c

2、发电机定子线圈的测温元件,通常都埋设在()。

A.上层线棒槽口处

B.上、下层线棒之间

C.下层线棒与铁芯之间

标准答案: b

3、远距离输电时,为减小线路上的电能损耗,主要采用()。

A.提高线路的电压等级

B.增大线路导线截面减小电阻

C.提高功率因数减少无功

标准答案: a

4、变压器的激励涌流一般是额定电流的()。

A.3~5倍

B.5~8倍

C.10倍

标准答案: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供配电

附件20:

2011年度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

专业考试规程规范清单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2.《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049; 3.《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 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

5.《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6.《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 7.《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9; 8.《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 9.《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 10.《标准电压》GB156;

1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 ; 12.《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 13.《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GB5022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第七章练习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第七章练习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