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书屋阅读短文答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8-18 07:13:1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三味书屋阅读短文答案

三味书屋阅读短文答案

三味书屋从前是一个书塾,鲁迅小时候在那里读过书,现在是绍兴鲁迅纪念馆的一部分。

书屋正中的墙上挂着一幅画,画着一棵古松,树底下卧着一只梅花鹿。画前面是先生的座位,一张八仙桌,一把高背椅子,桌子上照从前的样子,放着笔墨纸砚和一把戒尺。学生的书桌是从自己家里搬来的,分列在四面,鲁迅的那一张在东北角上。当年鲁迅就在那里读书、习字,有时还画画,把纸蒙在《西游记》一类的.小说上描绣像。鲁迅的书桌上刻着一个小小的“早”字。字横着,很像一个还没开放的花骨朵,又像一支小小的火把。这个“早”字有一段来历。

鲁迅的父亲害了病,鲁迅一面上书塾读书,一面帮着母亲料理家务,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把家里的东西拿到当铺去换了钱,再到药铺去给父亲买药。有一天早晨,鲁迅上学迟到了。教书认真的寿镜吾老先生严厉地对他说:“以后要早到!”鲁迅默默地回到座位上,就在那张旧书桌上刻了个“早”字,也把一个坚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心里。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再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毫不松弛地奋斗了一生。

1.默读第二自然段,填一填。 (画) ( ) ( ) ( )正中的墙上先生的座位学生的座位鲁迅的书桌

2.鲁迅“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

3.“坚定的信念”指的是........,你从“默默地”“深深地”体会到............。

1.(画)(画的前面)(画的四面)(画的东北角)

2.体会到了他童年家境生活的拮据,同时他又是一个懂事听话孝顺的好孩子。

3.指的是:以后不再迟到,而且要时时早,事事早,毫不松懈地奋斗一生;体会到鲁迅是一个自尊心强,要求自己高、上进的学生。

第2篇:三味书屋阅读答案

三味书屋阅读答案

《三味书屋》中的老先生是一个严厉,知识渊博,仁慈,古板的人。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三味书屋这篇课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味书屋阅读答案,欢迎来参考!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人都到哪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读书!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13.以上文字主要写了玩耍和________ 两种情景,其中都写到气氛,最能体现各自气氛特点的词语是_______ 和_______ 。(3分)

14.下面四项中,最能表现先生严而不厉性格的是( )(3分)

A.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便大叫起来:人都到那里去了!

B.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

C.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

D.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15.有人对低下去,静下去这六个字,加了圆点,并且从不同角度加以批注,其中最合理的一句是( )(3分)

A.不写成静下去,低下去而写成低下去,静下去,这样记叙合理,符合声音的变化实际。

B.不写成低了,静了,而写成低下去,静下去,这样体察入微,呈现声音的变化动态。

C.不写成不明显,听不清,而写成低下去,静下去,这样照顾周到,表明并非被先生的读书声压低、吞没。

D.不写成放小,变静,而写成低下去,静下去,这样用词讲究,暗示并非被先生的读书声吸引而放小音量或停止读书。

16、学生读的文字没加标点,而先生读的文字加了标点符号,这是因为( )(3分)

A.学生读的文字是间接引用,而先生读的文字是直接引用。

B.学生读得快,先生读得慢。

C.学生是放开喉咙读,先生是大声朗读。

D、学生没读懂,先生读得懂。

17.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上文对先生进行了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

B.字里行间,表现了对封建教育的不满。

C.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这句话表明少年鲁迅天资聪颖,对先生所读文章的妙处心领神会。

D.段末拗字生动描写了先生读书无限陶醉的神态。

参考答案:

13.读书 静悄悄 人声鼎沸(或放开喉咙)

14. B 15. A 16. D 17. C

第3篇:三味书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案设计

美句欣赏:

“童年是夜空中偶然闪烁的星星,虽不十分耀眼,却透漏着永恒的生命力。”“童年是半空里的风筝,整天飞行在嬉笑中。、”„„

学习目标:

1、认识作者,了解其笔下多彩的童年生活,体会他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

2、学习抓住景物特征,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对环境作具体、真切的描写的写法。

3、能从多角度对文章的命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4、把握本文叙事写景井然有序的特点。

学习重点:

品味学习文章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丰富自己的语汇,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习难点:

把握本文叙事写景井然有序的特点。

学习过程:

一、学法导航:

童年像一支动听的的歌,陪伴着我们走过人生的历程;童年像一幅美丽的画,展示着人生的缤纷。学习本文是思考作者是怎样把童年时的自己对美丽的自然景物的爱,对动人的民间传说的爱,对绘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三味书屋阅读答案9篇

三味书屋阅读答案9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我们最熟悉的就是阅读答案了,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检查自己的得与失,分析原因及时总结。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规范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味书屋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味书屋阅读答案1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①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②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三味书屋阅读答案(9篇)

三味书屋阅读答案(9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阅读答案了,阅读答案是教师进行阅卷打分时的参考,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阅读答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味书屋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三味书屋阅读答案1

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段,回答问题。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____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1.概括选段所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5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全文看,本段有什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三味书屋》教案设计

一、教材分析

我说的是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七单元第二课《三味书屋》。这篇课文具体介绍了三味书屋内部的陈设和鲁迅童年时期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好学的事迹。全文共3段。第1段指明三味书屋在浙江绍兴,是鲁迅小时候上学的地方。第2段按方位顺序介绍了三味书屋内部的陈设。第3段从鲁迅书桌上的“早”字引出他小时候的一个故事。这篇课文文字精炼、条理清楚,是本册教材中培养学生言之有序、连句成段能力的重要课文,目的是继续运用读课文、划方位、找事物的方法阅读按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逐步形成阅读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学到作者观察事物,连句成段的方法,为本单元习作打下扎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三年级教学要求、课文特点和课后思考练习,我确定以下四个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15个词语,理解课后题3两个句子的含义。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三味书屋阅读短文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味书屋阅读短文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