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点的幼儿教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8-18 07:13:0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小雨点的幼儿教案

小雨点的幼儿教案

教材分析:

雨是幼儿非常熟悉的一种自然现象,幼儿对雨有一定的认识和亲身体验。诗歌《小雨点》虽然篇幅短小,但是内容中的动词和象声词却十分的丰富。利用儿歌《小雨点》这个载体,通过图片辅助、动作表演加深幼儿对诗歌的理解。

活动目标:

1、学习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2、尝试用动作表现诗歌内容,萌发热爱春天的感觉。

3、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用动作表现诗歌内容。

活动难点:

理解诗歌内容。

难点形成原因:

小班幼儿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难点解决策略:

依靠图片形象、动作表演来加深认识。

设计依据:

1、前期有关于春雨的经验铺垫。

2、引导幼儿用诗歌中的句子来回答

3、游戏巩固幼儿对诗歌的认识

活动过程:

一、引题,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经验。

1、春天到了,细细的春雨唱起了歌,“沙沙沙”、“沙沙沙”春雨会落到哪里呢?

2、小雨点落在花园里,花儿会怎么样呢?

3、小雨点落在鱼池里,鱼儿会怎么样呢?

4、小雨点落在田野里,苗儿会怎么样呢?

二、学习诗歌,并用动作表现诗歌内容。

1、教师结合挂图朗诵诗歌。提问:小雨点落在花园里,花儿怎么样了?

花儿乐得张嘴巴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呢?

小雨点落在鱼池里,鱼儿怎么样呢?

小鱼乐得摇尾巴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呢?

小雨点落在田野里,苗儿怎么样呢?

苗儿乐得向上拔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现呢?

2、幼儿边朗诵诗歌边做动作,体验欣喜的心情。

三、游戏

教师用薄纱布模拟春雨,幼儿分组扮演小花、小鱼、麦苗,引导幼儿大胆想象花儿、鱼儿、苗儿快乐时的心情和动作,并大胆地表现。

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简单的诗歌,整节课幼儿在学习诗歌理解诗歌内容的过程中,能够较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能够用简单的动作表现小雨点以及花园里的花儿、池塘里的小鱼、田野里的'麦苗的快乐心情,在快乐中我真切感受到他们对春天的喜爱。

1、教师当的语言运用是语言活动的关键。

语言活动的本生应该具有生动性、准确性、趣味性,这样对于幼儿认知和情感态度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本节课中开始的时候我先让孩子听了沙沙沙的春雨声音,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经验,然后用较为生动的语言,我边做动作表达,这么美的画面,我讲的仔细,孩子们也听得认真。

2、恰当的环境和材料,是目标达成的基准。

本节课为了让孩子在教师语言的表达过程中我还准备了丰富的教学图片资料,幼儿通过观察画面探索问题,感知到春天的快乐。在准备图片材料的时候,为了让孩子有大胆不同的想法,我作画准备的图片没有局限于教学内容中,还加入了森林,果园等内容,为了让孩子更好感知,还准备了“小雨点”。

3、运用多中语言教学策略。

在语言活动的认识方面,我进行的时候加入了游戏“小雨点找朋友”,让幼儿为小雨点找朋友,找到朋友后大胆鼓励幼儿表达。

第2篇:幼儿大班歌曲创编《小雨点》教案

幼儿大班歌曲创编《小雨点》教案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及流畅的旋律。

2、能发现并区分重复乐句后不同的曲词,注意唱对、唱准。

3、能观察、想象小雨点的有趣,并创编歌词唱人曲调。活动准备

动画视频、教材 活动过程

一、在春雨的情景中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和旋律。

1、播放“小雨点”的伴奏带或琴声伴奏,让幼儿边观察春雨边欣赏乐曲。

2、幼儿看《学前班艺术活动下册》第12〜13页,老师随伴奏带唱歌,幼儿感受歌词的欢快、活泼。

3、幼儿再次欣赏歌曲,鼓励幼儿用简单的手上动作(如花儿笑鱼儿摇、苗儿长)表达对歌词的理解。

老师:小雨点落在哪儿呢?谁见到小雨点很开心?

二、在游戏中学唱歌曲

1、幼儿扮小雨点,由老师带队,幼儿一个跟一个地排队随伴奏带前行,边走边唱,当唱完落在“X X里”的乐句时,幼儿模仿花儿笑、鱼儿摇的动作。

2、幼儿站成圆圈,老师边唱边按节奏摸幼儿的头,当唱完“落在花园里”时,摸着谁的头,谁就接着唱“花儿乐得张嘴巴”,3、二、三段同样玩法。

三、引导幼儿发现并唱准重复乐句后不同的曲调

1、听伴奏带,老师只唱重复乐句后不同的那句,引起幼儿对不同曲调的注意。

2、接龙唱:老师唱歌曲的前几句,幼儿接唱重复乐句后不同那句。

五、鼓励幼儿创编歌词。

第3篇:小雨点教案

小雨点教案

小雨点教案

活动目标:

1、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能吐字清楚有感情地朗诵儿歌。

2、理解动词:张、摇、拔。

3、启发幼儿观察事物的兴趣,发展幼儿思想力和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

1、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观察自然景象。

2、录音机、磁带、可操作性图片一幅。

活动过程:

1、猜谜语,激发幼儿兴趣。教师说千条线、万条线,掉在水里看不见。(雨)

2、请幼儿欣赏儿歌《小雨点》(放录音)。

提问:

儿歌的名称叫什么?

噢,小雨点落下来了,我们会听到什么呀?

它们都落到哪里了?

3、出示可操作性图片,请幼儿再次欣赏儿歌。

提问:

花园里有谁?花儿怎样了?(理解动词:张)

谁在鱼池里?鱼儿怎样了?(理解动词:摇)

苗儿在哪里?它在干什么?(理解动词:拔)

4、学习儿歌。

(1)引导幼儿完整跟读儿歌,提示幼儿吐字清楚、有感情地朗诵。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小雨点 教案

中班语言 《小雨点》

活动目标:

1、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能吐字清楚有感情地朗诵儿歌。

2、帮助幼儿理解动词:张、摇、拔。

3、启发幼儿观察事物的兴趣,引导他们看一看,听一听,想一想,并发展幼儿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

1、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听听和观察自然景象。

2、PPT课件。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带着问题欣赏儿歌《小雨点》,播放幻灯片。

提问: 儿歌的名字叫什么?

小雨点

噢,小雨点落下来了,我们会听到什么呀?什么样的声音? 它们都落到哪里了?

边播放幻灯片边 引导幼儿思考。

2、继续播放幻灯片,请幼儿边欣赏画面边思考。提问:看,小雨点落到哪里了?花园里有谁?花儿怎样了?

(有目的地引导幼儿思考和理解动词:张)

带领幼儿一起看画面编一句儿歌:小雨点,沙沙沙,落在花园里,花儿乐得张嘴巴。

再次带领幼儿说儿歌并配上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小雨点 教案

中班语言 儿歌《小雨点》

百里中心幼儿园 于嘉丽

一、活动目标

1、通过直观教具演示,能带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通过教师的指导,激发幼儿观察事物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思考能力,让幼儿进行诗歌仿编。

二、活动准备

小黑板 雨点图片 电子琴

三、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

手指操《海底世界》

(二)基本部分

1、导入 歌曲《小雨,沙沙沙》。

2、教师帮助幼儿理解作品,知道花,鱼,小苗,为什么喜欢小雨点,用愉快的情绪朗诵。

3、教师泛读儿歌,幼儿小声跟读,同步跟读。

4、教师和幼儿一起一边做简单的手指操一边读。

5、分不同形式表演。

6、教师引导幼儿仿编儿歌,并积极评价。

例:小雨点,沙沙沙,落在泥土里,种子乐得发了芽。

小雨点,沙沙沙,落在池塘里,青蛙乐得呱呱呱。

(三)结束部分

游戏《贴膏药》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小雨点教案

小班语言游戏活动---小雨点儿歌

活动意图:此时恰逢雨季,以小雨点作为活动内容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他们对“小雨点”的感性认识,并以“小雨点”为契机,发展儿童的语言能力。

一、活动目标:1 能理解“张”“摇”“向上”动词的含义

2丰富对“小雨点”感性的经验,能发现、感受周围事物的美好 3 初步养成对周围事物较为敏锐的观察能力在理解“小雨点”以及相关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对儿歌进行创编歌词和相应的动作。

二、活动准备:1“小雨点”的图谱(具体形象)

2小雨点的头套教师、幼儿各一个 3 座位围成半圆式 4小雨点PPT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以猜谜语(千条线、万条线,掉在水里看不见)的形式引出小雨点,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以故事的形式,丰富小雨点的形象,激发幼儿兴趣

(三)根据图谱,朗诵“小雨点儿歌”

教师: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小雨点的幼儿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雨点的幼儿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