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解析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8-17 07:13:4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解析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解析

一.疑问句(不是特殊句式)

借疑问词或否定词而能发出疑问的句子叫疑问句。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孰、何、曷、胡、安、焉)和疑问语气词(乎、诸、、与或欤、邪或耶)等。二者有时全用,有时不全用。

(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廉颇蔺相如列传》)

(借否定词“不”)

(2)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崤之战》)

(借疑问词“谁”)

二.否定句(不是特殊句式)

文言的否定句,必须用否定词(不、毋、弗、勿、未、否、非、无、莫等)

三.词序(倒装句)(主要有四种情况)

1.宾语前置(动宾倒装句)

在一般情况下,动词在前,宾语在后,这是汉语的语法规律。可是,有时候动词和宾语也可以倒装,让宾语处在到动词前面。在文言文当中,动宾倒装句是很有规律的,大约有四种情况。

①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例:A.莫我肯顾B.古之人不余欺也

②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

有两种类型:(1)动宾结构(2)介宾结构。包括:代词+介词;宾语+介词;方位名词+介词;是以结构(固定结构)。

例:A、豫州今欲何至?(动宾)B、沛公安在?(动宾)

C、国胡以相恤?(介宾:代+介)D、子何侍而往?(介宾:代+介)

E、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介宾:宾+介)F、一言以蔽之。(介宾:宾+介)

G、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介宾:方位名词+介词)

H、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固定结构)

③用“之”“是”作提宾的标志

例:A.何功之有哉?B.唯马首是瞻。

④不规则类(为了表达上的.需要,把宾语前置了)

例:A、英雄无觅孙仲谋处。B、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C、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再看下面几个句子(也是属于不规则的):

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不合否定句中的情况)

B.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不属于疑问句中的情况)

C.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不属于否定句中的情况)

2.定语后置(定中倒装句)(定语是用来修饰中心词的)

在一般情况下,定语应该放在中心词前面,如“彼童子之师”,“师”是中心词,定语“彼童子”处在中心词前面。但是,定语也可以处在中心词后面,形成中心词在前,定语在后的句式,这就是定中倒装句。

有四种情况:

①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例如: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高高的庙堂)(偏远的江湖)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②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例如:A、赋税之繁重者。B、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③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例如:A、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B、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

④中心词+数量词

例如:A、尝贻余核舟一。B、沛公兵十万军霸上。

3.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

介词短语后置句的特点是,应该在动词前面的介词短语,却放在了动词后面。“试以猪鬣撩拨虫须,仍不动。(《促织》)”介词短语“以猪鬣”放在动词“撩拨”的前面,这是正常的次序。如果介词短语放在动词的前面,说成“试撩拨虫须以猪鬣”,就成了介词短语倒装句。

例如: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王尝语暴以好乐。

4.谓语前置(主谓倒装)

这种句式常见于古汉语的感叹句和疑问句中

例如:A、甚矣,汝之不惠!B、悲哉,世也!(这个社会多可悲啊!)

第2篇:文言文特殊句式解析

文言文特殊句式解析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l)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3)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2)斯是陋室《陋室铭》

(3)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6)臣本布衣《出师表》

(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3.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1)七略四库,天子之书《黄生借书说》

(2)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黄生借书说》

二、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语省略

(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2.谓语省略

(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2)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3.宾语省略

(l)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

(2)便要[渔人]还家《桃花源记》

4.介词省略

(l)置[于]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2)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三、被动句

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l.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1)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2)为乡里所患《周处》

(3)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

2.用为+动词表示被动。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

3.用于表示被动。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2)得幸于武宗《乐工罗程》

四、倒装句

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适应修辞表达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装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译时有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古汉语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谓倒装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悲哉世也《公之侨献琴》

2.宾语前置

a.用助词之使宾语提前

何陋之有《陋室铭》

b.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3.定语后置

常用者作标志,翻译时放在名词前面。

(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4.介宾短语后置

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状语,翻译时应放在谓语前。

(1)投以骨《狼》

(2)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3)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第3篇: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大全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大全

三.疑问句(不是特殊句式)

借疑问词或否定词而能发出疑问的句子叫疑问句。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孰、何、曷、胡、安、焉)和疑问语气词(乎、诸、、与或欤、邪或耶)等。二者有时全用,有时不全用。

(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廉颇蔺相如列传》)

(借否定词“不”)

(2)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崤之战》)

(借疑问词“谁”)

四.否定句(不是特殊句式)

文言的否定句,必须用否定词(不、毋、弗、勿、未、否、非、无、莫等)

五.词序(倒装句)(主要有四种情况)

1.宾语前置(动宾倒装句)

在一般情况下,动词在前,宾语在后,这是汉语的语法规律。可是,有时候动词和宾语也可以倒装,让宾语处在到动词前面。在文言文当中,动宾倒装句是很有规律的,大约有四种情况。

①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例:A.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解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解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