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选文湖畔秋晨阅读训练及答案
选文湖畔秋晨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小题。
湖畔秋晨
胡永良
①晨曦中,我来到了湖畔。一阵浓浓的清新之气迎面扑来,我沿溯着这气息前行,宛如清水中那跳跃的游鱼,被清澈的泉水所冲荡,激起了它那灵巧的身躯溯水而上。
②初秋的清晨,是从露水中穿过来的,全身沾满了密密细细的小水珠。没有一丝风,身旁的棕榈树叶被露水湿透,下垂的叶尖上还沾着一颗欲往下掉的露珠,仿佛刚刚在一场大雨中冲刷过,干净,新鲜,露出了它本来棕黄的质地。门前的小山丘上,几树初秋刚长出的新叶,在渐见苍老的绿叶映衬下显得更加新鲜温润。初秋的世界,每天都要被厚重的露水洗涤一遍,空气中浮尘沉降,世界因此而澄澈,而广阔无边。
③在城里生活久了,常想,远离城市,独居山林,应是万籁俱寂,独享清静。可我今天才发现自己错了,山林里的清晨是热闹的,甚至说是喧嚣的。到处是虫鸣,细细碎碎,连成一片。它们长短不一,节奏各异,这些不同音高、不同腔调、不同流派的歌手们,把这个秋晨完全辟为自己的竞技舞台,竞相向大自然展示自己的存在。我想,任何一个人在这样一个清晨聆听它们,都不会再愚蠢地觉得这山是空旷、自生自灭、没有主人的,都会为自己作为人类的一份子在其他生命面前的狂妄而羞涩。
④但虫鸣毕竟是细小的,对于这个过于热闹的早晨来说,它只是一块印花布上那些细小的图案,构成了整块花布的底色,而那些偶尔一发的鸟的婉转歌声,才是这块大花布上绣着的大朵的灿烂耀眼的'鲜花。对面一丛灌木林中,一只不知名的鸟隐在其中,整个清晨都在“叽——叽叽叽——叽哟——叽哟——”地叫嚷,它放开嗓子,声音在这山谷里荡开去,让这静汪汪的空气有了第一丝震颤。我觉得这是“聒噪”,但它自己会不会觉得自己成了这清晨舞台上自由自在的公主呢?随着这震颤,山中一定会在某一地方有几颗挂在叶尖上的露珠悄然滚落。
⑤我在湖边的码头散步,高耸的台阶使我够不到湖水,却让我将更广阔的湖面收入眼底。那些清凉透亮的液体,注满了一座小岛与另一座小岛之间的空隙,将那些葱郁的林木相互隔离开来。湖水盈盈的,却并不晃动,与清晨中整个世界一样安详、平静。没有风,没有波浪,但却能闻到湖面上漫漫泅开的鱼腥味,和这空气中露水的味道一样令人兴奋。远处湖面上起了一缕白雾,淡淡的,轻轻地贴着湖面,缓缓散开。
⑥一轮秋阳从山后升起,路上三三两两的人走路说话,就像那只不懂珍惜清晨之美的鸟一样肆无忌惮。山坡顶上树林之间的那层浅紫的雾霭渐渐淡了下去,直到消失在那些叶片的背面。大地就这样醒过来了,亮起来、清晰起来了。不久,这个世界就将是非分明,变得耀眼夺目。空气开始流动,露水将要晒干,湖面上的雾气散去,虫鸣鸟唱将被更加洪大的人声车声所遮蔽,并为人们所忽略。只有湖中阳光照不到的那个峡谷,清晨里特有的紫岚,才不会轻易散去。
⑦一个老船家过来了,他钻进茂密的丛林中取回他昨晚隐藏的两根船桨,解了缆绳,跳上了小船。我真想乘他的小船,听一路欸乃之声,驶向湖中峡谷,寻找那永不消逝的晨色。
(选自《在喧嚣中听见宁静》,有删改 )
1:细读选文,仿照示例概括③—⑤段的内容。(3分)
示例:第②段:厚重的露水
第③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④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⑤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段中,“我觉得这是‘聒噪’,但它自己会不会觉得自己成了这清晨舞台上自由自在的公主呢”中的“聒噪”一词为什么要加引号? (2分)
3:第⑤段描写景物时,调动了人的哪两种感官?(2分)
4:选文描写景物时,多处使用了比喻的修辞,请任选一句比喻句进行赏析。(3分)
选句:
品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描写湖畔清晨的美景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在文中划出相应的句子。(4分)
6:秋,总是给人肃杀的感觉,自古文人多悲秋,这篇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
参考答案:
1:细小的虫鸣 婉转的鸟鸣 清冽安详的湖水
试题分析:第3段“山林里的清晨是热闹的,甚至说是喧嚣的。到处是虫鸣,细细碎碎,连成一片。它们长短不一……”——细小的虫鸣;第4段“但虫鸣毕竟是细小的,对于这个过于热闹的早晨来说,它只是一块印花布上那些细小的图案,构成了整块花布的底色,而那些偶尔一发的鸟的婉转歌声,才是这块大花布上绣着的大朵的灿烂耀眼的鲜花……”——婉转的鸟鸣;第5段“湖水盈盈的,却并不晃动,与清晨中整个世界一样安详、平静……”——清冽安详的湖水。
2:“聒噪”一词原本是贬义,在这里加引号,是贬义褒用,表面是说鸟唱烦人,实际表达的是作者对嘹亮鸟鸣的喜爱之情。
试题分析:“聒噪”的意思是:声音喧闹,令人烦躁,文中加了双引号,表示并不是表示它的本义,而是想表达作者对嘹亮鸟鸣的喜爱之情,贬义词用作褒义词。
3:视觉 嗅觉
试题分析:“我在湖边的码头散步,高耸的台阶使我够不到湖水,却让我将更广阔的湖面收入眼底……”,这里是通过视觉假角度来写的。“没有风,没有波浪,但却能闻到湖面上漫漫泅开的鱼腥味……”这是通过作者的嗅觉角度来写。
4:示例:但虫鸣毕竟是细小的,对于这个过于热闹的早晨来说,它只是一块印花布上那些细小的图案,构成了整块花布的底色,而那些偶尔一发的鸟的婉转歌声,才是这块大花布上绣着的大朵的灿烂耀眼的鲜花。
赏析:运用比喻将清晨比作印花布,把虫鸣比作印花布上细小的图案所构成的底色,把鸟唱比作印花布上大朵的灿烂耀眼的鲜花。这种写法,化听觉为视觉,化无形为有形,形象地写出虫鸣鸟唱点缀了清晨的美景。
试题分析:文中使用比喻修辞的句子很多,一般情况下,比喻修辞使描写的对象更加生动、形象。分析的时候要结合具体的句子来分析。
5:按照作者的行踪,描写他的所见所闻所感。如“我来到了湖畔”、“我沿溯着这气息前行”、“我在湖边的码头散步”等。
试题分析:通读文章,可以看出,本文是按照作者的行踪,描写他的所见所闻所感。如“我来到了湖畔”、“我沿溯着这气息前行”、“我在湖边的码头散步”等都说明了作者的游览踪迹。
6:作者一扫历来悲秋的思路,通过描写湖畔清晨清新幽美的景色,抒发自己对秋天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远离城市,渴望永享淳朴宁静生活的感情。
试题分析:作者通过写秋天湖畔的景色,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对秋天的热爱之情。“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第2篇:湖畔秋晨阅读答案
湖畔秋晨阅读答案
地理上把四面都有陆地包围的水域称为湖。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 湖畔秋晨阅读答案,欢迎阅读。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小题。
湖畔秋晨
胡永良
①晨曦中,我来到了湖畔。一阵浓浓的清新之气迎面扑来,我沿溯着这气息前行,宛如清水中那跳跃的游鱼,被清澈的泉水所冲荡,激起了它那灵巧的身躯溯水而上。
②初秋的清晨,是从露水中穿过来的,全身沾满了密密细细的小水珠。没有一丝风,身旁的棕榈树叶被露水湿透,下垂的叶尖上还沾着一颗欲往下掉的露珠,仿佛刚刚在一场大雨中冲刷过,干净,新鲜,露出了它本来棕黄的质地。门前的小山丘上,几树初秋刚长出的新叶,在渐见苍老的绿叶映衬下显得更加新鲜温润。初秋的世界,每天都要被厚重的露水洗涤一遍,空气中浮尘沉降,世界因此而澄澈,而广阔无边。
③在城里生活久了,常想,远离城市,独居山林,应是万籁俱寂,独享清静。可我今天才发现自己错了,山林里的清晨是热闹的,甚至说是喧嚣的。到处是虫鸣,细细碎碎,连成一片。它们长短不一,节奏各异,这些不同音高、不同腔调、不同流派的歌手们,把这个秋晨完全辟为自己的竞技舞台,竞相向大自然展示自己的存在。我想,任何一个人在这样一个清晨聆听它们,都不会再愚蠢地觉得这山是空旷、自生自灭、没有主人的,都会为自己作为人类的一份子在其他生命面前的狂妄而羞涩。
④但虫鸣毕竟是细小的,对于这个过于热闹的早晨来说,它只是一块印花布上那些细小的图案,构成了整块花布的底色,而那些偶尔一发的鸟的婉转歌声,才是这块大花布上绣着的大朵的灿烂耀眼的鲜花。对面一丛灌木林中,一只不知名的鸟隐在其中,整个清晨都在“叽——叽叽叽——叽哟——叽哟——”地叫嚷,它放开嗓子,声音在这山谷里荡开去,让这静汪汪的空气有了第一丝震颤。我觉得这是“聒噪”,但它自己会不会觉得自己成了这清晨舞台上自由自在的公主呢?随着这震颤,山中一定会在某一地方有几颗挂在叶尖上的露珠悄然滚落。
⑤我在湖边的码头散步,高耸的台阶使我够不到湖水,却让我将更广阔的湖面收入眼底。那些清凉透亮的液体,注满了一座小岛与另一座小岛之间的空隙,将那些葱郁的林木相互隔离开来。湖水盈盈的,却并不晃动,与清晨中整个世界一样安详、平静。没有风,没有波浪,但却能闻到湖面上漫漫泅开的鱼腥味,和这空气中露水的味道一样令人兴奋。远处湖面上起了一缕白雾,淡淡的,轻轻地贴着湖面,缓缓散开。
⑥一轮秋阳从山后升起,路上三三两两的人走路说话,就像那只不懂珍惜清晨之美的鸟一样肆无忌惮。山坡顶上树林之间的那层浅紫的雾霭渐渐淡了下去,直到消失在那些叶片的背面。大地就这样醒过来了,亮起来、清晰起来了。不久,这个世界就将是非分明,变得耀眼夺目。空气开始流动,露水将要晒干,湖面上的雾气散去,虫鸣鸟唱将被更加洪大的人声车声所遮蔽,并为人们所忽略。只有湖中阳光照不到的那个峡谷,清晨里特有的紫岚,才不会轻易散去。
⑦一个老船家过来了,他钻进茂密的丛林中取回他昨晚隐藏的两根船桨,解了缆绳,跳上了小船。我真想乘他的小船,听一路欸乃之声,驶向湖中峡谷,寻找那永不消逝的晨色。
(选自《在喧嚣中听见宁静》,有删改 )
小题1:细读选文,仿照示例概括③—⑤段的内容。(3分)
示例:第②段:厚重的露水
第③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④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⑤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第④段中,“我觉得这是‘聒噪’,但它自己会不会觉得自己成了这清晨舞台上自由自在的公主呢”中的“聒噪”一词为什么要加引号? (2分)
小题3:第⑤段描写景物时,调动了人的哪两种感官?(2分)
小题4:选文描写景物时,多处使用了比喻的修辞,请任选一句比喻句进行赏析。(3分)
选句:
品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文章描写湖畔清晨的`美景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在文中划出相应的句子。(4分)
小题6:秋,总是给人肃杀的感觉,自古文人多悲秋,这篇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细小的虫鸣 婉转的鸟鸣 清冽安详的湖水
小题2:“聒噪”一词原本是贬义,在这里加引号,是贬义褒用,表面是说鸟唱烦人,实际表达的是作者对嘹亮鸟鸣的喜爱之情。
小题3:视觉 嗅觉
小题4:示例:但虫鸣毕竟是细小的,对于这个过于热闹的早晨来说,它只是一块印花布上那些细小的图案,构成了整块花布的底色,而那些偶尔一发的鸟的婉转歌声,才是这块大花布上绣着的大朵的灿烂耀眼的鲜花。
赏析:运用比喻将清晨比作印花布,把虫鸣比作印花布上细小的图案所构成的底色,把鸟唱比作印花布上大朵的灿烂耀眼的鲜花。这种写法,化听觉为视觉,化无形为有形,形象地写出虫鸣鸟唱点缀了清晨的美景。
小题5:按照作者的行踪,描写他的所见所闻所感。如“我来到了湖畔”、“我沿溯着这气息前行”、“我在湖边的码头散步”等。
小题6:作者一扫历来悲秋的思路,通过描写湖畔清晨清新幽美的景色,抒发自己对秋天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远离城市,渴望永享淳朴宁静生活的感情。
试题分析:
小题1:试题分析:第3段“山林里的清晨是热闹的,甚至说是喧嚣的。到处是虫鸣,细细碎碎,连成一片。它们长短不一……”——细小的虫鸣;第4段“但虫鸣毕竟是细小的,对于这个过于热闹的早晨来说,它只是一块印花布上那些细小的图案,构成了整块花布的底色,而那些偶尔一发的鸟的婉转歌声,才是这块大花布上绣着的大朵的灿烂耀眼的鲜花……”——婉转的鸟鸣;第5段“湖水盈盈的,却并不晃动,与清晨中整个世界一样安详、平静……”——清冽安详的湖水。
小题2:试题分析:“聒噪”的意思是:声音喧闹,令人烦躁,文中加了双引号,表示并不是表示它的本义,而是想表达作者对嘹亮鸟鸣的喜爱之情,贬义词用作褒义词。
小题3:试题分析:“我在湖边的码头散步,高耸的台阶使我够不到湖水,却让我将更广阔的湖面收入眼底……”,这里是通过视觉假角度来写的。“没有风,没有波浪,但却能闻到湖面上漫漫泅开的鱼腥味……”这是通过作者的嗅觉角度来写。
小题4:试题分析:文中使用比喻修辞的句子很多,一般情况下,比喻修辞使描写的对象更加生动、形象。分析的时候要结合具体的句子来分析。
小题5:试题分析:通读文章,可以看出,本文是按照作者的行踪,描写他的所见所闻所感。如“我来到了湖畔”、“我沿溯着这气息前行”、“我在湖边的码头散步”等都说明了作者的游览踪迹。
小题6:试题分析:作者通过写秋天湖畔的景色,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对秋天的热爱之情。“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第3篇:秋晨阅读题及答案
秋晨阅读题及答案
【原文】
秋晨
于赓虞
别了,星霜漫天的黑夜,
我受了圣水难洗的苦孽,
你方从我的背上踏过,
欢迎啊,东曙,你又已复活!
在这最后的.瞬间,我睁眼
双手抱住太阳的脚,看
叶颤,花舞,听市声沉醉,
直到落下欢欣的眼泪!
【问题】
15.这首诗分为两节,请任选其中一节概括这节诗的主要意思。(1分)
答:
16.依据你对诗歌的理解,填空。(2分)
(1)“你方从我的背上踏过”中的“你”是指【 】。
(2)“圣水难洗”说明了【 】。
17.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怀?(2分)
答:
【参考答案】
15.第一节主要写告别秋的心情;第二节主要写面对秋晨的情态。
16.(1)苦难
(2)苦难的深沉
17.表达作者对光明的无限渴望的感情。
第4篇:《报秋》阅读训练及答案
《报秋》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
报秋
似乎刚过完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真真的怎么得了!
这花的生命力极强,随便种种,总会活的。不挑地方,不拣土壤,而且特别喜欢背阴处,把阳光让给别人,很是谦让。据说花瓣可以入药。还有人来讨那叶子,要捣烂了治脚气。我说它是生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算得一种簪花精神吧。
我喜欢花,却没有侍弄花的闲情。因有自知之明,不敢邀名花居留,只有时要点花草种种。有一种太阳花又名死不了,开时五色缤纷,杂在草间很好看。种了几次,都不成功。“连死不了都种死了。”我
第5篇:秋晨九年级阅读答案
秋晨九年级阅读答案
阅读《秋晨》 (于赓虞)完成题目:
别了,星霜漫天的黑夜,
我受了圣水难洗的苦孽,
你方从我的背上踏过,
欢迎啊,东曙,你又已复活!
在这最后的瞬间,我睁眼双手抱住太阳的脚,
看叶颤,花舞,听市声沉醉,
直到落下欢欣的眼泪!
1、这首诗分为两节,请概括每一节的意思。
2、“你方从我的背上踏过”中的“你”是指 ,“你已复活”中的“你”是指
3、“星霜漫天”突出了 ,“圣水难洗”说明了
4、作者写作这首诗的思路是怎样的,他要表达怎样的'情怀?
参考答案:
1、这首诗共两节,第一节主要写告别秋的心情;第二节主要写面对秋晨的情态。
2、苦难;东曙
3、秋夜的凄冷 苦难的深沉
4、作者面对秋晨的情态,先是抱住太阳的脚,在看见叶颤、禅舞。听市声沉醉,直到喜极而泣,表达作者对光明无限渴望的感情。
5、全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第6篇:湖畔晨思写景散文
湖畔晨思写景散文
熟悉桐城的人都知道八景之一的“竹湖落雁”。而我的家就在那儿,常言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以前我真的不知道究竟美在哪里?前几年和几个朋友注册了一个公司,地址就在竹湖,主要是水面开放、生态养殖。年初出于对自己投资的关心,一大早我独自一人来到菜子湖畔。
早春时节,草长莺飞。湖畔生长着一望无际的草甸,草丛中点缀着星星点点叫不出名字的野花,芳香宜人;它们的上面都挂着晶莹的露珠,一脚踩上去湿漉漉、软绵绵的非常舒服;湖边有几条老牛正在旁若无人地吃着嫩草,悠闲自得,细长的尾巴不停地东摆西甩着,仿佛打着节奏为新的一天的到来增加点儿什么似的;远处一缕缕炊烟正温温馨馨地从青砖碧瓦的.农舍上空吐出来,偶尔还能听到远处传来隐隐约约的几声鸡鸣与犬吠。
湖面上蓦地飘荡起一层若有若无、若隐若现的薄雾来,飘飘渺渺、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