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王选纪录片观后感
王选纪录片观后感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王选纪录片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距离激光照排技术的发明已经过去很多年了,现在这项技术已经彻底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当年成功的喜悦已随着时间的冲刷渐渐逝去光泽,只是在飞逝的时光中,仰望星空,我依然会想起他——“当代毕昇”王选。
王选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是他发明了激光照排机,是他让我们的印刷业从铅与火的时代走出,迈入了光与电的新纪元。
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曾说过:“一个人的出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选择与坚持。”王选爷爷的成功源于他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他没有随波逐流,没有固步自封,而是坚定地做自己的选择。研究汉字精密照排系统他用了18年的时间,当时科技落后,机器部件经常出问题,他常常彻夜不眠,认真检查、修理每一个部件,终于机器投入使用,我国的激光照排技术超越了欧洲。
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经历极为痛苦的时期,这个时候,就必须坚定决心,为梦想而努力奋斗。庄子《逍遥游》中谈到“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鲲在黑暗和艰难中反思、磨砺自我,积蓄能量,终有一天会变成一飞冲天的“大鹏”。王选爷爷克服了困难,终于一鸣惊人。我们小学生也应该像王选爷爷一样百折不挠,奋发努力。
还记得没看纪录片前,我一直觉得钢琴九级考试很难,总想放弃,可是看了纪录片,我深受鼓舞,坚持练琴,日复一日,终于顺利通过了九级难关!是的,他教会了我要坚定自身理想,从做好一名学生,学好每一份知识做起,淡然面对困难,乐观迎接生活中的任何挑战。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王选爷爷属于后者,虽然他在20xx年2月离开了我们,但他对人类的贡献让我们永远铭记。
如果说,星星代表希望,那么王选爷爷就是浩瀚无垠的宇宙中最美、最亮的白昼流星!
第2篇:纪录片《王选》的观后感范文
纪录片《王选》的观后感范文
有人说:“人生成功与否,不在于能力,而在于选择。”看完纪录片《王选》后,我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内涵。
我从王选的身上不仅仅看到了他在六次选择中的坚定、有主见,更看到了他的胸怀若谷、意志坚强、艰苦勤奋、积极探索、创新进取和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王选生前被称为现代毕生,为我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我国赢得了荣誉。从王选的六次选择中我感悟到,人要有一种精神,要有辨别事物发展的长远目光,更要有恒心和毅力。把握机会,明智选择,并为之不懈努力,才能够创造奇迹,实现最初的梦想。
“我人生中第一次大的抉择,是选择专业。”的确,即使是现在,选择专业对大学生们来说也是一个重大的抉择。而当时十九岁的王选,就在这个重大的抉择上冒了一个险。在他选择是还是冷门的计算数学,在他毕业时却成了最缺人才的专业。不论是运气还是他的远见,总之这是王选首次从自己的人生选择中获益。他高瞻远瞩,为国家的发展需要考虑选择了此专业,为他后来事业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对于现在的青年学子来说,选择时一定不要随波逐流。要根据国际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清楚明白未来前途的发展,才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不同的选择可能会决定我们不同的人生道路。只有善辨明智,才不会给自己的人生道路留下遗憾。
王选的二、三选择是从事软、硬件相结合的应用。此后,又他觉得英语密不可分,就每天坚持听BBC英语广播。这为他的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研究发展作好了相关的知识积累。最后终于使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领先美国、日本迈出了成功的一步。所以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善于积累。拓展知识面、肯吃苦,才有发展的可能。经历过职称考试,发现天天坚持听英语,日复一日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所以在怀揣梦想的基础上一定要持之以恒,有了量的积累,才有质的飞跃!
王选在病重时,依旧不放弃追求自己的理想,为国家默默付出着。王选有长远的目光,宽广的胸怀和胆略,更拥有甘为人梯成就他人事业的大度和洒脱。把自己的位置及时让给年轻人,使年轻人得到锻炼,发挥年轻人的智慧与才能,使中国事业发展走在最前沿不致落伍。王选的座右铭是:“多做好事,少做错事,不做坏事”。“伏枥老骥”最好用“扶植新秀,甘做人梯”的精神实现自己“志在千里”的雄心壮志。今后衡量我贡献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发现了多少年轻才骏。他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胸怀与气度正是现代社会的我们所缺乏的。
王选毕生选择了奉献祖国。作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在推动高科技产业化方面也做得非常出色,他一直高度关注科技创新。他主持研发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我国的新闻、出版行业信息化奠定了基础, 实现了印刷革命,使我们国家在这个领域处于世界的前列。他的这种追求不懈的科研精神,对科研人员起到了很好的启发和示范作用。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人生的选择虽然很多,但关键的常常只有几个。从王选的抉择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人这一生成就与命运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成功需要靠勤奋的努力和长远的目光,要需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的追求。与此同时,勤于思考,善于辨别,积极进取才能有正确的选择。人们常说:只有付出才有收获。我们之所以没有那样的成就,是因为我们缺乏了对理想追求的热情,活在幻想中,甘愿做口头上的巨人,行动中的矮人!只说空话却缺乏了更多的付出。做一个不断学习,勤奋努力,持之以恒,善于抉择的人。正是因为他认清了自己,做出了恰当的选择,才谱写了一段属于自己人生的完美乐章。向王选学习,为自己的理想不懈奋斗。
第3篇:《王选》观后感
《王选》观后感(共12篇)由网友 “法师” 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过的《王选》观后感,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王选》观后感
《王选》观后感
阿姆斯特朗登月之后曾说:“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大概这就是我看完记录片《大家——王选》后对王选同志最直观的印象。
王选,出生于上海。计算机科学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纪录片分为两集,围绕汉字信息处理与激光照排系统艰苦攻关、科研成果市场化、产业化的印刷革命历程及王选院士的人生故事展开。这位方正之士用自己的努力,换来了汉字数字化存储的便利与快捷,远远超出了他个人成就的本身意义,更是一种时代的变迁,是当之无愧的“科技体制改革
第4篇:王选观后感
《大家——王选》观后感 班级:
姓名: 学号: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上,老师让我们看了很多《大家》的纪录片,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王选。
王选,江苏无锡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他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和技术负责人。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1992年,王选又研制成功世界首套中文彩色照排系统。先后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金牌,中国专利发明金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特等奖等众多奖项,1987年和1995年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5年和1995年两度列入国家十大科技成就,是国内唯一四度获国家级奖励的项目。他本人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
第5篇:《王选》观后感
《王选》观后感
阿姆斯特朗登月之后曾说:“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大概这就是我看完记录片《大家——王选》后对王选同志最直观的印象。
王选,出生于上海。计算机科学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纪录片分为两集,围绕汉字信息处理与激光照排系统艰苦攻关、科研成果市场化、产业化的印刷革命历程及王选院士的人生故事展开。这位方正之士用自己的18年努力,换来了汉字数字化存储的便利与快捷,远远超出了他个人成就的本身意义,更是一种时代的变迁,是当之无愧的“科技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者”。
刚刚过去的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今年又迎来建国70周年,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第6篇:《大家——王选》观后感
《大家——王选》观后感
班级: 姓名: 学号: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上,老师让我们看了很多《大家》的纪录片,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王选。
王选,江苏无锡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他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和技术负责人。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
1992年,王选又研制成功世界首套中文彩色照排系统。先后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金牌,中国专利发明金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特等奖等众多奖项,1987年和1995年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5年和1995年两度列入国家十大科技成就,是国内唯一四度获国家级奖励的项目。他本人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