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真题:真题剖析及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8-13 07:39:3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2014高考作文真题:真题剖析及例文

2014高考作文真题:真题剖析及例文

2014年高考真题剖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走出小屋,因为窗外有一只美丽的蝴蝶飞过。

请你联系生活,展开联想,进行构思,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

文字寓意浅显,围绕“开”“囚”“放飞”“常规”“套子”等角度来写,都符合题意。你从小处立意写人:“放开心灵,与外界沟通”、“小屋为封闭,蝴蝶唯美,走出小屋,去寻找美丽、自由”“打破牢笼,追求自由”;也可以从大处立意写国:“要抛弃闭关主义,实施改革开放”“走出去,请进来”。还可以嬗变为“读书”话题写:“走出铁屋子,读社会这本无字书”“打开方塘,引进活水”总之命题人是引导学生要走闭塞,投身社会,追求美好,不要自我禁锢!此题难点不在于把握题意,而在于如何避免平庸,如何写出新意。

反向立意,把“一只美丽的蝴蝶”理解为“美丽的诱惑”,生发出“坚守自我,拒绝诱惑”的感想,固然有标新立异的效果,也不违反作文要求(却不是最佳立意),但从应试训练的角度来看,除非有很好的构思和语言表达能力,否则还是按照材料的主旨和倾向来立意更为妥当。在缺乏新颖独特的内容和富有意味的生动细节的情况下,很难写出高分之作,一般来说,是比较乏味的,分值要低一个档次。要追求独特,要高人一等,可以在角度、题材、结构、语言等方面下工夫。例如,有篇考场作文就写到下列材料:李白,走出“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封侯梦,去游山玩水。陶渊明走出官场,不为五斗米折腰去躬耕终南山。陈晓兰走出潜规则…… 庞涓、周瑜、海子不能放开自己的心灵,而走向极端,多面论证,材料翔实。

从考生情况来看,很多考生不能将文意读懂,写成“选择”“环保”“放弃”可谓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不少考生反弹琵琶,但华而不实,也痛失高分。

【构思点拨】

文题:人生要成功必须走出的三间屋子(议论文)

人生的经验证明,在激发潜能、获得成功之前,几乎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这样的三间屋子里,而不自知。

第一间屋子姓找,名字叫作“找借口”。……我们应走出“找借口”的屋子。

第二间屋子姓赖,名字叫作“赖别人”。……我们应走出“赖别人”的屋子。

第三间屋子姓怪,名字叫作“怪自己”。……我们应走出“怪自己”的屋子。

任何人想要成功,都必须首先要走出这三间屋子,否则是绝对不可能成功的!

【拟题参考】

①镜里镜外

②打开方塘,引进活水

③冲破牢笼,追求自由

④走出网络 融入现实

⑤砸烂小屋 放飞自我

⑥眺望碧海蓝天

⑦把心儿打开

⑧走出三间屋子

⑨架一座心灵之桥

⑩明天一定记着开窗

【范文1】

走出“小屋”

犹记得小学课本有一篇课文叫《坐井观天》。它讲的是一只常年呆在井底的青蛙嘲笑向它描述外面世界有多广阔的小鸟,尽管小鸟苦口婆心,但在青蛙的意识里,小鸟根本就是在胡诌乱语,青蛙觉得外面的天空也就只有它能看到的井口那么大,何来广阔可言呢?最后小鸟无奈,也只好拍拍翅膀飞走了,徒留那只执迷不悟的青蛙在那坐井观天。

当初看到这个故事时,我认为那只青蛙可真笨。天空这么大,一个小小的井口怎么可以跟它比呢?可它却傻傻地认为那一方井口就是它的`全世界:这可真是悲哀到了极点!

可随着时光飞逝,我一天天地成熟懂事。再去回看这个故事时,心底对青蛙最初的嘲笑慢慢转化成了怜悯。其实它没有错,因为从它出生之日起,就一直待在井底从未离开过,所以对于它来说外面的一切都是陌生而又虚幻的。一口井就构成了它的整个认知世界,它的愚蠢与它的悲哀在于它一辈子都无法跳出那口囚禁它的井,所以它的结局也就注定它只能死在自己的自以为是的理论里。

我们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习惯了套板效应,习惯了定向思维,也习惯了一向的自以为是,所以身边那些偶尔出现的真理,就在我们这些自以为是的习惯里被抹杀得不留痕迹了。 一个人毕生的悲哀在于他从来都无法正确认识好自己。长久以来的认知习惯就形成了固步自封的生活态度,我们如果不能正确理智地接受外来事物的发展与改变,最终也会变成一只可笑又可怜的“青蛙”。

中国封建社会的陋习之所以延续上千年,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人们长久以来的守旧习惯,习惯了见面鞠躬下跪,习惯了留着一头繁琐累人的长发,习惯了“三寸金莲”的束缚。人们习惯这固有的一切,所以固执得不肯接受任何改变,人们无法也没有勇气去走出那个巨大的思想牢笼,所以中国无可避免地继续封建,无可避免地继续落后于世界之外,因为我们习惯了,走不出祖祖辈辈的老规矩。

然而,庆幸的是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是坐井观天的青蛙。终于有人跳出来了:他们揭竿而起,反抗朝廷;他们剪掉辫子,不拘于世俗;他们呼吁,学习科学,发扬民主;他们呐喊,摆脱枷锁,建立中华。尽管代价是惨重的,抛头颅,洒热血,甚至举家被杀,……可最终是成功的,就是因为他们的带领,中国走出了那间铁屋子,用独立自主的新姿态向世界庄严宣告着中国的新生。

我们是这大千世界的小小一员,我们有我们固有的思维习惯,暂且不论那些习惯的正确与否,我们要做的是不要被那些固有的思维套死,要积极地面对世界的变化,并且让自己尽快地适应这些变化。

走出小屋,因为窗外有一只美丽的蝴蝶飞过。我们也要走出那个思想的“小屋”,就可以发现千万只的“蝴蝶”,不,也许不仅仅只是“蝴蝶”而已,还有蓝天白云……走出“小屋”,世界更美好。(推荐老师:高星云)

【点评】

符合题意,中心明确。考生将“走出小屋,因为窗外有一只美丽的蝴蝶飞过”解读为“突破习惯的束缚”,而“突破习惯的束缚”会使”世界更美好”,此种立意符合命题要求且具有时代色彩。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文章援引“坐井观天”切入,围绕“习惯”论述,对其表现和危害进行具体分析,先个人,后国家,旁征博引,思路清晰,立意深刻。 语言富有表现力。一是比喻恰当,如“就是因为他们的带领,中国走出了那间铁屋子”,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对对革命先驱率领人们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新中国的赞美之情;二是比拟精当,如“然而,庆幸的是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是坐井观天的青蛙。终于有人跳出来了”,一个“跳”字,活画按捺不住、敢为人先之态,正确传神;三是多用整句,如“习惯了套板效应,习惯了定向思维,也习惯了一向的自以为是”“习惯了见面鞠躬下跪,习惯了留着一头繁琐累人的长发,习惯了“三寸金莲”的束缚”“他们揭竿而起,反抗朝廷;他们剪掉辫子,不拘于世俗;他们呼吁,学习科学,发扬民主……”等排比句的大量运用,丰富了文章的内涵,增强语言的气势。文章不足是入题太慢,举例局限于中国。

第2篇:高考作文真题

2017年高考语文作文汇总

一.全国卷I(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二.全国卷II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鲁迅)

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三.全国卷III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40年来,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

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四.北京卷

26、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①纽带是能够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物。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安宁、校园的和谐等都需要纽带。

请以“说纽带”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2049年,我们的共和国将迎来百年华诞。届时假如请你拍摄一幅或几幅照片来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成就,你将选择怎样的画面?

请展开想象,以“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想象合理,有叙述,有描写。可以写宏大的画面,也可以写小的场景,以小见大。五.天津卷

22、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60分)

我们在长辈的环绕下成长,自以为了解他们,其实每一位长辈都是一部厚书,一旦重新打开,就会读到人生的事理,读到传统的积淀,读到时代的印记,还可以读出我们自己,读出我们成长时他们的成长与成熟,读出我们和他们之间认知上的共识或分歧……

十八岁的我们已经长大,今天的重读,是成年个体之间平等的心灵对话、灵魂触摸,是通往理性认知的幽径。请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深入思考,围绕“重读长辈这部书”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六.上海卷

预测,是指预先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七.江苏卷

2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八.浙江

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九.山东卷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某书店开启24小时经营模式。两年来,每到深夜,当大部分顾客离去,有一些人却走进书店。他们中有喜欢夜读的市民,有自习的大学生,有外来务工人员,也有流浪者和拾荒者。书店从来不驱赶任何人,工作人员说:“有些人经常看着看着就睡着了,但他们只要来看书,哪怕只看一页、只看一行,都是我们的读者;甚至有的人只是进来休息,我们也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2016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

一、全国新课标Ⅰ卷(河南、安徽、湖北、福建、湖南、山西、河北、江西、广东等)

二、全国新课标Ⅱ卷

(贵州、甘肃、青海、西藏、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内蒙古、云南、海南、重庆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语文学习关系到每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的整体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个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上述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字三种形式的内容,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三、北京卷

2016年北京高考大作文题为二选一。一个是《“老腔”何以让人震撼》。一个是《神奇的书签》。大作文二选一,不少于700字。

1.《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记述老腔的演出每每“撼人肺腑”,令人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某种意义上,老腔已超越了其艺术形式本身,成为了一种象征。请以“‘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从老腔的魅力说开去,不局限于陈忠实散文的内容,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2.以《神奇的书签》为题目作文。

四、江苏卷

2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字体不限,诗歌除外。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五、山东卷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行囊已经备好,开始一段新的旅程。路途漫漫,翻检行囊会发现,有的东西很快用到了,有的暂时用不上,有的想用而未曾准备,有的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六、上海卷

27.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七、天津卷

22.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60分)

在阅读方式多元化的今天,你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在宽广无垠的网络空间中汲取知识;你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悦读”有形有色、有声有像的中外名著;你也可以继续手捧传统的纸质书本,享受在墨海书香中与鼓劲圣贤对话的乐趣„„ 当代青年渴求新知,眼界开阔、个性鲜明,在阅读方式的选择上不拘一格。请围绕自己的阅读方式,结合个人的体验和思考,谈谈“我的青春阅读”。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八、课标三卷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经历几年试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商品就充斥市场。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就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有关部分发布推行。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要求:综合材料内容急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5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汇总一、四川卷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在一次班会课上,同学们围绕“学会做人:我看老实和聪明”展开了讨论。

甲:老实是实诚、忠厚,聪明是机智、敏锐。乙:老实和聪明能为一个人兼而有之。

丙:老实是另一种聪明,聪明未必是真聪明。…………

请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现实生活,结合自己的思考,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

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用规范汉字书写。

二、写作(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陕西)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很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三、新课标全国二卷(适用地区:贵州 甘肃 青海 西藏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宁夏 广西 内蒙古 新疆 云南 海南)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小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为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时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位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这三个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四、山东卷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乡间有谚语:“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意思是丝瓜的藤蔓与肉豆的茎须一旦纠缠在一起,是很难分辨的。

有个小孩想分辨两者的不同,结果把自家院里丝瓜和肉豆的那些纠缠错综的茎叶都扯断了。

父亲看了好笑,就说:“种它们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分辨的呀!你只要照顾它们长大,摘下瓜和豆来吃就好了。”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五、安徽卷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为了丰富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同学们领略科技的魅力,过一把尖端科技的瘾,中科院某研究所推出了公众开放日系列科普活动。活动期间,科研人员特地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让同学们亲手操作扫描式电子显微镜,观察蝴蝶的翅膀。

通过这台可以看清纳米尺度物体三维结构的显微镜,同学们惊奇地发现:原本色彩斑斓的蝴蝶翅膀竟然失去了色彩,显现出奇妙的凹凸不平的结构。

原来,蝴蝶的翅膀本是无色的,只是因为具有特殊的微观结构,才会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缤纷的色彩……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六、江苏卷

1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除诗歌外。

“智慧是一种经验,一种能力,一种境界…… 如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其自身的景象。”

七、广东卷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缺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

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

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要求: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3.不少于800字。

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八、北京卷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照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①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古至今有无数英雄人物:岳飞、林则徐、邓世昌、赵一曼、张自忠、黄继光、邓稼先……他们为了祖国,为了正义,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他们也不乏儿女情长,有普通人一样的对美好生活的眷恋。中华英雄令人钦敬,是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榜样。

请以“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自选一位中华英雄,展开想象,叙述你和他(她)在一起的故事,写出英雄人物的风貌和你的情感。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说起梅花》表达了作者对梅花“深入灵魂的热爱”。在你的生活中,哪一种物使你产生了“深入灵魂的热爱”,这样的热爱为什么能深入你的灵魂?

请以“深入灵魂的热爱”为题作文。

要求:自选一物(植物、动物或器物。梅花除外),可议论,可叙述,可抒情,文体不限。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九、上海卷 写作(70分)

26、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十、天津卷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近年来社会上流行一个词——“范儿”,并派生出“中国范儿”“文艺范儿”“潮范儿”“有范儿”等一系列词语。“范儿”多指好的“风格”“做派”,近似于“有气质”“有情调”“有品位”的意思。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范儿”,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范儿”,不同职业有不同职业的“范儿”,一个人也可能有一个人的“范儿”……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你的生活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十一、重庆卷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刚上车的小男孩请公交司机等一等他妈妈,过了一分钟,孩子妈妈还没到,车上乘客开始埋怨,说母子俩耽误了大家时间。这时,那位腿有残疾的母亲一瘸一拐地上车了,所有人都沉默了。要求:

①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

②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十二、湖北卷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泉水在地下蓄积。一旦有机会,它便骄傲地涌出地面,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继而汇成溪流,奔向远方。但人们对地下的泉水鲜有关注,其实,正是因为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的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喷涌。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

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十三、湖南卷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有一棵大树,枝繁叶茂,浓荫匝地,是飞禽、走兽们喜爱的休息场所。飞禽、走兽们谈论着自己去各地旅行的经历。大树也想去旅行,于是请飞禽、走兽们帮忙。飞禽瞧不起大树没有翅膀,拒绝了。大树于是想请走兽帮忙。走兽说,你没有腿,也拒绝了。于是,大树决定自己想办法。它结出甜美的果实,果实里包含着种子。果实被走兽们吃了后,大树的种子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十四、福建卷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有时,走错路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如果没有走错了路,就不会发现新的路。

●世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上面三则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十五、浙江卷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偏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问好《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注意:(1)题目自拟,观点自定。(2)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3)不得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套作。

第3篇:高考作文真题及:等待

“米线”为你分享30篇“ 高考作文真题及:等待 ”,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篇1:高考作文真题及:等待

【作文题目】

一个刚上车的小男孩让公交车等下他妈妈,过几分钟,妈妈还没到,车上乘客埋怨,这时残疾妈妈拖着腿上车了,所有人都沉默了,考生按照这个材料进行发挥。

要求:

1.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

2.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范文:

等待

等待,是一种期盼;等待,如心中盛开了一朵雪莲花,在美好中静静地开放……

---题记

凡卡太累了,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了。可是瘦弱的凡卡却忘记了收拾他偷用的笔和墨水。

入夜时分,老板回来了。他发现凡卡并没有在看店,还在睡觉,并且还偷用了他们家的墨水,很是生气,揪起小凡卡的耳朵就把他从睡梦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安徽高考作文真题及

2006-2013安徽高考作文真题及范文

2006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自然是一本书,社会是一本书,父母是一本书,老师是一本书,同学是一本书,我是一本书,„„

人生经历中,各种接触,交流的过程都是“读”的过程。读是面对,读是探索,读是了解,读是感悟,读是品味,读是沟通,读是超越„„

请以“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读·感悟

午后的阳光缓缓流动,一捧清茗,任目光轻盈地抚过书页,心灵在温暖的空气中感悟、升华。

读是感悟。

读庄子,读到的是空灵的澄净,心如澄澈秋水,行若不系之舟,他甘愿做一棵守护月亮的树,他甘愿“曳尾于途泥”,为的是守护那纯净的心灵之树。

读李白,读到的是潇洒与不羁。“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篷蒿人”铸就了他的豪迈与飘逸。“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激荡着他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税务代理真题剖析

2010年注册税务师考试《税务代理实务》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下列经济业务,即使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进项税额也不得抵扣的是()。

A.厂办公室购置办公用品

B.外购钢材用于对外投资

C.外购食用油发放给职工

D.生产车间新添生产用机床

2.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附表三《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中所列补充养老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属于()。

A.收人类调整项目

B.资产类调整项目

C.扣除类调整项目

D.与取得收入无关的调整项目

3.关于新增企业的所得税征管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2009年11月1日起,缴纳增值税的新增企业,其企业所得税由地方税务局管理

B.从2009年1月1日起,缴纳营业税的新增企业,其企业所得税由地方税务局管理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各地高考作文真题

2018年各地高考作文题

1.全国卷I:写给未来2035年的那个他

(适用地区河北、河南、山西、山东、江西、安徽、湖北、湖南、广东、福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00年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2008年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2013年”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了;“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年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2018年“世纪宝宝”长大成人。……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机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高考作文真题:明天

高考作文真题:明天

明天,也许会发生许许多多不如意的事情,也许会给予我无穷的压力。但我并不畏惧它,小编收集了有关明天的作文,欢迎阅读。

【作文题目】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根据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① 有些同学对经典名著的阅读兴趣不浓厚,针对这种情况,请谈谈你的看法。

② 临近毕业,班委会想编一本以“青春的足迹”为名的班级作品集,作为班级毕业纪念,请你以班委会的名义写一则征稿启事。

③请以“明天”为题,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

范文:明天

今天,我在书柜翻找资料时,我发现了我的一篇文章。

那是我刚开始学习写命题作文时写的,那是一篇题目为《明天》的作文。记得当时我年纪尚小,而且积累的词语又不算多,当时又为了应付老师,我凑够的字数,我这样子写道:

明天,我希望发下来的试卷上写着鲜红的100分;,明天,我希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高考作文真题:交流

高考作文真题:交流

一篇好的作文,能为我们在高考中提不少的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考作文:交流,欢迎阅读。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交流是心与心的沟通,是心灵的相互感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把身心寄于大自然中,在与自然的交流中找到了恬静;“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在与“野草”的交流中找到了坚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在与洞庭湖的交流中找到了人生的奋斗目标;“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王维在与山水的交流中体味了另一番人生境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王勃在与滕王阁的交流中领略了一种超脱自然的感叹;“忽闻岸上踏歌声”的李白在与汪伦的交流中获得了真正的友谊……

看了以上材料后,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定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未完,继续阅读 >

第9篇:各地高考作文真题

2012年各地高考作文真题

全国卷

2012年大纲卷(贵州、云南、甘肃、内蒙古、青海、西藏、河北、广西)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了,再试试!” 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子。咦,一下子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

妈妈说:“你不是没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

2012年新课标卷(河南、黑龙江、吉林、宁夏、陕西、海南、山西、新疆、云南、

未完,继续阅读 >

第10篇:历年高考作文真题(—)

历年高考作文真题汇编(2014—2017)

2017年

[2017·全国Ⅰ卷]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7·全国Ⅱ卷]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⑤必须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高考作文真题:真题剖析及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考作文真题:真题剖析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