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不怕转基因阅读题及答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8-12 07:28:5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我为什么不怕转基因阅读题及答案

我为什么不怕转基因阅读题及答案

【原文】

我为什么不怕转基因

云无心

①作为一个积极支持现代生物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的人,我经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是:像转基因食物这样“安全性还没有得到完全确认”的食物,你敢吃吗?我的回答是:只要是上市的食物,我根本不考虑是不是转基因的,只要好吃便宜我就吃。我的专业知识告诉我:“绝对安全”的食物根本就不存在,相对于传统食物,转基因食物“有害”的可能性不会更高。

②对于让许多人忧心忡忡的转基因水稻,最常见的疑问是:“虫子吃了会死,难道对人不会有害么?”与传统水稻相比,目前的转基因水稻不过是转入了一个Bt基因而已。Bt基因就是一种蛋白质,而这种蛋白质对于害虫来说是毒药。它之所以能够毒死害虫,是因为昆虫吃下去之后,能与昆虫体内的受体结合,从而产生毒性,杀死昆虫。所以,Bt蛋白是否“有毒”,不是由自身决定,还取决于相应受体的存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Bt蛋白相当于“虎符”的一半,而动物体内的受体是“虎符”的另一半,只有两部分结合,才能发挥作用。对于人体来说,受体这一半根本就不存在,所以Bt蛋白在人体内不会产生“毒性”。

③还有人会担心,这种“非自然”的蛋白质在人体内会不会产生其他的有害作用。其实你大可不必这样担心。所有的蛋白质被人吃了之后,基本上都会被分解成单个的氨基酸,而来自不同蛋白质的氨基酸对于人体来说都是一样的。只有一小部分没有分解完全的蛋白质片段(多肽),可能在肠道内引发人体的过度免疫反应,从而导致过敏。在我们的传统食物中,很多都能够导致过敏,比如花生、鸡蛋、海鲜等。转基因作物开发的规则之一,就是避免从这些可能含有过敏原的物种中寻找被转基因。而且,对于转基因作物来说,转进去的基因是明确的,很容易跟踪它会不会引起过敏。而那些“传统育种技术”,比如诱导突变筛选,是通过人工诱导的方式让农作物发生基因突变的。这样产生的突变基因是未知的,我们很难跟踪它表达出来的蛋白质,也就无法知道它是否会引起过敏。从这个角度来说,转基因的.作物是更加安全的。

④还有一些人担心,转进水稻中的Bt基因会不会转移到人体中。虽然从逻辑上我们不能说“不可能”,但是想想科学家们要费多大的力气、使用什么样的手段才能把一个基因转到另一种作物中,就不难理解:【大米中的Bt基因要想转移到人体中,跟随手一箭射中月亮差不多】。同时,Bt基因已经整合到了水稻中,它转移到人体中的机会——即使有也不会比其他基因更高。如果Bt基因能转移到人体,那么其他食物所含有的形形色色的基因,也会有同样的机会转移到人体。既然我们不相信吃了鸡肉会有鸡的基因转移到我们的身体中,又怎么会相信大米中的基因就可以?

⑤转基因作物的开发与推广,除了食品本身的安全性,还受到其他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比如环境、政治、经济、伦理等等。但是,就作为食物的转基因作物来说,只要被批准上市了,就没有什么不能吃的。

(选自《读者》2010年11期,有删改)

【问题】

11.人们对转基因食物的安全性担心的理由有三个,请阅读全文,简要概括。(3分)

12.阅读第②段,用简洁科学的语言解释Bt蛋白为什么不能在人体内产生毒性。(4分)

13.第③段中加点的“这个角度”具体指什么?(3分)

14.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第④段画线句子的表达作用。(3分)

15.读了这篇文章,你对转基因作物的开发与推广有什么看法呢?(2分)

【参考答案】

11.答案:①转基因食物能毒死虫子,对人体可能(或会不会)有害;②“非自然”蛋白质在人体内可能(或会不会)产生其他的有害作用;③转入转基因食物中的被转移基因可能转入人体(答出“转进水稻中的Bt基因会不会转移到人体中”也可)。

评分:每个要点1分,共3分。

12.答案:因为Bt蛋白毒性的产生,不是由自身决定,还取决于相应受体的存在,而人体内不存在跟Bt蛋白相结合的受体,所以Bt蛋白不能在人体内产生毒性。

评分:“而”前后的每个要点各2分,共4分。

13.答案:这个角度具体指转基因作物开发避开含有过敏原的物种,转进去的基因是明确的,而传统育种技术的突变基因是未知的。

评分:只要答出“转进去的基因是明确的,而突变基因是未知的”得3分,若只答出“转进去的基因是明确的”或只答出“突变基因是未知的”得2分。共3分。

14.答案: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表明大米中的Bt基因要转移到人体中是不可能的。

评分:说明方法1分,作用2分,共3分。

15.答案提示:转基因作物的开发与推广,改良了物种,提高了农产品的营养价值,满足了人类生活的需要。但是也可能引起物种的混乱,破坏自然生态系统平衡。

评分:支持、否定或者辩证分析都可,只要言之成理。共2分。

第2篇:《我为什么不怕转基因》说明文阅读答案

《我为什么不怕转基因》说明文阅读答案

①作为一个积极支持现代生物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的人,我经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是:像转基因食物这样“安全性还没有得到完全确认”的食物,你敢吃吗?我的回答是:只要是上市的食物,我根本不考虑是不是转基因的,只要好吃便宜我就吃。我的专业知识告诉我,“绝对安全”的食物根本就不存在,相对于传统食物,转基因食物“有害”的可能性不会更高。

②对于让许多人忧心忡忡的转基因水稻,最常见的疑问是:“虫子吃了会死,难道对人不会有害么?”与传统水稻相比,目前的转基因水稻不过是转入了一个Bt基因而已。Bt基因就是一种蛋白质,而这种蛋白质对于害虫来说是毒药。它之所以能够毒死害虫,是因为昆虫吃下去之后,能与昆虫体内的受体结合,从而产生毒性,杀死昆虫。,Bt基因是否“有毒”,由自身决定,取决于相应受体的存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Bt基因相当于“虎符”的一半,而动物体内的受体是“虎符”的另一半,只有两部分结合,才能发挥作用。对于人体来说,受体这一半根本就不存在,所以Bt蛋白质不会在人体内产生“毒性”。

③还有人担心,这种“非自然”的蛋白质在人体内会不会产生其他的有害作用。其实,你大可不必这样担心。所有蛋白质被人吃了之后,基本上都会被分解成单个的氨基酸,而来自不同蛋白质的氨基酸对于人体来说都是一样的.,只有一小部分没有分解完全的蛋白质片段,可能在肠道内引发人体的过度免疫反应,从而导致过敏。在我们传统食物中,很多都能够导致过敏,比如花生、鸡蛋、海鲜等。转基因作物开发的规则之一,就是避免从这些可能含有过敏原的物种中寻找被转基因。而且,对于转基因作物来说,转进去的基因是明确的,很容易跟踪它会不会引起过敏。而那些“传统育种技术”,比如诱导突变筛选,是通过人工诱导的方式让农作物发生基因突变的。这样产生的突变基因是未知的,我们很难跟踪它表达出来的蛋白质,也就无法知道它是否会引起过敏。从这个角度讲,转基因的作物是更安全的。

④还有一些人担心,转进水稻中的Bt基因会不会转移到人体中。虽然从逻辑上我们不能说“不可能”,但是想想科学家们要费多大的气力、使用什么样的手段才能把一个基因转到另一种作物中,就不难理解:大米中的Bt基因要想转移到人体中,跟随手一箭射中月亮差不多。同时Bt基因已经整合到了水稻中,它转移到人体中的机会——即使有也不会比其他基因更高。如果Bt基因转移到人体,那么其他食物所含有的形形色色的基因,也会有同样的机会转移到人体。既然我们不相信吃了鸡肉会有鸡的基因转移到我们的身体中,又怎么会相信大米中的基因就可以?

⑤基因转作物的开发与推广,除了食品本身的安全性,还受到其他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比如环境、政治、经济、伦理等等。但是,就作为食物的转基因作物来说,只要被批准上市了,就没有什么不能吃的。

(选自《读者》2010年11期,有删改)

11、人类对转基因食物安全性的担心理由有三个,阅读全文,请简要概括。(3分)

12、在第②段的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

Bt基因是否“有毒”,由自身决定,取决于相应受体的存在。

13、文章第③段“而且,对于转基因作物来说,转进去的基因是明确的,很容易跟踪它会不会引起过敏”一句中,作者为什么用“跟踪”而不用“观察”,请说说你的理解。(3分)

14、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说说第④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15、某超市首次推出一批转基因大米,请你为这类食品拟写一则推荐语。(50字以内)(5分)

参考答案:

11.示例:(1)转基因食物能毒死虫子,对人会不会有害?

(2)转基因这种“非自然”的蛋白质在人体内会不会产生其他的有害作用?

(3)转入食物中的Bt基因会不会转移到人体中?

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12、所以不是而是

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每空1分。

13.示例:“跟踪”是紧跟着监视的意思,而“观察”是仔细查看的意思。“跟踪”比“观察”能更好地突出转基因是明确的,容易被全程监视的特点,说明了转基因不会引起过敏,可以安全食用。所以,用“跟踪”更为准确。

评分意见:本题3分。正确理解“跟踪”和“观察”的意义得2分,能将“跟踪”的表达作用阐释清楚得1分。

14、示例: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大米中Bt基因转移到人体的机率比作随手一箭射中月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转基因转移到人体的概率极低,突出了转基因食物的安全性。

评分意见:本题3分。能答出“打比方”得1分,完整答出表达效果得2分,其中“生动形象”占1分。

15.示例:是运用高科技添加蛋白质基因的“升级版”大米,营养价值高;不生虫,易保存;敬请放心食用。

评分意见:本题共5分。“营养、不生虫、安全”三个要点各1分,语言符合推荐语亲切自然的特点1分,字数符合要求1分。

第3篇:《转基因技术》阅读题及答案

《转基因技术》阅读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转基因技术,是指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特定生物体的基因组中,使特定生物在性状、营养或消费品质等方面满足人类需求的一门生物技术。转基因技术的出现,最初是为了达到将外源基因导入到特定生物体,观察生物体表现出的性状,进而揭示基因功能的目的。在科学家们的努力下,外源基因的导入技术由初试至成熟,经历了显微注射法、脂质体介导法、基因枪法、电击法、农杆菌介导法、体细胞核移植法等多代技术的发展。1983年,含有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转基因烟草的出现,标志着世界上首个真正的转基因生物的诞生。而首例转基因食品,则是1993年投放在美国市场的转基因晚熟西红柿,它的.出现也标志着转基因食品时代的到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转基因食品”阅读题与答案

“转基因食品”阅读题与答案

①2013年9月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玉米改良工程中心主任戴景瑞等专家带领20多名网友采摘、品尝转基因玉米,掀起了民众对转基因的新一轮讨论。科普作家方舟子表示,品尝转基因玉米具有科普价值;而广大民众对转基因却仍顾虑重重。那么,转基因食品是否真的吃不得呢?

②转基因食品是个什么东西呢?就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从而形成的可以直接食用或作为加工原料的食品。科学界对转基因多持认同态度,而对转基因的推广,在于它对人体的有益方面,更有全局范围的考量。

③转基因食品大多具有传统食物所不具备的优良特性。例如,普通大米的营养成分中缺少维生素A,且长期食用易患铁缺乏症。曾经引起巨大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转基因技术》阅读题与答案

《转基因技术》阅读题与答案

转基因技术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通过外源基因的稳定遗传和表达,达到品种创新和遗传改良的目的。也可通过干扰或抑制基因组中原有某个基因的表达,去除生物体中某个我们不需要的特性。“外源基因”是指在生物体中原来不存在的基因,也就是外来的基因。转移了外源基因的生物体会因产生新的多肽或蛋白质而出现新的遗传性状。目前,商业化的转基因作物的外源基因大部分来自于外源物种,如转基固抗虫棉的Bt基因来源于一种土壤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基因。而开发来源于本物种的基因并转化到该物种是当前转基因研究的热点,改变“内源基因”的表达模式也可显著改变物种的遗传性状。

传统的育种学主要采取杂交育种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人为的干预,使养殖的.动物和种植的作物中不断地积累“有利”基因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转基因技术》阅读题与答案

转基因技术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通过外源基因的稳定遗传和表达,达到品种创新和遗传改良的目的。也可通过干扰或抑制基因组中原有某个基因的表达,去除生物体中某个我们不需要的特性。“外源基因”是指在生物体中原来不存在的基因,也就是外来的基因。转移了外源基因的生物体会因产生新的多肽或蛋白质而出现新的遗传性状。目前,商业化的转基因作物的外源基因大部分来自于外源物种,如转基固抗虫棉的Bt基因来源于一种土壤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基因。而开发来源于本物种的基因并转化到该物种是当前转基因研究的热点,改变“内源基因”的表达模式也可显著改变物种的遗传性状。

传统的育种学主要采取杂交育种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人为的干预,使养殖的动物和种植的作物中不断地积累“有利”基因而减少“不利”基因。因此,无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我为什么不怕转基因阅读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为什么不怕转基因阅读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