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6个方法远离心理困境
6个方法远离心理困境
初春季节,气温回暖潮湿,人们的心情也会随之起落,变得敏感。当然,这仅仅是环境一方面的影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工作的不顺利、婚姻上的挫折、孩子的教育问题等都会让我们陷入心理困境中。当我们陷入心理困境的漩涡中时,若是作困兽之斗只会身心疲惫,尝试寻找出路,尽快抽离这些坏情绪吧!以下介绍6个心理减压、缓解低落情绪的好方法,让你远离心理困境:
1、回避法
当人陷入心理困境时,最先也是最容易采取的便是回避法。躲开、不接触导致心理困境的外部 刺激。在心理困境中,人大脑里往往形成一个较强的兴奋中心,回避了相关的外部刺激,可以使这个兴奋灶让位给其他刺激引起新的兴奋中心。兴奋中心转移了,也 就摆脱了心理困境。“耳不听心不烦”,正是说这一道理。比如,家里的琐事使您“勃然火起”或“郁闷不乐”,就到单位上班;身患绝症者不妨去医院看望垂危病 人;面对一份无望恋情的深深困扰,以一种大智大勇来 ,这都是有效的自救。也可算客观回避法。此外,还可采取主观回避法,即通过主观努力来强化人的本能的潜在机制,努力忘掉,或压抑自己不愉快的经历。在主面 上实现兴奋中心的转移。注意力转移是最简便易行的一种主观回避法。在您痛苦的时候,集中精力动手去干一件有意义的事,自然就回避了心理困境。
2、转视法
并不是任何客观现实都可以 。有时候,同一现实或情境,如果从一个角度来看,可能引起消极的体验,陷入心理困境;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可以发现积极意义,从而使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相传一位老太太有两个儿子: 大儿子卖伞,二儿子晒盐。为两个儿子,老太太差不多天天愁。愁什么?每逢晴天,老太太念叨:这大晴天,伞可不好卖哟!于是为大儿子愁。每逢阴天,老太太嘀 咕:这阴天下雨的,盐可咋晒-于是为二儿子愁。老太太愁来愁去,日渐憔悴,终于成疾。两个儿子不知如何是好。幸一智者献策:“晴天好晒盐,您该为二儿子高 兴;阴天好卖伞,您该为大儿子高兴。这么转个看法,就没愁发喽!”这么一个老太太果然变愁苦为欢乐,心宽体健起来。看来,在审视、思考、评价某一客观现实 情境时,学会转换视角,换个角度看问题,常会使人感到痛苦不堪的心理困境化为乌有。
3、自我安慰法
伊索寓言说,一只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只能行到柠檬,就说柠檬是甜的,于是便不感到苦恼。心理学便借用来,把以某种“合理化”的'理由 来解释事实,变恶性刺激为良性刺激,以求心理自我安慰的现象,称为“酸葡萄与甜柠檬”心理。不错,在自我安慰时所谓的理由不过是“自圆其说”,但确有维护心理平衡,实现心理自救之效。单位里评职称,不能每人一份,为此茶饭不思也太不值了,这次定不上还有下次,再说,没有职称也一样称职,有实实在在的业绩就不掉 价,何必为个虚名玩命?恋人分手,也好跟这们无情无义的人真成婚,说不定要倒大霉,早跟她“拜拜”,岂不是免去报患-两百块丢了,就当所终奖没发,何况 “去财免灾”,全家平安还不是大福-这不是“精神胜利法”吗-正是。精神胜利法不该被瞧扁了,有些不如意的事情摆在那里,如若能改变,当然该向好处努力,如若已成定局,无法挽回,就该宽慰自己承认现实。这比垂头丧气、痛不欲生不知要好上多少倍。
4、幽默法
幽默法对解脱心理困境是极有助益的自救策略之一。据说,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位脾气特暴的太太。一天,苏格拉底正当与客人说话,太太突然跑起来 大闹,并随手将脸盆中的水泼在苏格拉底的身上。局面何其 -这对一个稍有血性的男子汉来讲都是无法忍受的。苏格拉底却笑了一笑说,说:“我早知道,打雷之后,一定会有大雨。”一言解颐,他妻子也禁不住笑出声来。 英国首相威尔森在一次演说进行到一半时,台下有我喊:“狗屎-垃圾-”这分明是指责他演讲的内容。但威尔森这位干练的政治家却微笑以对装糊涂:“狗屎-垃圾-公共卫生-各位先生,我马上要谈这个社会问题。”就这样,他不仅没陷入困境,反倒赢得一片喝彩。
笑是精神消毒剂,幽默是走出心理困境的阶梯。当事业和生活受到挫折时,当交际出现僵局时,幽默的行为,幽默的语言,常常能使困境和窘迫转为轻松和自然,从而使精神紧张得到放松,和缓气氛,释放情绪,减轻焦虑,摆脱困境。
5、低调法
我出于本能会不断提高自己的人生期望值。这自然有其积极意义,它是个我进取、社会进步的一种心理驱动力。但“物极必反”。一味不切实际地以过高 的期望值来对待人生,也许正是有些人每天都在郁闷愁怨的心理困境中消磨宝贵的时光,终生不能享受生活的快乐和幸福的心理根源。期望值越高,心理上的情绪冲 突越大,这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结论。
于“官”念,于“钱”途,于“物”欲 ,低调期望值;于事业也该如此。虽然,“志当存高远”一向为人称道 ,但没有芸芸众生何谓社会-虽然“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一向有人欣赏,但没有小小兵卒组成军队,谈何将军-天上只有一个太阳,地上只一个珠峰。群星虽没有太阳耀眼,同样熠熠生辉;群山没有珠峰的高大,同样勃勃向上。“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颗无人知道的小草……”拥有了小草的境界,便告别了心理困境。
6、宣泄法
由于社会文化的影响,人们对压抑自我情绪似乎给予更多的肯定,而对宣自我情绪则给予更多的否定。其实这有违心理科学。心理学认为,当一个人受到挫折后,有意志力量压抑情绪,表现出正常情况下的谈笑自 若,这种做法虽可以减轻焦虑,但这只能缓解表面的紧张,却按捺不住内在的情绪纷扰,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陷入更深的心理困境,带来更大的身心危害。比 如,愤怒如强抑制,就像一个定时炸弹,时刻有毁灭自己或他人的危险;悲痛如强抑制,不随泪水宣泄出来,不仅危害身心健康甚至会气绝身亡。如同闷热的夏天唯有一场大雨,才能使空气一新,如晴空万里一样,困境中的心理重压也只有宣泄出来 ,才能赢得心理上的一片晴空。
宣泄按社会效果说,有合理不合理之分,善于心理自救者总是选择合理的方式来宣泄心中的苦痛:一是理智性地合理宣泄。如对自己的至亲好友诉说心中 的委屈和痛苦,或者自己跟自己吐,诉诸文字,让心中的苦水顺水端流泄出来。二是情感性的合理宣泄。据说,美国某任总统办公室内设一满细沙的沙箱,以必要时 宣泄心中的怒气。这实在是明智之举。我们不妨照此办理,在适当场合,大哭一场,大叫一番,任怒火喷发。这也是智者和强者所为,因为这是陷入极度心理困境的 即时性的最佳自救策略。
第2篇:走出心理困境的方法
走出心理困境的方法
人的一生,“不如意常八九”,总有失意与困惑的时候。事业的挫折、家庭的矛盾、人际关系的冲突等都是经常会碰到的,如不注意调剂疏泄,会导致内心矛盾的冲突,使自己陷入郁恐、焦虑、悲痛等心理困境之中,对身心健康危害极大。此时,外界的帮助固然重要,关键还是自我解救,因而应学会一些心理困境自救法。
回避法
俗话说惹不起咱躲得起,“躲”也就是回避,虽简单但有实效。当某些人和事、某些场合使你郁郁不乐,或即将火冒三丈,体验到内心矛盾冲突时,应及时回避,不在导致心理困境的地方驻足,以免“触景生情”,找一安静处,静默十分钟,或听听音乐、散散步,都可分散注意力,淡忘烦恼,使内心趋于平静。
自勉法
自勉就是以积极的信念暗示自己,努力挖掘自己的优点与长处,而不是无意中把悲观沮丧、挫折感放大,只有在不幸与失败中奋起的人才能最终成大器。如贝多芬在双耳失聪,女友离他而去的残酷情况下,没有趴下,而是用心灵激情的迸发,留下不朽的乐章。在很多情况下,自勉能驱散忧郁、克服怯懦,使自己恢复乐观与自信。
自我安慰法
所谓“想开点”就是自我安慰法,为自己找一种“合理”的解释,“自圆其说”。例如“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虽是一种精神胜利法,但总比懊恼、沮丧强。也有许多事,换一个角度看,不难发现其中的积极因素,正所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失之东偶,收之桑榆”。但自我安慰总有些自欺欺人,常用也会防碍对社会的适应。
宣泄法
国外某工厂一房子里,怒气冲冲的工作,对着橡胶塑的“经理”,拳打脚踢,破口大骂……。这不是疯子发狂,也不是演戏,而是时下颇为流行的渲泄疗法。渲泄有助于调理大脑皮质功能,对心理紊乱、压抑感、反抗、破坏心理等治愈率颇高。可以在适当地方大叫一番,痛哭一场,或是适当地发脾气,都可以渲泄内心的郁积,摆脱恶劣的心境。当然,渲泄应该是适度,可以让对接受为前提。
倾诉法
心中的忿闷、悲伤等也可以向亲友,甚至是不相识的人倾吐,相信对方在理解你此时的心境后会及时给予你善意的`劝慰;也可以把心中的郁积通过记日记、写作等诉诸文字,在“一吐为快”后,可以排解出心中的忿闷,尽快走出心理的困境。
升华法
把负性心理激起的能量引导到对社会、对已都有利的方面,确实难能可贵。如司马迁遭宫刑而著《史记》,居里夫人在丈夫横遭车祸的不幸后,用努力工作克制自己和悲痛,完成了镭的提取,这跟一个人修养、觉悟密切相关,而且更需一颗奋发向上的心。
第3篇:远离螃蟹心理人生哲理
远离螃蟹心理人生哲理
生活在海边的人,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几只螃蟹从海里游到岸边,其中一只也许是想到岸上体验一下水族以外世界的生活滋味,只见它努力地往堤岸上爬,可无论它怎样执著、坚毅,却始终爬不到岸上去。倒不是因为这只螃蟹不会选择路线,也不是因为它动作笨拙,而是它的同伴们不容许它爬上去,当一只螃蟹开始往上爬时,另一只螃蟹就把它挤下来。
深谙此道的渔民逮螃蟹时,总是用一个不盖盖子的盒子。把盒子的开口冲着螃蟹,让它们爬进来,当盒子装满螃蟹后,将开口关上。盒子有底,但没有盖子,本来螃蟹可以很容易地从盒子里爬出来跑掉,但是由于同伴的牵绊,结果一只都不能跑掉。
真为“横行将军”的行为感到悲哀,我不能先逃,也不让你逃走,用拖后腿的方式挤掉原本可以逃生的同伴,最终都沦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然而同样是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