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不惹尘埃俗世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远离世间上所有庸俗而又污浊的事物。俗世:世间一切的习俗。尘埃:飞扬的尘土;引申为尘世间庸俗的;比喻污浊之物。世俗尘埃是说人世一切习俗都像飞扬的尘土,是庸俗而又污浊的东西。
扩展资料
关于世俗的诗句
1、《东窗》陆游
才薄常为世俗轻,还山力不给躬耕。即今赢得都无事,袖手东窗听雨声。
2、《游惠山》苏轼
梦里五年过,觉来双鬓苍。还将尘土足,一步漪澜堂。俯窥松桂影,仰见鸿鹤翔。炯然肝肺间,已作冰玉光。虚明中有色,清净自生香。还从世俗去,永与世俗忘。
3、《杂诗》繁钦
世俗有险易。时运有盛衰。老氏和其光。蘧瑗贵可怀。
4、《勿去草》王安石
勿去草,草无恶。若比世俗俗浮薄。君不见长安卿家,公卿盛时客如麻。公卿去後门无车,惟有芳草年年佳。又不见千里万里江湖滨,触目凄凄无故人,惟有芳草随车轮。一日还旧居,门前草先锄。
5、《司法曾子美新第荣归欲得余诗不敢效世俗谀语》李昴英
里同清献久闻风,耿耿胸中便不同。一疏叫云韦布日,大廷对策想输忠。
6、《奉议杨君予姊丈也廉静乐道不交世俗造道微妙》张耒
杨君冢木已萧萧,笔墨遗文久寂寥。堕泪交亲悲宿草,长饥奴仆守空瓢。平生好事谁能继,后世高名骨已消。欲酌一杯浇墓隧,遗魂楚些倘能招。
第2篇:何处惹尘埃散文随笔
何处惹尘埃散文随笔
这沉沉的冬日,总会过去。那万紫千红的春,也会如约而至。生命中那些尘埃,惹了也便惹了,相信总有一日会被拂去。那时,或许我也能拈花一笑。
前阵子阴雨绵绵,整个人也是湿漉漉的。这几日倒是消停了,却不干爽。还得太阳底下晒一晒,彻底赶走那股子潮气。奈何,太阳总不爱露面!好不容易露一回脸,不到一刻钟又缩回去了。像是古时闺阁里的女子,怕羞而不敢见人。
你可别小瞧了她,脾性上来,也是没法整的。偶尔中午露个脸,火气旺的不得了,还得请出伞君帮忙。即便如此,我还是喜欢阳光,喜欢那股子清新而绝不拖沓的味道。一如此刻,码着字,很想一抬头便能瞧见阳光越过窗台,在我的房间展现她婀娜的身姿。可惜,没有。外面是灰蒙蒙的天,欲雨不雨。
是的,欲雨不雨,根本揣摩不透。如此刻的心情,有点复杂。若是有一缕阳光投入心湖,瞬间也开朗了。若是飘来一天细雨,也跟着风雨不断了。说起来,心情的变化,跟周遭的人事还是脱不了关系的。若处在一个开心的环境里,心中也是明丽亮堂的。奈何,很多时候,开心的因素太少,而那些乱七八糟的人事却搅得你不得安生。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的确,心台当长扫,才不至尘埃满布。当然,心中有尘,已落了下乘。若心中无尘,何须拂拭?正如惠能所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烦恼皆自招,喜乐唯自主。若是心经已参透,何来烦恼种种?如窗外浮云,来来去去,随缘而已。它们并无一定的方向,聚便聚,散便散,何等潇洒自在!哪像人,诸多羁绊,诸多思量,终是心乱身忙,不得快活。
近日读白落梅的散文《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其中有一段话是这样的:心动则万物动,于是体会到世间万般苦。心不动,则不伤,清静自在,喜乐平常。余深以为然,却恨自己修为不够。不能像六祖慧能般参透一切,了悟众生。
大彻大悟,真需大智慧。小智小慧,顶多是劳心劳力,却绝不是清静自在。碌碌尘世,几人得享清欢?芸芸众生,或许不知为何而生,为谁而活。一如此刻的自己,略略的.茫然。任由自己在岁月的长河里沉浮,终不知自己何去何从。
活着就是活着,除此之外还有其它吗?我不知道,我亦不想深究。每一朵花开有时,每一朵花落有期。生命的规律,循环往复。我们这一遭,算不得轰轰烈烈,总有些无可替代的精彩吧。
我的菩提树或许终有一日会枯萎,我的明镜台或许终有一日会倒塌。然而,此时此刻,它是真实的存在。我的心中亦有一缕尘埃,拂拭不去。
这沉沉的冬日,总会过去。那万紫千红的春,也会如约而至。生命中那些尘埃,惹了也便惹了,相信总有一日会被拂去。那时,或许我也能拈花一笑。
或许,某一日,看见风吹幡动,我心能不动。
第3篇:岁月惹尘埃散文
岁月惹尘埃散文
一
公爹去世后,我们一家三口回到乡里陪母亲过春节。母亲说:“康俊龙在北京搞建筑发了大财,今年也回来过年了。”
准备包蛋饺,母亲说鸡蛋少了,让我去镇上再买些。河边的泥巴小路已铺成了水泥路,高跟鞋再也不会陷进泥泞中,而是清脆地敲击着路面,让人产生一种豪迈之感。一辆黑色的小车轻轻地驶到了我前面,停下,摇下车窗:“碎碎,你也回来了?”
“哈哈,康俊龙,发财啦?”
“还好吧。碎碎,我们三十多年没见面了呢。既然我们都回来了,索性把同学们都喊来聚聚,怎么样?”
虽然这几年,同学聚会、学生聚会搞得很频繁,很索然,但只读到四年级的康俊龙说要搞小学同学聚会,我饶有兴致地说:“好啊,时间?地点?”
“正月初四上午,村小学礼堂。”
“那河东的我联系,河西的你通知。”
“好,但康老师还是你去请吧。”
“康老师不是离你家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