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长方体正方体课件
长方体正方体课件【1】
活动目标:
1、能叫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认识它们的主要特征。
2、进一步巩固对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认识,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
活动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积木、纸盒
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硬纸片,正方形和正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相等,长方形和长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一样大
活动过程:
一、认识正方体。
1、教师一手拿出正方形纸片,问幼儿是什么形状,另一手拿起正方体积木,问幼儿这块积木和纸片样子一样不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让幼儿看出积木的一面也是正方形,但是有好几个面。
2、出示正方体积木,将各面上的不干胶纸一一撕下贴在黑板上,让幼儿数一数是几张,再将6张正方形不干胶重叠一起,比一比看是不是一样大,拿出一张对折,看4条边是不是一样长,引导幼儿观察讨论、综合出这块积木有6个面,6个面都是正方形,6个正方形一样大。(使幼儿清楚地感知到体是由面构成的。)
3、告诉幼儿,像这样有6个面,6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的物体就是正方体。
4、让幼儿说说自己见过的正方体的物体。
二、认识长方体。
1、教师一手拿出长方形纸片,问幼儿是什么形状,另一手拿起长方体
积木,问幼儿这块积木和纸片样子一样不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让幼儿看出积木的一面也是长方形,但是有好几个面。
2、出示长方体积木,将各面上的不干胶纸一一撕下贴在黑板上,让幼儿数一数是几张,再将6张长方形不干胶重叠一起,先让幼儿数一数一共有几张纸片,再看一看哪几张的形状、大小完全一样。(使幼儿清楚地感知到体是由面构成的。)
3、引导幼儿归纳出,这块积木也有6个面,6个面都是长方形,对着的两个面是一样大的,告诉幼儿,像这样有6个长方形的面,两个对着的面是一样大的物体叫长方体。
4、出示一个有两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积木,让幼儿把此积木和6面都是长方形的积木比较观察,使幼儿了解这块积木也是长方体。
5、再出示各式长方体纸盒,问幼儿:它们各是什么形状?使幼儿进一步明确,只要是有6个长方形的面,或者4个长方形面,2个正方形面,对着两面的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物体,不管她的长短、厚薄、宽窄、空心、实心都是长方体。
6、让幼儿说出自己周围生活中哪些东西是长方体的。
三、活动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它们都是由六个面组成的。我们回家后还可以去找找有哪些东西是长方体和正方体。
长方体正方体课件【2】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能正确地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名称及特征。
2、能在活动中培养自己的观察力以及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3、使在探索活动中提高对认识立体图体的兴趣。
活动准备:
正方体、长方体制作材料纸若干张,正方体、长方体积木若干块。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观察两张制作材料,讲述异同。“小朋友看老师带来了两张纸,请你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点:都有6个图形组成。不同点:一张纸上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组成。还有一张纸上有正方形和长方形组成。)
2、幼儿操作活动。
“今天老师就要请小朋友用这两张纸来变魔术,怎么做呢?”
(1)介绍制作形体的方法。
出示示意图,教师简单讲述制作方法。
(2)制作后讲述异同,介绍形体名称。(正方体、长方体。)“你们做的两件东西像什么?“(积木、盒子)“它们一样吗?”(不一样)“怎么不一样?”(有的上面都是正方形,有的上面有正方形还有长方形。
老师手指正方体的一面,这就叫面。我们一起数数它有几个面。(6个)“这6个面都是怎样的?”(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由6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形体它的名字就叫正方体。“请你把你做的正方体找出来,说说它是什么样的?”现在请你们拿出你制作的另一个形体,数数上面有几个面?每个面一样吗?(不一样。)怎么不一样?(6个面里有正方形和长方形。)它也有名字,叫长方体。
归纳小结:正方体的6个面是一样大小的正方形。长方体的6个面,有的都是长方形(面对面的一样大);有的4个面是长方形(面对面的一样大),2 个面是正方形。
3、按特征标记将正方体与长方体分类。
出示贴有正方体与长方体标记的两个篮子。“这里有两个篮子,篮子上分别贴有什么样的标记?”(正方体、长方体。)请你们把桌子上的各种形体送进带有特征标记的篮子,并说说你送的是什么形体。
4、搭积木游戏
第2篇:长方体正方体课件
长方体正方体课件
长方体正方体课件【1】
活动目标:
1、能叫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认识它们的主要特征。
2、进一步巩固对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认识,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
活动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积木、纸盒
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硬纸片,正方形和正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相等,长方形和长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一样大
活动过程:
一、认识正方体。
1、教师一手拿出正方形纸片,问幼儿是什么形状,另一手拿起正方体积木,问幼儿这块积木和纸片样子一样不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让幼儿看出积木的一面也是正方形,但是有好几个面。
2、出示正方体积木,将各面上的不干胶纸一一撕下贴在黑板上,让幼儿数一数是几张,再将6张正方形不干胶重叠一起,比一比看是不是一样大,拿出一张对折,看4条边是不是一样长,引导幼儿观察讨论、综合出这块积木有6个面,6个面都是正方形,6个正方形一样大。(使幼儿清楚地感知到体是由面构成的。)
3、告诉幼儿,像这样有6个面,6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的物体就是正方体。
4、让幼儿说说自己见过的正方体的物体。
二、认识长方体。
1、教师一手拿出长方形纸片,问幼儿是什么形状,另一手拿起长方体
积木,问幼儿这块积木和纸片样子一样不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让幼儿看出积木的一面也是长方形,但是有好几个面。
2、出示长方体积木,将各面上的不干胶纸一一撕下贴在黑板上,让幼儿数一数是几张,再将6张长方形不干胶重叠一起,先让幼儿数一数一共有几张纸片,再看一看哪几张的形状、大小完全一样。(使幼儿清楚地感知到体是由面构成的。)
3、引导幼儿归纳出,这块积木也有6个面,6个面都是长方形,对着的两个面是一样大的,告诉幼儿,像这样有6个长方形的面,两个对着的面是一样大的物体叫长方体。
4、出示一个有两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积木,让幼儿把此积木和6面都是长方形的积木比较观察,使幼儿了解这块积木也是长方体。
5、再出示各式长方体纸盒,问幼儿:它们各是什么形状?使幼儿进一步明确,只要是有6个长方形的面,或者4个长方形面,2个正方形面,对着两面的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物体,不管她的长短、厚薄、宽窄、空心、实心都是长方体。
6、让幼儿说出自己周围生活中哪些东西是长方体的。
三、活动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它们都是由六个面组成的。我们回家后还可以去找找有哪些东西是长方体和正方体。
长方体正方体课件【2】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能正确地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名称及特征。
2、能在活动中培养自己的观察力以及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3、使在探索活动中提高对认识立体图体的兴趣。
活动准备:
正方体、长方体制作材料纸若干张,正方体、长方体积木若干块。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观察两张制作材料,讲述异同。“小朋友看老师带来了两张纸,请你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点:都有6个图形组成。不同点:一张纸上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组成。还有一张纸上有正方形和长方形组成。)2、幼儿操作活动。
“今天老师就要请小朋友用这两张纸来变魔术,怎么做呢?”
(1)介绍制作形体的方法。
出示示意图,教师简单讲述制作方法。
(2)制作后讲述异同,介绍形体名称。(正方体、长方体。)“你们做的两件东西像什么?“(积木、盒子)“它们一样吗?”(不一样)“怎么不一样?”(有的上面都是正方形,有的上面有正方形还有长方形。
老师手指正方体的一面,这就叫面。我们一起数数它有几个面。(6个)“这6个面都是怎样的?”(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由6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形体它的名字就叫正方体。“请你把你做的正方体找出来,说说它是什么样的?”现在请你们拿出你制作的另一个形体,数数上面有几个面?每个面一样吗?(不一样。)怎么不一样?(6个面里有正方形和长方形。)它也有名字,叫长方体。
归纳小结:正方体的6个面是一样大小的正方形。长方体的6个面,有的都是长方形(面对面的一样大);有的4个面是长方形(面对面的一样大),2 个面是正方形。
3、按特征标记将正方体与长方体分类。
出示贴有正方体与长方体标记的两个篮子。“这里有两个篮子,篮子上分别贴有什么样的标记?”(正方体、长方体。)请你们把桌子上的各种形体送进带有特征标记的篮子,并说说你送的是什么形体。
4、搭积木游戏
第3篇:长方体正方体教案
一、复习
口答:长方体有什么特征?
正方体有什么特征?
二、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用课件出示实物图,谈话导入新课,揭示学习目标)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精美的包装盒,工人师傅在制作这些纸盒时至少要用多少纸板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主要内容。
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当你看了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什么? 生1:什么叫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生2:怎样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三、动手操作,建立表象
1.初步认识长方体的表面积。
师:我们先来探究什么是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师利用课件出示长方体牙膏盒)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沿着棱剪开(纸盒粘接处多余的部分要剪掉),再展开,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原来的立体图形变成了平面图形。
生2:我发现长方体的外表展开后是由6个长方形组成的。
第4篇:长方体与正方体说课稿
长方体与正方体说课稿
一、教材与学生
说课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材小学数学第十册第56页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与复习。
本节课是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相关知识的整理与复习,教材除了在编排上加强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还加强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注意从现实生活素材中抽象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几何图形,在练习中适当增加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这些新的变化,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学习素材,也为教学提供了开放的教学空间。
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并开始对身边的数学感兴趣。他们思维活跃,极富探索精神。此时,如果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注重了数学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能够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学数学是有用的、必要的,他们便愿意并想学数学。
所以,本节课的
第5篇:《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说课稿
《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说课稿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1、说课内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和例1以及练习六的第1—4题。
2、教材简析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数学第十册第二单元第二小节的内容,它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安排了3个例题,使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有关知识,本节课只要求学生学习例1,掌握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教材先通过让学生动手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