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课《换位细考》说课稿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8-05 07:16:4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心理健康课《换位细考》说课稿

心理健康课《换位细考》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校本教材四年级上册《换位细考》,属于交往心理范畴。

一、主体的选定:

自我校“心灵小屋”开办以来,有许多学生通过书信、询问、交流等方式抒发内心的感受,我发现小学生成长到中年级,其自我意识逐步觉醒,独立性增强。不仅体现在和父母的交往上,还体现在与同伴相处的过程中,“同甘”但不能共苦,当遇到困难、受到挫折或是和同学发生矛盾时,很少能过主动分担,友善相处。从发展的角度看,引导小学中年级学生接纳人际交往的基本法则,搞好同学关系能为今后与他人和睦相处、合作学习、共同进步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与同学友善相处、共同进退的前提就是能够体察、感受对方,进而“以心换心”,传递彼此的理解和关怀。所以,确定“换位细考”这一活动主题既是对学生成长过程中现实问题的引导,也是为他们社会性成长奠基。

二、目标的解读:

基于该阶段学生与同伴的交往进入一个双向帮助、但不能共患难、仍以自我为中心的交往心理特点,我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于以下三点:

1、创设情景,尝试换个角度看待和思考问题;

2、引导学生接纳“换位思考,以心换心”的人际交往法则;

3、学会积极乐观的看待和思考问题,学会宽容,欣赏他人,做一个快乐的儿童。

三、方案设计:

在教学中,根据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课标的要求以及本节课的具体特点,我注重营造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性和情感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四、教学环节:

小学中年级心理健康活动对形式的趣味性相对低年级要求略低,但对于活动的参与性、情感性的要求更高,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点、班级特点、开展活动的环境条件等。本节课,我还考虑了学生之间的交往现状这一因素,课前深入学生生活,留心观察,分层了解学生的情况,积累了学生人际交往中的突出问题-----以自我为中心考虑问题,不懂得理解、关怀他人。为了帮助学生克服交际困难,学会交往,我设计了活动过程四部曲:

1、情景导入,心有所动;

2、参与体验,互换角色;

3、情感分享,结交朋友;

4、拓展互动,共建快乐。

下面,我具体说说我是怎样教学这一课的:

一、情景导入,心有所动:

本节课上,我由一封信引发学生对类似感受的体验,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产生共鸣。听完了这封信,教室里格外的安静,我说“:同学们,相信大家也曾遇到过类似的烦恼,有谁想和老师、同学们说一说你当时的心情?”我记得其中有名学生这样说:“老师一次课上我想上厕所,但又怕耽误学习,我的身子接不自觉的左右搬动,老师看见了却狠狠地批评了我,说我不遵守课堂纪律,当时我又委屈有难过。”这样通过几个同学的发言进一步呈现里在学校生活中与老师、与同学间的种种烦恼和内心的感受,此时倾诉自己的苦脑和传递彼此的理解关怀,就成为大家共同的愿望。

二、参与体验,互换角色;

“是啊,当我们感到苦恼、感到孤独的时候,多么希望得到朋友的支持和鼓励。老师知道还有很多同学在校园生活中遇到过这样不开心的事,现在你们可以在小组中尽情的倾诉,小组的同学会非常的欢迎你们!”听了我的活,孩子们消除了心中的顾虑,敞开心扉尽情的倾诉,在进一步激发小组合作后,我请同学们换个角度想一想:“假如你是他们,你希望身边的`同学怎样做?是一句最真诚的话语、一个最有感染力的动作、还是一幅最漂亮的图画?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关心和理解传递给彼此,同时感受集体的温暖。”伴着大家熟悉的歌曲《朋友》,孩子们第一次真正尝试了换个角度看待和思考问题。

三、情感分享,结交朋友:

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我提供了充足的时间,鼓励学生人人参与,我通过巡视监控、个别辅导、参与其中来发现典型案例,以便情感分享。在我参与的过程中,孩子们也向我说出了心中的故事,我们彼此换位,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同学们,刚才我真希望有一个摄像机,把大家传的理解和关怀的动人场面拍摄下来,因为老师看到了每一位同学脸上真诚的微笑,你们到底做了什么?是什么感动着你们呢?”在学生的自由发言中,我感受到他们的思维是那样的灵活,那样的富有创造力。我记得我们班的孩子用了好多表达关怀和理解的方法:有真诚的话语、富有感情的动作、讲笑话、唱歌、亲手绘制图片、倾听心声等等。当时我真的被他们打动了,并及时的做了小节:“同学们,一句温馨的话语会像春天灿烂的阳光,驱散内心的阴霾;一个富有感染力的动作传递着无言的理解和鼓励;一幅亲手绘制的图画包含着多少关心和爱。”这样,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纳了人际交往的法则“换位思考”。

四、拓展互动,共建快乐:

“同学们,我们通过互换角色找到了彼此升上的闪光点,结识了更多的朋友,你们高兴吗?”孩子们异口同声-----高兴。“那么,说一说怎样才能做一个快乐的儿童?才能拥有一个快乐的家庭、班级、校园、社会?”带着

问题,伴着歌声,孩子们在一次拥有了自由发展和创造的空间,在老师的启发下,他们联系社会,拓展到更多的人身上,使教学得到升华,真正学会了积极乐观的看待和思考问题,总结出只有多点沟通、多点理解、学会宽容、欣赏他人,才能给他人和自己带来更多的快乐!

第2篇:心理健康课教案 换位思考

心理健康课教案 《换位思考》

横龙中学 朱利艳

一、设计理念

“换位思考”,即从他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地感受他人的心理。初中学生正处于叛逆的阶段,往往会处理不好和身边的亲人、老师、同学、朋友之间的关系。他们更多地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把自己的感受摆在第一位,总觉得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因此,通过本次活动,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学会尊重他人;同时运用“换位思考”的方法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进而建立相互理解的良好人际关系。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到每个人因看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待同一事物的态度会有所不同。

2、明白人与人之间发生矛盾,产生分歧是在所难免的,要正确对待矛盾和解决矛盾。

3、建立全面的人生观,看问题多角度思考,善于站在别人的立场看问题,不能自私片面。

4、让学生学会同理,学会在人际交往中运用换位思考的方式来考虑问题,从而提升个人交际能力,避免人际冲突。

三、辅导重点:

认识到换位思考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四、辅导难点:

学会换位思考的技巧,并且会在实践生活中运用换位思考处理好人际关系

五、教学时间及教具:

1课时;草稿纸、ppt、录课室、相关视频

六、活动形式和方法:

本课以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在体验中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通过“活动——体验——认知”的模式来达到教育的效果。

七、活动准备:

全班分成6组,围成正六边形围坐,并要求每6人一个小组。(共42人)

八、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 角色互换

(一)视频导入

上课前老师简单说下心理课堂参与要求:多举手,只谈自己,不评价别人,当别人说话时,认真听。

首先播放女儿与母亲冲突视频:女生杨柳的成绩一直很好,但是期中考试却严重失利。妈妈知道后,几天都没有睡好觉。某天晚上,杨柳给妈妈打电话说,要申请参加一个绘画培训班,妈妈不同意,两个人在电话里吵了起来。

教师提问:

1、你感觉自己理解故事中的谁?

2、你觉得是什么原因你能理解她啊? 3、有能理解妈妈的吗? 4、你猜她的想法是什么呢? 5、那谁说得比较有道理? 生:两个都有道理。

师:站在不同的位置看这个问题,是很难判断谁对谁错,那我们今天就来谈一谈人际交往的换位思考。

解释换位思考:“换位思考”,即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从人际关系角度来说就是从他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地感受他人的心理。

(二)游戏体验

1、游戏规则:全过程不许问老师问题。

2、游戏过程:

师:每个人手上都拿到一张空白的草稿纸,听老师的指令做相应的内容。

口令:①把纸对折②再对折③再对折④把右上角撕下来⑤转180度⑥把左上角也撕下来⑦把纸打开

3、游戏总结

①提出问题:为什么展开后纸的形状有这么多不同的结果? ②学生回答。生:理解问题 生:想法不一样

③教师总结:通过游戏可以看出,每个人的想法和理解是各种各样的,所以在每个人的想法和理解不一样的情况下,要做到理解别人就要做到心理换位,否则容易导致误解产生矛盾。

师:心理换位的概念就是指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处境下思考问题,体验别人的情感

(三)案例呈现

师:人与人之间发生矛盾,产生分歧是在所难免的,那同学们都是怎么处理分歧和矛盾的呢?好,我们现在来做一个情景演练的活动。右边两个大组分角色扮演第一个案例,左边两个大组分角色扮演二个案例。台词和剧情自己设计。看你们实际遇到这样矛盾时怎么做的。

案例ppt呈现:

1、俊杰父母很忙但是管他管的很严,俊杰有次没和父母说就出去玩,回来被父母骂了。加上俊杰的成绩退步了,父母更来劲。俊杰郁闷为什么我成绩好的时候不提?

2、小翠性格外向。最近小翠和好朋友小莉交流少了,和新的伙伴有说有笑。小莉觉得小翠忽略她,没把她当最好的朋友

师:那如果运用换位思考去解决矛盾,会不会好点。下面老师给大家介绍心理换位的方法。

换位思考三部曲: 如果我是他(她):

第一步:我现在的心情会是……

第二步:我心里的想法会是……

第三步:如果对方这么样做……我会很高兴。

现在大家运用这个方法试一下去理解案例中的父母和小翠,并互换角色扮演刚才的两个案例。

请刚才扮演过的两组再次上台,互换角色扮演这个案例。

从这个活动中,你有什么启示?从这个游戏中,我们不难发现,换位思考后自己的心情会更平静,更能理解和宽容。

二、活动二 往事回忆

1、学生闭目冥想自己最近与家人、老师、同学之间的一次矛盾、冲突,或者是一直以来的和别人交往过程中发生的不开心的事情。把事件和心情写一写,写在纸的背面。

当时我是这样想的:。“换位思考”后我想:。

2、小组内交流,要求每人讲一次。

三、心旅导航

人与人在相处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可能来源于我们不能很好的理解的感受和需求,而换位思考就是避免矛盾的法宝。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体会其感受,会让我们更为豁达,人际关系更和谐。

第3篇:换位思考心理健康课教案

【导语】刀豆文库的会员“tanbinrong”为你整理了“换位思考心理健康课教案”范文,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有参考借鉴作用。

换位思考心理健康课教案1

知识目标:

领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在生活、学习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懂得对人要善良,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应施加于人;学会理解他人,善待他人,欣赏他人。

能力目标:

学会换位思考,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对己对人所带来的情感上的慰藉。初步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态度。初步形成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教学难点:

在实际交往中落实“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教学设计:

(一)导入

情景活动一:某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心理健康课《换位细考》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心理健康课《换位细考》说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