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泊湖奇观(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8-04 07:13:3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镜泊湖奇观(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钟艳萍

【教学要求】

1.读懂课文内容,感受镜泊湖的美丽景色,获得美的享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镜泊湖的奇观以及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体会镜泊湖的景色奇在哪里。

【课前准备】

师生共同查阅镜泊湖的图文、音像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质疑,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来学习24《镜泊湖奇观》。看了这个课题后,你知道了什么?

2.看了这个课题后,你还想知道什么?

如:镜泊湖是怎样形成的?是什么样的?

镜泊湖有哪些景色?各有什么特点?

镜泊湖的景色奇在哪里?

(师小结:对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对提不到的问题进行点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形象感知,一边看镜泊湖的录像,一边听读课文,-边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2.读文感知,学生自读课文,看-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刚才提出的问题分别能在哪几个自然段解决。

三、品读课文,读中感情。

1.自主读书,用你喜欢的读书方式去读懂课文。

2.小组交流,将你读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

3.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将你没有读懂的问题在小组中提出,小组同学讨论,研究,合作学习。

4.全班交流,教师对学生的理解适当的进行点拨、指导。

动态静态美相结合:将镜泊湖景色的静,吊水楼瀑布的动进行比较,让学生体会动静结合这种描写方法所体现出来的美。

镜泊湖的景色奇在哪里:学生通过多种信息渠道去解决。

四、激情朗读,升华情感。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适当指导朗读方法。

板书:

形成:火山喷发

24* 镜泊湖奇观 瀑布:从不结冰

森林:火山口里

第2篇:《镜泊湖奇观》教学设计

《镜泊湖奇观》教学设计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的词句。

3.理解体会课文语言,想象镜泊湖美丽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中国山河的壮丽。

4.能体会静态和动态的描写并尝试运用。

1.理解体会课文语言,想象镜泊湖美丽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中国山河的壮丽。

2.能体会静态和动态的描写并尝试运用。

1.导语

师:我国地域广阔,有无数的名胜古迹,在我国东北的黑龙江省宁安县境内有一处令人向往的湖泊

镜泊湖。

2.读题。

师:为什么要把这个美丽的湖泊命名为镜泊湖呢?让我们来读读课文,在课文中找找原因。

3.学生自由读课文,围绕问题组织交流。

传说镜泊湖是宝镜从天上掉下来变成的。

镜泊湖湖面水平如镜。

1.导语。

镜泊湖一个名字就那样神奇,镜泊湖的景色就更加神奇美妙了,课文上说镜泊湖的景色是奇观!

镜泊湖奇观到底奇在哪呢?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边读边想,并在课文中做好记号。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3.组织交流。

奇在镜泊湖边和湖中的峰峦。

奇在吊水楼瀑布。

奇在地下森林。

1.分组研读、讨论。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爱好,自愿组成学习小组研究镜泊湖的神奇之处。教师巡回指导,随机参与学生的讨论。

2.课堂交流、汇报。

按小组汇报研读、讨论结果。教师随机指导:

奇在镜泊湖边和湖中的峰峦学生会认为:峰峦绮丽多变如屏似壁、退避三舍很神奇。并让学生朗读课文相关描写的部分。

引导学生理解如屏似壁、退避三舍的意思,想象奇观。

奇在吊水楼瀑布学生会认为吊水楼瀑布溅起千万朵银花、势如千军万马很神奇。并让学生朗读。

引导学生想象瀑布的样子和气势。

奇在地下森林学生会认为火山口似乎要吞没一切和林木却欣欣向荣很神奇。并让学生朗读。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想象。

3.诵读积累、比较。

让学生自由读表现镜泊湖奇观的句子。

比较这三处奇观有什么不同。

师:同学们,读了课文后,还觉得有什么地方还不明白?可以再细读课文,找出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探究。

1.可补充阅读《大漠奇观》扩大学生的阅读,强化对课文写作特点的领悟。

2.练笔。

描写一处景物,要写出景物的动态和静态。

镜泊湖

奇观

传说是宝镜从天上掉下来变成的 镜泊湖边和湖中的峰峦

湖面水平如镜

吊水楼瀑布

地下森林

第3篇:镜泊湖奇观教案

镜泊湖奇观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镜泊湖奇观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观察、写景的方法,领略镜泊湖的奇妙景色,获得美的享受。

4、了解镜泊湖奇观“奇”在哪里,了解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增长自然常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语:我国地域广阔,有无数的名胜美景,在我国东北的黑龙江省宁安县境内有一处令人向往的湖泊——镜泊湖,被誉为“北方的西湖”。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注意读准泊(pō)字的读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为什么要把这个美丽的湖泊命名为“镜泊湖”呢?让我们来读读课文,在课文中找找原因。读课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镜泊湖奇观》教案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领略镜泊湖的美丽景色,获得美的享受。

2、体会静态和动态描写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镜泊湖奇观奇在哪里,了解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增长自然常识。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你想了解这奇观吗?

二、快速读课文,说说镜泊湖奇观奇在哪里?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一(1—2)镜泊湖的形成和传说。

二(3)镜泊湖自然朴实而又绚丽多变的景色特点。

三(4)重点描写吊水楼瀑布的景色。

四(5)重点写地下森林的景色。

四、词语质疑。

五、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速读全文,并用一句或几年来句话概括自己的感想,可以根据课文内容,也可以自己概括。

2、学生自由读。

3、同桌相互交流。

4、集体交流。

六、分工合作,自主探究。

1、镜泊湖的景色的确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镜泊湖奇观(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镜泊湖奇观(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