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李希贵开讲的经典语录大全
李希贵开讲的经典语录大全
分数对你实现近期目标,有些时候是必不可少的,你考不了A,好多学校是不会要你,英国的学校、美国的学校也重视分数。但是你没有能力,你远期的人生目的就没法实现。听了这些话,作为学生的你或者是已经就业的你,是不是感慨颇多,每个人都在学校上学,而常常会听到各种抱怨学校的话,甚至有的学生认为学生一个笼子,把自己关在里面。而本期开讲啦嘉宾李希贵,北京十一学校校长,他的演讲主题是:学校是什么?这位另类校长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一种新的对于学校的理解。
1.平等的师生关系,会让我们看到孩子们真实的内心,我们也会真正了解他们,理解他们,去研究怎么教育他们,这是我们为什么苦苦地追求平等的一个重要原因。
2.青春花季的学生,如果没有了异性之间的目光,他们就缺了好多人生的营养,没有他们之间的正常地交往,他们的情商就不会健康,所以他们必须有这么一些舞台使他们去交流。
3.大的教育本身就应该有帮助,但是我们现在实际操作的时候,把它理解窄了。我们认为教育就是要拼命去影响你、去说教,这才是教育,教育其实更多的还要帮助他。
4.我们放弃百分之百,但是我们要了另一个百分之百,就是每一个孩子的成功。
5.教育不仅仅是把学生拿过来进行加工,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我们要去发现孩子的潜能,唤醒孩子的潜能,让每一个学生最终都成为他自己。
6.我希望我们未来有一天,我们都没有这种被大材小用的感觉,每一个人都发挥最大的潜能为这个国家、为这个社会服务的时候,我们的教育就真的赢了。
7.我在校园里迷恋着孩子们成长,所以我们要把学校变成一个孩子们向往的新学校。
8.我们希望让每一个学生,找到适合他的.和他喜欢的东西,过去我们看到的都是一片森林,每一棵树都是一样的,但今天我们要发现那棵树。
9.高考、就业、找一份工作是人生一个个近期的目标,但不是人生的目的,人生的目的是幸福。
10.好多时候是因为我们不讲道理,逼着孩子才不讲道理。
11.无论是哪个国家的教育,它都应该顺着人性。
12.我们如果重新定义学校,学校还是一个帮助学生找到志同道合同伴的地方。
第2篇:《开讲啦》李希贵——学校是什么
《开讲啦》李希贵演讲稿:学校是什么?(第90期)演讲时间:2014-04-19
——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在《开讲啦》第90期的励志演讲稿 李希贵简介:
李希贵,男,现任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1980年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山东省高密第四中学做语文教师,26岁任高密四中副教导主任,28岁任高密四中副校长,31岁任高密四中校长,36岁出任高密一中校长,38岁任高密市教委主任,42岁就任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局长,2006年调教育部负责筹建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2007年开始出任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从25年前进入教育界至今,在教师、校长、局长的三种角色变换中,李希贵人生的关键词始终如一:读书、思考、改革。
讲稿内容如下:
过去我们的家长,我们的老师给学校定义的时候,学校是什么?学校是学生来学习的地方,但是我们没有问问孩子,我们的学校应该是个什么样子,我想展示一个泼水节的照片,从狂欢节到泼水节,我们事实上是通过这样一些课程,来叫学生能看得见老师真的希望和你们平等,它带来一个最重要的,值得我们欣慰的事就是,我们的学生真实了!但是学生真实了以后,他和你交流的问题就不一样了。去年秋天,我们高一一个男生给我发过一个短信,他说,校长,请你帮我解决一个问题,我在初三的时候,曾经暗恋一个女生,但是这个女生呢,中考的时候没有考到十一,她考到其他学校去了,现在我每当闲下来,大脑里满是她的形象,问我怎么办?这也是我工作了三十多年了,接到的第一个关于这种问题的短信,所以平等的师生关系,会让我们看到孩子们真实的内心,我们也会真正了
第3篇:读李希贵
教育智慧演绎精彩
——我读李希贵的《学生第一》
高密市开发区小学张燕伟
我曾经读过李希贵校长的许多书,也许是高密本地人,曾经是高密教育的领头雁的缘故吧,读他的书总感到一丝亲切的味道,暑假中看到康成网上的号召,我立马从老同学那边找到这本书——《学生第一》,用了五六个晚上的时间把书读完,读后感到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更重新认识了这位平易近人又充满智慧的教育者,看到了一个教育大家的睿智与创新——
66个小故事,闪光的创新思维和智慧的火花,每个小故事都在诠释着李希贵校长的办学思想,每一个小故事都凝聚了北京十一中学全体教师的心血和汗水。作为教育者,我们既可以把这本书当成是学校活动“百科全书”,又可以对我们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班级管理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本书的教益就更深远了。
下面采撷几个让
第4篇:李希贵文章读后感
读《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有感
武药小学熊晓萍
有幸拜读了李希贵先生编著的《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刚借到这本书时,内心也并没有多少想读的欲望,只是被书的标题所吸引,早就从文献上看到中国教育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缺乏创造力,而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学生的创造能力非常强,尤其是美国,据统计,从1979年到1999年的20年间,美国共培育了43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产生了197位知识型亿万富翁。近几年来,从美国走出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更是比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还要多得多。仅2003年产生的11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就占了半数左右。科技含量如此高的诺贝尔奖,在我们‚望洋兴叹‛的时候,美国为何就如此‚霸道‛了?难道他们在垄断经济的同时,也垄断了思维,垄断了发明创造吗?他们是通过怎样的教育方式,让美国人变得如此有才
第5篇:李希贵的语录及教育思想
李希贵的语录及教育思想
篇一:李希贵语录
1、当学校把教师放在第一位的时候,教师也会把学生放在第一位。
2、敢于在一些地方认输,不是真的输了,说到底还是为了赢。有所不为,是为了大有作为。
3、改革者要有“大船”意识,其中既要有“艄公不努力,耽误一船人”的紧迫感,更要有“万人划船唱大风”的团队文化。
4、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
5、没有仓库的学校是一种理想,它其实是想告诉人们,学校里不应该有库存起来的资源。
6、世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位置的财富。一个聪明领导者的重要任务,就是去寻找那些放错了位置的财富。
7、牛同马去赛跑,当然是牛输了,但牛的失败并不证明牛的无能,倒证明让牛和马去赛跑的人的无知。
8、不要像一般的人一样生活,否则你只能成为一般的人。
9、管理者应当借鉴裁缝的做法:量体裁衣。
10、跳出教
第6篇:李希贵的“教育金言”
品读:李希贵的“教育金言”-[精品收藏]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李希贵的“教育金言” 李希贵是教育界的后起之秀,“为四十岁做准备”的校训流于他口。品读他的教育金言,让人进入一个神情气爽的境界;升华教育理念,提样为人师者的乐趣。他为什么取得巨大成功?一切的一切缘于他前瞻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尊重学生个性,就不能拿一把尺子衡量学生。老师们应从各个角度发现孩子的长处。针对既无特点又无棱角的孩子,我们应该由学生本人提出自己的优势,教师给于奖励,使每个孩子都有受到鼓励的机会。从一个角度看学生,可能只有百分之一的天才;从多个角度看学生,也许就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天才。增加了评价的尺子,也就增加了成才的可能。——即使使天才,也许眼成功的机会来酿造信心。成功教育才能使
第7篇:写给李希贵的一封信
尊敬的李希贵老师:
你好:
有幸读了你《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给了我无限的启迪。那一个个充满智慧的小 故事,给了我们无限的力量。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为了教?为了不教?是为了学?还是为了分数?是你给了我们明确的答复——为了学生的自由呼吸。学生“禚越”因为需要照顾生病的奶奶,上学迟到遭遇批评,忘记整理卫生区而被扣除了见义勇为得来的德育综合评价分数。于是他给你写了“一个苹果 +一个梨子=?”的一张小纸条,你看到纸条后并没有置之不理或轻率处理,而是找“禚越”进行了交谈,交谈中才明白了纸条内容的含义。也正是这名学生“我见义勇为得来的分数,怎么因为迟到就给我扣掉了”的疑问,才有了新的学生自己讨论制定的《学生星级管理方案》。一个深受学生们欢迎,在每一方面都可以争夺星级的德育综合评价制度就在师生交谈后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