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毛忠传阅读理解附答案
毛忠传阅读理解附答案
毛忠,字允诚,初名哈喇,西陲人。
正统三年,从都督蒋贵征朵儿只伯,先登陷阵,大获,擢都指挥佥事。十年以守边劳,进同知,始赐姓。明年,从总兵官任礼收捕沙洲卫都督喃哥部落,徙之塞内,进都指挥使。十三年率师至罕东,生絷喃哥弟伪祁王锁南奔并其部众,擢都督佥事,始赐名忠。寻除右参将,协守甘肃。
天顺二年贼寇大入甘肃巡抚芮钊劾奏诸将失事罪部议忠功足赎罪置不问三年以镇番破贼功进左都督五年孛来以数万骑分掠西宁庄浪甘肃诸道入凉州。忠鏖战一昼夜,矢尽力疲。贼来益众,军中皆失色。忠意气弥厉,拊循将士,复殊死斗。贼见终不可胜,而援军亦至,遂解去。忠竟全师还。七年,永昌、凉州、庄浪塞外诸屡为边患。忠与总兵官卫颖分讨之。忠先破巴哇诸大族。昝咂、马吉思诸族,他将不能下者,忠复击破之。论功,忠止增禄百石,而颖乃得世袭券。忠以为言,遂封伏羌伯。
成化四年,固原贼满四据石城反。诏忠移师讨之,与总督项忠等夹攻贼巢。忠由木头沟直抵炮架山下,多所斩获,贼稍却。冒矢石连夺山北、山西两峰。而项忠等军亦克山之东峰,及石城东、西二门,贼大窘,相对哭。忽昏雾起,他哨举烟掣军,贼遂并力攻忠。忠力战不已,为流矢射所中,卒,年七十五。从子海、孙铠前救忠,亦死。
忠为将严纪律,善抚士。其卒也,西陲人吊哭者相望于道。事闻,赠侯,谥武勇,予世券。弘治中,从有司言,建忠义坊于兰州,以表其里。又从巡抚许进言,建武勇祠于甘州城东,春秋致祭。
(节选自《明史·卷一百五十六·列传第四十四·毛忠传》)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顺是古代年号名,是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如正统、成化、弘治。
B.巡抚是中国明清地方军政大员之一,是巡视各地的军政、民政大臣。
C.喃哥、孛来、巴哇、诸番、昝咂、马吉思等都代指西北某个少数民族。
D.擢,在原官上提拔;封,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除也表示仟命授职。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毛忠本命哈喇,因为他率兵到罕东,生擒喃哥的弟弟伪祁王锁南奔和他的部众,后以军功被皇上赐姓名,同时被升为都督佥事。
B.毛忠意志顽强,孛来入侵时,他鏖战一昼夜,矢尽力疲,仍殊死搏斗,一直坚持到援兵到来,贼寇撤兵而去。
C.毛忠军功卓著,同时敢于争取自己的权益。时伐番人边患时,毛忠击破了巴哇等族立下大功,却得到很少封赏,他就向朝廷提出意见。
D.毛忠英勇战死,受到朝廷和地方的表彰。在兰州建忠义坊,又因巡抚许进的建议,在甘州城东建武勇祠,春秋致祭。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他哨举烟掣军,贼遂并力攻忠。忠力战不已,为流矢射所中。(5分)
(2)其卒也,西陲人吊哭者相望于道。事闻,赠侯,谥武勇。(5分)
答案:
4.B
5.C (诸番)
6.A(毛忠被赐“姓”与“名”并非同时,也不只因一事)
7.(1)别的哨点起烟火报警,牵制了毛忠的部队,贼人于是并力攻击毛忠;毛忠奋力战斗不停歇,被流矢射中。(举烟,掣,被动句,各1分,大意2分。)
(2)毛忠死后,为他凭吊痛哭的西陲人满道都是;事情上报到朝廷,赠给他侯爵,给他的谥号是武勇。(卒,闻,谥,各1分,大意2分。)
第2篇:明史毛忠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明史毛忠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明史·毛忠传
毛忠,字允诚,初名哈喇,西陲人。正统三年,从都督蒋贵征朵儿只伯,先登陷阵,大获,擢都指挥佥事。十年以守边劳,进同知,始赐姓。明年,从总兵官任礼收捕沙洲卫都督喃哥部落,徙之塞内,进都指挥使。十三年率师至罕东,生絷喃哥弟伪祁王锁南奔并其部众,擢都督佥事,始赐名忠。寻除右参将,协守甘肃。天顺二年贼寇大入甘肃巡抚芮钊劾奏诸将失事罪部议忠功足赎罪置不问三年以镇番破贼功进左都督五年孛来以数万骑分掠西宁庄浪甘肃诸道入凉州。忠鏖战一昼夜,矢尽力疲。贼来益众,军中皆失色。忠意气弥厉,拊循将士,复殊死斗。贼见终不可胜,而援军亦至,遂解去。忠竟全师还。七年,永昌、凉州、庄浪塞外诸屡为边患。忠与总兵官卫颖分讨之。忠先破巴哇诸大族。昝咂、马吉思诸族,他将不能下者,忠复击破之。论功,忠止增禄百石,而颖乃得世袭券。忠以为言,遂封伏羌伯。成化四年,固原贼满四据石城反。诏忠移师讨之,与总督项忠等夹攻贼巢。忠由木头沟直抵炮架山下,多所斩获,贼稍却。冒矢石连夺山北、山西两峰。而项忠等军亦克山之东峰,及石城东、西二门,贼大窘,相对哭。忽昏雾起,他哨举烟掣军,贼遂并力攻忠。忠力战不已,为流矢射所中,卒,年七十五。从子海、孙铠前救忠,亦死。忠为将严纪律,善抚士。其卒也,西陲人吊哭者相望于道。事闻,赠侯,谥武勇,予世券。弘治中,从有司言,建忠义坊于兰州,以表其里。又从巡抚许进言,建武勇祠于甘州城东,春秋致祭。(节选自《明史·卷一百五十六·列传第四十四·毛忠传》)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顺是古代年号名,是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如正统、成化、弘治。
B.巡抚是中国明清地方军政大员之一,是巡视各地的军政、民政大臣。
C.喃哥、孛来、巴哇、诸番、昝咂、马吉思等都代指西北某个少数民族。
D.擢,在原官上提拔;封,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除也表示仟命授职。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毛忠本命哈喇,因为他率兵到罕东,生擒喃哥的弟弟伪祁王锁南奔和他的部众,后以军功被皇上赐姓名,同时被升为都督佥事。
B.毛忠意志顽强,孛来入侵时,他鏖战一昼夜,矢尽力疲,仍殊死搏斗,一直坚持到援兵到来,贼寇撤兵而去。
C.毛忠军功卓著,同时敢于争取自己的权益。时伐番人边患时,毛忠击破了巴哇等族立下大功,却得到很少封赏,他就向朝廷提出意见。
D.毛忠英勇战死,受到朝廷和地方的表彰。在兰州建忠义坊,又因巡抚许进的建议,在甘州城东建武勇祠,春秋致祭。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他哨举烟掣军,贼遂并力攻忠。忠力战不已,为流矢射所中。(5分)
(2)其卒也,西陲人吊哭者相望于道。事闻,赠侯,谥武勇。(5分)
答案:
4.B
5.C (诸番)
6.A(毛忠被赐“姓”与“名”并非同时,也不只因一事)
7.(1)别的哨点起烟火报警,牵制了毛忠的部队,贼人于是并力攻击毛忠;毛忠奋力战斗不停歇,被流矢射中。(举烟,掣,被动句,各1分,大意2分。)
(2)毛忠死后,为他凭吊痛哭的西陲人满道都是;事情上报到朝廷,赠给他侯爵,给他的谥号是武勇。(卒,闻,谥,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毛忠,字允诚,初名哈喇,西陲人。
正统三年(1438),他随从都督蒋贵征讨朵儿只伯,为首陷阵,俘获极多,升为都指挥佥事。十年,他以守边之劳,进升为同知,并得到皇上赐姓。第二年随从总兵官任礼收捕沙洲卫都督喃哥的部落,将他们迁到塞内,毛忠进升为都指挥使。十三年他率兵到罕东,生擒喃哥的弟弟伪祁王锁南奔和他的部众,他被升为都督佥事,这时才得赐名为忠。不久他充任右参将,协助守甘肃。
天顺二年(1458),贼寇大部队入侵甘肃,巡抚芮钊上奏弹劾诸将领误事之罪。部里的意见认为毛忠功足以赎罪,对他置而不问。三年,他以在镇番破贼之功,进升为左都督。五年,孛来以数万骑兵分别抢掠西宁、庄浪、甘肃等道,进入凉州。毛忠鏖战一昼夜,矢尽力疲,而敌人来得更多,军中将士都失色。毛忠意志更坚,他安抚将士,又殊死搏斗。贼寇见终不可胜,而官军援军也到了,便撤兵而去,毛忠竟得全师而还。七年,永昌、凉州、庄浪塞外各番人多次制造边患,毛忠与总兵官卫颖分头讨伐。毛忠先击破了巴哇等大族。昝咂、马吉思等族,别的将领攻不下的,毛忠又将其击破。论功时,毛忠只得增加禄米一百石,而卫颖却得世袭诰券,毛忠向朝廷提出意见,遂得封为伏羌伯。
成化四年(1468),固原贼人满四占据石城造反。诏令毛忠移师讨伐,与总督项忠等人夹攻贼人巢穴。毛忠由木头沟直抵炮架山下,多有斩杀和俘获。贼人稍稍退却,毛忠亲冒矢石连夺山北、山西两峰。而项忠等军也攻克了山的东峰,进到石城的东、西二门。贼人处境非常窘迫,相对号哭。突然起了浓雾,别的哨点起烟火报警,牵制了毛忠的部队,贼人于是并力攻击毛忠。毛忠力战不已,被流矢射中而死,终年七十五岁。从子海、孙子铠前来救他,也战死。
毛忠为将严申纪律,善抚士卒。他死后,西陲人为他吊哭的相望于道。事情传到朝廷,赠给他侯爵,谥武勇,给予世袭诰券。弘治年间,听从有关官员的意见,在兰州建忠义坊,在他的故里表彰其功勋。又因巡抚许进的建议,在甘州城东建武勇祠,春秋致祭。
第3篇:《毛忠传》语文阅读和答案
《毛忠传》语文阅读和答案
毛忠,字允诚,初名哈喇,西陲人。正统三年,从都督蒋贵征朵儿只伯,先登陷阵,大获,擢都指挥佥事。十年以守边劳,进同知,始赐姓。明年,从总兵官任礼收捕沙洲卫都督喃哥部落,徙之塞内,进都指挥使。十三年率师至罕东,生絷喃哥弟伪祁王锁南奔并其部众,擢都督佥事,始赐名忠。寻除右参将,协守甘肃。天顺二年贼寇大入甘肃巡抚芮钊劾奏诸将失事罪部议忠功足赎罪置不问三年以镇番破贼功进左都督五年孛来以数万骑分掠西宁庄浪甘肃诸道入凉州。忠鏖战一昼夜,矢尽力疲。贼来益众,军中皆失色。忠意气弥厉,拊循将士,复殊死斗。贼见终不可胜,而援军亦至,遂解去。忠竟全师还。七年,永昌、凉州、庄浪塞外诸屡为边患。忠与总兵官卫颖分讨之。忠先破巴哇诸大族。昝咂、马吉思诸族,他将不能下者,忠复击破之。论功,忠止增禄百石,
第4篇: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韩世忠传附答案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韩世忠传附答案
韩世忠,字良臣,延安人。风骨伟岸,目瞬如电。早年鸷勇绝人,能骑生马驹。卜者言当作三公,世忠怒其侮己,殴之。年十八,以敢勇应募乡州,挽强驰射,勇冠三军。
崇宁四年,西夏骚动,世忠斩关杀敌将,掷首墙外,诸军乘之,夏人大败。俄复出间道世忠独部敢死士殊死斗敌少却顾一骑士锐甚跃马斩之敌众大溃。
绍兴四年,是岁,金人与刘豫合兵,分道入侵。帝手札命世忠饬守备,图进取,辞旨恳切。世忠受诏,感泣曰:“主忧如此,臣子何以生为!”遂自镇江济师,俾统制解元守高邮,候金步卒。亲提骑兵当敌骑,伐木为栅,自断归路。
会遣魏良臣使金,世忠撤炊爨,绐良臣有诏移屯守江,良臣疾驰去。世忠度良臣已出境,即上马令军中曰:“视吾鞭所向。”于是引军次大仪,勒五阵,设伏二十余所,约闻鼓即起击。良臣至金军中,金人
第5篇:新唐书王忠嗣阅读理解附答案
新唐书王忠嗣阅读理解附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
①王忠嗣,华州郑人。本负勇敢,及为将,乃能持重安边,不生事,尝曰:“吾不欲竭中国力以幸功名。”帝方事石堡城,诏问攻取计,忠嗣奏言:“吐蕃举国守之,若屯兵坚城下,费士数万,然后可图,恐所得不雠所失,请厉兵马,待衅取之。”帝意不快。会董延光建言请下石堡,诏忠嗣分兵应接,忠嗣不得已为出军,而士无赏格,延光不悦。河西兵马使李光弼入说曰:“大夫爱惜士卒,有拒延光心,虽名受诏,实夺其谋。然大夫已付万众,而不立重赏,何以贾士勇?且大夫惜数万段赐,以启馋口,有如不捷,归罪大夫,大夫先受祸矣。”忠嗣曰:“吾固审得一城不足制敌,失之未害于国。吾忍以数万人命易一官哉!”延光过期不克,果诉忠嗣沮兵。
②又安禄山城雄武,扼飞狐塞,谋乱,请忠嗣助役,因欲留其
第6篇:《旧唐书·王忠嗣传》阅读附答案
《旧唐书·王忠嗣传》阅读附答案(推荐12篇)由网友 “八佰孤寒” 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旧唐书·王忠嗣传》阅读附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旧唐书·王忠嗣传》阅读附答案
王忠嗣,太原祁人也。初名训,年九岁,以父死王事,起复拜朝散大夫、尚辇奉御,赐名忠嗣,养于禁中累年。肃宗在忠邸,与之游处。及长,雄毅寡言,严重有武略。玄宗以其兵家子,与之论兵,应对纵横,皆出意表。玄宗谓之曰:“尔后必为良将。”
河西节度使杜希望谋拔新城,或言忠嗣之材足以辑事,必欲取胜,非其人不可。希望即奏闻,诏追忠嗣赴河西。既下新城,忠嗣之功居多,因授左威卫郎将,专知行军兵马。是秋,吐蕃大下,报新城之役,晨压官军,众寡不敌,师人皆惧焉。忠嗣乃以所部策马而前,左右驰突,当者无不辟易,出而复合,杀数百人,贼众遂乱。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