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过年散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8-02 07:13:1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四川过年散文

四川过年散文

2015年2月17日晚上八点出发,从电视塔南上高速,直奔广元,晚上3点多到广元,早上9点到达梓潼县。县城早餐米粉很好吃,有麻辣和鲜汤的。房地产商新盖楼群不少,茶社、小卖部遍地都是。天气布满乌云,看不见太阳,偶然见到太阳也像是遮了一层纱,看不见阳光边缘。晚上经常下雨,湿度大,地上,花颜色鲜艳,地上好像冲洗过一样干净。草是翠绿,空气清新,根本见不到雾霾。装修豪华的茶馆整齐地排列在路旁,人们过着悠闲的日子,经常是吃完饭几个人出去找茶社打牌喝茶。水果有甘蔗,柚子,水分十分充足,味道浓郁。宾馆装修前卫,地暖,waif都有。道路两旁种植梓柏树,碧绿高耸,特别是树茂密的地方,那空气更是十分清新。

我参观七曲大庙,十分热闹。烧香拜佛人络绎不绝,那天正好是年三十,警察出动维护交通。人们想通过烧香取得丰收和生意兴隆,期盼财源滚滚。走入深处,有好多100多年的梓柏树高低不一地耸立在庙里,给人一种天然氧吧的感觉。我有意漫步约30分钟,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眷顾。呼吸着新鲜氧气,恨不得短时间里把所有氧气都吸进肺里……

出庙大门我不由地驻立在香丝饼摊前,看到操作全过程,暗自想回家亲自做。路过七曲桥,好一派节日气氛。大红灯笼高挂,人们身着节日礼服,露出喜悦的面庞,拥挤在街道上。

进到农家小院,房子装修如同宾馆似的。房前屋后种的是豌豆苗,如同我们陕西的小白菜,做汤和菜用的食材。红皮萝卜,从地里拔出吃到嘴里,水汪汪甜滋滋。还有腌酸菜的大白菜,油菜花黄灿灿。瞳江里的海鸥,白鹤,满地跑的土鸡。如同海陆空风景画挂在墙上一样,我有种海陆空司令的感觉。灶台里的各种肉、腊肉、香肠、凉拌肉、条子肉等十几种,过年四川人最爱吃的是各种做法的腊肉,红烧,清蒸,凉拌,摆满桌子,辣香辣香的。有一次在瞳江鱼饭店,辣的我直打喷嚏,那个香味回味无穷。米饭新鲜香气浓郁。

约有36公里,到达四川绵阳,途径仙海,水质清澈,酷似水库。登上越王楼,看唐舞好像到了西安芙蓉园。观看外夜景和上海可比美,瞳江贯穿绵阳市区,大桥霓虹灯五彩斑斓,江周围灯火通明,一派小江南氛围。人工湖修的很漂亮,椭圆形,湖边种的`柳树,桃花,铁树……喷泉水雾中出现彩虹黄红蓝,我是第一次见到此美景。茶社人满为患,人们品茶打牌。吃饭时的菜,夫妻肺片,红烧牛肉,铁板鱿鱼丝,香辣味浓郁。由于每天吃辣子和花椒我嘴已起泡。绵阳也有一条街都是茶社,小巧宁静,温馨,备有家常菜,米饭。富乐山平缓,里面有塔五层高,可以观看山的四周的景色,一面郁郁葱葱,一面三江汇入,一面高楼林立,一面江水环绕,好一派秀丽景色。依山傍亭,阴凉草树,做成的公园真是令人流连往返。

2月24日春节放假最后一天,公路小赌早上3点到达西安,结束为时7天的四川春节之旅。目睹四川人们的过年情景,令我感触颇深,春节从古至今人们都在过的节日,但人们所处的环境不一样,风俗习惯也不一样。

第2篇:四川过年风俗作文

四川过年风俗作文

四川地区过年的都有哪些风俗习惯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四川过年风俗作文,欢迎参考阅读!

四川过年风俗作文1

我记忆中最快乐的事莫过于过春节了。 按照四川的风俗习惯,过春节差不多从腊月初就开始准备了。腊月里人们要挂长长的香肠,鲜鲜的腊肉,真诱人呀!

除夕夜的前几天,我们都要和爸爸妈妈去超市购物,那超市里别提有多热闹啦!年货等商品看得人眼花缭乱,到处张灯结彩,一派节日的喜庆气息。我们要买新衣服,买各种食品,还有年画,对联和鞭炮。

快到除夕,家家赶做年菜,吃起那香喷喷的年菜,我们就喝饮料,长辈们喝酒,长辈们还要说:“祝你们天天向上……”我们还要给长辈敬酒!除夕晚上还要看春节联欢会,节目太好看了!到了十二点我们就要放五颜六色的烟花,你能看见五彩缤纷的烟花在夜空闪耀,你能听见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在预示着新年的来到!

大年初一我们要穿漂漂亮亮的新衣服,到长辈家去拜年。我们的长辈会给我们发压岁钱。

大年十五是春节的高潮,我们也叫元宵节,那天有会舞狮子、闹元宵、看花灯,真是热闹非凡!

盼呀盼,在每年的盼望中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快乐的春节,我也渐渐长大了……

四川过年风俗作文2

刚刚过了世界公历的新年,又迎来了中国农历的春节.世界各国年的味道截然不同,过年的感受千差万别.过了一年,我又长了一岁,我对中国春节风俗的感受更加深刻了.

进入农历的腊月,欢度春节的气氛就越来越浓厚了,我的心情也越来越兴奋了.考完试,放了假,安排好寒假计划,完成了部分作业,我也融入了红红火火的过年气氛.

腊月的节点太多了.首先是腊七腊八冻坏脚丫、泡腊八蒜、喝腊八粥等等,老人说这就是过年的开始.

很快到了腊月二十三“糖瓜儿粘”,人称小年,要祭灶,要吃一种乳白色、味很甜、还粘牙的东西,叫“糖瓜儿”.大人问我“粘不粘?”我说“粘(年)!”这是提醒大家要过年了!长辈要讲许多过年的趣事和嘱咐许多过年的忌讳.真好玩!有的我懂,有的我不懂,我总是好奇的听不够,问不够.

接着腊月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吃谷薯,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这段时间每天都有很多说法,我可长见识了.现在急着过年,今天卖个关子,以后我可以仔细说说.

腊月三十,也叫除夕,是辞旧迎新、继往开来的吉祥时刻,此时进入春节的高潮,也是我最期盼、最快乐的时候.

白天大人们都忙着过年的各种事情,放松了对我的管束,我就彻底自由了,吃我爱吃的食品,喝我爱喝的饮料,玩我爱玩的游戏……开心极了!

晚上全家欢聚一堂.大家从厨房里端出美味佳肴放在桌上.煎炒烹炸、鸡鸭鱼肉、特色食品、各种饮料……妈妈端来炖鱼,说这是“年年有余”;爸爸端来饺子,说这是“交子元宝”;姑姑端来拼盘,说这是“全家福”;姑夫端来米饭,说这是“团圆饭”;奶奶端来一盘水果,有柿子、苹果、桔子、香梨,说取它们的谐音:“事事平安、人人吉利”;爷爷端来一盘年糕,有白米、黄面、双喜、八宝,说借它们的字音“添岁增福、年年提高”,人的岁数和身体要长高、知识也要提高.哈哈!我灵机一动,端来一摞奖状说这叫:“辛兔祥瑞、龙腾虎跃”(我属虎)……全家人说这是一道最丰盛、最如意的大菜.

全家人说说笑笑,尽享天伦之乐,尽尝美味佳肴.我不断举杯,给各位长辈敬酒并针对每人说上几句不同的祝福话,大家再次夸我懂事,给我加菜,有时还给我鼓掌,我心里美滋滋的,那个兴奋劲儿就别提了!

酒足饭饱,全家人看春晚、包饺子、侃大山……零点整,电视里的新春钟声敲响了,房间外的迎春鞭炮响成一片,我迫不及待地拉着家人下楼放炮.姑姑和妈妈提着一大包鞭炮,姑父和奶奶提着一大捆烟花一起下楼了.楼外的鞭炮已是震耳欲聋、烟云翻滚.开始我有点害怕,爸爸拿着鞭炮,爷爷领着我去点,邻居说:“这叫双保险”.我们几人合作先后放了“一千响”、“坐地炮”、“窜天猴”、“夜明珠”.后来我胆子大了,也想过把真瘾,让爸爸放好花炮,爷爷护着我去点,点着了我就跑,在我哈哈大笑中花炮窜上了夜空,随着一声声巨响,绽放出五光十色的礼花,有“百鸟争鸣”、“吉祥如意”、“火树银花”、“万紫千红”,我高兴地手舞足蹈、心花怒放.

“炮竹声中一岁除”,我又长大了一岁.回到楼上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我给长辈一一磕头拜年,他们给了我很多压岁钱.我在兴奋中一点睡意都没有了.!

“无边光景一时新”,新的一年开始了.龙年春节这是时间最长,内容最多,也是我最快乐的节日.

我的感受很多……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龙的传人在龙年将会更加的幸福、美好…

四川过年风俗作文3

迎佳节,闹元宵,为异乡之客,不禁缅怀起家乡四川久远的元宵习俗偷青。

春节是堂而皇之FB的好时节,好酒好菜对胃构成威胁,久而久之,肥腻感骤生,搞点清淡适口,绿色环保的青菜尤如一股清泉,开胃清肠。并且在四川民风民俗中元宵晚上,看斗哪家小菜长得爽口青翠顺手牵羊代为摘之不算偷,反而是被光顾者的荣幸,来年预兆庄稼必定长势迅猛,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青菜萝卜等小菜也值不了几个钱,倘若是看到你人心好,砍几颗青菜莲花白(苞菜)相赠,也够一家人吃上几顿的。

偷青一词定格在童年的记忆中是那么的清晰,时光的隧道带你回到从前,光荣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代“穿起喇叭裤,跳起国际舞”那是属于哥哥姐姐们的神气,流着鼻涕系着红领巾的我辈,成了前卫青年的跟屁虫,指往哪跟往哪,说干啥就干啥。

春节是小孩子的天堂:吃喝玩乐尽情开怀。荷包里永远装满红苕杆儿沙胡豆;手里冒烟一扔便响的是“甩炮儿”叩首做揖讨要红包;走街串户吃的是“转转饭”;人山人海图个看耍龙舞狮,穿街走巷数“柳莲柳”(打连枪儿);追过几村几队看露天电影;一家老小正月上玟祭老辈子;十五元宵吃完就算过完正月间,明朝“大的做生意小的捡狗屡”该干啥子就得干啥子去,

初春乍寒,夜里漂起淡淡雾气。三五成群的偷青队伍有备而发了。我匆匆的拎个菜篮子跟在大哥的后头,二娃三娃已在邻居的菜园子开工了。莲花白,萝卜,莴笋,豌豆颠儿(豆苗),也管不了是不是青的,见一样采一样。有用背兜的,有用麻布口袋的.,有用塑料口袋的(那时还没有手袋)应用有尽有,五花八门。忙得不可开焦之时,一声清脆的狗叫,立马吓跑几个胆小的。毕竟是在做偷鸡摸狗之事,确实心虚。好在是闹元宵玩风俗之际,只当适可而止。夜半三更时清点胜利果实,小菜大葱一大堆,无需明日花钱买菜。不想幺妹半路跑脱鞋,李二麻子撕破裤儿之事不可辟免。

物质还不是很丰富的年代里,人们尽情享受不很丰年但很满足的天伦之乐,在坐着神六飞船,科技奔小康的今日,物质商品相当丰富满足的网球时代,人们消费享受欢庆之佘,徒生节日变味的悲哀:平淡化,缺少过节的气氛,年年过新年,新年只此过。

一方土养育一方人,一定的经济基础造就一特定的地方文化。历史在向前,时代在发展,能够留下的就是精华。树时代新风,改革促发展,今天的繁荣富强的大好光景背后,一些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正在衰败,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被遗忘。

科技知识产生的原动力,猛烈地改变了当代人的生活,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的同时,却在极大程度上破坏着我们的环境,资源,是史无前例的。只能无奈的叹息,因为科技的发展如离弦之箭,是人力无法竭止的。回想到八十年代说到情人节来临和玫瑰花巧克力,可能不知为何物?还不如来几斤猪头肉和糍粑实在。

 

第3篇:过年散文

过年,这是一个普通的、又是一年之中最隆重的节日。

别人家是如何渡过这个年关的?李正方不知道。但是,自已每处在年关时的状况,自已当然清楚。是呵,一年到头有多少事?又有多少事需要在年关前处理完毕?中国人的习惯,年,是以农历年算的。所以,有很多事,都要在年前处理完毕。就是你自已想拖过年,别人也会找上你在年前解决,特别是经济账务一类的。这是中国人的习惯,是一项延续了多少年的习惯!电影《白毛女》正是这个传统习惯的反映,债主要账,欠账的要想着如何渡过年关。因为,就是再多的账务,只要过了年关,在年关过后很长一段时间,很少有债主追着要账的。这也是中国人一个比较普遍的习惯吧!这个习惯相当有道理。你想,刚过了年,你债主总要让人家在新的一年里,有个奔头?就好比农民,人家要留些钱作春种用;或者做生意的人,在新的一年里,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过年散文

过年散文(共8篇)由网友 “HBC” 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过年散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过年散文

关于过年散文

【一】

过年前,工作上,看望,慰问,忙得不亦乐乎;生活中,购物,拜访,也是尽快完成。为的是平平静静、安安稳稳过个年!

除夕这一天,传统的佳节。

一早,是格外的清静。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嚣,没有行色匆忙的动静。人在床上,什么也不去想,什么也不想做。似乎早饭都没想去用。一直到中午时分,偶尔会有鞭炮声响起,可是,并不多。父亲在世的时候,是中午吃年饭的。就在自己家里做。而吃年饭的时候,是一定要放鞭炮的。

忽然觉得,没有父亲的春节,好象有点不同。去年春节,跟父亲一起吃年夜饭的时候,是在一个大酒店的大厅里,几十个家庭团聚在一起,倒象是电视里看到的团拜那样的场面,感觉也有些特别。今天的年饭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过年散文

引导语:对于散文相信很多人都接触过不少,亦有很多人看过散文,那么有关过年散文范文哪里有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过年散文一

又一个新年来临,似乎少了些许期盼,多了几分落寞,望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车水马龙的街道,不禁想起小时候的过新年。

记得小时候,从农历11月开始,有的甚至更早就开始杀年猪,那时农村家家都养猪,杀猪这天请很多人帮忙,早晨就开始忙活,一群人有说有笑很是热闹。结束时主人都要做一顿丰盛的饭菜招呼客人,肉除了当天吃的以外,其余的全熏制成腊肉,用于来年食用。

每逢春节前,我家如同所有家庭一样,办年货是重中之重,除了要买很多吃喝用具外,母亲从月中旬开始就自己手工做豆腐,豆芽,灌香肠,豆腐干。

小时候总觉得时间过得慢,从放寒假就开始期盼过年,一天天倒数,终于等到年三十了家家张灯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四川方言散文

四川方言散文

四川话,又称四川方言、巴蜀方言,四川人主流的话语,属汉语西南官话,在西南地区有很大的影响。西南官话的主要使用地区为四川、重庆、贵州、云南、湖北大部、湖南西北部、广西西北部的语言。四川话目前约有1亿2千万的使用者,成都话是川剧和各类曲艺的标准音,但并不是四川省的标准方言。事实上四川话没有标准音,四川话是由各地移民方言演变融合而成的.。

四川话是汉语方言中的一种,属于北方语系,在语音、词汇、语法上有的与普通话相当接近,语调上则差异显著,有的与普通话差异较大,词义和使用范围也不同。共有20个声母、36个韵母、4个声调,还有韵母儿化现象,有阴平、阳来、上声、去声4个声调。它的形成是古蜀语融合巴语以及中原汉语,融入了当初湖广大移民的方言逐步形成统一的四川话。

四川话里的形容词,有的用特有的方言字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四川过年散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川过年散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