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高中课外阅读理解题目及答案
高中课外阅读理解题目及答案
在澳大利亚布尔纳格城的广场上,有一座奇怪的纪念碑。纪念碑上塑有一条大毛虫。人们为什么要为毛虫建立纪念碑呢?这里面有一个关于生态平衡的故事。
澳大利亚孤悬于太平洋西南部,因而大陆上的生物品种非常原始、稀缺。于是,人们不断从其他大陆引进一些新的生物,如小麦、牛、羊等,使得澳大利亚境内的物种不断繁多起来。
19世纪初,有人从阿根廷带来了仙人掌。由于它开的花很美丽,又浑身都是刺,人们就把它栽在住宅、牧场和田园的周围,既可欣赏,又可作围墙。但是,人们万万没有料到,仙人掌对那里的`气候、土壤特别适应,又无天然敌害,于是迅速发展,不断侵占草场和农田。人们用拖拉机将它连根翻起,但它还是不断生长蔓延……真可谓是铲不尽、挖不绝。美丽的“围墙”一下子变成了人们的祸害。
就在一片恐慌之际,人们将目光投向了阿根廷,为什么阿根廷的仙人掌没有泛滥成灾?生物学家苦苦寻找,终于发现,原来那里有专门吃仙人掌的加布克拉斯毛虫。于是人们从南美洲引入了这种毛虫。毛虫经过了几十年的努力,终于帮助人们把仙人掌控制住了。人们为了感谢毛虫,就特地建立了这座毛虫纪念碑。
1.用“ ”画出澳大利亚人把仙人掌栽种在住宅、牧场和田园周围的原因。
2.澳大利亚人从阿根廷带回了仙人掌,结果怎样?
3.仙人掌泛滥成灾,澳大利亚人采用什么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
参考答案:
1.由于它开的花很美丽,又浑身都是刺,人们就把它栽在住宅、牧场和田园的周围,既可欣赏,又可作围墙。
2.迅速发展,不断侵占草场和农田。
3.从南美洲引入了加布克拉斯毛虫。
第2篇:高中课外文段阅读题目及答案
高中课外文段阅读题目及答案
①在社会上常听到叫某人为大师,有时是尊敬,有时是吹捧。又常不满于某件作品,说有匠气。匠人与大师到底有何区别?
②匠人在重复,大师在创造。一个匠人,比如木匠,他总在重复做着一种式样的家具,高下之分只在他的熟练程度和技术精度。比如一般木匠每天做一把椅子,好木匠一天做三把、五把,再加上刨面更光,合缝更严等等。但就算一天做到100把也还是一个木匠。大师则绝不重复,他设计了一种家具,下一个肯定又是一个新样子。判断他的高下是有没有突破和创新。匠人总在想怎么把手里的玩艺儿做得更多、更快、更绝;大师则早就不稀罕这玩意,而在不断构思新东西。
③匠人在实践层面,大师在理论层面。匠人从事具体操作水平的上限是经验丰富,但还没从经验上升到理论。虽然这些经验体现和验证了规律,但还不是规律本身。大师则站在理论的层面上,靠规律运作。面对一片瓜地,匠人忙着一个一个去摘瓜,大师只提起一根瓜藤;面对一大堆数字,匠人满头大汗,一道接一道地去算,大师只需轻轻给出一个公式。匠人常自持一技,自炫于一艺,偶有一得,守之为本;大师视鲜花掌声为过眼烟云,进取不竭,心犹难宁。居里夫人把诺贝尔奖章送给小女儿当玩具,但是接着她又得了一个诺奖。
④匠人较单一,大师善综合。我们常说一技之长,一招鲜,吃遍天,这是指匠人,大师则不靠这,他纵横捭阖,运筹帷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因为凡创新、创造,都是在引进、吸收、对比、杂交、重构等大综合之后才出现的。当匠人靠一技之长,享一得之利,拿人一把,压人一筹时;大师则把这一技收来只作恒河一沙,再佐以砖、瓦、土、石、泥,起一座高楼。牛顿、爱因斯坦成为物理大师并不只因物理,还有更重要的数学、哲学等。一个画家,当他成为绘画大师时,他艺术生命中起关键作用的早已不是绘画,而是音乐、文学、科学、政治、哲学等。而成为一个社会科学方面的大师要求就更高,马克思、恩格斯是一部他们那个时代的百科全书,毛泽东则是当时中国政治、军事、文学的宝典。
⑤这就是大师与匠人的区别。研究这个区别毫无贬损匠人之意,大师是辉煌的里程碑,匠人是可贵的铺路石。世界是五光十色的,需要大师也需要匠人,正如需要将军也需要士兵。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这个世界需要人们有一个较高的追求目标。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将军总是在优秀的士兵中成长起来的。当他不满足于打枪、投弹的重复而由单一到综合,由经验到理性,有了战役、战略的水平时他就成了将军。鲁班最初也是一名普通木匠,当他在技术层面已经纯熟,不满足于斧锯的重复,而进军建筑设计、构造原理时,就成了建筑大师。虽然从匠人而成为大师的总是少数,但这种进取精神是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动力。古语说,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要是人人都法乎其下呢?这个社会就不堪设想。
⑥我们可能在实际业绩上达不到大师水平,但至少在思想方法上要循大师的思路,比如力求创新,不要重复,不要窃喜于小巧小技,沾沾自喜。对事物要有识别、有目标、有追求。力虽不逮,心向往之。在个人有了这样一种心理,就会有所上进;在民族有了这样一个素质,就会生机勃勃;在社会有了这样一个氛围,就是一个创新的社会。(作者:梁衡)
1、统观全文,匠人与大师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2、第⑤段中,划线句大师是辉煌的里程碑,匠人是可贵的铺路石该怎样理解?(2分)
3、简要分析第④段的论证过程。(3分)
参考答案:
1.匠人在重复,大师在创造;匠人在实践层面,大师在理论层面;匠人较单一,大师善综合。(每点1分)
2.两句话比较精辟的阐述了匠人和大师的关系,匠人是基础,大师是在匠人的基础上产生的。(2分)
3.首先提出匠人较单一,大师善综合的观点;然后展开分析,具体阐明匠人和大师的区别;最后又举出牛顿、爱因斯坦、马克思、恩格斯和毛泽东等人的事例具体论证,有力的佐证前面提出的论点。(每点1分)
第3篇:课外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课外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课外文言文阅读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账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傎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游。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逆流而上矣。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傎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注释:1、圮:pǐ,倒塌。 2、臆断:主观判断。3、 柿
第4篇:高中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题目及答案
高中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题目及答案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天堂的灯
2006年7月3日,星期一。洛阳市浅井头中学特别批准:允许初一(2)班的女生胡艳艳来校上半天课。这是已经停学三年、患再生性贫血停治三个月、奄奄一息的胡艳艳最大的幸福了。
胡艳艳家穷,母亲早逝,她和捡破烂的父亲相依为命。艳艳9岁才上学,小学几年,她品学兼优,获得过市级和省级各类大奖28次。为了上学,她成了最苦累也最快乐的孩子。她必须抢课堂之外的所有时间干活,只为了能让爸爸每天多捡点垃圾。可惜,15岁时,胡艳艳患上了“再生障碍性贫血”。住院时,医生护士没能禁绝她在病床上继续她的学习,同学们来当“二传手”复述课业,老师们也每个星期轮番到病房为她补课,她是在医院的病床上读完了小学并考上了初中!她还发表过不少文学作品,最大的理想是“把自己的生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