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积累运用五教学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7-31 07:14:0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语文积累运用五教学设计

语文积累运用五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

1、收集名言警句。

2、查找有关大仲马和小仲马的资料。

二、完成读读背背

1、检查预习。

2、自由读、悟

3、比赛读

4、理解意思。

5、背诵句子。。

6、课外拓展。

三、阅读《真实的高度》

1、资料汇报

利用此机会,让学生对两位大作家以及作品有一定了解。

2、一读短文,了解大意。

快速读文,借助字典,扫清字词障碍。大致把握短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讲的是大仲马的儿子潜心写作,虽然寄出的稿子总被退回,却不愿依靠父亲的知名度来做自己的敲门砖,经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获得成功的事。

3、再读短文,体会人物品质。

默读短文,画一画写小仲马语言、行动的'句子,并把自己的体会写在旁边。

4、的感受。重点讨论理解我只想拥有真实的高度这句话。

5、读完短文,想到了什么?与同桌说一说。

主要从两方发言:

(1)大仲马、小仲马的为人。

(2)想自己应该做怎样的人。

四、布置作业

制作名言警句的卡片。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名言警句,抄在小卡片上,并配上小插图。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二、读题目要求,明确要求。

三、个人准备。

自己先想一想,再列一个简单的提纲,为当众演讲做准备。

四、小组演讲。

个人按自己列的提纲在小组内演讲,同学互相评议,推选一名代表在全班演讲。

五、班级演讲赛。

六、总结

第2篇:语文《积累运用五》教学设计

语文《积累运用五》教学设计

训练要求

1、指导学生大体了解谚语的意思。诵读、背诵谚语,不断积累语言。

2、辅导学生自读,理解短文内容,教育学生要关爱他人。

3、辅导学生进行听、说、评的训练,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训练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训练要求 完成总要求1、2。

训练过程

一、导入 课题

二、完成读读背背

1、学生自读:

(1)正确朗读下面的谚语。

(2)在熟读的基础上能背诵下来。

(3)边读边想: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3、学生讨论,相机点拨。

火要空心,人要实心。--火心空,有氧气,才能烧得旺。人心实,信得过,才能办成事。

不怕有错,就怕不改过。--人偶尔犯个小错并不可怕,怕的是不知悔过,小错不断,酿成大祸。

好事多做,恶事莫为。--好事要多做,坏事千万不要干。

树直用处多,人直朋友多。--树干直,做什么都能用得上,人正直,到哪里都能得到信任。

茄子不开虚花,真人不说假话。--茄子开的花,个个会结果,没有虚花。真诚的人说的都是真话,没有假话。

(这些都是谚语,内容上都是讲为人之道,教导人要正直、诚信,多做好事,改正错事,不做恶事。形式上音韵和谐,言语隽永深刻。)

4、学生朗读、背诵这些谚语。

三、完成阅读

1、指名读短文后面的思考题,明确阅读要求。

2、自读短文,一边读一边思考短文后面的思考题。

3、指名朗读短文。

4、学生提问质疑,教师引导归纳。

第一个问题可以分为两个小问题:财主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得到快乐了吗?为什么?(回答时要学生联系上下文,了解他只关心自己,不关心别人,所以一个朋友也没有、只好答应老人的条件及他找到泉水后所想、所说、所做。)

5、组织交流、讨论。

6、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第二课时

训练要求 完成总要求3。

训练准备 制作《小摄影师》的朗读磁带。

训练过程

一、回忆课文内容,导入 新课

1、播放录音,回忆《小摄影师》的故事内容。

2、说一说你眼中的小男孩、高尔基分别是怎样的人?

(小男孩有礼貌,高尔基热爱儿童,关心祖国下一代。)

二、展开想象,设计情节

(1)假想结尾的`几种可能

小男孩可能再来找高尔基爷爷,向他道歉并为他照相;也可能不好意思再来,通过其它途径找到照片,完成办墙报的任务;也可能观察了解高尔基的活动规律,在不耽误高尔基工作的情况下,完成照相任务。

(2)学生自己选择其中的一种续说。

要求:

A、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线索中思考,也可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设想情节的变化,想出补救的办法。

B、要符合人物的性格,情节合理。

三、学生分组说故事

A、请你进入角色,设想自己就是小摄影师,坐到电车上心情会怎样?回到家里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

B、小组互相商讨,把故事讲完整,讲清楚,讲生动。

C、试着演一演。

四、小组评议

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要注意看别人的优点,赞赏别人的奇思妙想,学习别人的生动表达。(老师深入到小组中,关注学生的讨论,了解学生的合作效果。进行个别辅导、点拨,使他们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五、全班交流

各小组推选优秀代表上台续说故事,大家评议,看谁的故事编得好,谁的故事讲得好,评出优秀小组。

六、课外拓展

把你续说的故事写下来,回家讲给你的父母听。

第3篇:《积累·运用五》教学设计

《积累·运用五》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 背一背

(一)读对(提示:殉,读xun不读xun。字义: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牺牲性命)。

(二)读懂:

1.这些词语大多用来歌颂什么英雄人物的,大多用于什么情况?

2.在学过的课文和读的文章中,观看的影视节目中是怎样运用这些词语的?

3.理解。

(三)过程:

1.个人读理解;小组交流;指名回答,全班交流。

2.背词语。

(1)个人背;

(2)同桌同学互背。

二、阅读唇亡齿寒

(一)先读文理解成语的意思,后查工具书验证。

(二)讨论:怎样讲好唇亡齿寒的故事。

参考:(1)嘴唇没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关系十分密切。多用于形容两个邻国间的关系。

(2)a 读懂故事,有自己的感悟、体验。

b 弄清并记住内容要点及先后顺序。

c 既要结合原文又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d 讲述要连贯,自然大方,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积累运用五》教学设计

《积累运用五》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

1、学习、背诵热爱祖国和道德修养的名言。

2、快速阅读短文,理解内容,体会短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口语交际。

4、缩写《小英雄雨来》。

学习重点 :

阅读、口语交际、缩写

学习难点:

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搜集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

课时安排:5课时

课前准备:搜集信息

学习过程 :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背一背热爱祖国和道德修养的名言。

二、朗读《彭老总拒游北海》,理解内容。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自学:快速朗读(个人读、双人读、小组读、互相讨论等学习方式;教师巡视课堂,或询问、或指导、或鼓励。)

1、学生围绕问题自学短文,试着解决问题。

2、讨论交流:

(1)说说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作者借这件事要表达怎样的思想?

第二课时

一、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

进行“过生日,请同学吃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积累·运用五》教学设计

《积累·运用五》教学设计(精选17篇)由网友 “香菜新地” 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积累·运用五》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积累·运用五》教学设计

《积累·运用五》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 背一背

(一)读对(提示:殉,读xun不读xun。字义: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牺牲性命)。

(二)读懂:

1.这些词语大多用来歌颂什么英雄人物的,大多用于什么情况?

2.在学过的课文和读的文章中,观看的影视节目中是怎样运用这些词语的?

3.理解。

(三)过程:

1.个人读理解;小组交流;指名回答,全班交流。

2.背词语。

(1)个人背;

(2)同桌同学互背。

二、阅读唇亡齿寒

(一)先读文理解成语的意思,后查工具书验证。

(二)讨论:怎样讲好唇亡齿寒的`故事。

参考:(1)嘴唇没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语文积累运用五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文积累运用五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