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一分钟教学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7-31 07:13:0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人教新课标一分钟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一分钟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一分钟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讲的是元元因多睡了一分钟,而迟到20分钟,他只不过想放松一下自己,结果耽误了半节课。课文内容较为通俗,但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十分紧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教育。

学生情况分析:

由于学生年龄较小,时间观念不强,对于如何珍惜时间缺乏感性的认识。元元的故事贴近孩子们的实际生活,很容易接受和理解,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够更快的进入情境中去读书,去体会元元的焦急与尴尬,也使同学们通过这个小故事引以为鉴,促使每个学生都能珍惜时间,爱惜时间。

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

根据二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本课教学设计努力体现为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创设读的情境,在读中感悟,利用直观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使学生的感情与课文所表达的感情相融,进而读出感情,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懂得“分秒必争”年年如此,一生坚持。

二、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

1、复习“钟、零”等9个认读字和“欠,元”等5个四会字,在学文中会写“叹”字,学文后自学“哈”字,指导书写“迟”。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会借助提示语,结合语言环境,读好表现人物情感的句子。

过程与方法:

在朗读中,创设情境,利用比较的方法,揣摩元元的心理,读出他后悔、自责的语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

1、学会借助提示语,结合语言环境,读好表现人物情感的句子。

2、会写“叹、哈、迟”三个字。

教学难点:

1、创设情境,利用比较的方法,揣摩元元的心理,读好表现人物情感的句子。

2、会写“迟”字。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情导入,感知“一分钟”的长短

教师导语:听,清脆的上课铃声已响起,假如你快乐的话,就请你冲大家“笑一笑”,抓紧时间吧,给大家“一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依次表演“笑一笑”。

过渡:停,“一分钟”时间已到。请同学们就刚才的表演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交流。

生1:表演“笑一笑”,我快乐,大家也快乐。

生2:看到同学甜甜的.一笑,我也禁不住笑了。

生3:我也很想表演,但是没时间了,我觉得“一分钟”时间太短了。

生4:表演使我明白了,如果不抓紧每一分钟时间,许多美好的事情就会从我们的身边悄然流逝,想要做的事就不可能实现。

教师小结:一分钟时间虽然短暂,但它会给我们带来无限的快乐。如果我们不珍惜每一分钟,将会给我们留下遗憾,使我们后悔莫及。那怎样珍惜“一分钟”的宝贵时间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感知“一分钟”的重要。

(二)、看图读文,感知“一分钟”的重要

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看图,说说图意。教师启发谈话:画面上那个低着头的小朋友遇到什么事情,你想知道吗?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2、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3、学生尝试着读课文,想想题目中的“一分钟”,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让学生自读后说一说)

4、听课文朗读录音,边听边想象情景画面,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5、再看看插图,体会元元当时着急的心情。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主识字。让学生在课文中勾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自主认读、识记。注意读准翘舌音“钟”“迟”,后鼻音“零”,鼻音“闹”等。

2、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认字。如:(1)熟字加偏旁认字:钟、闹、哈等。(2)熟字换偏旁认字:快——决,海——侮。(3)小组交流认字方法。(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向大家介绍好的识字方法,共同讨论。)

3、用多种方式巩固生字、词。(如同桌互读,开火车读。调动学生的热情同时体验成功的快乐,达到识用结合)。

4、指导学生读课文。

(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想一想:听了老师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谈)

(2)自由自读。(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同桌讨论:元元两次叹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这时,他会想些什么?先自读感悟,体会元元着急的心情,再朗读,注意读出叹息自责的语气。

(3)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再讨论:你觉得这一分钟重要吗?为什么?当同学们看见元元红着脸,低着头走进教室时,一定会受到强烈的感染。就这一分钟,使他迟到了20分钟,使他感到愧疚和后悔。再讨论,让大家真正领悟一分、一秒的重要。

(4)汇报讨论结果。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你们还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反复朗读,加深理解。)

5、指导写字:

(1)观察字形,交流书写要注意的地方。

(2)教师范写,学生评说。

(3)学生练写。

(四)、品读析句,感悟“一分钟”的重要

过渡: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怎么会迟到20分钟呢?让我们一起从课文的有关句子里帮元元找一找原因。

1、指导学生懒洋洋地、满不在乎地读句子:“再睡一分钟吧,就一分钟,不会迟到的。”从中体会元元认为多睡这么短短一分钟是不会碍什么大事的。

2、“他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元元为什么要叹气?指导学生读出叹息、自责的语气,体会元元当时着急的心情。

3、“他又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同桌讨论:元元又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的时候,他会想些什么?

4、小组讨论:你觉得这一分钟重要吗?为什么?

(五)、总结升华,懂得“一分钟”的宝贵

1、“元元非常后悔。”他后悔什么?(后悔不该贪睡一分钟。)找出能表现元元后悔的句子读一读。

2、读一读,演一演。

让学生根据读书感悟,表演课文内容,加深理解。

3、朗读课文,想想第二天元元会怎么做?以“第二天的元元”为题续编故事。

(六)、实践活动,体会“一分钟”的价值

回家后每人用一分钟做一件事情,明天全班交流,评出“与时间赛跑的人”。

四、学习效果评价:

1、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探究的重要基础。所以,激发探究的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是教师应始终致力去做的事情。

2、创设读的情境,增强读的趣味性。阅读教学一定要重视读,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边读边展开合理想象,感受阅读乐趣,享受阅读生活,增强阅读能力。《一分钟》课文后的“读一读”提出的要求是“朗读课文”。这个提示点明了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时间的重要,体会时间的宝贵。为此,我在教学中努力创设读的情境,增强读的趣味性,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生疑,在读中释疑,不断提高阅读效果。

3、实实在在地进行情感与价值观的引导。进行情感与价值观的引导应紧紧结合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本课的教学,我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学生有了这份情感,必然能自觉做到“分秒必争”,年年如此,一生坚持。

第2篇:二年级上册人教新课标语文《一分钟》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人教新课标语文《一分钟》教学设计

1.激趣导入

师:孩子们,今天早上我和数学老师在办公室里为一个问题进行了好一番争论呢,其他老师也帮我们分不清谁对谁错了!我就想啊,人多力量大,咱们班儿同学都个顶个聪明,你们来帮我评评理好不好?

生:好!

师:事情是这样的,我做了一道数学题,可是曹老师硬说我做的不对!你们瞧我做的(板书)一=20,你们说对不对啊?

生:不对!

师:啊?为什么不对啊?

【设计意图:为了让孩子们有兴趣进入课文,我设计了生动有趣的课前导入:课前和曹老师的争论。孩子们立即兴趣大增,一个个好奇地等着我揭晓答案。“一=20”的板书出现在黑板上,孩子们会觉得好笑,在不理解中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将他们顺利引入课文。】

2.初读感知课文

师:你们还别不信,咱们一起去看个动画片吧。看完之后你会发现,有时候啊,一它还就等于20!

动画看完了,请大家翻开课本,自己再读一读这个故事。读书的时候,要标出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读正确,老师要看谁读书的姿势最端正,要听谁读书的声音最甜美!开始吧!

【设计意图: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孩子们自读课文的兴趣会更浓厚,也会在自己找到答案的同时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3.识字本课生字词

(1)带拼音拼读。

师:勤劳的小蜜蜂把生字板送来了。谁当小老师,领着大家拼读第一行?

(课件展示:带拼音生词)

①指名小老师带领分行拼读。

②指导注意读准翘舌音“钟”“迟”,轻声“零”“欠”。

③齐读。

(2)除去拼音认读。

(课件展示:黑白蜜蜂以及出去拼音的生字词,在学生的认读过程中蜜蜂逐渐变为彩色。)

师:美丽的小蜜蜂飞来了……

生:可它不漂亮啊。

生:我觉得它一点儿也不漂亮,灰灰的。

……

师:觉得它不漂亮啊?想不想让它变得漂亮起来?

生:想!

师:那就要看看你们的本事了,没拼音宝宝的帮忙一分钟内认出它们!先自己试一下。

①学生自由认读生词。

②开火车读生词,在孩子的认读声中,小蜜蜂变为彩色。

【设计意图:循序渐进地识字过程让孩子可以轻松掌握,小蜜蜂的变化过程让他们能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感受学习的快乐。】

4、随文识字,带任务再次朗读课文

(课件展示:屏幕上生词消失)

师:咦~顽皮的小蜜蜂把字宝宝藏哪儿去了?原来又藏到课文中了,我们再到课文中去和他们打个招呼吧,请大家再去读读这个故事,这次老师要求大家要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1)自由朗读,划分课文自然段。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带任务听读。

师:我看到大家读得特别认真,你标了几个自然段?

生:6个。

师:那我就找6个同学分自然段来读一读课文,其他同学你们干什么啊?

生:听听有没有读错的地方。

生:听听谁读得好。

……

师:说得真好,老师这儿还有个任务,请大家边听边思考一下在故事中为什么一等于20?

①指明6个学生分自然段朗读。

②评价朗读。

③解决问题“故事中为什么一=20”。

(3)得出“元元”多睡了一分钟导致迟到了20分钟的结论。

(板书:多睡 迟到)

【设计意图:带任务进行课文朗读,让孩子的朗读有目标性;评价朗读的过程让孩子会倾听会表述,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以及审美能力。】

5、融入情境、身临其境理解课文

(1)感受贪睡时“元元”的慵懒。

师:耽误了一分钟,结果迟到了20分钟,现在我们就去看看多睡一分钟时的元元。

(课件展示:多睡一分钟时的元元)

师:这时,在元元心里一分钟重要吗?

生:不重要。

师:此时,元元是什么心情呢?

生:他不在乎这一分钟。

师:谁能试着把元元当时的心情读出来?

(课件展示:再睡一分钟吧,就一分钟,不会迟到的。)

①指名体会朗读

②教师范读,引导体会“不在乎”的语气

③集体有感情朗读

(2)倒叙方式,揭晓结果。

师:事情真得像元元想得那样吗?他有没有迟到呢?请同学们自由读2——6自然段,找到答案。

①学生自由朗读。

师:元元多睡了一分钟,他迟到了吗?迟到了多长时间?

生:他迟到了整整20分钟。

师:此时,元元的心情怎样?大家看课本32页的插图,用书上的一句话来说一说元元此时的心情。

生:元元非常后悔。

(课件展示:元元非常后悔。)

师:你知道后悔是什么意思吗?

生:做了不该做的事儿,心里非常难过。

②揭晓结果,“元元非常后悔。”

③理解“后悔”,指导朗读后悔的语气。

(3)倒叙故事过程,体会人物心理活动。

师:元元是不是走进教室才后悔的?

生:不是。

师:当他错过红灯时,心情怎样?

生:后悔。

师:课文中元元是怎样说的?

生: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课件展示:红绿灯口,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① 找出元元遇到的第一个难题。

② 体会朗读元元的语气。

③ 揣摩元元的心理活动。

师:这时候时间已经不早了,他等了好一会儿才走过十字路口。向停在车站的公共汽车跑去,眼看就要跑到车站了,车子开了。他等啊等啊,一直不见汽车的影子,这是元元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生:焦急、后悔、生气、自责、难过……

(课件展示:公共汽车站,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① 找到元元遇到的第二个难题。

② 入情入境,设身处地想象元元当时的心情、语言。

③ 用各种自己体会到的心情读这句话。

师:元元决定走到学校去,到了学校,同学们已经上课了,如果你是元元,你有什么感觉?元元又是怎样呢?

生:太后悔了、面对那么多同学真不好意思、以后再也不能做这样的事儿了……

(课件展示:元元红了脸)

【设计意图:一直让学生以自己是“元元”的角色进入课文,设身处地想象元元当时的心情、语言。通过观察、想象、表演,抓住元元的两次叹息为朗读的亮点,让孩子们联系上下文揣摩体会主人公的心理活动,体会出元元的焦急、悔恨、自责等心情。感情朗读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6、课堂小结、拓展思维

(1)小结课文,珍惜时间。突出中心、突破难点。

师:同学们真会读课文,焦急的等待使元元后悔,步行的辛苦使元元后悔,脸红的尴尬使元元后悔,迟到20分钟更使元元后悔。此时,元元才觉得一分钟很重要,看到元元这么后悔,你想对他说什么呢?

生:要珍惜每一分钟、时间很宝贵……

师:当元元听到我们这些话他一定会非常明白,每一分钟都应该好好把握。

(2)课外延伸。

师:其实一分钟可以做很多事情,人们驾驶着汽车一分钟可以行使11公里,印刷厂的工人叔叔借助先进的机器,一分钟可以印刷133张报纸,在北方农民伯伯能用收割机一分钟完成一百平方的麦地收割,看来一分钟还真不可轻视,我们应该珍惜时间。

(课件展示:行使的汽车、印刷厂、农田收割)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的理解引导总结一分钟的重要性,让孩子们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破本课的难点。用几个例子

再次形象直观地告诉孩子一分钟的用处,让孩子在惊异中坚定不能忽视一分钟的信念,进一步理解珍惜每一分钟。】

7、课中休息

欣赏歌曲:《时间像小马车》

第3篇:人教新课标欢庆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欢庆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欢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喜欢诗歌,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我们刚刚度过十一假期,你们知道十月一日是什么日子吗?(祖国妈妈的生日)

2、是的,十月一日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因此,我们把这一天定为国庆节。每到这时,我们每个中华儿女都要为祖国妈妈欢庆生日。那么,谁能说一说我们都用什么方式来庆祝的?

(红灯,国旗,唱歌,跳舞,舞狮子,放烟花,穿新衣服,出去旅游,团聚--- ---)

3、你们观察的真仔细。在国庆期间,走到哪里都能听到欢歌笑语,走到哪里都是热热闹闹的,真是人如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人教新课标有的人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有的人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有的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领会诗歌所含的深刻哲理 ,树立正确高尚的人生观

2.理解诗中所运用的对比写法及其表达作用

3.品味诗中含有深刻哲理的句子

教学重点:揣摩语句含义,品味诗中含有深刻哲理的句子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好几篇鲁迅的作品,同学们还能想起来吗?(学生自由回答)鲁迅先生怀着对祖国对人民的赤诚的爱,始终站在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前列,用自己的笔,与一切人民的敌人作不妥协的斗争因此,他受到了广大人民的崇静与爱戴,也带来了敌人的攻击和谩骂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诗歌《有的人》就是赞扬鲁迅先生的伟大精神,鞭挞反动统治者的卑劣无耻的(板书课题)

二.揭示目标,明确任务

三.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走近臧克家:臧克家,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主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人教新课标一分钟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新课标一分钟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