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的幸福生活的散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7-29 07:13:4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农民工的幸福生活的散文

农民工的幸福生活的散文

人们常说月亮代表着思念,于是月光便象征着乡愁,包孕着离别伤感。

一桌简单的饭菜,几个盛酒的茶缸,几位操着外地口音的汉子,一坐就是两三个小时,外面不时传来如泣如诉的笛声,灯光倾斜在窗外的马路上,这是工地附近的简易工棚里常见的情景。

这就是民工,上海城市建设中引人注目的庞大建设队伍。

说起民工,人们自然会联想起那些在工地上吃苦耐劳、浑身沾满污泥的"乡巴佬"们。

不错,这些来自内地农村的"乡巴佬"们,蜂涌般踏进了大城市的门槛,他们自然是为了金钱而来。

当出国潮在全中国汹涌澎湃的时候,当城市的户口制度正在松动的时候,当农村的改革开放让庄稼人视野开阔、倍尝甜头的时候,那些"乡巴佬"们当然不会囿于土地的束缚,闯进了大都市,他们要在大都市争得一席生存之地。

民工,毫无疑问是其中的主力军。他们抓住建筑市场竞争机制日趋完善这一时机,发挥吃大苦、耐大劳的精神,硬是凭着自己的坚强体魄跻身于庞大的建设大军之中。

他们所承担的并非是高难度的建设项目,他们也难以象都市人那样,尤其是那些全民企业的职工那样,以投入很少的力量就可以获得丰厚的利润。诸如那些挖运土方、搬运重物、日晒雨淋的重活累活,都被他们揽下来了。他们对此并不在乎,因为这要比在家乡的收入好得多。

从年轻力壮的青年人,到两鬓染霜的老农民,他们都活跃在民工队伍里,以一种令人惊讶的力量和形象出现在繁华的大都市。

都市人中有些是排外的,对家门口的民工队伍怀着一种固执的偏见:乡下人是来城里"扒分"的。

"扒分"是上海人对一味赚钱人的别称。民工们不分昼夜地劳作,哪里活儿最重有他们,哪里活儿最苦有他们。所以有人冷言冷语地说"这些民工为了几张票连命都不要了!"

是的,他们需要钱,他们祖祖辈辈过惯了苦日子,他们对钱的确看得很重。但他们仅仅是为了钱吗?晒黑的皮肤、酸痛的骨架,难道仅仅是为了换取几个钱吗?不,他们也渴望获得尊重,渴望获取自己的尊严!

也许他们仍然是农民的后代,也许他们最终还是要返回古老的.土地,但他们毕竟走进了竞争的市场,走进了现代文明的城市,谁能否认上海的高楼大厦中浸透了他们的血汗和泪水?谁又能否认他们托起的太阳和月亮为上海增添了新的光明新的景观?如今,他们来到了黄浦江畔,迎着江风迎着晚霞迎着雾霜,难道他们的眼里只有几个钱吗

天空的月亮又大又圆,他们在皎洁的月光下也发挥着自己淳朴的想象。老婆孩子和农田此刻都远离了他们的生活,工地就是他们的家,在建的工程是他们此刻唯一可以寄托情感的希望。他们为自己居然参加了这么美丽的建筑建设而心情激动,也正通过这筑路架桥他们才认识到未来的世界!

远处的汽笛声持续不断,茶缸里的酒见底了,面红耳赤的几条汉子擦一把脸又戴上了柳条盔。工棚外的寒风吹散了身上的热气。那些没喝酒的兄弟往脚手架上攀登,脚手架顶端的灯正吸引着他们,他们就要融汇进那灯的海洋。

他们站在脚手架上俯视着这灯火辉煌的大都市,心潮也象浦江水一样奔涌不息。

等到工程竣工的那一天,也许他们就得离开这片繁华的土地。都市并不属于他们,但他们不会忘记都市,不会忘记他们曾为之日日夜夜的艰苦拼搏。

他们更相信,这城市不会忘记他们,这大桥不会忘记他们,这里的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他们依靠自己的双手,缔造着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

第2篇:农民工经典散文

农民工经典散文

春天里,春天里,民工春天在哪里?从小离家打工去,卖力流汗为家计。上弃父母老,中别上年妻,嗷嗷待哺忍不顾,怀着梦想到城里!一些离开土地去城市找工作的人,他们就不再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了,而是被一些媒体及相关部门从身上依旧打上了一个身份歧视性的烙印——农民工。我曾经也算是农民工,但我不觉得丢人,反而觉得光荣,为我有这么一个美好的回忆及体会了社会另外一种特殊人群而光荣。

奔向梦想

2009年,我被录用到中铁电气化。刚过完年就通知去福建,这个时候正是都要离开家去外地工作的高峰期,所以火车票只买到了站票,我一进去就立马抢占卫生间那块地。火车终于发动了,里面挤的全是提着大大的蛇皮袋的老乡,他们和我一样,都是到工地上干活儿的。

十人同铺

我被安排到村庄的一栋旧楼里,刚进去房间就看到10几个穿着迷彩服的人围在一起打牌。我在房间里找到了几块木板拼起来做成的床,收拾得差不多我就准备睡了,可没过一会就被冻醒来了,原来窗户上的玻璃也破了,我只能在薄薄的被子上多盖些衣服。第2天早上起来去梳洗,我被这一幕惊呆了,楼道和楼梯里全是人蹲在那漱口,甚至就连尿池都有2个人一起上。这里只有1个水龙头,看来以后连热水澡都洗不到了。

大干期间

过了几天,我就赶上了“大干”,人手不够用,我这个合同工,既干技术测量活又干农民工干的体力活。那时天还很冷,我们穿的都很厚,拿着仪器和手电筒进入隧道边走边测量。到了饭点,我们从包里取了个馒头和灌装的八宝粥开始吃,过了会有两个人抬着1桶面条进到隧道给其他干活的人吃,我们这测量小队的伙食还不如其他民工的。吃完我们继续干,走到隧道中间时,我们都变热了,没办法脱了腰上也系着衣服。终于快出隧道了,呼呼!传来熟悉的刮风声,瞬间又变得很冷,这把我们当太上老君炼丹炉的丹药一样练了,赶紧穿衣服吧。回到基地,我们开始将物料装车卸车,我有时实在累得搬不动了就用肚子来顶。晚上刚睡下,队长突然派人来喊我们加班,晚上的.活就是拧螺丝安装物料,实在困得不行就去洗把脸。到了早上8点多本以为可以解放了,但我错了,把昨晚安装好的物料装车。此时我已经眼睛都睁不开了,我就悄悄躲在厂房后面睡一会,这是我第一次偷懒,不由想起奶奶给我讲她的故事,也是活太苦了吃不上好的,就装病可以骗到一碗面条。当我睁开眼,吓了一跳,原来是床头那小伙也在偷懒打盹呢。就这样我人生第一次这么拼命地干活,在大干期间干了“2天1夜”的工作成绩。

仰望星空

每当我们下班吃完饭后,再买点花生米和啤酒边吃边聊天,此时就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候,拿起一个花生米往嘴上一扔,再喝一口,那感觉真是满满的幸福。仅仅这样就可以把我们满足,那是因为大家都不敢奢求其他,只要能过上好日子就行。在这个100多人的集体里,有的人都三四十岁了还是单身,就是因为没钱,想把钱赚够了就回家娶媳妇。有的人把孩子也带上一起干活,我记得那个父亲想让他孩子来我们测量小队,让孩子多长点知识,不想一辈子都像他一样当个农民工。也有的人时常把家人的照片拿出来看看,每次只留下饭钱剩下的全寄回家,已经不记得上次回家是多会了,只要家里过得好就行。说到我当时的理想,就是工作能稳定下来,这个工作流动性太大了到处跑.

知足常乐

老实巴交的工人,也有精神上的追求呢!虽然,这种追求被没日没夜的劳作苦苦压制着,几乎已被淹没。好不容易盼到过年,队里就给我们放了半天假。啪!炸弹,拿钱来,真搞不懂那些老头,这么宝贵的半天时间用来打牌了。我们几个小伙打算去市里转转,小关,把你胡子挂了!唉一直窝在这,形象完全没了。走到街上,几个小孩看到我们后,突然摆出敬礼的姿势,笑嘻嘻地说道,警察叔叔好,不对,那边的是海军。我们一听愣住了,小孩走后才明白了,原来我们穿的迷彩服忘记换了,哈哈,我们互相取笑着对方。不管了,先好好吃一顿吧,我们找了个饭馆坐下,旁边的一对男女看到我们就立马换了个座位,这种歧视我们已经见怪不怪了,依然开心地吃着这可口的饭菜。

背黑锅

工程快结束了,总部的一把手领导开着100多万的车来考察,因考察我们测量小队有一次搭了领导的顺风车。领导在车上就和我们队长聊天,说现在啥都不好干,当铁路的一把手我还得出来转一圈,还是当市长最舒服,听得我们直言唾沫。走去吃饭,没事公款报销管够。我们一桌,领导们一桌,我们就点了两盘饺子吃得干干净净,挺开心的,再看领导那边,海鲜一大堆。最后工程因推迟了几天没有按期结束,这位领导就把这个黑锅背在了农民工身上,对外宣称农民工不好好干活,耽误了工程进度,除了我们测量队的,大多都开除了,对他们来说一批批的农民工很好找。那时候我体会到了天下乌鸦一般黑,当官的没有几个真正为老百姓办实事的。

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每当我走在马路上,看到身边许多戴着黄色安全帽的农民工,正走向各自的工地,都让我倍感欣喜:这些我觉得十分亲切的农民工朋友,不仅有不少都是潮气蓬勃的小青年,而且还有好多个壮实却也靓丽的女孩儿,即便穿着那身干活时穿的衣服,我依然觉得她一点也不会比街上那些美女逊色。城市的建设步伐,相信仍然要以迅猛的速度向前迈进,农民工的身影注定仍然要在城市叠现,新鲜的血液,不只是接力,亦是希望和曙光。

农民工被称为城市的建筑师,他们为我们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理应受到社会尊重。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无论我们现在占据什么样的地位和身份,都希望大家能够尊重每一位在一线底层(农民工、环卫工、煤矿工等)为我们服务的功臣们!

第3篇:二舅的幸福生活的散文

二舅的幸福生活的散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散文吧?散文对作者主观感情的要求是所有文体中仅次于诗歌的。你有了解过散文的写作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舅的幸福生活的散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母亲兄弟姐妹间一直很团结,总会能让人感觉到浓浓的亲情,还有那些来自亲情的暧。一直,我为出生在这样一个大家庭里而自豪着。

如今的年月,很多淳朴的东西被肤浅的欲望腐蚀,而至掩埋,就连亲人,在利益与金钱的驱动下亦变得一文不值,那些冷漠将无边的苍凉托起,最后,面目全非。人的心,变得很遥远,那些我们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血肉相连的情份也终究是成了新时代所谓新气象的牺牲品。

世间再变,我们始终是亲人,记得我们毕竟一脉相承,多好!有什么能比得上亲情的份量呢?

只要一家有事,便是大家的事,电话里互相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恩师的幸福生活散文

恩师的幸福生活散文

下午放学时,我正准备回家,忽然接到恩师的电话说:“舞,今晚去我家吃饭吧。今天是你师公生日,正好给你师公过生日。”听到师公生日,我连忙答应,并说自己先去买礼物,可恩师却说:“买啥礼物啊?你和我一起去买些菜吧,然后,咱俩回家一起做些你师公爱吃的饭菜就行了。我要买的东西有些多,我怕自己拿不了。”听到恩师的话,我欣然应允,放下电话,就和恩师一起去超市采购了。

去到超市,恩师先是直奔肉食区而去,买了好些师公爱吃的肉食(师公是肉食主义者,称得上无肉不欢)。之后,则转战鲜蔬区,又买了许多新鲜的时令蔬菜;而后,又折去水果区,买了一些新鲜水果。看恩师买了这么多东西,我以为一定已经差不多了,就提着东西准备去前台付账,可恩师却说还没买完呢。说完,恩师又去烟酒区,在那徘徊了好久,始终拿不定主意,最后,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普通人的幸福生活散文

普通人的幸福生活散文

记得,常常有朋友问我:什么是幸福?你幸福吗?如果不幸福,那么哪里才能找到幸福呢?

我想,这篇小故事可能会使你感到幸福并不遥远:

小镇上有一处老宅,现在这里居住的是一对年过六旬的夫妇。

这所老宅诞生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末,是家中几个没学过建筑的男孩子自己建造的,那时他们最大的只有23岁,他们看到父母奔奔波波的到处租借别人的房子,大哥决定带领弟弟妹妹们自己动手建一个家。

宅基地选择了离河边不远的塔头地,坑坑洼洼的地势,预示着劳动的难度和强度,但满载着幸福的憧憬淡化了这些困难。孩子们都被大哥这个宏伟的计划振奋着。

这里临山面水,幽静宜人,方圆几里都没有住宅。清晨,静寂中能听得到小河哗啦啦的流水声和欢快的叽叽喳喳的鸟叫声。

挖好地基,下好底盘,叮叮咚咚的就奏响了心中描画的属于自己的家,慢慢长大的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农民工的幸福生活的散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民工的幸福生活的散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