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全面改薄专项自评报告
全面改薄专项自评报告
全面改薄专项自评报告
根据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办法》和《山东省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实施方案》的要求,现将我市“全面改薄”专项督导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面改薄”工作进展情况
20××—20××年,我市规划投资8亿元,建设各类校舍49万平方米、整修运动场地206个;更新学生课桌椅7.4万套,充实完善各类功能教室,购置图书、电教器材、理化生仪器、音体美器材以及食堂设备和饮水设施。
截至2015年底,已完成投资3.66亿元,占总规划投资的46%,其中,校舍建设完成投资约2.43亿元,运动场地等校园建设类投资约3800万元,购置音体美卫等教学仪器设备8500万元。2015年,利用“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时机,集中采购,提前完成教学设备购置类项目。建立教师公开招考补充机制干部教师交流机制,两年内招聘专业教师308人,城乡交流学习互派校长56人、教师支教交流674人,促进了教师资源的科学配置和有序流动。
二、采取的主要工作措施
1、领导重视,部门协作。教育、发改、财政部门联合制订了《滕州市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实施方案(20××—20××)》,进一步明确了建设任务。全面改薄工作由分管市长主抓,定期召开推进会议。针对城区学校建设中土地、拆迁问题,建立了市级领导帮包帮扶制度,一个项目一个帮包组,由市级领导帮包。制定下发《滕州市教育局关于成立全市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领导小组的通知》(滕教字〔2015〕18号),由市教育局刘金山局长任组长,政府督导室主任、副局长朱成民任副组长,加强全面改薄工作的领导;下设改薄办公室,抽调了熟悉项目管理、数据统计的人员集中办公。根据薄弱学校建设任务又分为校舍建设组、设备采购组、督查调度组三个工作小组,分工协作,共同抓好工程实施。市政府各部门积极履行职责,为全面改薄工程大开“绿灯”,保障了工程顺利实施。财政部门按照省、市出台的《农村义务教育“全面改薄”资金管理办法》,积极落实投入政策,多渠道筹资,将工程建设资金列入预算,强化资金管理、专款专用;发改、规划、住建、建工等部门按照省市《关于减免中小学校舍建设有关收费的通知》的要求,简化手续、减免规划;国土部门积极落实《枣庄市教育局、国土局关于做好2016年“全面改薄”用地工作的通知》要求,对“全面改薄”用地工作提供了服务保障,2015年为学校建设新征土地310亩。
2、科学规划,严格质量。规划是薄弱学校改造工作有序推进的前提。在制订全面改薄规划时,坚持与校舍标准化建设、音体美卫、电教仪器配备相结合,按照“重点突破、全面推进,保障基本、满足需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原则,立足满足基本办学需求,确保了规划的`可实施性。为解决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我市还专项编制了《滕州市城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为中小学校合理布局建设提供保障。 在工程实施中,校舍建设类项目严格工程招投标制、项目法人负责制、质量终身负责制,严格监理、质监程序,严把工程建设质量;设备购置类项目严格政府采购制度,以市、镇为单位打包公开招标采购,阳光操作。加强过程管理,委托中介事务所全程参与,事前编制工程发量清单、事中对工程进展跟踪审计、事后竣工决算审计等,多形式规范工程建设,确保工程质量。
3、分类实施,全面提升。按照校舍建设类和设备购置类程序的不同要求,依据政策,分类别、分层次实施,主要实施了校舍建设、运动场地整修、课桌凳更新、内部教学仪器采购、旧钢木门窗更换等工程。校舍建设类的由教育局统一组织,严格建筑程序,完善规划、设计、招标程序,分年度推进。对于设备购置类,坚持与校建工程、均衡县创建相结合。学校内凡有校建工程的,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同步实施采购工作,待工程完工后,设备及时到位;利用均衡县创建时机,组织人员赴临沂、济南等地集中购置音体美卫、电教仪器、图书、心理咨询等功能室设备,提升办学条件。
4、加大宣传、强化督导。为加大“全面改薄”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我市通过电视、报刊、网站等多种形式宣传,去年我市制作的全面改薄工作专题片在教育部网站展播,“‘三个好’解决师生吃饭问题”食堂建设工作在教育部网站经验交流。同时,我们还在滕州市教育网开辟了“全面改薄”专栏,宣传中“全面改薄”有关政策、公开“全面改薄”信息。为推进全面改薄工作的进展,在落实枣庄市教育局定期督查通报的基础上,我市由市委、市政府督查局对校建工程进行周报月查,及时解决工程进展中的难题和问题;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定期深入学校,督查指导,将改薄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内容,实行绩效管理,扎实推进全面改薄工作进程。
三、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市“全面改薄”工作稳步推进,但在工作中也存在一此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是新建迁建扩建项目涉及征地、拆迁工作,推进难度大。在改薄规划中,一些农村学校处于村居中央,需扩建、迁建,涉及征用土地问题;特别是城区学校,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区人口剧增,学校扩建、新建力度加大,土地需求量较大,且土地指标控制严格,土地征用、拆迁难度大。
二是全面改薄面广量大,地方财力压力较大。根据规划,至20××年底我市“全面改薄”工作完成,需要资金7.9亿余元。2016-20××年还需投资4.5亿元。从2016年的经济形势看,我市财政压力较大。
三是规划执行有调整,按年度调度考核出入大。“全面改薄”工作周期长,规划项目多,由于受土地、居民拆迁、学校生源变化等因素影响,有些规划的项目推迟、提前或不能实施、有些项目已实施但未纳入规划的情况,按年度调度考核与规划有出入。
四、有关建议
一是出台宽松的学校建设用地政策。针对学校建设用地出台专门的土地政策,根据各地人口数量和实际需求,专题下达教育建设用地指标。
二是加大上级资金的奖补力度。中央、省进一步加大全面改薄资金奖补力度,以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
三是适时调整全面改薄项目规划。鉴于新建迁建扩建学校工作复杂,造成项目的调整,建议适时调整规划,在日常调度考核中可采取调度5年总量完成率的方式,避免按规划年度调度考核信息不实不准的状况。
二〇××年四月三十日
第2篇:全面改薄自评报告
2016年“全面改薄”自评报告
松溪县人民政府(2017年3月)
为加快教育均衡发展的步伐,全面推进薄弱校改造进程,松溪县根据国家和省、市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以下简称“全面改薄”)的有关文件精神及会议要求,按照既定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积极推进改薄工作,并取得阶段性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进展
2016年,我县全力推进“全面改薄”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基建项目13个,完工10个,完成率76.9%。未完成的项目中,当前新建茶平中心小学宿舍、食堂项目完成征地、勘探、设计、预算、挂网招标等前期工作;新建溪东中心小学综合楼项目主体在建;第三中学食堂改造还未动工,等待调剂项目。
设备采购项目完成398.8031万元,完成率86.4%。分别是第三中学监控设备14.847万元,松溪县第二中学等11所学校音体美等器材第一次采购181.6471万元,郑墩中心小学1所多媒体教学设备采购项目完成了21.99万元;水南小学等5所学校计算机设备采购项目完成了39.9867万元。溪东中心小学等9所学校教学设备、网络教室、音响、广播系等设备70.8269万元,人民小学等22所
— 1 —
教学仪器采购69.5054万元。
二、主要做法(一)加强组织领导
松溪县人民政府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和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教育、发展改革和科技、财政、规划建设和旅游、国土、审计等相关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全面改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立以来,多次研究和解决“全面改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督促部门成员切实履行职责,抓好工作落实,特别是在落实项目配套资金和协调实小分校项目建设问题上做了大量工作,在“全面改薄”项目的前期工作中给予减化程序,减免费用。与此同时,全县各中小学校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制订了“全面改薄”实施方案,确保“全面改薄”工作有目标、有计划推进。
(二)科学编制计划
2016年上级下达薄改资金1152万元,其中中央资金666万元,省上资金486万元。基建修缮项目13项,计划总投资690.16万元,分别是新建茶平中心小学宿舍、食堂1610平方米,投资289.7万元;新建溪东中心小学综合楼1500平方米,投资270万元;新建花桥中心小学锅炉房50平方米,投资9.2万元;改造花桥路桥小学厕所2万元,花桥源尾小学厕所1.4万元,二中厕所9.83万元;修缮溪东中学教学楼等5个项目共计39.03万元,三中食堂65万元,旧县六墩小学食堂4万元。设备采购项目计划投资461.84 — 2 —
万元,郑墩中心小学采购多媒体教学设备项目27万元;茶平中学采购学校网络设备项目18.8万元;水南小学等5所学校计算机设备采购项目32.6万元;水南小学等38所学校实验实习等设备(数学科学)98.72 万元;渭田中学采购数字教育资源接收和播放设备项目17万元;祖墩中心小学采购多媒体教学设备(计算机网络教室设备)项目15.81万元;松溪三中等17所学校其他配套设备设施采购项目63.56万元;22所小学音体美等器材采购项目122.35万元;24所中小学仪器采购66万元。
(三)强化监督管理
薄弱校改造上级专项资金及本级配套资金全部拨入“校安专户”,由县财政和教育共管,实行封闭管理、专款专用。项目资金使用坚持“实用、够用、安全、节俭”的原则,全部用于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和设施建设及设备图书购置等。县政府召开办公会出台优惠政策,节约了前期成本。如教育建设项目的城市建设配套费、新型墙体材料费、散装水泥基金、城市道路占用费、垃圾洒落及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6项全免。规划设计费能全免则全免,不能全免的按收费标准的50%比例收取。对教育建设项目及其它收费,如国土、气象、环保等部门的事业性、政府性、服务性收费能免则免,不能全免的应按照教育优先发展原则做到能减则减。
改薄工程项目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和工程建设程序,落实
— 3 —
建设工程项目法人责任制、公开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形成相关的各项制度,并依照制度严格执行。改薄工程新建项目由教育局派专人负责管理,加固、改扩建项目由学校指派专人负责,实行分级管理、各负其责。采购项目严格执行报批及备案制度。
加强监督检查。薄改办不定期深入项目工地,从安全施工、工程进度、工程质量与资金使用等方面查找存在的问题,督促施工单位进行整改,将检查情况及时通报,确保项目的质量安全及实施进度。实行“全面改薄”工作督查和考核机制,加大督查力度,实行每月双督查、半年一检查、年终总考核,并将督查和考核情况予以通报。加强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做好财务信息公开,自觉接受审计、监察部门以及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对项目实施过程中不作为、懒作为、乱作为的行为,将追究责任、严肃查处,确保项目建设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四)规范公示公开
我县通过新闻媒体、网站、墙报、公示栏、会议等形式积极宣传,努力营造氛围,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在推进“全面改薄”工作中,所有项目校在校务公开栏中及时公示基建和采购项目,自觉接受师生及家长监督。同时,严格按照公示公开程序,在局网站政务公开栏公示,广泛接受社会监督,真正把“全面改薄”工程办成“民心工程、合格工程”。
— 4 —
三、存在问题和建议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2016年我县“全面改薄”工作基本完成阶段性目标,全县办学条件得到整体提升。但由于我县财政困难、地域偏远、项目繁杂、程序繁多、人才缺失等因素的影响,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足之处,工作进度还不尽人意,各级各部门的沟通不够顺畅,规划与实施的矛盾还时有存在。今后工作中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群策全力,打好“全面改薄”攻坚战。为确保扶贫开发重点县“全面改薄”工作顺利推进,建议省上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县的投资力度。同时,鉴于改薄工作实施的任务重、时间紧、项目多、程序繁特点,有的项目难以实施,恳请上级准许调剂使用。
— 5 —
第3篇:小学全面改薄自评报告
XXXX小学
“全面改薄”自评报告
一、学校基本情况
XXXX小学创建于2001年5月,位于县城黄海东路42号。现有教学班36个,在校学生2657人,专任教师147人,学历达标率100%。占地面积26943平方米,拥有教学楼两幢(分别建于2001年和2002年),办公实验楼一幢(建于2007年),总建筑面积达19074平方米。学校秉承“构建和谐校园 享受成长快乐”的办学理念,以“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为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大标准化建设进程,增加图书、器材、设备投入,为方便学生阅读和运动,建立了“诚信书吧”和“运动器材开放处”,学校正朝着“标准化学校”的目标迈进。
二、自评工作情况
学校“全面改薄”工作领导小组于4月19日召开自评工作小组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目标、责任分工。根据“全面改薄”
第4篇:宅子头小学全面改薄专项督导自查自评报告
即墨区潮海宅子头小学“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自查
自评情况汇报
我校为严格落实“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特对照《全面改薄“20条底线”要求督导评估标准》我校进行了认真的自检自查工作,现将自查自评情况汇报如下:
一、校舍及设施设备 1.消除D级危房。
我校校舍不存在D级危房;我校校舍未建设在地震、地质塌裂、暗盒、洪涝等自然灾害及人为风险高地段和污染超标地段;我校校舍设计、建设、监理单位均具备相关资质的要求,验收合格才投入使用。2.校舍楼梯。
我校校舍均为平房,没有楼梯。3.室内安全。
我校不是寄宿制学校,故无宿舍;教室和各功能室内外墙面平整,无明显尖锐突出物体,室内无裸露电线,窗台的高度符合安全标准。
教室内外墙面平整未出现大面积外境脱落、墙皮剥离、外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