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7-29 07:13:3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 软件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软件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科学道德。品行优良、身心健康。

2.能够适应科学进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软件工程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本学科的现代实验方法和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工程技术工作的能力。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能力。

3.在科学研究或专门工程技术工作中具有一定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4.具有良好的学术研究和社会活动素质,成为学科带头人、工程技术负责人和政府部门领导人的后备人才。

5. 软件工程硕士生要具有较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和企业经历,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成为企业总裁、总经理或总工程师等软件产业领军人物的后备人才。 二、研究方向

1. 软件服务工程与服务计算 2. 服务科学与工程

3. 软件工程技术与软件体系结构 4. 软件可靠性与软件测试 5. 智能软件理论与机器学习6. 数据挖掘与商务智能

7. 软件工程应用(含:①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②语言处理与信息检索③数字媒体与游戏④移动互联⑤物联网工程⑥数字化企业与电子商务⑦嵌入式系统与软件⑧图像处理与检索⑨生物信息处理软件等)

三、课程学习及论文工作时间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年限原则上为二年。

对于学术研究型(以下简称系列1)的硕士生,重点培养其从事软件工程科

学研究工作的能力,为攻读博士学位打下良好的.基础。系列1硕士生原则上应以推荐攻博的方式取得攻读本学科博士学位的资格。

对于应用研究型硕士生(以下简称系列2),重点培养其软件工程实践和独立担负专门工程技术工作的能力,为毕业后从事软件工程技术应用型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要求系列2研究生能够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并具有一定难度的应用型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软件项目管理课题,其学位论文阶段可以根据课题情况及学生意愿在学校或相关企业中完成,并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毕业论文工作时间。在延长期间,学校不收取学费,生活费由相关企业或导师及学生共同负担。系列2的硕士研究生可通过推荐考核或参加入学考试的方式取得攻读本学科博士学位的资格。

对于工程硕士生(以下简称系列3),第1年在校学习,完成课程学习任务,期间参加不少于3周的企业实训;第2年赴企业实习,在企业完成学位论工作,要求结合企业的实际项目,通过需求分析、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测试等环节,提高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从事软件的设计与开发工作打下基础。要求系列3的研究生在一个企业实习不少10个月,中途更换实习企业,实习期将适当延长,在延长期间,学校不收取学费。

第2篇:土壤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土壤学学科硕士研究生

培养方案

(090301)

一、培养目标

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土壤学领域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2、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为土壤学事业献身的精神。

3、掌握本学科领域内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独立承担技术性工作的能力,了解本学科前沿;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适应性。

4、较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

土壤学学科硕士研究生的研究方向:

1、森林土壤学(土壤与森林的相互关系及其调节措施,森林土壤资源的类型、成因、特征、生产力,森林土壤分布、区划、利用和管理等);

2、林木营养与施肥(木本作物营养学,木本作物营养诊断,苗圃施肥、林地施肥、经济林木施肥,营养液及营养基质等);

3、土壤保持及改良学(土壤侵蚀及治理,宜林荒地培肥改良及造林技术,林业土壤退化机理及防治等);

4、环境土壤学(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残留及转化,土壤污染的治理,土壤与大气圈水圈的元素交换及其环境作用等)。

三、学习年限和时间安排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按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并重原则,课程学习累 1

计1~1.5学年,论文工作量不少于1学年。根据实际情况,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学校批准,可适当提前或延长一年,在职硕士可延长二年。

四、课程设置、学分要求和课程说明

1、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硕士生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含2学分实践性环节)。课程分为学位课和非学位课程,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18学分,非学位课程12学分(对于同等学力和跨学科考的硕士生需补本科生课程,其成绩可减半登记学分,不占应学32学分的总学分)。

(1)学位课

公共学位课程(7学分)

自然辩证法2

第一外国语5

基础理论课(5学分)

多元统计分析3

环境化学2

森林生态学3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3

专业基础与专业课(6学分)

土壤侵蚀学2

中国森林土壤资源2

土壤物理学2

土壤化学2

森林土壤学3

林木营养与施肥2

(2)选修课

无土栽培2

土壤理化分析(含植物分析)3

农业化学2

试验设计2

植物营养学2

土壤生物化学2

土壤微生物学2

土壤地理学2

土壤调查与制图2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地球化学2学分

根际研究法2学分

土壤研究法2学分

森林立地学2学分

土壤学专题文献综述2学分

同位素示踪技术2学分

第二外语2学分

矩阵论3学分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C、F等)3学分

仪器分析3学分

造林学研究法2学分

测树学研究法2学分

水土保持学2学分

防护林学2学分

高级植物生理学3学分

生物多样性专题2学分

经济林学2学分

植物地理学2学分

地理信息系统及应用3学分

电子显微镜技术2学分

土地利用规划2学分

森林培育学(种苗、造林、营林)2学分

设施栽培学2学分

2、学位课程说明及主要内容

(1)自然辩证法

见国家教委组织编写的教学大纲。

(2)第一外国语

见国家教委组织编写的教学大纲。

(3)多元统计分析

要求研究生了解和掌握向量检验,协方差检验,多元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典型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

主要内容:向量检验,协方差检验,多元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典型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

(4)土壤侵蚀学

园林植物学或花卉学2学分

要求研究生了解和掌握地表流水的形成,土壤条件、植被类型与土壤侵蚀的关系,土壤侵蚀的防治。

主要内容:地表流水的形成,土壤结构与土壤侵蚀的关系,土壤质地与土壤侵蚀,地形条件与土壤侵蚀,地质地貌条件与土壤侵蚀,滑坡的形成与防治,植被与土壤侵蚀,土壤侵蚀的防治。

(5)环境化学

要求研究生了解和掌握污染物的来源及种类,污染物的残留降解,土壤重金属污染和有机污染,污染的治理。

主要内容:生态环境污染物的来源及种类,水体污染物的降解及残留,大气污染的种类及危害,土壤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土壤条件与污染物的残留转化,土壤污染的治理。

(6)森林生态学

要求研究生了解和掌握森林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森林群落的发展演替,森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森林生态学的发展历史、研究动态和研究方法。

主要内容:森林与光照、大气、水分、土壤等环境因子的关系,森林群落的发展演替,森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森林生态学的发展历史、研究动态和研究方法。

(7)中国森林土壤资源

要求研究生了解和掌握我国森林土壤的形成条件,森林土壤的分布规律,土壤发生分类系统,森林土壤资源条件分析及利用改良。

主要内容:我国森林土壤的形成条件,森林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森林土壤形成过程,山区土壤发育系列和组合,土壤发生分类和诊断层分类。我国森林土壤的分布规律,我国主要林区的森林土壤类型,我国森林土壤资源条件分析及利用改良。

(8)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

要求研究生了解和掌握外力地质作用形成的主要地貌类型,第四纪地质作用对地貌的影响,中国地貌概况,地质地貌条件与土壤发育的关系。

主要内容:外力地质作用,重力地貌、流水地貌、岩溶地貌、冰川地貌、风沙地貌、黄土地貌、构造地貌,第四纪地质作用对地貌的影响,中国地貌概况,地质地貌条件与土壤发育的关系。

(9)土壤物理学

要求研究生了解和掌握土壤物理性状如土壤水分、热量、空气特性等,土壤水分、热量、空气与土壤质地、结构、孔隙的关系,土壤结构改良与侵蚀防治。

主要内容:土壤颗粒及质地,土壤结构及孔隙,土壤水分、热量、空气特性,土壤物理性状与抗蚀性,土壤耕性,土壤结构的改良,土壤侵蚀的防治。

(10)土壤化学

要求研究生了解和掌握土壤粘土矿物的类型和特性,土壤有机质的组成和性状,土壤养分的吸附及释放,土壤元素沉淀、溶解、络合、解离,主要氧化还原体系。

主要内容:土壤粘土矿物的类型和特性,土壤有机质的组成和性状,土壤溶液化学,土壤胶体化学,土壤养分的吸附及释放,养分的沉淀、溶解、络合、解离,酸碱平衡,土壤氧化还原过程。

(11)森林土壤学

要求研究生了解和掌握森林土壤的基本性质,土壤条件与林木生长的关系,我国森林土壤的主要类型、性质及利用。

主要内容:森林土壤发育过程,森林土壤生态系统和状态因子,土壤条件与林木生长的关系,森林土壤物理条件及水分状况,森林土壤障碍性条件,我国森林土壤概况。

(12)林木营养与施肥

要求研究生了解和掌握营养元素的生理作用,土壤中养分的有效性及迁移,林木营养诊断的方法,施肥试验的方法。

主要内容:矿质营养元素的生理作用,土壤中养分的有效性及迁移,根系对养分的吸收,林木营养诊断的方法:临界养分法、目视症状诊断法、综合诊断施肥法、矢量诊断法,肥料特性,苗圃、林地、种子园、经济林、温室林木的施肥技术,肥效分析,施肥试验方法。

五、培养方式和方法

研究生培养方式可灵活多样,充分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发挥学术群体作用的培养机制;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学习与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研究生要参加学校、学科所统一规定的政治学习、形势教育,树立良好的科学道德。注重个性发展,发挥研究生在整个学习阶段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课程教育采用启发式和研讨式,激发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和实践能力,独立完成学位论文,注意培养实事求是、严格、细致和理论与实践统一的作风,严谨治学的态度;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学术活动,开阔视野、活跃学术思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身体健康。

六、实践环节和学术活动

硕士生在校期间应参加教学实践或生产实践、或技术服务、或社会调查,时间不少于40个学时或20个工作日,以培养硕士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教学实践可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如辅助导师参加大学生的某个章节教学、辅导、指导实习、实验、指导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硕士生的实践环节由导师或学科组负责检查和指导,并进行考核,写出评语,计2学分。

导师和学科组应积极要求组织研究生参加有关的学术活动,使其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向,开阔视野,培养开拓与创新精神。鼓励硕士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每正式发表1篇论文记1个学分(此学分占实践环节的学分),要求研究生积极参加10次及以上学术报告(讲座)。

七、硕士生的中期考核

硕士生的中期考核有利于因材施教,也是加强研究生管理,提高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通过考核,交流培养经验,检查培养工作,发现并解决问题,实行人才分流。

考核时间:一般于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进行。

考核内容: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遵纪守法等方面的表现;业务方向主要是课程学习、外语水平、文献综述、实验操作能力、开题报告及写作表达能力。

考核由学科组组织专家5~7人结合开题进行业务考核。政治思想考核由研究生院总支组织进行。

根据考核结果进行人才分流,考核合格进入论文阶段,考核不合格不能进入论文阶段,视情况交费延长学习时间,专家认为不宜继续培养者,按学校规定进行处理。考核优秀者可作为提前报考博士和获得奖学金的候选人。

八、关于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要环节。

硕士生的具体要求为:

1、论文工作应包括的内容(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科学试验或调查报告、课程设计);

2、论文的开题时间,论文的全部时间至少有一年;

3、论文的基本要求(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结果应有新见解或解决实际生产问题,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研或独立承担技术工作的能力)。

第3篇:森林培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西南林学院森林培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090702 森林培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森林培育学科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

进一步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求实创新及团结协作的精神;献身林业,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掌握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宽的专业知识面和较强的工作适应性;具有从事教学、科研和独立承担技术工作的能力;能够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

具有能够适应林业建设需要的健康体魄。

二、研究方向

根据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森林培育学科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确定本学科研究方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 所属门类:教育学 一级学科名称:体育学 专业代码:0403 二级学科名称: 体育人文社会学 专业代码:040301 运动人体科学 专业代码:040302 体育教育训练学 专业代码:040303 民族传统体育学 专业代码:040304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能在体育、健康及相关领域从事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健身指导、科学研究及管理服务工作的、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是:

1、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科学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科学品质,追求真理,献身科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软件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软件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