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八年级下册生物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下册生物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一、请选择:(本题包括3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前的字母写在答题卡内的相应位置)
12345678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1.某同学捉到一只活青蛙,并把它放到有较多水的浴缸中,准备精心饲养,观察蛙的活动,可第二天蛙就死掉了,蛙死的原因是()
A.水温B.饥饿C.惊吓D.无法呼吸
2.每一块骨骼肌就是一个()
A.肌肉组织B.结缔组织
C.运动系统D.器官
3.鱼体向前游动时的动力是( )
A.尾鳍的作用 B.背鳍的作用
C.胸鳍的作用 D.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
4.生活在海底的比目鱼,能随周围环境颜色的改变而变换身体的颜色和图案,这种行为对比目鱼来说( )
A.有利于保护自己,逃避敌害 B.有利于维持个体生存和延续种族
C.是防御行为 D.A、B、C各项都正确
5.体表有外骨骼的是( )
A.海葵 B.蝗虫 C.蜗牛 D.蚯蚓
6.在家里或菜市场我们看到过剖开的鸡,鸡的肌胃有发达的肌肉,内壁上有一层角质膜,胃腔内有许多砂粒,你认为角质膜和砂粒的作用是( )
A.刺激胃收缩 B.使胃能蠕动
C.能分泌胃液消化食物 D.磨碎食物
7.下列关于鸟类的结构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A.鸟类有喙无齿 B.鸟类胸部的骨最发达,向外突出
C.内脏器官中,胃的肌肉最发达 D.鸟类盲肠短,大肠发达
8.节肢动物就是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的无脊椎动物,下列哪组是节肢动物?( )
A.蝗虫、蜜蜂 B.蜈蚣、蜂鸟 C.扬子鳄、壁虎 D.蝙蝠、海蜇
9.把水中生活的鲸分类到哺乳动物的主要依据是 ( )
A.鲸用肺呼吸 B.鲸的心脏有四腔
C.鲸的体温恒定 D.鲸是胎生哺乳的
10.下列哪种动物是地球上种类和数量最多的( )
A.昆虫B.鸟类
C.鱼类D.哺乳类
11.对被子植物进行分类时,其中最重要的分类依据是( )
A.被子植物茎杆的质地 B.叶子的形状
C.花或果实、种子的特征D.人类对其利用价值大小
12.证明细菌来自于空气中,不是食物中自然发生的科学家是( )
A.法布尔 B.巴斯德 C.达尔文 D.弗莱明
13.白居易诗曰:“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这描绘的是母燕的()
A.储食行为 B.繁殖行为
C.攻击行为 D.防御行为
【摘要】“八年级生物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多做试题,在加深对知识点记忆的同时有可以帮助提高学习成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生物试题,供大家参考,具体内容如下:
一、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1.鲫鱼游泳时前进的动力主要来自()
A尾鳍的摆动B胸鳍和腹鳍的摆动C各种鳍的共同作用D躯干部和尾鳍的摆动
2.夏季大雨过后,在肥沃的蔬菜地里,白天常见蚯蚓在地面上活动,其原因是()
A.土壤中食物缺乏B.得不到足够的氧气
C.雨后喜欢晒太阳D.承受不了湿土压力
3.以下与家兔吃植物的生活习性相适应的是()
A.无犬齿、盲肠不发达B.无犬齿、盲肠发达
C.有犬齿、盲肠发达D.有犬齿、盲肠不发达
4.观察下图,当伸肘时,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如何运动()
A.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B.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C.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收缩
D.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
5.有一音像店的老板养了一只狗,天天听着腾格尔的《天堂》这首歌,渐渐地这只狗也会“唱”这首歌了,只要音乐响起就会仰起头,跟着节律高声嚎叫。狗的这种行为属于()
A.防御行为B.领域行为C.先天性行为D.后天学习行为
6.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下列几组动物中“尝试与错误”次数最多的是()
A.小鸡、小鸭B.大鸡、大鸭
C.小猫、小狗D.大猫、大狗
7.秦皇岛市计划人工繁育美国白蛾的寄生蜂——周氏啮小蜂2亿头,在沿海三个国有林场释放,这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属于()
A.生物防治B.药物毒杀C.以菌治虫D.人工捕杀
8.小明家种了许多桃树,每年桃树开花时,小明爸爸在桃园里放养蜜蜂。此举除了采蜜的目的外,对于桃树的意义是()
A.促进和延长桃花的开放B.帮助桃花传粉
C.帮助消灭桃树的病虫害D.刺激幼桃快速长大[来源:学&科&网]
9.人类的一些发明创造常常模仿动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如模仿萤火虫发明创造了()
A.潜水艇B.冷光灯C.宇航服D.雷达
10.右图中的牛没有“吹牛”,它的乳汁中含有人乳铁蛋白,下列有关此牛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它是转基因牛
B.它的这一特异性状能够遗传
C.它具有乳房生物反应器
D.它是仿生技术的产物
二、非选择题(含填空、识图、资料分析和实验探究)
11.某同学正在观察爸爸买回的一条活鲤鱼,他把观察的一些现象记录如下:
(1)鲤鱼的体型是流线型,这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鲤鱼摸起来感觉很滑,不容易被抓住,这是因为鲤鱼体表有什么?这对它又有什么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学科网]
(3)鲤鱼的口和鳃在不停地开合,这是鲤鱼在进行_____________。
(4)鲤鱼的鳃呈鲜红色,这是因为鳃丝里有大量的________________。当鳃在水中时,鳃丝展开,而离开水时,鳃丝会粘合在一起,鳃丝在水中展开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2008年元月,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了罕见的冰雪天气。东洞庭湖16万只候鸟无处觅食,饥寒交迫,生命垂危。冰灾过后,经湖南省林业厅多次监测,候鸟并无大面积死亡,种群正常。这与鸟类本身的结构和保护区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有关。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4分)
(1)根据所掌握的知识,你认为鸟类的哪些结构特征能让它在寒冷的环境中仍能保持高而恒定的体温?
①,可保温。②,呼吸能力强,供氧足。
③,产能多。
(2)假如你是鸟类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你将采取哪些措施,保证候鸟不挨冻、不挨饿、不遭捕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分析下图并回答(6分)
(1)福娃的造型依次融入了鱼、大熊猫、奥林匹克圣火、藏羚羊、燕子的形象。其中,用鳃呼吸的动物是,用肺呼吸的动物是,“晶晶”和“迎迎”的繁殖和哺育后代的方式与人类相似,具有__________的特征,因而属于哺乳动物。
14.下面环境中不容易有细菌或真菌生长的是()
A.水果皮上B.米饭上C沸腾的水中D.冰箱内
15.细菌细胞与洋葱细胞相比其区别是()
A.有细胞壁B.有细胞膜
C.有细胞质D.无成形的细胞核
16.下列各生物中属于种子植物的是( )
A.雪松 B.铁丝蕨 C.地衣 D.蘑菇
17.具有“有花,两片子叶,叶脉一般具有网状脉”特征的植物是( )
A.水稻 B.葫芦藓 C.马尾松 D.大豆
18.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生物多样性包含物种多样性B.生物多样性包含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C.生物多样性包含生物的生活方式多样性D.生物多样性包含基因的多样性
19.在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中,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和最少的分别是( )
A.界和种 B.门和纲 C.种和科 D.种和界
20.蘑菇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 )
A.受精卵 B.孢子
C.种子 D.菌褶
21.下列哪种不是鸟类( )
A.家鸽 B.野鸭 C.褐马鸡 D.蝙蝠
22.有关蝗虫体表外骨骼的叙述中,哪项不正确?( )
A.保护内部器官 B.支持内部柔软的器官
C.防止体内水分过度蒸发D.使身体维持固定的形状
23.鲫鱼在水中游泳,不易被上面和下面的敌害发现,是因为鲫鱼的( )
A.背面深灰黑色,腹面白色 B.背面白色,腹面深灰黑色
C.背面、腹面都是深灰黑色 D.背面、腹面都是白色
24.当鹿发现有敌情时,为首的鹿尾巴向后呈水平方向伸展开来,肛门后面白色部分显露出来,告知同伴,这种行为是( )
A.防御行为 B.社会行为 C.攻击行为 D.繁殖行为
25.能牵动家鸽两翼飞行的肌肉是( )
A.前肢肌 B.两翼肌 C.躯干肌 D.胸肌
26.下列哪项不是鸟类气囊的作用( )
A.散发飞行时产生的大量热量 B.贮存空气,减轻身体比重
C.协助肺完成呼吸作用,调节体温 D.完成气体交换作用
27.我们平常剖鱼时,看到鳃部呈鲜红色是因为( )
A.鳃部结构中红色素最多 B.鳃丝里布满毛细血管
C.鳃盖上布满了毛细血管D.鳃部呈鲜红色的是它的心脏,充满了血
28.大熊猫的栖息地1971~1985的15年间减少了一半,这对其繁衍极为不利,主要是因为
A.食物减少 B.群体内基因交流的机会减少
C.活动范围减少D.人类的干扰太多
29.从生物在分类上的位置,可以了解生物间的( )
A.生存关系 B.亲缘关系
C.外形 D.习性
30.蜂鸟一天所吃的蜜浆,约等于它体重的2倍。蜂鸟摄食和消化的特点是()
A.食量小,消化能力差B.食量小,消化能力强
C.食量大,消化能力差D.食量大,消化能力强
得分评卷人
二.请分析:(每空1分,共50分)
1.生物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把章鱼(软体动物)放人大鱼缸里,中间放一块玻璃板将鱼缸隔成两部分,其高度适中,使章鱼能从鱼缸的一侧越过玻璃板游向另一侧,将食物如小虾放人远离章鱼的那一端,当它看见食物时,只是扑玻璃板,在玻璃板上乱碰,不会越过玻璃板去捕捉。多次碰撞之后,才能越过障碍捕捉到小虾。在做狗越过障碍取得食物的实验时,发现狗较快地学会绕道;而猴子只要一次就学会绕道而捕获食物。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本小题6分)
(1)在上述实验中,章鱼、狗和猴子越过障碍而获取食物,都属于___________行为。这是动物在生长过程中,通过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活动。
(2)上述实验证明:某些___________动物也可以形成___________行为;动物越高等,其_____________能力越强。
2.家庭制作甜酒时,常需往煮好的糯米中加入酒曲(内含大量的酵母菌),并且需将酿酒的器皿密封,若遇到天气寒冷时器皿还需采取保温措施,据此回答:(本小题6分)
(1)加入酒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密封的目的是使器皿中缺少___________,在此条件下________的产生量将大大增加。
(3)保温的目的是使酵母菌_________速度加快。
(4)酿好的甜酒表面有一层泡沫,这是什么气体?__________
(5)若不将器皿密封,暴露在空气中,酒味便淡薄些,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福娃是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会的吉祥物,它们的名字表达了中国对世界的盛情邀请——北京欢迎您!(本小题9分)
(1)福娃“贝贝”的造型融入了鱼的形象,鱼的运动方式是__________,呼吸器官是
__________,体温_________。
(2)福娃“晶晶”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__________,它是脊椎动物中的__________动物,在生物圈中是__________者。
(3)福娃“迎迎”是一只机敏灵活、驰骋如飞的__________,它是青藏高原上特有的保护动物。
(4)福娃“妮妮”的造型融入了雨燕的形象,雨燕能够远距离飞行,其双翼产生的巨大动力主要来自于发达的__________。雨燕在生殖和发育过程中,具有求偶、孵卵和育雏等__________行为。
4.分析以下植物,请回答有关问题:(本小题3分)
①玉米②黄瓜③大豆④苹果⑤小麦⑥松树
请将这六种植物分为三类
(1)一类是裸子植物:(填标号);
(2)二类是双子叶植物:(填标号);
(3)三类是单子叶植物:(填标号)。
5.下图是一个生态系统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本小题8分)
(1).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
(2).E、G类多能飞翔,与其生活相适应的身体特征:身体呈______________型,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_____________等。
(3).蛇属于________________动物.C类与B、D、E、F、G类的主要区别是身体背部没有__________________。
(4).在分类体系中,比较臭鼬、狐狸所同在的最小分类单位与鹰、蛇所同在的最小分类单位,前者的分类单位等级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大或小)
(5).请按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将蛇、蝗虫、鹰、狐狸排列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某学校的同学在处理植物落叶产生了分歧.甲说.可以用焚烧法,速度快。乙反对这种
方法,他设想土埋法,利用细菌、真菌分解植物落叶。为了证明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他拟
定了三个方案,把同类型植物落叶分为A、B两组(植物落叶保持潮湿):(本小题6分)
①将A组放在无菌土中,B组放在自然条件下。
②将A组灭菌后放在无菌土中,B组放在自然条件下。
③将A、B组都灭菌处理,A放在无菌土中,B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土中。
请回答:
(1)你赞成甲还是乙的方法?。
为什么?。
(2)A、B两组要用相同植物落叶的理由是。
(3)使植物落叶保持潮湿的理由是。
(4)你赞成哪一个方案?赞成方案,因为
。
7.下面是菜青虫的取食行为的探究实验,请回答问题。(本小题6分)
⑴菜粉蝶是菜青虫的。
⑵探究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吗?
①你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寻找有菜青虫卵的叶片。
③找到菜青虫的卵后,将菜青虫的卵隔离孵化发育幼虫隔离饲养,从卵开始隔离的目的是说明观察或检验菜青虫的某些行为究竟是,还是后天习得的行为。
④准备几种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为甲组,和几种其他植物的叶片(如芹菜、莴笋叶等)为乙组,看菜青虫更趋向哪儿取食。这一步骤中,实验组叶是_________,对照组叶是________。
⑤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藏羚羊是我国特有物种,它的羊绒比金子还要贵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近年来,藏羚羊已濒临灭绝,然而偷猎者的枪声仍不时响起。(本小题6分)
⑴这段话反映了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⑵有人建议把藏羚羊引入到动物园圈养起来,这样做将会导致藏羚羊的退化,使其在野生状态下的生活能力
⑶为了保护藏羚羊,有人提出组织力量消灭藏羚羊的天敌,这种做法。
供选答案(不可取、可取)
⑷请你提出三点关于保护藏羚羊的建议。
① ;
② ;
③ 。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八年级生物答案
一.请选择(本题包括3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30分
123456789101112131415
DDDDBDDADACBBCD
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ADCDBDDAADDBBBD
二.请分析(每空1分,共50分)
1.(1)学习生活经验 学习
(2)低等 学习学习
2.(1)为了使酵母菌分解有机物
(2)氧气 酒精
(3)分解有机物
(4)二氧化碳
(5)一部分糖在有氧条件下被彻底分解为有机物
3.(1)游泳 鳃 不恒定
(2)大熊猫 哺乳 消费
(3)藏羚羊
(4)胸肌 繁殖
4.(1)⑥
(2)②③④
(3)①⑤
5.(1)生态平衡 自动调节
(2)流线形 翼
(3)爬行 脊柱
(4)小
(5)蝗虫、蛇、鹰、狐狸
6.(1)乙 环保促进物质循环
(2)形成对照
(3)细菌和真菌繁殖需要潮湿的环境
(4)③排除了其他因素的干扰,证明了细菌对树叶的分解作用
7.(1)成虫
(2)①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
③先天形成的
④甲组叶 乙组叶
⑤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
8.(1)人类的乱捕滥杀
(2)下降
(3)不可取
(4)略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生物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全部内容,更多相关内容请点击:
初中>初二>生物>初二生物试题
【摘要】“八年级生物期末练习题”多做试题,在加深对知识点记忆的同时有可以帮助提高学习成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生物试题,供大家参考,具体内容如下:
1.罐头食品在很长时间内不会腐败变质的原因是()。
A密封很严,细菌没有机会侵入B密封很严,细菌无法呼吸而死亡
C封盖前高温灭菌,封盖后罐内没有细菌D高温、高压影响了罐内细菌的繁殖
2.与菠菜叶肉细胞相比,细菌的细胞中没有()
A.细胞壁B.细胞质C.细胞膜D.成形细胞核
3.下列内容不属于细菌菌落特征的是()
A.菌落比较小B。表面光滑、湿润C.菌落呈绒毛状D。易挑取
4.关于真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内都有真正的细胞核B、都是单细胞的C.细胞内都没有叶绿体D、营养方式为异养
5.通常用来作用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是()
A.菌落B。细菌形态C。细菌体积D、细菌结构
6.在探究硬币上是否有细菌的小实验中,将硬币在细菌培养基表面轻轻一接,这一做法在细菌的一般培养方法中叫()A.接种B、种植C、培养D、接合
7.微生物种类繁多,在生物圈中分布极广。你认为下列哪项中可能没有微生物()
A、海尔冰箱B、人体内C、制氧工厂D、刚出厂的罐头
8.天热了,鲜肉容易变馊是由于()
A腐生细菌大量繁殖的结果B霉菌大量繁殖的结果C酵母菌发酵的结果D病毒增殖的结果
9.细菌的生殖方式是()A.分裂生殖B.出芽生殖C.孢子生殖D.接合生殖
10、在环境适宜的时候,细菌繁殖一次所用的时间是()
A.2~3分钟B.20~30分钟C.2~3小时D.2~3天
11、图示细菌的三种类型,图中甲、乙、丙依次是()
A球菌、杆菌、螺旋菌
B.球菌、螺旋菌、杆菌
C螺旋菌、杆菌、球菌
D.杆菌、球菌、螺旋菌
12、酵母菌比细菌的结构高等、复杂,主要是因为酵母菌具有()
A.细胞壁B.细胞膜C.液泡D.细胞核
13、馒头的蒸制和泡菜的制作分别是什么微生物作用的结果()
A.细菌和酵母菌B.酵母菌和乳酸菌C.细菌和乳酸菌D.乳酸菌和细菌
14、下列生物不属于真菌的是()A.酵母菌B.木耳C.黄曲霉D.乳酸菌
15、夏季在下列的什么地方易找到蘑菇()
A.小河中B、沙漠C.树林的地表和腐朽的树干上D、海边沙滩上
16、我们要观察细菌,必须借助于()
A.放大镜B。解剖镜C。低倍显微镜D。高倍显微镜
17、下列生物不能产生孢子的是()
A细菌B、酵母菌C。霉菌D。蘑菇
18、下列细胞中,不能形成生物体的是()
A.芽孢B、受精卵C、精子D、孢子
19.夏天,衣服和食品上容易发霉和长毛,这是由()引起的。
A霉菌B酵母菌C病毒D细菌
20.细菌的特殊结构是()
A细胞核B细胞质C荚膜、芽孢、鞭毛D球状、杆状、螺旋状
21、芽孢是指细菌的()
A.分泌物B、休眠体C、后代D、生殖细胞
22.平菇的营养方式是()
第2篇: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
第一部分(19分)
1.原文填空(5分)
①《渔家傲》词中流露出词人对现实不满之情的一句是
②《长相思》中直搅得词人心烦意乱、连思乡梦都做不成的景物是
③《采薇》一诗直抒胸臆,写出戍卒痛定思痛时的无限悲伤的一句
④《送别》中表达了百姓对统治者的诅咒的一句是
⑤《清平乐村居》一词中,最能展现童真童趣的一句是
2.(8分)
①《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家的经典之一,共有篇,分为、、三类。(2分)
②“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写出了怎样的景色?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2分)
③《岳阳楼记》中从空间角度描写洞庭湖全景的句子是?(2分)
④《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源人生活环境的句子是?(2分)
3.语言的创新与运用(6分)
①根据语境,仿照划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2分)
人需要祝福,需要快乐,需要思念。如果一滴水代表一个祝福,我送你一个东海;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②.换一种表情动作(如沉默、流泪、哭、笑……)仿写下列语句,字数可略有增减。
例句:低头,不等于认输,低头有时是对过去的反思,有时是对未来的筹划。(2分)
③“1,2,3,5,8,13,21,34,55,89,144……”这是数字中有趣的斐波级数。此级数的最大特征是(用自己的语言表述)?(2分)
第二部分(阅读)
文言文阅读(17分)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④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1分)
①形貌昳丽()②窥镜而自视()
③王之蔽甚()④期年之后()
2.文段选自《》。《》相传系战国时期各国史官或策士辑录。西汉时,经整理,按战国时期秦、齐、楚、赵等十二国次序,编订为篇。(1分)
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4分)
(1)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
(2)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
(3)能谤讥于市朝
(4)虽欲言,无可进者
4.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1)窥镜而(2)自视,(3)又弗如远甚。
(4)令初下,(5)群臣进谏,(6)门庭若市。
5.本文共4个自然段试给它分层并概括段意。(用“/”划分层次)(4分)
①②③④
层意:①
②
③
6.第二段表现了邹忌怎么样的性格?(1分)
7.课文使用了三叠排比的结构样式,比如:三问: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吾与徐公孰美?请仿照示例再写出两例。(4分)
记叙文阅读(14分)
老师的泪
初二时,我竟莫名其妙地喜欢上了我的语文老师。
老师姓杨,爱穿白色的裙子,她在讲台上讲蓝蓝的天,青青的草,像一片白云飘来飘去,轻盈极了。
她有一双大而明亮的眼睛,笑时,便成了甜甜的弯月……
“齐玉。”杨老师叫我。
我发怔。
“为什么走神?”她停止讲课,走到我面前。
云飘到我眼前……可我仍愣愣的。“我,我喜欢看你的眼睛。”我说。同学们爆发出哄堂大笑。在笑声中,她的脸红红的,(a)美丽的眼中似乎还有泪水--她刚从师范大学毕业呢。
“你--你请出去。”
我懊丧地走出了教室。她从没发过火,这一次一定真生气了。
第二天,杨老师叫我们写周记。我花整整一个晚上,把心中的苦水倾倒出来:“美丽的妈妈死了,爸爸根本就不管我,整天就知道玩麻将、,被公安局抓走,判了三年徒刑。我冷了、饿了、怕了、病了,也没人知道。那时我常常一边哭,一边看妈妈的相片;可现在我长大了,是个男子汉,我不哭,把泪水咽在心里。我只有恨,恨我爸。我毕竟是个孩子,需要爱护,需要有人听听心里话。我选择了我的语文老师。因为,她像妈妈。”
不久后的一天,杨老师把我叫到她的宿舍,我诚惶诚恐地走进她的房间,只见她眼睛红红的。
“原谅老师,好吗?”
泪水涌出我的眼睛,尽情流淌。在同学面前,甚至在爸爸面前,我从不流泪,可在她面前我做不到。我哭了,尽情地哭了。
她等我哭完,便为我擦干泪水,轻轻地讲了一个姑娘的故事:
“一个小姑娘上中学时,父母在一次车祸中双亡,只剩下她孤苦伶仃一个人。当小姑娘绝望时,是她的老师收养了她,给她生活的勇气和无微不至的关怀。后来,小姑娘考上了师范大学,可老师不行了。弥留之际,小姑娘跪在老师的床前,哭着说:‘妈妈,我还没报答您呀!’老师却含笑地说了一句:‘给你未来的学生吧……’”
(b)杨老师泪水盈盈。
我明白了:“杨老师,你也……”
她擦了擦眼泪,微笑着扶住我的双肩:“你是个男子汉,对吗?”
我呜咽着点点头。
“你恨爸爸,这不好。男子汉不这样,男子汉是笑着对待整个世界,真的。笑一笑,你笑一笑。”
我咧了咧嘴。
“我会帮助你的--像我的老师一样。”她眼中突然滚出了泪水,洒落在我的额头上。
“记住你是个男子汉,做个乐观正直的人!”
我狠狠地点点头。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觉得我额上有着圣洁的印迹。我永远也忘不了。
1.文章开头说“我竟莫名其妙地喜欢上了我的语文老师”,其实,“我”喜欢语文老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第二、三自然段对老师外貌的描写,目的是表现老师的外表和的心灵。(2分)
3.文中多处写老师的“泪”,细腻传神地表现了老师的心理和情感。请你简要回答,横线(a)处的“泪”,表现了杨老师此时怎样的心理?横线(b)处的“泪”,表现了杨老师对恩师怎样的情感?(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后一段“我觉得我额上有着圣洁的印迹”一句中,“额上有着圣洁的印迹”指的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5.文章讲述了两代教师的感人故事,谱写了一曲的赞歌。(1分)
6.文中杨老师对“我”,说“男子汉是笑着对待整个世界,真的”。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简要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或体会。(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文阅读(8分)
“空中恶魔”:酸雨
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是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因为最早引起人们注意的是酸性降雨,所以习惯上就称酸雨。酸雨对生态系统影响面极大,它会使土壤融化,养分淋溶,肥力降低,植被破坏,树木枯萎;酸雨还使地表水和地下水酸化,影响鱼类及水生生物的生存;酸雨的腐蚀能力很强,大大加快了建筑物和材料的腐蚀速度。因此,人们把酸雨称为“空中恶魔”。
酸雨沉降会导致大片森林枯亡,树木受酸雨侵袭以后,叶子脱落,抗病虫害能力下降,然后枯死。在我国南方重酸雨区,已发现一些森林衰亡现象。重庆南山1800公顷马尾松林死亡率达46%;四川峨眉山金顶冷杉死亡率达40%;四川奉节县芳草坝林场6000多公顷华山松96%已死。酸雨还会毁坏农作物,使之减产。我国受酸雨危害的农田有4000多万亩,每年经济损失超过20亿元。
酸雨会造成湖泊酸化,水质酸化会抑制微生物的活动,影响水生生态系统中有机物的分解。当湖水或河水的pH小于5.5时,大部分鱼类很难生存,当pH小于4.5时,各种鱼类、两栖动物和大部分昆虫消失,水草死亡,水生动物绝迹。
酸雨严重腐蚀着世界各地的古迹,凡是酸雨严重的地区,古迹损坏速度加快。从柬埔寨吴哥窟到意大利威尼斯,从印度泰姬陵到英国圣保罗大教堂,这些珍贵的历史古迹,都曾经受住千百年的风化考验,如今却难以抵挡酸雨的袭击。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空中恶魔”的“恶”表现在:(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下列各句的说明方法。(3分)
①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
②在我国南方重酸雨区,已发现一些森林衰亡现象。重庆南山1800公顷马尾松林死亡率达46%;四川峨周山金顶冷杉死亡率达40%;四川奉节县芳草坝林场6000多公顷华山松96%已死。()()
4.从本文的结构看,它属于“总一分”结构,请你在文末续写一段不超过50字的总结性语段,使其构成“总--分--总”的结构。(2分)
议论文阅读(12分)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有一句著名的格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格言本身,也是真理。
人们总是很尊敬发现真理的人,以为只有天才才能发现真理。其实,要发现真理,说难也不难,说容易并不容易。真理常常就在你的身边,能不能发现它,就看你有没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有没有一个善于思考的脑子,有没有敢于坚持探求真理的勇气。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很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追根求源,终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就拿洗澡来说,这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然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系主任谢皮罗教授,却敏锐地注意到: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这是为什么呢?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1962年他发表了论文,认为这种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如果地球停止旋转就不会产生这种漩涡,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而美国处于北半球,便使洗澡水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北半路的台风也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其道理与洗澡水的漩涡是一样的。他还断言,如果在南半球,洗澡水的漩涡将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漩涡。他的这种见解,引起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兴趣,他们纷纷在各地进行实验,结果证明谢皮罗的结论完全正确。
无独有偶。在60多年前,一位名叫密卡尔逊的生物学家,发现美国东海岸和欧洲西海岸同纬度的地区都有一种蚯蚓,而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这是为什么?这个疑问,引起了当时正在研究大陆和海岸起源问题的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的注意。魏格纳认为,那小小的蚯蚓,活动能力有限,无法跨越大洋,它的这种分布情况,正好说明欧洲大陆和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裂开分成了两个洲。他把蚯蚓的地理分布作为例证之一写进了他的名著《大陆和海洋的起源》一书。
最有趣的是一位奥地利医生,他看到儿子睡觉时,忽然眼珠子转动起来。他感到奇怪,连忙叫醒儿子,儿子说他刚才做了个梦。这位医生想,眼珠子转会不会与做梦有关?于是他以儿子、妻子、邻居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写出论文,指出当人的眼珠子转动时,表示睡者正在做梦。如今,人们研究梦的生理学,便用眼珠子转动的次数、转动的时间,测量人做梦的次数、梦的长短。
洗澡水的漩涡、蚯蚓的分布、睡觉时眼珠子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然而,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岂止三个?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那么,当你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必能发现真理。
1.请你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采用的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_(1分)
3.本文谈到发现真理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1分)
4.第三自然段中加点的“发现者”与“创立者”的位置不能互换,原因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5.第三自然段中划直线的句子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6.“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岂止三个?”在这句话中,“这样的事例”是指怎样的事例?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7.在22题中提到的“这样的事例”,除了文中已列举的事例外,你还能举两例吗?(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作文(50分)
阅读下面的故事,按要求作文。
某徒弟学艺多年,出山心切,就去向师父辞行:“师父,我已经学够了,可以独闯天下了。”
“什么叫够了?”师父问。“就是满了,装不下了。”徒弟答。
“那么你装一大碗石子来。”
徒弟照办。
“满了吗?”师父问。“满了。”徒弟十分自信。
师父抓起一把沙子,撒入碗中。沙子一点也没有溢出来。
“满了吗?”师父又问。“这回满了。”徒弟面有愧色。
师父又抓起一把石灰,轻轻撒下。石灰还是没有溢出。
“满了吗?”师父再问。“满了。”徒弟似有所悟。
师父又倒了一盅(杯子)水下去,一滴水也没有溢出。
“满了吗?”师父笑着问。
徒弟无言以对。
这个小故事能引发你哪些联想呢?请以“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故事、寓言等等。所写内容不要离开文中所说的满这个范围。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在600字以上。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3.①例:如果一颗星代表一份快乐,我送一条银河;如果一颗树代表一缕思念,我送你一片森林。(意思对即可)
③示例:任意相邻的三个数,第三个数是前两个数之和。
第二部分:
文言文:7.如:三答、三思、三比、三赏、三变。(内容略,见原文。)
记叙文:
1、老师像妈妈。
2、美丽、纯洁。
3、a处表现杨老师羞恼(难堪、生气)的心理;b处表现杨老师对恩师怀念、感激(崇敬)的情感。
4、①老师的眼泪;②老师的教诲(老师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或:老师那慈母一样的爱。
5、爱。
6、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学生从“自信”、“乐观”、“宽容”、“豁达”等某一方面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均可。
说明文:
1、酸雨的危害。
2、①使土壤酸化,养分淋溶,肥力降低,植被破坏,树木枯萎。②使地表水和地下水酸化,影响鱼类及水生生物的生长。③加快建筑物和材料的腐蚀速度。
3、①下定义。②列数字、举例子。
4、能紧扣上文,并且是总结性语段,即可得分。
议论文:
1、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就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2、举例论证
3、①有一双敏锐的眼睛。②有一个善于思考的脑子。③有敢于探究真理的勇气。
4、“发现”与上文的“定理、定律”相对应,“创立”与上文的“学说”相对应,如调换了,搭配就不恰当了。(如从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5、解决了疑难问题,发现了真理。
6、洗澡水的漩涡、蚯蚓的分布、睡觉时眼珠子的转动三个事例或打破砂锅问到底,有坚持不懈地探索精神的人。
7、答出人名及事情得满分,只答人名或事情各得2分。
第3篇: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
第一部分(19分)
1.原文填空(5分)
①《渔家傲》词中流露出词人对现实不满之情的一句是
②《长相思》中直搅得词人心烦意乱、连思乡梦都做不成的景物是
③《采薇》一诗直抒胸臆,写出戍卒痛定思痛时的无限悲伤的一句
④《送别》中表达了百姓对统治者的诅咒的一句是
⑤《清平乐村居》一词中,最能展现童真童趣的一句是
2.(8分)
①《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家的经典之一,共有篇,分为、、三类。(2分)
②“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写出了怎样的景色?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2分)
③《岳阳楼记》中从空间角度描写洞庭湖全景的句子是?(2分)
④《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源人生活环境的句子是?(2分)
3.语言的创新与运用(6分)
①根据语境,仿照划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2分)
人需要祝福,需
第4篇: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卷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把所选出选项前的字母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歌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你能说说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吗?
A.56个 B.55个 C.54个 D.50个
2、中共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建议是在A.中共成立时 B.筹建新中国时
C.制定第一部宪法 D.中共“八大”
3、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民族区域自治 D.共同发展
4、我国已建立 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域。
A.5 B.6 C.7 D.345、跳板同秋千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 妇女喜爱的一种以蹬跳为特征的全身运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