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秦始皇兵马俑》的教案设计
《秦始皇兵马俑》的教案设计
教学预设目标:
1、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演绎、归纳、诵读等方法,理解课文中“栩栩如生、威武雄壮”等词语的意思。学会辨析多义词“临”在文中的意思。
2、读懂作者是从军阵、神态两个方面来写秦始皇兵马俑的,并且理解第三自然段的写作顺序和作者观察兵马俑的顺序。
3、通过演绎重点词、品读、比较等方式,感悟第四自然段的写法,尝试进行课堂小练笔。
4、感受秦始皇兵马俑的威武雄壮,从而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和历史的悠久。
教学过程
一、释题导入
1、导语
20世纪50年代,在中国西安,出土了一处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物。这处文物一出土就震惊世界,法国总统希拉克称它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举世公认这是“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今天,就让我们拨开历史的尘埃,近距离地观赏这个奇迹——齐读课题
2、解释课题
解释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者陶制的木偶。指名尝试解释课题“秦始皇兵马俑”的意思。
二、整体感知,交流反馈
1、自由读课文
要求:将课文读准读通,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秦始皇兵马俑的?
2、交流反馈
(1) 指名交流难读的字词。随机正音:气氛、背负等词语。
(2) 投影出示:“临”的解释,辨析多义词“临战”的意思。
(3) 交流:第三、四自然段分别从军阵、神态来介绍秦始皇兵马俑的。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默读第三自然段:兵马俑军阵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哪句话概括了这个特点?
2、引读分述句,感受兵马俑的阵形。
出示军阵图,教师指图,学生读相关的语句,教师读结尾的总结句。
3、理解写作顺序,完成课后第三题
投影出示,讨论解决
4、朗读,表现威武雄壮的军阵。
5、采用分——合——分的读书方式,表现整段的结构。
过渡:站在巨大的兵马俑坑前,我们已经十分强烈地感受到了兵马俑军阵的威武雄壮,让我们走近些,再走近些,去细细地、近距离地观察这些兵马俑,聆听他们的心声、感受他们的气息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第四小节,说说近看兵马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引出总起句
2、解释“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3、联系具体的句子,感受“神态各异、栩栩如生”:读句,说自己的.理解,随机理解相关词句。
4、比较分述的三个句子,发现在句子的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先写外貌和神态,再写作者的猜测和估计)
5、通过引读、换词等方式,感受“也许”“可能”“似乎”等词语的表达作用。
6、出示秦始皇兵马俑的资料卡:总共有8000多个兵马俑;按照身份,可以分为将军俑、武士俑等。
出示图片,讲解:8000多个兵马俑,个个都是那样的“神态各异、栩栩如生”,这真是“世界第八大奇迹”!
7、选择一种兵马俑,练笔:学习第四自然段的写法,尝试写一个兵马俑。
8、交流、反馈。
五、小结
1、引读最后一个小节,感受语言的准确。布置第二节课的学习任务。
2、出示拓展资料,引导课外阅读
第2篇:《秦始皇兵马俑》的教案设计
教学预设目标:
1、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演绎、归纳、诵读等方法,理解课文中“栩栩如生、威武雄壮”等词语的意思。学会辨析多义词“临”在文中的意思。
2、读懂作者是从军阵、神态两个方面来写秦始皇兵马俑的,并且理解第三自然段的写作顺序和作者观察兵马俑的顺序。
3、通过演绎重点词、品读、比较等方式,感悟第四自然段的写法,尝试进行课堂小练笔。
4、感受秦始皇兵马俑的威武雄壮,从而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和历史的悠久。
教学过程
一、释题导入
1、导语
20世纪50年代,在中国西安,出土了一处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物。这处文物一出土就震惊世界,法国总统希拉克称它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举世公认这是“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今天,就让我们拨开历史的尘埃,近距离地观赏这个奇迹——齐读课题
2、解释课题
解释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者陶制的木偶。指名尝试解释课题“秦始皇兵马俑”的意思。
二、整体感知,交流反馈
1、自由读课文
要求:将课文读准读通,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秦始皇兵马俑的?
2、交流反馈
(1)指名交流难读的字词。随机正音:气氛、背负等词语。
(2)投影出示:“临”的解释,辨析多义词“临战”的意思。
(3)交流:第三、四自然段分别从军阵、神态来介绍秦始皇兵马俑的。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默读第三自然段:兵马俑军阵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哪句话概括了这个特点?
2、引读分述句,感受兵马俑的阵形。
出示军阵图,教师指图,学生读相关的语句,教师读结尾的总结句。
3、理解写作顺序,完成课后第三题
投影出示,讨论解决
4、朗读,表现威武雄壮的军阵。
5、采用分——合——分的读书方式,表现整段的结构。
过渡:站在巨大的兵马俑坑前,我们已经十分强烈地感受到了兵马俑军阵的威武雄壮,让我们走近些,再走近些,去细细地、近距离地观察这些兵马俑,聆听他们的心声、感受他们的气息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第四小节,说说近看兵马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引出总起句
2、解释“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3、联系具体的句子,感受“神态各异、栩栩如生”:读句,说自己的理解,随机理解相关词句。
4、比较分述的三个句子,发现在句子的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先写外貌和神态,再写作者的猜测和估计)
5、通过引读、换词等方式,感受“也许”“可能”“似乎”等词语的表达作用。
6、出示秦始皇兵马俑的资料卡:总共有8000多个兵马俑;按照身份,可以分为将军俑、武士俑等。
出示图片,讲解:8000多个兵马俑,个个都是那样的“神态各异、栩栩如生”,这真是“世界第八大奇迹”!
7、选择一种兵马俑,练笔:学习第四自然段的写法,尝试写一个兵马俑。
8、交流、反馈。
五、小结
1、引读最后一个小节,感受语言的准确。布置第二节课的学习任务。
2、出示拓展资料,引导课外阅读
第3篇:教案设计 秦始皇兵马俑第1课
秦始皇兵马俑
一、教材分析
1课文介绍了秦始皇兵马俑 博物馆的地理位置,壮观的建筑物和兵马俑的阵容、神态,指出秦始皇兵马俑的出土,是我国考古中外最重大的发现之一。全文可分三段:第一段,介绍兵马俑博物馆的位置。第二段,介绍兵马俑物馆建筑的壮观和兵马俑威武壮的阵容、栩栩如生的神态。第三段,说明兵马俑的出土,是我国考古史上最为得大的发现之一。
2本课写的是古代文物,与学生的生活距离甚远。但语言精练,词汇丰富,段落清楚,是训练学生丰富语言和运有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好材料。
3秦始皇,姓嬴名政,是秦王朝的建立者。陕西省临潼县的秦始皇陵墓,规模宏大,陵园有二城,内城周长2525米,外城周长6264米。1974年在外城东前后发掘出3个兵马俑坑,内有大量大小与真人相仿的彩陶兵马俑,武士俑披甲着袍,持实战
第4篇:秦始皇兵马俑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秦始皇兵马俑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神秘而古老的兵马俑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本文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精练的语言、合理的段落结构把兵马俑的军阵写得威武雄壮,把兵马俑的神态写得栩栩如生,是训练学生丰富语言和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进行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好材料。
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一种人性化的行为。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积累优美语言,提高审美情趣。
因此,本文的教学着力体现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积累的教学理念,组织、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为学生创造平等对话的空间,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独特体验,鼓励他们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生动活泼的.学习,读懂词句,读出自己的
第5篇:秦始皇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
位于我国西北的咸阳,曾经是当时东亚乃至整个亚洲最为强大的国家秦。虽然如昙花一现,但它为世界留下了不朽的长城和永远守卫中华的兵马俑。那一个个鲜活的'兵马俑为人们讲述着千年之前那段血腥与生机并存的历史,那威严的军阵与磅礴的气势告诉世人他们是百战余生的战士,是敌人眼中可怕的死神,他们的刀剑如同死神的镰刀收割着敌人的灵魂,正是因为这强悍的战力与绝对服从的意志使的秦皇死后也要把他们带入自己的陵墓,使他们为自己守卫皇陵直到永远,在当时秦国士兵的意志可以说是非常之强,他们横扫六合完成统一大业,北拒匈奴使匈奴不敢南下牧马,南打百越为祖国扩土开疆。这样的军队发达的今天也很难找出几支。我十分敬佩这样的军队不止是因为他们的赫赫战功,更是我敬佩的是他们不移的信仰,在当今社会多是天下熙熙皆为利往,天下攘攘皆
第6篇:秦始皇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1
五一国际劳动节,妈妈带我来到位于西安市临潼区,参观游览了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兵马俑造型逼真,人物刻画栩栩如生,它们或站或立,我发现每个兵马俑的右手均为半握状,经过听导游讲解,原来每个兵马俑的右手里都握着一件兵器,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风雨,手里的木质兵器被风化了。
兵马俑共展出三个俑坑,约有八千个陶俑及一万件兵器,阵容宏大气势磅礴,件件都是精湛的艺术珍品,听导游说,兵马俑千人千面,每个兵马俑都有自己的特点,说不定你就能够从八千个兵马俑中,找到与你想象的呢?小朋友们也来找找看吧!
我们的古人,仅凭自己的双手造就出了如此精美绝伦的物品,这难道不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吗?秦兵马俑,这个文化和艺术的宝库的确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秦始皇兵马俑2
我设计《秦始皇兵马俑》这份教案,整
第7篇:秦始皇兵马俑
3、能学习第四自然段对兵马俑神态的写法,进行仿写。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阵容、神态。难点:能学习第四自然段对兵马俑神态的写法,进行仿写。
教学准备:
有关兵马俑的资料、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21世纪的人类社会是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的社会,然而在沉沉的地底下,却冲出了一支古代帝国的雄兵,这就是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出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深入研究3、4自然段,领略一下秦始皇兵马俑的风采。
二、学习3、4自然段
1、自由读3、4自然段,想一想这两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2、指名简要概括(板书:阵容神态)
3、学习第四自然段
(1)师:就让我们先下到坑内,先近距离观察一下这些秦俑的风采吧!
(2)齐读第一句话,理解“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3)指导朗读:古代的雕塑家们把兵马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