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植物说课稿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7-25 07:14:1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水生植物说课稿

水生植物说课稿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水生植物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材分析:

《观察水生植物》是教科版三年级植物单元第四课的教学内容。不同的环境中生存的植物形态是不同的,水生植物在前三课的教学内容更多的是关注陆生植物,荷花苗本课适时的提供了另一种生存环境的植物——水生植物。水生环境和陆生环境是两种非常典型的生存环境。对植物来说,荷花种子荷花苗水生环境下的生存需要有相应的形态结构,睡莲苗这也就显示了植物的多样性。多样性是植物个体独特面貌的体现,多样性背后仍然蕴涵植物具有生命的共同特征,本课的设计仍然围绕生命体这个核心概念展。

学情分析:

由于地理环境的因素,相比较陆生植物而言,北方的学生尤其是城市的孩子对水生植物的感官认识更少。在学生的原认知中有很多对水生植物的错误理解,因此在教学时我安排了认识几种常见的水生植物的教学环节,然后对其中的一两种水生植物进行细致观察,了解它们的形态结构,探索水生植物能够浮在水面的秘密,这对学生认识水生植物、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很有好处。

观察材料分处理:

教材中着重分析了水葫芦这种浮水水生植物在水中沉浮的原因,因为这种植物在南方的池塘中到处可见,是学生熟悉的观察材料。但在北方城市中根本难觅他的踪影,因为水葫芦繁殖速度极快被视为一种污染环境的有害生物,05年的时候已经在冰城全面取缔销售了。在这种情况下,我选择一种常见的浮水植物“水芙蓉”进行观察。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水芙蓉也有是自己特殊的结构来帮忙。学生通过的感官看摸等方法猜测原因,通过动手实验验证猜测,在动脑动手中学习。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材教”,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有结构的实验材料,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水芙蓉的叶子上有许多不沾水的绒毛是它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水生植物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2、过程与方法:

用简图画出水生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在观察中提出问题,探究水芙蓉浮在水面的秘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接着研究水生植物的兴趣,体会到水生植物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教学重点:水生植物的一些特点。

教学难点:在观察中提出问题,探究水芙蓉浮在水面的秘密。

教学准备:金鱼藻、水芙蓉、一个观察容器、一个塑料水瓶、一张记录纸。

教学活动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出新知。

上一节课我们共同研究了大树和小草,总结出了大树和小草的一些共同的特点,现在请同学们一起回想一下狗尾草的特点。学生汇报。

(设计意图:每一课的教学并不是孤立的,他们都存在相应的课与课,单元与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一个环节让学生以回顾狗尾草的特点导入不仅是是为了呼应最后一个环节的韦恩图完成,而且还可以使学生迁移探究狗尾草的方式方法继续学习)

不光陆地上生长着许多植物,水中也生长着许多植物,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观察水生植物(板书课题)

二、认识常见的水生植物

1、能说一说,你知道或曾经看到过哪些水生植物吗?

(设计意图:学生汇报的同时与现实中的俗称相互联系,增强学生对这些植物样子的回忆。同时帮助学生建立水生植物的概念:这是指那些能够长期在水中正常生活,并可以顺利的`繁殖下一代的植物。在学生的汇报中,相互答疑解惑,纠正错误认知)

2、老师也为大家带来了几个我们比较熟悉的水生植物,请大家仔细看,这其中就有我们今天要重点观察的两种植物(金鱼藻和水芙蓉)。教师边播放课件边介绍。

3、观察的金鱼藻和水芙蓉

1)确定观察内容

如果给大家这个机会去观察金鱼藻和水芙蓉,你都想要了解他们的那方面的内容?

(设计意图:动手之前先动脑思考要重点观察探究的内容,让学生带着目的去观察会比无序的观察收到更好的效果。学生汇报的时候也是在相互补充自己可能疏漏的观察内容,从两种植物的根茎叶三方面入手观察。)

2)观察的方法

还记得我们观察大树的方法吗?先整体后部分,观察用眼看、放大镜下仔细观察、特别是观察植物在水中的样子,用简图把它的样子画下来。

(设计意图:回顾观察方法,用相同的方法进行观察,观察陆生植物方法的知识迁移)

3)小组合作观察,并完成观察记录单

4)分别汇报两种植物的结构特点

(设计意图:与本课陆生植物的代表狗尾草进行对比,由于金鱼草的外形与狗尾草十分接近所以此处重点分析金鱼草的身体各部分在水中的功用,探讨为什么会生成这个样子,表明了水生环境下的生存需要有相应的形态结构。)

4、探究水芙蓉漂浮的秘密

1)结合学生刚才的回报中的发现,提出要探究水芙蓉不沉的秘密

刚才同学提出了自己发现水芙蓉会一直浮在水面上,不沉下去。即使把他们压在水底,也会漂浮上来。为什么会这样呢?大家猜一猜,会和它身体那一部分结构有关系呢?

2)实验探究

用装水的塑料瓶,来模拟下雨的情景,看一看水芙蓉到底有什么法宝可以使自己浮在水面上!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得出结论:他的叶子上长有许多绒毛,不会沾水,当水滴在它身上的时候会形成一颗颗大水珠,从叶子上滑落下来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证明水芙蓉浮在水面的原因,和它自身的结构有关)

三、总结水葫芦和金鱼藻的相同点,比较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

1、通过刚才的研究大家发现了水生植物有哪些相同之处?

2、这些水生植物和狗尾草相比,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呢?

学生讨论交流,并进行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用维恩图进行比较。最后总结出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设计意图:通过韦恩图的总结,找出植物的共同特征)

一、单元分析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是教课版科学三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第一课。本单元共七课,是以凤仙花生长发育的顺序为脉络组织教学内容的,从孕育生命的种子开始,到播种,种子长出根芽,出土变成幼苗,植物长高长大,最后开花结果,又长出新的种子。这一过程伴随着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各个器官的出现,引领学生思考、研究植物器官的作用。教学任务旨在引领学生在种植凤仙花过程中,学习栽培技能,研究植物变化规律,认识植物各器官的功能的关系,并在观察、记录、预测、整理、分析、交流学习活动中,体会观察研究方法,为研究其他植物、动物的生长奠定基础。

二、教材分析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是第一课,他的内容有三部分:1、通过描述学生熟悉和喜爱的小猫小鸡出生方式,以问题形式提出了本单元的研究任务即绿色开花植物是从哪里来的?它们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2、对不同种子外部形态特征的观察和对种子里面有什么结构的推测?3布置种植凤仙花的学习任务,提示学生做好种植准备。

我认为本课内容的设计就是要在学生已有的对植物知识了解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植物生长变化观察的兴趣,引发学生种植的欲望,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根据已有的认识对事物发展进行预测的意识和能力。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小学生在上学期“植物”单元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关注植物问题了,并掌握了一定的观察方法,但他们对植物的了解仍停留在表面现象,对植物的生长变化的认识也是间接的、片面的、零散的。学生对植物知识的学习没有学习动物知识兴趣浓。

好的开头就代表成功的一半,所以这第一单元第一课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以后的教学活动顺利开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就《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学活动进行说明。共有七个方面:1、科学概念2、过程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4、教学准备5、教学活动实施过程6、板书设计

具体如下:

一、科学概念

1、不同植物的种子,他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2、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长成一棵植物。

二、过程与方法

1、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内外形态特征,并填写观察种子记录表格。

2、根据对植物的以有认识预测种子的内部结构,预测植物生长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2、感受自然的美,爱护花草生命,并积极去创造美。

教学准备

花卉视频几盆开花植物

学生四人一组每人一份种子观察记录表

每组2个放大镜一包植物种子(黄豆、绿豆、玉米、花生、莲子、芝麻、葵花子、西瓜子、凤仙花子、蚕豆、喇叭花子……)

四、教学活动安排

1、让学生欣赏开花植物,认识大自然的美

①观看大自然中的花卉视频,在黑板上张贴几张开花植物图片,出示几盆开花植物让同学们欣赏。

问:用怎样的语言来描绘开花植物的美?

②提出这些美丽的植物我们想不想要啊?

这样问是对学生进行爱护花草植物的教育,不要随便采摘花草树叶。然后引出我们要自己创造美,自己栽种,并思考栽种需要什么?又引出种子。

2、本课重点观察各种植物种子

①问生知道些什么种子?并用语言描绘种子特点。

这是给学生一个初步种子概念,注意要提醒学生要区分有的种子和果实的区分,如花生和花生米。

②学生分组实验观察植物种子

a、我们将要观察种子,你们将如何进行观察?

主要是让学生复习上学期学习的观察方法。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两种有效使用放大镜的观察方法的教学。

注意学生主要是利用感官和放大镜对种子外部形态特点进行观察,要是有学生提出解剖种子进行内部观察,教师就及时让学生想象种子内部结构特点的教学,要是没有学生提出内部观察,那就在学生进行完种子外部特征观察实验后,由老师提出这个问题。

b、学生开始观察活动。

观察实验中要实验组长负责纪律和组员实验顺序。并要求每位学生填好种子观察记录表。

c、同学交流种子观察记录,提出自己的发现和想法、问题、感受等。

老师要在黑板上的种子录表格中尽量写出学生不同的表述。

3、记录我们的想法

a、我们观察到的种子会长成植物吗?

这是引导学生学习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才可以萌发长成植物。

b、请同学们预测种子会怎样一步一步长成植物的?

提醒同学们注意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又有哪些变化。

c、请同学们把自己的预测用图画或文字记录在书中文件夹中。

d、交流几个同学的预测记录。

4、就让我们开始种植植物吧

a、阅读课文最后一部分。

b、谈谈自己的想法。

比如困难、决心、问题等等。

到此本课结束!

附:板书设计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几张开花植物的图片

种子观察录表

种子名称

大小形状颜色气味软硬其他

第2篇:水生植物的说课稿

水生植物的说课稿

教材分析:

《观察水生植物》是教科版三年级植物单元第四课的教学内容。不同的环境中生存的植物形态是不同的,水生植物在前三课的教学内容更多的是关注陆生植物,荷花苗本课适时的提供了另一种生存环境的植物——水生植物。水生环境和陆生环境是两种非常典型的生存环境。对植物来说,荷花种子荷花苗水生环境下的生存需要有相应的形态结构,睡莲苗这也就显示了植物的多样性。多样性是植物个体独特面貌的体现,多样性背后仍然蕴涵植物具有生命的共同特征,本课的设计仍然围绕生命体这个核心概念展。

学情分析:

由于地理环境的因素,相比较陆生植物而言,北方的学生尤其是城市的孩子对水生植物的感官认识更少。在学生的原认知中有很多对水生植物的错误理解,因此在教学时我安排了认识几种常见的水生植物的教学环节,然后对其中的一两种水生植物进行细致观察,了解它们的形态结构,探索水生植物能够浮在水面的秘密,这对学生认识水生植物、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很有好处。

观察材料分处理:

教材中着重分析了水葫芦这种浮水水生植物在水中沉浮的原因,因为这种植物在南方的池塘中到处可见,是学生熟悉的观察材料。但在北方城市中根本难觅他的踪影,因为水葫芦繁殖速度极快被视为一种污染环境的有害生物,05年的时候已经在冰城全面取缔销售了。在这种情况下,我选择一种常见的浮水植物“水芙蓉”进行观察。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水芙蓉也有是自己特殊的结构来帮忙。学生通过的感官看摸等方法猜测原因,通过动手实验验证猜测,在动脑动手中学习。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材教”,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有结构的实验材料,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水芙蓉的叶子上有许多不沾水的绒毛是它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水生植物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2、过程与方法:

用简图画出水生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在观察中提出问题,探究水芙蓉浮在水面的秘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接着研究水生植物的兴趣,体会到水生植物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教学重点:水生植物的一些特点。

教学难点:在观察中提出问题,探究水芙蓉浮在水面的秘密。

教学准备:金鱼藻、水芙蓉、一个观察容器、一个塑料水瓶、一张记录纸。

教学活动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出新知。

上一节课我们共同研究了大树和小草,总结出了大树和小草的一些共同的特点,现在请同学们一起回想一下狗尾草的特点。学生汇报。

(设计意图:每一课的教学并不是孤立的,他们都存在相应的课与课,单元与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一个环节让学生以回顾狗尾草的特点导入不仅是是为了呼应最后一个环节的韦恩图完成,而且还可以使学生迁移探究狗尾草的方式方法继续学习)

不光陆地上生长着许多植物,水中也生长着许多植物,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观察水生植物(板书课题)

二、认识常见的水生植物

1、能说一说,你知道或曾经看到过哪些水生植物吗?

(设计意图:学生汇报的同时与现实中的俗称相互联系,增强学生对这些植物样子的回忆。同时帮助学生建立水生植物的概念:这是指那些能够长期在水中正常生活,并可以顺利的繁殖下一代的植物。在学生的汇报中,相互答疑解惑,纠正错误认知)

2、老师也为大家带来了几个我们比较熟悉的水生植物,请大家仔细看,这其中就有我们今天要重点观察的两种植物(金鱼藻和水芙蓉)。教师边播放课件边介绍。

3、观察的金鱼藻和水芙蓉

1)确定观察内容

如果给大家这个机会去观察金鱼藻和水芙蓉,你都想要了解他们的那方面的内容?

(设计意图:动手之前先动脑思考要重点观察探究的内容,让学生带着目的去观察会比无序的观察收到更好的效果。学生汇报的时候也是在相互补充自己可能疏漏的观察内容,从两种植物的根茎叶三方面入手观察。)

2)观察的方法

还记得我们观察大树的方法吗?先整体后部分,观察用眼看、放大镜下仔细观察、特别是观察植物在水中的样子,用简图把它的样子画下来。

(设计意图:回顾观察方法,用相同的方法进行观察,观察陆生植物方法的知识迁移)

3)小组合作观察,并完成观察记录单

4)分别汇报两种植物的结构特点

(设计意图:与本课陆生植物的代表狗尾草进行对比,由于金鱼草的外形与狗尾草十分接近所以此处重点分析金鱼草的身体各部分在水中的功用,探讨为什么会生成这个样子,表明了水生环境下的生存需要有相应的形态结构。)

4、探究水芙蓉漂浮的秘密

1)结合学生刚才的回报中的发现,提出要探究水芙蓉不沉的秘密

刚才同学提出了自己发现水芙蓉会一直浮在水面上,不沉下去。即使把他们压在水底,也会漂浮上来。为什么会这样呢?大家猜一猜,会和它身体那一部分结构有关系呢?

2)实验探究

用装水的塑料瓶,来模拟下雨的情景,看一看水芙蓉到底有什么法宝可以使自己浮在水面上!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得出结论:他的叶子上长有许多绒毛,不会沾水,当水滴在它身上的时候会形成一颗颗大水珠,从叶子上滑落下来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证明水芙蓉浮在水面的原因,和它自身的结构有关)

三、总结水葫芦和金鱼藻的相同点,比较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

1、通过刚才的研究大家发现了水生植物有哪些相同之处?

2、这些水生植物和狗尾草相比,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呢?

学生讨论交流,并进行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用维恩图进行比较。最后总结出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设计意图:通过韦恩图的总结,找出植物的共同特征)

一、单元分析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是教课版科学三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第一课。本单元共七课,是以凤仙花生长发育的顺序为脉络组织教学内容的,从孕育生命的种子开始,到播种,种子长出根芽,出土变成幼苗,植物长高长大,最后开花结果,又长出新的种子。这一过程伴随着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各个器官的出现,引领学生思考、研究植物器官的作用。教学任务旨在引领学生在种植凤仙花过程中,学习栽培技能,研究植物变化规律,认识植物各器官的功能的关系,并在观察、记录、预测、整理、分析、交流学习活动中,体会观察研究方法,为研究其他植物、动物的生长奠定基础。

二、教材分析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是第一课,他的内容有三部分:1、通过描述学生熟悉和喜爱的小猫小鸡出生方式,以问题形式提出了本单元的研究任务即绿色开花植物是从哪里来的?它们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2、对不同种子外部形态特征的观察和对种子里面有什么结构的推测?3布置种植凤仙花的学习任务,提示学生做好种植准备。

我认为本课内容的设计就是要在学生已有的对植物知识了解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植物生长变化观察的.兴趣,引发学生种植的欲望,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根据已有的认识对事物发展进行预测的意识和能力。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小学生在上学期“植物”单元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关注植物问题了,并掌握了一定的观察方法,但他们对植物的了解仍停留在表面现象,对植物的生长变化的认识也是间接的、片面的、零散的。学生对植物知识的学习没有学习动物知识兴趣浓。

好的开头就代表成功的一半,所以这第一单元第一课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以后的教学活动顺利开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就《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学活动进行说明。共有七个方面:1、科学概念2、过程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4、教学准备5、教学活动实施过程6、板书设计

具体如下:

一、科学概念

1、不同植物的种子,他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2、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长成一棵植物。

二、过程与方法

1、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内外形态特征,并填写观察种子记录表格。

2、根据对植物的以有认识预测种子的内部结构,预测植物生长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2、感受自然的美,爱护花草生命,并积极去创造美。

教学准备

花卉视频几盆开花植物

学生四人一组每人一份种子观察记录表

每组2个放大镜一包植物种子(黄豆、绿豆、玉米、花生、莲子、芝麻、葵花子、西瓜子、凤仙花子、蚕豆、喇叭花子……)

四、教学活动安排

1、让学生欣赏开花植物,认识大自然的美

①观看大自然中的花卉视频,在黑板上张贴几张开花植物图片,出示几盆开花植物让同学们欣赏。

问:用怎样的语言来描绘开花植物的美?

②提出这些美丽的植物我们想不想要啊?

这样问是对学生进行爱护花草植物的教育,不要随便采摘花草树叶。然后引出我们要自己创造美,自己栽种,并思考栽种需要什么?又引出种子。

2、本课重点观察各种植物种子

①问生知道些什么种子?并用语言描绘种子特点。

这是给学生一个初步种子概念,注意要提醒学生要区分有的种子和果实的区分,如花生和花生米。

②学生分组实验观察植物种子

a、我们将要观察种子,你们将如何进行观察?

主要是让学生复习上学期学习的观察方法。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两种有效使用放大镜的观察方法的教学。

注意学生主要是利用感官和放大镜对种子外部形态特点进行观察,要是有学生提出解剖种子进行内部观察,教师就及时让学生想象种子内部结构特点的教学,要是没有学生提出内部观察,那就在学生进行完种子外部特征观察实验后,由老师提出这个问题。

b、学生开始观察活动。

观察实验中要实验组长负责纪律和组员实验顺序。并要求每位学生填好种子观察记录表。

c、同学交流种子观察记录,提出自己的发现和想法、问题、感受等。

老师要在黑板上的种子录表格中尽量写出学生不同的表述。

3、记录我们的想法

a、我们观察到的种子会长成植物吗?

这是引导学生学习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才可以萌发长成植物。

b、请同学们预测种子会怎样一步一步长成植物的?

提醒同学们注意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又有哪些变化。

c、请同学们把自己的预测用图画或文字记录在书中文件夹中。

d、交流几个同学的预测记录。

4、就让我们开始种植植物吧

a、阅读课文最后一部分。

b、谈谈自己的想法。

比如困难、决心、问题等等。

到此本课结束!

附:板书设计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几张开花植物的图片

种子观察录表

种子名称

大小形状颜色气味软硬其他

第3篇:《水生植物》教案

三年级科学上册《水生植物》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过程与方法:

用简图画出水生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能填写懂维恩图; 在观察中提出问题,探究水葫芦浮在水面的秘密。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感知水生植物与陆生植物的区别和不同的生长情况;

培养研究水生植物的兴趣,体会到水生植物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教学重点】利用维恩图总结水生陆生植物作为生命体的相同与不同特征。【教学难点】探究水生植物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特点。【教学准备】

几种常见的水生植物,其中最好有水葫芦和金鱼藻,一个水槽,记录本,小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前几堂课我们学习了几种植物,有大树和小草。这些小草,大树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4水生植物

1.4《水生植物》教学设计

主备人:杨明芬

【教材解读】

本课主要认识水葫芦和金鱼藻,因此教科书 中用“水葫芦和金鱼藻是两种 常见的水生植物”来表述,而画面中间有一句话 “我还认识水花生、浮萍 ”,意思是学生仅仅认识水葫芦和金鱼藻是不够的,在可能的情况下,可以认识更 多的水生植物,如水花生、浮萍、莲、菱、菖蒲、茭白等。认识这些水生植物,是建立在学生的经验基础上的,并不是在课堂上一次完成,应该在课外请父母帮助继续认识水生植物。【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2.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过程与方法:

1.用简图画出水生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2.在观察中提出问题,探究水葫芦浮在水面的秘密。情感、态度、价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水生植物》教学反思

《水生植物》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水生植物》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生植物》教学反思1

(一)

像这样的课如果没有真实的材料准备,那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学生在课堂上的愉悦感也很难激发。所以,我决定去找这些水生植物。在上水生植物前一天,我在城区转了一大圈,终于满载而归。找来了很多的水葫芦、浮萍……虽然,看到的一些老师很多都不解我为什么这么费劲!但我感觉这其实很有乐趣,更何况有了这些准备,孩子们在我的课堂会更加的开心,更喜欢我的科学课,那乐趣就更多了,何乐而不为呢?从课堂的实际情况反应,效果确实很好!一些平时在学生眼里根本看不上眼的东西,只要放到实验桌上那身价是完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水生植物项目验收

湿地公园湿地植物建设项目检查验收办法

一、检查验收依据

1、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管理办法。

2、湿地植物建设项目设计施工图、设计说明书。

3、湿地植物建设项目批复。

4、相关行业规范和标准。

二、检查验收内容

1、湿地植物栽植的种类、面积、密度、数量、质量。

2、乔木栽植的种类、规格、数量。

3、花草栽植的种类、面积、质量。

4、湿地植物修复面积、质量。

5、土方工程量。

6、地形整理情况。

7、施工档案。

8、项目设计的其它内容。

三、检查验收组织程序

(一)中间验收

施工过程中,涉及的隐蔽工程、苗木和技术性较强的中间过程验收,须由项目建设单位(项目承建县区林业局、农工局或施工单位)书面上报湿地办进行验收。

(二)自查验收

项目完工后,进入养护期。养护期结束后,项目建设单位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全面自查验收,须将工程过程管理资料、竣工图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水生植物种植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工地现状

2、本地区气候

3、水生植物的生态习性

4、工期要求

二、水生植物的生态习性及栽培管理

1、芦苇

芦苇,禾木科,多年生草本。地下有粗壮匍匐的根状茎。叶片广披针形,排列成两行。夏秋开花,圆锥花序长10---40厘米,分枝稍伸展。生长于池沼,河岸,湖边,水渠,路旁。

芦苇只有水深在10—25cm时,才生长发育良好,因此控制水位深浅是芦苇能否正常生长的关键因素,设计栽植密度为16丛/㎡。

2、香蒲

香蒲(cattail)为为多年生落叶、宿根性挺水型的单子叶植物。又名蒲草、蒲菜、猫尾草。因其穗状花序呈蜡烛状,故又称水烛。茎极短且不明显。走茎发达,不分歧或偶尔分歧,不呈肥大状,外皮殆为淡黄褐色,前端可以不断地分化出不定芽株。喜温暖、光照充足的环境,生于池塘、河滩、渠旁、潮湿多水处。香蒲是重要的水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水生植物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水生植物说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