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倌二舅和茶的散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7-25 07:14:1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羊倌二舅和茶的散文

羊倌二舅和茶的散文

随着年龄的增长,关于家乡的画面时不时地在脑海里浮现。原来,留在心里的童年印象一直清晰,从未远去。

记得生产队刚解体的时候,我家养了十多只羊。

那十几只羊,乖顺听话,只需接送几次,它们便认得回家的路。记忆中有这样的镜头:夕阳西下,炊烟袅袅,羊儿们顶着余辉一个跟着一个,鱼贯走进家门,奔向我们早已准备好的水和饲料。随着它们的归来,喂猪喂鸡,烧火做饭,寂静的小院便喧闹起来。

家里大人上班,孩子上学,没人去当“羊倌”。邻家二舅在生产队一直放羊,我们养羊的几家人一合计,雇了二舅当羊倌。说是二舅,根本不是什么亲戚,只是随着村里人叫的。模糊记得他大约五十多岁,个子不高,冬天常常披一件大棉袄,从来不系扣子。

每天早晨,我们把羊放出来,不用吆喝,一只只羊跟着来到二舅家大门口。二舅披着棉袄,等着他的羊群集合完毕,挥舞着羊鞭,跟在羊群后面,乐哉悠哉,我曾经一度很是羡慕他的自由自在。

那时,井拔凉水是最佳饮料。无论大人孩子,渴了,拿起水瓢,“咕咚咕咚”一顿狂饮完事。人们很少喝茶,家里预备的茶叶也只有来了客人,才拿出来享用。我家的茶叶盒和茶具擦的一尘不染,很少使用,当做摆设摆在柜上。羊倌二舅来了,却是例外,我们要去烧好热水,在妈妈的指点下,在一个大茶缸子里放一大把茶叶,然后倒入滚烫的开水,茶叶都漂浮起来,不一会茶叶就占据茶缸一半,浓酽,棕红,透明中泛著淡淡的碧绿。

二舅怎么不怕热呢?滚烫滚烫的水刚倒进茶碗,他嘴一煸,“刺溜刺溜”喝了三碗过后,便开始漫无边际地聊起来。

多数时候,二舅都是先汇报这一天放羊的'经历:,哪只羊长得快,哪只养不听话;还有他为了让羊吃得饱,去了哪些地方,费了多少力,受了多少累。津津有味地说起来没完没了,我们趴在妈妈身边瞪着眼睛听着。

妈妈没有专心陪二舅闲聊,她或者搓绳,或是纳鞋底、缝补衣服。间或给二舅续上茶水,然后有一搭没一搭地陪着二舅聊着。

二舅喝起茶水那么香,啜一口,很香甜的样子。换了话题,那块地长得好,谁家的小子能干活;谁家玉米种选得好,谁家的庄稼高产,他都娓娓道来。二舅就是一个“天下知”,农村的许多民俗、红白喜事的规矩、土得掉渣的俗语,都在二舅喝茶中被我无意间记在了心里。待到二舅把两个暖壶的水都喝光了,他才起身回家了。我们早已困得睁不开眼睛。

有一次,我家的一只母羊在山上下小羊羔了。傍晚,羊群后面,跟着抱着小羊羔的二舅,爸爸妈妈见了,十分高兴,炒菜烫酒,招待二舅,二舅一边喝酒一边不忘邀功,喝掉半斤度数极高的烈性酒后,开始喝茶,直到酒饱茶足才满意地离去。

过不了几天,二舅又来了,照样沏茶水,喝茶,闲聊,现在想起来,二舅家那时家境一般,他真是把我家当做一个极好的茶馆了。

二舅放羊还是极其认真的,十几只羊膘肥体壮,繁殖到三十多只。后来,爸爸工作调动了,搬走以后,家里再也不养羊了,就再也没有见过羊倌二舅。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想必二舅再也不用到别人家过茶瘾了吧。他一定会在放羊归来,沏上一壶好茶,含饴弄孙,乐享晚年了吧!

第2篇:肥西羊倌散文

肥西羊倌散文

“我一心要致富,走再多的弯路也不会放弃!”肥西平塘郢的孔德厚,看着自己膘肥体壮的波尔羊,自豪而又坚定地对我说。

我是通过叶岗小学凌老师的引荐,才认识这位养羊能手的,其实他正在为一位客户宰杀肥羊。10多年来,他加工过砖坯,做过稻谷加工、养过猪,经历了无数次艰难挫折,吃过很多苦,面对了很多嘲笑和白眼。他的邻居感慨地说,孔德厚是一个真正的汉子!

20岁左右的孔德厚,踌躇满志。他买了一台小型制砖机,整天泥一身水一身,在窑厂里打砖坯,没有时间顾及家里的新婚妻子,导致第一次婚姻失败。但他无怨无悔,他自信自己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后来经一位老乡介绍,去太湖县,认识了他现在的妻子。虽然女方的家庭条件很差,小山村相比肥西县,贫困落后,但他没有嫌弃,因为短短的几天接触,他发现,这位太湖姑娘也是一位勤劳善良、有致富意向的人,于是答应做上门女婿。

岳父的家在山区,老人们的思想还不够解放,想致富,总是遭到老人家的阻止:“平平安安地过日子多好啊,不要去瞎捣鼓,风险太大了。”孔德厚很孝顺,不愿意让老人扫兴,虽然心头鹿撞,要干一番事业,尽快致富,做个小老板,但还是一次次打消了念头。

又过了几年,孩子大了,他暗地里和妻子商量,要回肥西老家去养猪,等赚了钱,再来把一家老小接过去看自己养的猪崽子,给大家一个惊喜。妻子一百个支持,于是把家里的积蓄交给了丈夫,希望他早日干出个模样来。

没想到,老家的集团化大规模养猪初见成效,原来的很多养猪户都因为饲料成本太高,而生猪价格太便宜,血本无归。对此,自己的父母第一个反对他养猪,说不能眼睁睁看他下井。知道了问题所在,孔德厚认真分析了市场,发现工厂化养出的猪,由于吃工厂化的饲料和各种催肥剂,猪肉口感不好。自己如果用传统的养法,猪肉的口感一定备受青睐,成本大,价格可以提高啊。可是他的努力没有成功,因为市场还没有成熟,稍微一滞销,猪天天要吃,饲料成本加大,必然亏本。

但他没有放弃。缺少基金,他拿着铁锹,到处去挖黄鳝、泥鳅出售,得钱买猪饲料。他还在老家种了几亩地,种玉米、种山芋、种草,作为猪饲料。妻子农闲时也过来帮忙,更加坚定了孔德厚的信心。

但由于在防疫方面知识缺乏,他们的猪不停地生病,猪崽不吃食、流鼻涕、发烧时有出现。孔德厚夫妻,真正面临了巨大的困难,猪病互相传染,他们心如刀绞,求医问药,还是损失惨重。

养猪失败了,他唯一的出路是外出打工。他收拾好行李,望着自己洒下汗水的猪圈,热泪盈眶地坐上了农班车……

外面的工作也不好找,轻松的',工资低;技术性强的,他文化不高,做不了。他选择了去搬运大理石,虽然很累很脏,但工资高。几天下来,他累得筋疲力尽,回家倒床上就打呼噜。同事们看到他瘦了黑了,说,不要抢活干,身体最重要啊!他说,我就是要抢活干,尽快挣到钱,回家学习养猪技术啊!

工友里有个山东人,非常佩服他的人品,对他说的话,很感兴趣,说他们山东很多人养波尔羊成功致富了。波尔羊,口粗,什么秸秆都吃,而且抵抗力强,不好生病。真的?能不“能带我去看看?”当时,孔德厚心潮澎湃,激动万分,似乎看到了曙光、看到了希望。工友说:可以啊,等过年回家,我带你去参观。像“你这样能吃苦、不怕脏的人,养羊绝对能成功喜气“羊羊” 周龙兴/摄的!”

孔德厚的干劲更足了,谁请假了,他就去顶班干活,有时候连干48小时不休息。可是,不见他叫苦叫累,心中的希望就是攒了钱回家养羊,把那些废弃的猪圈养上波尔羊。孔德厚把挣到的每分钱都存进银行,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

他夜以继日如牛一般劳作,有一次累得头晕,差点摔倒。住进了医院,只要医生说不是大病,立即就离开医院,到工地上去干活。一切都是为了自己心中的养殖梦。

1999年,孔德厚从山东运回了一车波尔种山羊。村里的一位退休兽医看到后,连连摇头,因为,他曾被周公山一位养羊人家聘请去做过专职兽医,像服侍自家的小娃娃一样服侍波尔羊,结果,一年下来,羊,死的死亡的亡,彻底失败。他不信孔德厚,这个毫无兽医经验的人能养好波尔羊。虽然是当头一盆冷水,虽然是首次养羊,初出茅庐脑子一片空白,但孔德厚的信念坚定不动摇,他按照工友传授的经验认认真真地喂养着,而且每天夜里捧起养羊技术书籍研究着。

邻村的一位大学生,是安徽农业大学毕业的。孔德厚三顾茅庐,讨教了很多养羊要领。他听从大学生的指教:防病从卫生抓起。严格认真定时打防疫针。平时注意羊的情绪动态,发现病羊,立即隔离……功夫不负有心人。从冬到秋,没有出现病死的羊。几只老母羊产下一大群小羊仔。羊圈打开,树林里、田野里,都是羊。真的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情景。说到这里,孔德厚吟着,一脸的骄傲与喜悦。

很快,他遇到了赚钱的良机,几个养猪户要改养波尔羊,以1000元一头买他小种羊。孔德厚终于赚钱了,老家人尽皆知,太湖的亲戚也开始夸奖他了,由以前的摇头变为跷起大拇指。他们也来肥西挑选波尔羊去太湖养殖。这一次,孔德厚为老年亲戚尽了孝心。选羊,培训技术,找车运载,让亲戚无限感激。孔德厚说,一花独放不是春,大家都富裕了,才是我追求的梦想。

第3篇:羊倌情结现代散文

羊倌情结现代散文

在羊倌的眼里,每只羊都是特别的。所以,我在心里呼他们为羊,而不称其为学生。于是,自己便不再是那个长衫师者,成了一旷野放牧人。青葱岁月,已渐消无痕。目之所见,是年年草绿羊肥;耳听之音,亦是岁岁牧歌长吟。

年幼的时候,总是木讷有余,激情不足,于是少见梦想。偶有念想驻入脑中,也是与羊倌无关的。那次念想的涌起,该还是在中学时。大概是被爸爸禁看杂书太久,抵不住诱惑,于是有一日,在家中无人时,我顺着木梯,爬上了那个堆着杂物的阁楼。幽暗里,我摸索到了那堆被弃的书。粉尘扬起,我还是辨出了一个个熟稔的名字。可遍寻也未见念念不忘的《长干行》的最后一卷。失意中,陪着那些尘土中的书呆坐了很久。却因遗憾而生出了强烈的愿望:有一天,我要让这些暗里的书走进明亮的厅堂。自己端坐堂前,偶游卷中,抬首即可看厅中阅书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二舅的幸福生活的散文

二舅的幸福生活的散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散文吧?散文对作者主观感情的要求是所有文体中仅次于诗歌的。你有了解过散文的写作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舅的幸福生活的散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母亲兄弟姐妹间一直很团结,总会能让人感觉到浓浓的亲情,还有那些来自亲情的暧。一直,我为出生在这样一个大家庭里而自豪着。

如今的年月,很多淳朴的东西被肤浅的欲望腐蚀,而至掩埋,就连亲人,在利益与金钱的驱动下亦变得一文不值,那些冷漠将无边的苍凉托起,最后,面目全非。人的心,变得很遥远,那些我们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血肉相连的情份也终究是成了新时代所谓新气象的牺牲品。

世间再变,我们始终是亲人,记得我们毕竟一脉相承,多好!有什么能比得上亲情的份量呢?

只要一家有事,便是大家的事,电话里互相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忆二舅经典散文

忆二舅经典散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经常看到散文吧?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短小精悍,表现真人真事真是感情的问题。那么你真的知道要怎么写散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忆二舅经典散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忆二舅经典散文 篇1

最不起眼的小事,往往最难忘记。纵然淡漠如轻烟,也会触动心房,诱发阵阵颤栗。

我上小学的时候,忽然喜欢起美术来,就整日搜罗纸张。一日,我到二舅家串门,见屋墙上挂着个小本子,心里一阵窃喜,本想当面要,怕遭拒绝。等大人们出去后,我便麻利地用竹竿把它戳下来。我如获至宝,偷偷地躲到磨坊里,把那小本子撕成散页,然后创作起“作品”来。

正当我涂抹得兴高采烈时,二妗子突然走来,她见此情景,脸色陡然变得铁青:“我的娘哎,那是购粮证。弄坏了它,我们往后咋过啊!”

二舅闻声走了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过年与二舅散文

“年”是什么?我一直搞不清。有人说,“年”的古字为“秊”。从其字型构造来看,它明显与“禾”有关。“禾”,就是田地里生长的庄稼。“禾”下加“干”,应该是指谷物的成熟。春种夏耘,秋收冬藏,在古老的农耕文明时期,“过年”就意味着一个轮回的结束,又一个轮回的开始。还有人说,“年”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独角怪兽,它每逢除夕,神出鬼没,祸害人间。因此,人们只好穿上红衣、燃放爆竹,加以驱赶。说起来您别不信,在我成长的岁月里,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就以为“年”就是怪兽。

要说这种想法,的确有些离奇和古怪。可在那段懵懂的岁月里,这想法在我的脑海中却又是实实在在的。如若追根究底,这种想法的产生,它不但与“过年”有关,而且也和一个人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关于“年”是怪兽的传说或许早已有之,只是当时的我对此并不了解;而那个人却是我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羊倌二舅和茶的散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羊倌二舅和茶的散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