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呼伦贝尔大草原之旅的网络散文
呼伦贝尔大草原之旅的网络散文
辽阔的草原上,河水静静流淌,有一只牛儿路过我们的账房……
去呼伦贝尔大草原回来已有些时日了,有时一觉醒来,还是这种景象,梦一般,歌一般。悠远绵长的草原之歌正是对草原这种风吹不息,生命不止的吟唱。
都说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当我真的置身于草原,我体会了为什么这样说。
我想草原一定是有母性的,她哺乳着成群的牛羊,喂养着一代又一代的游牧民族,有妈妈一样的特性的草原,以她温柔,包涵,静默,轻缓的性格,使我有一点莫名的感动。
在儿时的心灵里就已堆积了对草原的种种幻想和传说,“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相传啊,在那遥远的大草原,有这样一位英雄,成吉思汗……”
如果有机会去亲近大草原,让幻想走到眼前,是没有比这更欣喜的事情,所以这次光明组织去草原,我想也没有多想,当然是去了。
行了一夜的车,早上醒来,睁开眼睛,地平线上一轮红日正试着突破云层,已经露出鲜红的一角,在天边与绿地的交界处冉冉升起,我感觉到了心跳的加快,为这从未谋面的景象。走下车,呼吸一下清晨的空气,微凉的风吹来,野地里小花缓缓摇摆,一阵芬芳扑鼻而来,花草与树木清香的味道,流遍了周身,那一刻,好想欢呼起来。
草原的.通透和敞亮,使初升的太阳显得尤其的大而圆,大的饱满,红得耀眼,置身于金灿灿晨光中,迷奂而晕玄。
还未到达目的地,车续续前行,中途即可见成群的牛羊在山坡上,在草地上,或埋头吃草、或悠闲漫步、或席地而座的景象。突然我有种错觉,是不是天上的云朵掉到地上成了羊群,或是地上的羊群被赶到了山上,化作了云朵?那画面的和谐之美,使我的目光无法抽走,久久凝视。放眼望去,条条清澈的河流纵横交织,象给草原带了水晶项链。缓缓的山丘和绵延的绿地紧紧依恋,也许永远都不会分离。
早上八点多来到了阿尔山市,那里其实是个群山环绕的崭新的小镇。一所所可爱的小房子,二三层楼高,都依偎在山脚下。绿色的山,彩色的建筑,有点安徒生童话里的影子。在这里四处可见慢节奏的生活。街道上人们悠闲的散步,偶尔驶来两辆车,也可当作街上的风景,竞不显得嘈杂和吵闹。小镇上有一处泉眼,是有名的五里泉,人们都到那里打水饮用,听说这个小镇上的原住居民是从不得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因此这泉水也被称为圣水。我蹲在泉水边用手捧着喝,很甘甜,到现在还深深怀念那五里泉水的味道。不仅泉水,连那个叫阿尔山市的小镇也让人想念。
下午到了巴尔虎左旗,当地人称为东旗,在这儿的街道上可以零星看到穿着长袍的蒙古人民,长着结实的身材,古朴的面孔,带着热情、直爽的表情。晚上在这里的一家小店吃了传说中的手把肉。桌子摆在室外,就着微薄的光照和月光,大家仿佛都吃的都酣畅痛快。我们就在这儿的一家宾馆留宿一夜,我称之为“左旗一夜”。
第二天,开始徒步草原,从下车的一刹那,我的儿子小泽已经迫不及待象只小野马奔跑起来,转瞬成了我前方的影子。我们一行二十三人,开始了十二公里的草原徒步。宽敞辽阔的草原,让人如释重负般的轻松。每个人都象放出去的风筝般,纵情向远方。在这广阔的绿地下,心灵如飞翔的小鸟自由自在,蓝蓝的天空,淡淡的云彩,白云下面牛羊成群,马儿奔跑。因为连年的干旱,草地上的草显得有些稀疏,但长出来的每株草,都傲然挺拨着美妙的身姿。一朵朵蒲公英星星点点地散落在绿地之中,随风慢摇轻舞。不知名的小野花悄然绽放,它们也并不寂寞,有蝶儿来采蜜,有鸟儿来唱歌。草原是幽静的,鸟儿有节奏的鸣叫,成了特别悦耳的音乐。草原之大,淹没了我们,草原之远,与天相接,与云相吻。草原是一首无声的歌,缓缓地,缓缓地象那其上的小河静静流淌在我们的心里。我们每个人都不能说不爱这片绿地。她象妈妈一样,接纳了我们的悲伤和欢乐。又滋养着众多生灵,一株株青草上,升腾着不息的生命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怪不得草原上会出现一代英雄人物,原来这里是真正滋养顽强生命力的地方呀!
长途跋涉结束了,领队为我们选了一个近湖水的地方作为栖息露营之地。一片片湖泊在天空的映衬下泛着微蓝色的光芒。象晶莹的宝石镶嵌在绿地之中。坐在湖边,感到一阵阵清凉袭来,无比惬意,总算甩开了途中的高温和干燥,因为近水源很近,所以这里有两处牧民的家,他们住的是木房子,牧养的成群的牛羊就在这里吃草、饮水。在这里我体验了牛与人和协共处的快乐与欣喜,我坐在草地上看着牛吃草,牛抬起头看着我,也并不觉得陌生。有一只小牛随着牛妈妈,妈妈走哪儿,他就跟哪儿;有两只牛不知是打架还是打闹,用角互相顶着对方,片刻自动平息下来;还有一只牛坐下来休息,另一只靠他身边……看着千姿百态的群牛,乐趣丛生。能有这样的时间,能这样静坐在大草原上,看着近在眼前的牛羊,对于生活在都市里的人来讲这真是一次难得的心灵沐浴。
晚餐共享了安妮和雄哥的炉具,带着安妮的宝贝和我的宝贝,我们五人坐一圈,其它驴友也各自围坐一圈,吃着大餐——草原涮羊肉,絮着家常,幸福感直线飙升……傍晚牛儿自己都要陆续回家了,我们的账篷区占了他们回家的路,有几只牛儿频频要去拜访位于边上的“光明和大勇的家”,都被“有才的”大勇先生领着牛儿们绕道而行了。
牧民家的大门外有口压水的井,供给了我们充足的水源,在井边洗漱,打水,压水玩儿,实足是一种乐趣,牛也会把头伸到井的出水口下面,争相等着人给他们压水,服务,那模样是十足的心安理得,五哥不知给多少头牛饮了水了,还乐呵呵地说:侍候侍候牛感觉还真挺好啊!
夕阳西下,晚霞染红了我们的脸。二十几人围一大圈做起了游戏,被罚到的人都不约而同唱起了怀旧的老歌……就这样闹着,笑着,直到暮色渐深,直到草原上的大月亮升起,直到小鸟也睡了,直到草原大地也睡了,我们才各自回了各自的账篷,象迟归的孩子,为了迎接新一天那轮红日的升起,全都不知不觉睡着了……
第2篇:呼伦贝尔大草原导游词
呼伦贝尔大草原导游词
女士们、先生们,你们好!
欢迎到呼伦贝尔观光游览!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这个美丽的草原为什么叫呼伦贝尔草原。这里(呼伦贝尔)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在很久的时候,草原上有一对情侣,姑娘叫呼伦,小伙叫贝尔,一天妖魔莽古斯抢走了呼伦姑娘,吸干了草原上的水,使牧草枯黄,牲畜倒毙。为了救草原,救呼伦,贝尔日以继夜,长途跋涉寻找妖魔。由于劳累,使他昏倒在地。幻觉中,他看到了呼伦被妖术变成了一朵阿日楞花在风沙中受煎熬。贝尔醒后,用水浇灌,呼伦恢复了人身,妖魔不罢休,重新抢回了呼伦。为了救草原,呼伦设计智取了妖魔头上的神珠吞下,变成了湖水,同时,贝尔也杀死了众小妖。贝尔在湖边找不到呼伦,悲痛欲绝,纵身跃入湖中。顿时,山崩地裂,草原上形成了两个湖泊,呼伦湖和贝尔湖,乌尔逊河把两湖紧紧地联在一起。草原上的人们为了永远怀念他(她)们,就把这版草原取名为呼伦贝尔。
呼伦贝尔面积为250.557平方公里,现有266万人口,是以蒙古族为主体的民族,其中有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汉满、俄罗斯等36个民族组成。呼伦贝尔草原由于未受到污染,被人称之为“绿色净土”。
(进入草原时)
现在,我们已来到了呼伦贝尔大草原。你我远离了城市,远离了闹市,走进了草原,你看,草原犹如碧绿的地毯,绿茵茵、软绵绵。往远看,草原上盛开着无数种野花,星星点点的蒙古包上升起缕缕炊烟。微风吹来,牧草飘动,马群、牛群、羊群飘来飘去,处处可见“风吹草低见年羊”的优美景象。
(来到蒙古包)
这就是刚才我们在车上所看到的蒙古包。瞧,主人已出来迎接我们了,当然了,这可不是安排好的接待程序。在进蒙古包前,素以热情好客著称的蒙古牧民在听到有人来的脚步声时,他们总是走出包外热情迎接你。迎客时,他们将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施礼,随着“赛、赛白努”(好!您好!)的问候,客人被请入包内,男坐左,女坐右,主人坐中间,只要你一落座主人就会端上奶茶和各种奶制品请大家品尝,过一会儿,又会端上奶茶和各种奶制品请大家品尝,过一会儿,又会端上“手扒肉”,同时,还会向您献上“哈达”,敬上美酒。美酒和歌声在一起,就像蓝天和白支、绿草和鲜花在一起。在民间有无歌不成酒宴之说。草原牧人无论男女老少,人人都会唱,在敬酒中,代替美味佳肴的就是草原民歌和悠扬动听的马头琴广袤辽阔草原上的蒙古民族不仅能歌而且善舞。在这里,你不仅能看到传统的民族舞蹈。在这里,你不仅能看到传统的民族舞蹈,还会看到节奏欢快,舞步刚劲在现代民族舞蹈。现在我们就进蒙古包,当一回蒙古族牧民的客人。
(走出蒙古包)
在蓝天白去之下,你看到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成群的牛羊,奔腾的骏马和有着娴熟骑马和有着娴熟骑马技能的牧民手持马杆、挥动马鞭,策马驰骋的英姿。想体验一下吗?胆大的不妨骑上蒙古马跑上几圈,要不骑上骆驼走一走,逛一逛,如果哪位不敢骑马或骆驼的话,没关系,坐一坐草原的“勒勒车”,也可找到游牧生活的乐趣。
(介绍蒙古族人的身体状况)
到草原亲眼看看,蒙古族姑娘哪一个不是风姿绰约、挺拔健美?小伙子哪一个不是盘腱突露、充满谊气与力度?据说这与蒙古族追逐奔跑和马上运动的生活习惯有关,同时对长期以来养育了解空虚民族的奶茶和奶食品所起的壮盘健骨的作用也不可低估。
(介绍蒙古族饮食习惯)
先说奶茶:主人把砖茶捣成碎末,加水煎熬,待茶水郑着茶末哗哗响起时,倒进鲜牛奶,喝着这样的奶茶,从风雪严寒归来的牧人顿时暖和了身子。一碗奶茶、一把炒米,或几块奶豆腐、几块羊肉,就算一顿美餐了,牧民的奶食品有奶干、奶皮子、奶豆腐、奶酒、奶酷和白油、黄油等。正餐可以肉食与面食调剂。
来到草原,不吃手扒肉,那才叫人遗憾呢!手扒肉是把洗净的全羊切成几大块放在清水里煮,开上两滚,离火起锅,持蒙古刀,边割边吃。蒙古人认为肉的外表刚变白,肉里透着微红的血丝,这才是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肉的营养。
(介绍蒙古族服饰)
草原上,一年四季都能看到穿蒙古袍的蒙古人。蒙古袍是古代牧民社会生产实践的产物。穿袍要配上腰带和头饰。袍子领高袖长,为的是保护脖子手腕不被蚊虫叮咬;袍身松弛宽展,既能马上运动自如,又可裹住膝盖腿腕不受风寒。而今,草原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各位服装已进入草原,但是,袍服毕竟是蒙古族的文化遗产,在蒙古人眼里,蒙古袍已成了民族意识和民族观念的象征。
(介绍蒙古包)
来到草原,亲眼见到了蒙古包,可是,你知道蒙古包流传的历史和它的构造吗?
根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早在唐尧、虞舜时,匈奴人的先祖就居住在“北地”,穿皮革、披毡裘、住穹庐,人人都知道的“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中的“穹庐”就是淬至今的蒙古族毡帐——蒙古包。从那时算来,蒙古包的历史少说也有4000多年了,蒙古包——一个伟大民族浓缩的历史。
说说蒙古包的构造:牧民用石块垒起圆形房基,把木杆和皮毛绳穿成的“哈纳”(墙壁架)立在房基上,上面成斜坡状,并搭上“乌尼”(椽子)片。而后在“哈纳”和“乌尼”片的外面包上毛毡或兽皮,一座呈圆形尖顶的蒙古包就落成了,呈圆形蒙古包对大风雪阻力小,下雨时包顶不存水,门小且连着地,雪不易堆积,网状墙便于搬迁时折叠,适合游牧生活,这也许就是蒙古包的结构几千年不加改变的原因吧。
如果说蒙古包是蒙古人的家的话,那么草原特有的“勒勒车”就是蒙古人一个移动的“家”。
勒勒车“吱呀呀,吱呀呀”碾过的辙印究竟有多长?年代有多远?现已无法考证。勒勒车是以桦木为造车原料。车瓦、幅条、轮心、车轴、车辕、车架全用桦木做成,质地坚硬,着水受潮不易变形。勒勒车车轮又高又大,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草原上的勒勒车常常要碾过茂密的草丛、浓厚的积雪、河边湖滨的沼泽地带,由于车轮高大,能避免陷车,畅通无阴。牧人倒扬(搬家),前边载人,后边拉货。勒勒车是草原牧人必备的家当和亲密的伙伴。
(介绍蒙古族节庆)
草原上的节日有许多,但最有名的还算草原盛会——那达慕。“那达慕”蒙古语是娱乐、游艺、玩的意思。一般活动包括赛马、摔跤、射箭和民族文艺表演等。那达慕历史悠久,早在700年前就闻名于世。现在的那达慕一般都在6、7月间举行。这时正是草原牧草茂盛、年头肥壮的丰收季节。牧民需要出售牲畜和畜产品、购买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草原辽阔,牧民游牧,聚集一起,机会不多,所以,那达慕大会自然也就成了物资交流的大会。
说到那达慕,不能不说“祭敖包”。“敖包”,蒙古语的音译,意思是“堆子”,它是由人工堆积起来的石堆或土堆,一般建在山顶或丘陵之上,茫茫草原,辽阔无边,方向和道路难以确认于是人们就想到了这个办法,垒石成堆,当做标志。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它逐步演变成了祭祀山神和路神的地方。祭敖包是蒙古族人最为隆重的祭礼活动。祭祀时,敖包上要插树枝,上挂五颜六色的布条或写有经文的纸旗。祭祀礼仪一般有4种,即:血祭、酒祭、火祭、玉祭,但不论哪种,都要请喇嘛焚香点火,育经念咒。人们都要从左向右围着敖包转3圈,有的要向堆上扔几块小石头等,祈神降福,保佑人畜兴旺。礼仪结束,人们便进入了无拘无束、自由欢迎的阶段。牧民不仅要举行传统的赛马、摔跤、射箭等传统的活动项目,还要引吭高歌,翩翩起舞,开怀畅饮。此刻,有些青年男女便悄悄避开人群去谈情说爱了,这就是所说的“敖包相会”吧。不过,现在的“祭敖包”往往是为了旅游的需要而兴行的,礼仪也就更为简单了。
(总结性说明)
各位尊贵的客人,我们在草原上有过这样一段体验,可能使各位对草原上生活的蒙古民族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吧,对美丽的呼伦贝尔草原可能也有了一些感情。同样,草原和草原上的人也很欢迎大家,她将以极大的热情欢迎各位再次光临。
女士们、先生们,让你我能的机会再次相会在草原,在呼伦贝尔。
第3篇:呼伦贝尔大草原说明文
呼伦贝尔大草原说明文
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特别是说明文,说明文有的是以时间为序,有的是以空间为序;有的由现象写到本质,有的由主写到次;有的按工艺流程顺序来说明,有的按事物的性质、功用、原理等顺序来说明。优秀的说明文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说明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放假的时候,我跟着妈妈来到了爸爸工作的地方——美丽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在这里我欣赏到了世界三大草原之一的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神韵!
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总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地域辽阔,生长着针茅、苜蓿、冰草等120多种营养丰富的牧草,她是一片没有任何污染的绿色净土。当你来到美丽、富饶、神奇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才能真正感受到什么是“蓝天白云”,什么是“绿色净土”!她像一位美丽的姑娘,一天之中变换着不同的衣裳。
第4篇:游呼伦贝尔大草原
游呼伦贝尔大草原
游呼伦贝尔大草原1
暑假的时候,我们全家人去呼伦贝尔大草原玩,当我听到的时候特别的兴奋,妈妈告诉我说“今天,我们也收拾去玩的行李,明早就要出发了。”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我们全家人一起向呼伦贝尔进发。我们坐了大概三个小时的飞机,终于到达了呼伦贝尔大草原,我迫不及待的把行李放在蒙古包里,也就是我们住的地方,跑了出去。在大草原里自由的玩耍,在一片绿油油的草原里打了两个滚,才想起来,我还没有好好的参观我的蒙古包呢!我连忙跑回了蒙古包,看了看,觉得好精美啊!地上一块木头一样的床特别的柔软,特别的舒服,还有一些精美的挂饰,蒙古包虽然很小,但很齐全。
我在大草原玩了草地,参观了蒙古包,接下来就要去玩了,骑马,卡丁车,还喂了马吃胡萝卜,可好玩了!我是第一个去喂马的,吃好了才跑得快啊!马好像几天没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