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乒乓变奏曲》的说课稿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7-24 07:13:2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四年级《乒乓变奏曲》的说课稿

四年级《乒乓变奏曲》的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音版四年级上册欣赏课《乒乓变奏曲》。钢琴曲《乒乓变奏曲》的主题音乐取材于儿童歌曲《小小球儿闪银光》,活泼欢快,表现孩子们打乒乓球时的快乐神情和熟练的球技。乐曲运用了变奏的手法,把非常简洁,带顿音的单声部旋律反复进行变奏,好像乒乓球在小球手的你推我挡之下,一来一去,银光闪闪。乐曲包含五个变奏,层层递进,把一场激烈的乒乓球比赛呈现给大家。本节课通过聆听分析《乒乓变奏曲》,使学生能够哼唱音乐主题旋律,了解“变奏曲”这一音乐体裁,并通过对五次变奏的分析,感知音乐要素对主题旋律进行变化所起的作用。

二、 学情分析:

1。知识能力方面: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和低年级学生相比已经具有初步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分析能力。我校本着“让每一位学生学会一样乐器”的教学理念,长期坚持“口琴进课堂”,四年级学生经过四年的口琴学习已经具备用口琴自主吹奏简单歌曲的能力。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周边的事物产生着浓厚的兴趣,有着强烈的学习愿望,具有较强的自行探究的能力,在观察能力、思维能力、音乐实践方面都有了较好的提高。强烈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喜欢在自己的探索中获取知识,喜欢在玩中学,喜欢在做中学,喜欢在想中学,喜欢在用中学。

2。信息技术方面:我校作为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教育创新实验校、河北省现代教育示范学校和英特尔未来教育实验学校,学校的硬件设施配置到位,各班均建有各自的班级网络平台。在浓郁的氛围熏陶下,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搜集整理能力、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并且乐于动手,积极主动,对具有创新性的学习活动兴趣高涨。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学情和教学内容,结合我校目标导学理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够完成教师发布到班级网络平台上的学习任务,掌握“变奏”和“变奏曲”的相关知识。

2、能够感知音乐的节奏、力度、速度、音区、情绪等方面的变化,并初步掌握几种变奏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 课前网络自主学习,初步掌握本课知识点。课中问题驱动,深入探究,理性理解“变奏”和“变奏曲”。课后拓展,实践应用,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从音乐的变奏中感受乒乓球比赛的激烈场面,在参与网络互动学习、课堂探究活动、课后拓展创编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思维能力和创作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四、设计理念:

一是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

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重构,使信息化前移,先学后导。教学过程分为课前网络自主学习——课中互动深入探究——课后拓展应用实践三部分。

二是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学生在课堂上运用平板电脑点击教师分发给每个小组不同的任务,进行小组活动;运用网络平台进行投票;运用音乐作曲软件进行音乐创编活动等。

三、小乐器进课堂。

学生利用手中的口琴等小乐器,积极参与到各项音乐实践活动中,增强了对乐器的理解,促进了学生知识的吸收和内化。

五、课前准备:

一、 音乐多媒体网络教室,一组一机,并安装相关音乐软件。

二、 微课、聆听的乐曲、教学。

三、 三人行班级网络平台,教师发布学习任务和微课,以及课题实践活动中小组要完成的任务文件夹。

六、教学过程:

结合上述理念,本课分为【课前自主学习】→【课中问题驱动,深入探究】→【课后拓展,实践应用】三部分。

课前网络自主学习

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重构,先学后导,使信息化前移。课前教师在“三人行”班级网络互动平台的任务集中发布任务:学生可以根据教师发布的相关任务和微课,根据自身情况来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学生根据任务步骤首先进行查找资料,观看微课并聆听5首变奏曲,之后在任务集的互动区中交流互动,发布自己的收获和疑问。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在线辅导,并在课堂上重点解决学生关注度最高的问题。这个环节中“信息传递”是学生在课前进行的,老师不仅提供了视频,还可以提供在线的辅导,利用班级网络平台进行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教师能够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在之后的课堂教学上给予有效的辅导,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内化过程。

课中问题驱动,深入探究

(一)学习回顾与设疑:

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进行课前网络学习的回顾,复习知识点,为本节课音乐活动的开展做铺垫。观看之后,教师把学生在网络交流互动中提出的关注度较高的问题抛给大家——“音乐是如何进行变奏的?”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以《乒乓变奏曲》为例,问题驱动进行深入探究。

1、 亲身体验旋律变奏。

学生改变速度和音高用口琴吹奏《乒乓变奏曲》主题旋律,感受速度、音乐变化后带音乐形象发生的相应变化。从演奏实践中亲身体验:什么是变奏以及音乐变奏后带给我们的不同感受。

2、 感受聆听《乒乓变奏曲》。

通过教学引领学生聆听分析《乒乓变奏曲》。通过回答问题:同学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让学生感受《乒乓变奏曲》情绪的变化,感受一场激烈的乒乓球比赛。教学中形象的小乒乓球和2012奥运会现场的视频,使学生视听结合,把原本枯燥的音乐欣赏变得“有声有色”。

3、 小组协作,分析探究。

小组分段聆听分析。《乒乓变奏曲》中把主题旋律进行了五次变奏,教师通过网络平台把分析五次变奏的任务分别派发给班级的六个小组,每个小组只要点击本小组的任务文件夹完成任务即可。每个任务文件夹中包括:音乐主题旋律、变奏旋律之一、任务卡及温馨提示,帮助指导小组活动高效有序的进行。而一组一机的运用使得每个小组可以在短时间内浏览本组的任务并获得相应的指导,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使原来不容易控制的小组讨论变成了目的明确,步骤有序的互动学习,学生更乐于接受这种形式的学习,所以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为了主动。这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课中拓展表演,内化吸收:

教师做导演,请学生运用变奏的方法,把《乒乓变奏曲》的主题旋律,进行简单的变奏,并且用口琴演奏出来,结合演唱和表演,排练出音乐小品《乒乓十分钟》。教师及时录像,并把作品发布到班级网络平台,学生可以点击观看,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表演活动,进一步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了内化和吸收。

课后拓展,实践应用:

1、课后组织学生开展《小星星变奏曲》音乐创编活动,学生运用课中学习的简单变奏的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运用平板电脑上的软件或者手中的口琴,把最熟悉的儿歌《小星星》进行变奏。平板电脑上的“钢琴HD”既可以用键盘演奏进行录音,又可以外录,把自己演奏音乐或演唱的歌声记录下来,学生利用这个软件开展活动,把自己认为比较成功的变奏记录下来,分享给同学们,体验音乐创作的收获和快乐!

2、在六个小组分别进行展示后,教师在“三人行”班级网络平台上发起投票,大家利用平板电脑进行投票,根据得票获得相应的分数,选出最好听的变奏曲。对优胜小组进行精神奖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教学反思

对于本节课的教学,我将从以下几点进行反思:

1。教学方式的创新——翻转课堂教学。

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先学后导。教师把课堂教学内容前置,学生可以根据教师发布的相关任务和微课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利用班级网络平台进行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内化过程。充分利用课堂通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一步内化吸收,最后指导学生实践应用。充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教师的角色的转变。

在这本节课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这节课上集“欣赏者”、“表演者”、“创作者”、“评价者”为一身,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始终在玩中学、乐中学,自主学习能力在此得到了有效的提升。而教师则完成了由“演员”向多个角色的完美转型。当学生学习新技能时,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当学生运用已学技能时,教师是导航员;当学生自主活动时,教师是观察员。

3。信息技术创新及小乐器在音乐课堂中的作用。

本节课中网络平台的合理应用,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运用网络自主学习并进行互动交流的平台。课上老师给每个小组布置的讨论任务通过平台进行分发,省去了课堂分配任务的时间,使小组活动更具指导性和差异性,提高了小组协作的效率。网络投票的及时反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乐器在音乐创编活动中既可以演奏、开展音乐实践活动,拓展了音乐创作的空间,同时促进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帮助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和吸收。

4。不足之处:

由于技术问题,学生利用平板电脑在课堂上进行的交流互动还不够,比如:音乐软件创作或录音的音乐作品如何共享,有待我们继续研究。

如何让小乐器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发挥大作用,提高音乐欣赏教学的有效性,值得我们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第2篇:乒乓变奏曲

课题:《乒乓球变奏曲》 执教年级:小学四年级

教学课时:人音版第七册

第四课 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乒乓变奏曲》的主题音乐取材于儿童歌曲《小小球儿闪银光》,欢快活泼,表现孩子们打乒乓球的快乐神情和熟练的球技。全曲包含五格变奏。前三次变奏由十六分音符的分解和弦别再左右手弹出,表现了紧张而激烈的球赛开始了。

四、五次在和弦的衬托下,主旋律变化为上行琶音和下行旋律组成,表现乒乓球飞来飞去划出的弧线,观众的欢呼和喝彩。教学内容:

1、欣赏《乒乓球伴奏曲》;

2、尝试创编《乒乓球变奏曲》 教学目标:

1、在欣赏乐曲中让学生感受乒乓球激烈场面;

2、能听出音乐的5次变奏;

3、在聆听过程中理解变奏的含义,并且用所学的只是尝试简单的变奏!

教学重点:接触变奏,了解变奏,同不同是方式感受变奏!教学难点: 让学生尝试变奏,创作变奏。教学用具:钢琴、课件、磁性卡片。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师:刚刚同学们踏着轻快地脚步走进教室,这首曲子熟悉吗? 生:熟悉„„

师:听到这首曲子你什么感受?

生:要准备上操了,要开运动会了„„

师:没错,这首曲子就是我们熟悉的《运动员进行曲》。同学们平时喜欢运动吗?生:喜欢。

师:老师也很喜欢运动.请你猜猜我在做什么运动? 2.猜动作并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运动 a.师做动作学生猜

b.师:你们在课间,课余时候都会做些什么运动呢? 踢毽子、跳绳、跳皮筋(二)聆听《乒乓变奏曲》

师:我发现你们课余生活丰富多彩.瞧!这时候课间要举行一场体育比赛,听!是场什么体育比赛呢?(图片)说说你的理由 1.初听《乒乓变奏曲》

师:是场什么比赛呢?为什么? 生:跑步,跳绳

师:对,因为它节奏很快,很跳跃,富有弹性„„

师:这首歌的作曲家到底用这段音乐表现什么运动呢?我们来看答案吧.2.看图片(乒乓赛), 师:原来是场乒乓球比赛,乒乓球作为我们的国球,无论是在奥运会还是在世界锦标赛上,我国的球员都以他们精湛的球技赢得了每场比赛的冠军。你能模仿一下打乒乓球的动作及声音吗? 3.再次聆听歌曲,并模仿打乒乓球的动作

师:下面就让我们带着动作再次聆听音乐,听得过程中想这是用什么乐器弹奏的? 生:钢琴 4.编曲名

师:你能给这段音乐取个名字吗?(乒乓歌)

(三)学唱主题旋律 1.听钢琴,排列顺序。

师:对于这首乐曲,反复出现的一段旋律你能哼唱出来吗?(可能有些忘记了),老师把这段旋律记录下来了,仔细听老师的琴声,请你把这几个乐句按照顺序排列起来。生:听音乐,排列乐曲 2.唱一唱

师:刚刚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好,那我们试着唱一唱好吗? 跟琴演唱:下面我们跟着钢琴试着用“嘣”唱出来。a.跟唱b.大声跟唱c快速齐唱

师:同学们表现的真精彩,老师根据旋律制作了乒乓歌的图形谱,你能根据图形谱把歌词填充到旋律中吗? a.慢唱b.男声唱c.女生唱d.快速齐唱

乒乒乓乓乒乒乓,乒乓比赛多精彩;乒乒乓乓乒乒乓,大家一起来喝彩。

(四)了解《乒乓变奏曲》

师:现在老师来完整的弹奏,请你听听乐曲有几个乐段?拿出纸和笔,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听到一个乐段做一下记录,可以用圆圈,数字,波浪线任何图形都行。1.听变奏曲,画图形。

2.再次聆听,做变形金刚的游戏

师:接下去我们换个方式,用身体的造型表现乐段,听到一个乐段就变一个造型,然后放着不动,听到第二个乐段再变一个造型,像变形金刚一样,总共变了几个造型,呆会请你告诉我。A: 全班摆造型;

B:再请两位学生单独做造型。(让其他学生来数数他们做了几个造型)师:同学们做了几次造型变化? 生:5次。

3.再次聆听音乐。

a:没错,但是你听的主旋律出现了几次?分别有什么变化? b:第2段(高音区),第3段(低音区)音区都发生了变化,第4段节奏很快而紧凑,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表现了什么?

同学们说的都很正确,通过乐谱我们可以看出,十六分音符的分解和弦分别在左右手弹出,表现了紧张而激烈的球赛开始了。小球在球员的手里来回跳动,观众的心也随着比赛紧张激动地跳动。我们可以说情绪发生了变化。4.第5.6段表现了什么?

在和弦的衬托下,主题旋律变化为上行琶音和下行旋律组成,表现了乒乓球飞来飞去画出了道道弧线,观众也随着比赛的炙热化不禁为队员的精彩表现而欢呼此起彼伏,形成道道人浪。

通过这首音乐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得出来,乐曲的变化都是围绕着一个主题展开的,在保留主题旋律的基础上,通过改变节奏、节拍、速度、音色或通过加装饰音等手段来改变音乐的效果和情绪,这在音乐中被称为变奏曲。那同学们说这首乐曲应该叫什么名字? 生:《乒乓变奏曲》

5、完整表现乐曲。

师:我们试着完整的表现乐曲吧。

(五)拓展与实践 1.拓展聆听《小小球儿闪银光》 师:作曲家王志刚巧妙地选取歌曲《小小球儿闪银光》中的一部分,并加以不断的变化,创作了这首钢琴独奏的《乒乓变奏曲》。请你用举手的方式找出这段音乐。

除了我们今天欣赏的《乒乓变奏曲》还有好多作曲家创作了类似的作品,请听《小星星变奏曲》。2.创编《闪烁的小星》

师:对于《闪烁的小星》这样耳熟能详的歌曲我们试着创编一下行吗?

同学们看着大屏幕上的歌词。分别从速度、拍子、情绪上变化。

(六)小结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是变奏曲,也自己时间了变化音乐,下课后也可以自己和同学们一起创作变化音乐,只要你用心,我相信你们每个人都会成为小小音乐家。同学们再见!

第3篇:教案《乒乓变奏曲》

教案《乒乓变奏曲》

教学内容:聆听《乒乓球变奏曲》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乒乓变奏曲》,初步了解“变奏曲”这一音乐体裁。

2、学生能够哼唱音乐主题旋律,感受打乒乓球时愉快的心情,从而深刻体会到了乒乓的快乐。

3、通过对变奏曲的学习与聆听,尝试音乐要素对歌曲《小小球儿闪银光》主题旋律进行变化。

教学重点:了解变奏曲的体裁以及音乐变化的特点。

教学难点:运用音乐要素对歌曲《小小球儿闪银光》的主题旋律进行创编。教学过程:

一、组织课堂

老师引领学生随《哦,十分钟》表演律动。

师:伴随着上课铃声的响起,同学们结束了高兴快乐的课间十分钟,走进了愉快的音乐四十分钟。现在让我们互相问声好吧!

二、导入

1、谈话

师:去年奥运会,各国的运动健儿都聚集在北京,展开激烈的比赛。想必在暑假间同学们一定也不会错过这次体育盛会。请你们说一说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四年级《乒乓变奏曲》的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年级《乒乓变奏曲》的说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