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含量》教学反思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7-22 07:12:4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蛋白质含量》教学反思

《蛋白质含量》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蛋白质含量》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蛋白质含量》教学反思1

《蛋白质含量》是北师大版数学第十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教材借助“蛋白质含量”这一现实情境,提出问题“250克黄豆中,蛋白质约有多少克”,让学生从情境图中选择有用信息,结合百分数的意义列出算式:250×36%.怎样计算呢?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发现需要把百分数化成分数或小数。在执教本课时,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立足于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做到旧知与新知的无缝衔接。

本课中我充分利用黄豆图这一情景,对教材内容略作了调整,从对“如何知道谁的含量高?”这一问题的探索,引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和“分数化百分数”两个旧知的复习。而又结合两者自然引出“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也用乘法计算”这一新知。学生主动的旧知复习,一切都以问题解决为目标,由点生发,水到渠成。

2、课堂教学注重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还要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多运用鼓励的方法.多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成为课堂的主人。

3、数学课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思想的传递。

本课中在对一个数乘百分数的算法探索时,当学生发现可以将百分数转化成分数和小数来帮助计算时,我向学生提出了“将新知识转化成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问题是学习数学的好方法”。之所以提到“转化”思想,我认为,这既是对学法的指导,也是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一节好的数学课,应该不仅仅是教师如何完美的将数学知识呈现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学生从数学学习中获得了哪些有价值的思想方法,如北师大新教材中已经体现出的类比、转化、集合、数形对应、符号化等数学思想方法,这些才对学生的后续学习真正受用。数学课的魅力应该体现在对学生思想的启迪。

《蛋白质含量》教学反思2

上完《蛋白质含量》这节校级公开课后,我的感受颇多。这节课主要内容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分数的方法”,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百分数的意义、明确了百分数同分数、小数的联系的基础上教学的。学习这部分的内容是为后面学习百分数的计算和应用打下基础。在教学时我立足于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做到旧知与新知的无缝衔接。课前我运用复习将分数、小数转化为百分数的方法导入,接着让学生通过对比的方法自主探索出将百分数转化为分数、小数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我除了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还特别注重算理的讲解。接着本课中在对一个数乘百分数的算法探索时,当学生发现可以将百分数转化成分数和小数来帮助计算时,我向学生提出了“将新知识转化成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问题是学习数学的好方法”。之所以提到“转化”思想,我认为,这既是对学法的指导,也是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这节课大部分学生还是掌握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可是在一上完这节课我就知道在一些细节的`地方还存在一些问题:

1、由于备课的时间比较仓促,对板书的设计没有设计好,导致最后在总结时一部分学生不能很好说出“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来计算。所以一节好的数学课板书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自己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引起重视。

2、在讲解完例题后,后面两个问题自己提问题,他们自己解决自己想要了解了问题会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新课标从“育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节课应该有情感、价值和态度观方面的目标。但这一目标又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蕴藏在多个教学目标之中。本课中借助对黄豆营养含量的研究一方面要达成新知,另一方面就是要学生明白蛋白质是人体很重要的营养成分,同学们处在生长发育期,需要注意营养搭配,形成健康饮食的好习惯。我在教学时,这方面体现的还不够,从全课看,也不够流畅,自然,如何将教育目标与教学目标有机的统一起来,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努力。

3、我觉得的我的教学机智还不够,一遇到学生的想法与自己的预设不一样时就会特别紧张,导致某些教学环节出现错误,所以在以后还应该不断的磨练自己。

《蛋白质含量》教学反思3

1、教学应立足于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做到旧知与新知的无缝衔接。

本课中我充分利用黄豆图这一情景,对教材内容略作了调整,从对“如何知道谁的含量高?”这一问题的探索,引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和 “分数化百分数”两个旧知的复习。而又结合两者自然引出“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也用乘法计算”这一新知。这一设计将以往单一、被动的开课旧知复习转变成了蕴藏于问题情境中的,学生主动的旧知复习,一切都以问题解决为目标,由点生发,水到渠成。

2、课堂教学应注重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还要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多运用鼓励的方法.多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成为课堂的主人.

3、数学课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思想的传递。

本课中在对一个数乘百分数的算法探索时,当学生发现可以将百分数转化成分数和小数来帮助计算时,我向学生提出了“将新知识转化成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问题是学习数学的好方法”。之所以提到“转化”思想,我认为,这既是对学法的指导,也是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一节好的数学课,应该不仅仅是教师如何完美的将数学知识呈现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学生从数学学习中获得了哪些有价值的思想方法,如北师大新教材中已经体现出的类比、转化、集合、数形对应、符号化等数学思想方法,这些才对学生的后续学习真正受用。数学课的魅力应该体现在对学生思想的启迪。

4、数学的教育功能。

新课标从“育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节课应该有情感、价值和态度观方面的目标。但这一目标又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蕴藏在多个教学目标之中。本课中借助对黄豆营养含量的研究一方面要达成新知,另一方面就是要学生明白蛋白质是人体很重要的营养成分,同学们处在生长发育期,需要注意营养搭配,形成健康饮食的好习惯。我在教学时,这方面体现的还不够,从全课看,也不够流畅,自然,如何将教育目标与教学目标有机的统一起来,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努力。

《蛋白质含量》教学反思4

前几天上了《蛋白质含量》一课,收获颇多。这节课主要内容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分数的方法”,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百分数的意义、明确了百分数同分数、小数的联系的基础上教学的。学习这部分的内容是为后面学习百分数的计算和应用题打下基础。在教学时我立足于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旧知与新知的无缝衔接。我通过复习分数、小数转化为百分数的方法导入新课。教学中利用黄豆图这一情景,对教材内容略作了调整,改变已知条件 9/25,变化成36﹪,让学生列式计算。通过求黄豆中蛋白质的含量是多少?这一问题的探索,自然引出“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也用乘法计算”这一新知。这一设计使学生的旧知复习,一切都以问题解决为目标,由点生发,水到渠成。在这个过程中我除了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还特别注重算理的讲解。这节课大部分学生还是掌握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在一上完这节课我就反思,明白有些地方需要夯实:如18.4%是如何转换成分数的。这部分知识C层学生掌握的不牢固,百分数的分子部分的小数在化成分母是 100的分数时,分子有的没改写成整数,有的计算结果没进行化简,没写成最简分数。因而教学时作为教师应注意分层,进行差异化教学,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更多知识。新课标“育人”目标是蕴藏在多个教学目标之中。本课中借助对黄豆营养含量的研究一方面要达成新知,另一方面就还要让学生明白蛋白质是人体很重要的营养成分,同学们处在生长发育期,需要注意营养搭配,形成健康饮食的好习惯。在以后教学中要进一步将教育目标与教学目标有机的统一起来。

第2篇:蛋白质含量

蛋白质含量

教学分析

《蛋白质含量》的主要内容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分数”,是在学生掌握了百分数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当学生面对百分数乘法的计算时,能够转化思想,江百分数转化成可以计算的数。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百分数的应用,掌握百分数、分数和小数间的互化方法。

2、提高学生应用百分数、分数和小数的能力。

3、在学习中体会成功的快乐,尝试合作的愉快。

教学重点

能解决“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

学习怎样把百分数化成分数或者小数。教学准备

课件 我的思考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需要着眼于如何引导学生的思维,遇到没有见过的情况(即:百分数乘法),在这时想到可以把百分数转化成学过的小数或者分数来计算,那么问题就落在关键部分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学生日记,让学生确身体会百分数这个数学概念一直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说日记的俗语中就有百分数,你能发现吗?

褒贬参半——50﹪

十二分满意——120﹪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40﹪、60﹪

我们的日常用语中也有百分数,比如在我们平时吃的食物中也有百分数。(出示教材情境)我们平时吃的黄豆中各种成分所占的百分数,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00克黄豆里有多少克蛋白质?(如果有100克黄豆,那么蛋白质占36就应该有36克蛋白质。→如果“1”是100 的话,那么部分量就是对应的分子 →进一步引导百分数的“℅”其实就是一个分母,也就是100分之多少)

二、深入探究,学习新知

1、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如果不是100克,而是250克的话,怎样才能算数其中蛋白质的含量?(小组交流)→(250× 36﹪)

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总结归纳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所以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也用乘法。

2、百分数转化成分数或小数

(250× 36﹪)这是关于百分数的乘法算式,没法直接算,怎么办?

以250×36%为研究对象,4人为一组交流,共同商量解决的办法,并将计算方法写在练习本上。(黑板展示两种方法学生说出转化方法)将新知识转化成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答,这是我们解决数学问题的好方法。

将百分数化成分数或小数,蛋白质的含量变化了吗?

369(36﹪= =0.36=)

10025说一说百分数怎样化成分数或小数?

三、拓展延伸

把下面的几个百分数按要求化成分数或小数(学生独立完成,个别指导,集体订正)

试总结,百分数要怎样化成分数?怎样化成小数?(小组讨论交流)

百分数化成小数: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百分数化成分数:去掉百分号,把前面的整数写成分子,分母是100,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四、巩固练习

五、课堂小结

第3篇:数学五下《蛋白质含量》教学反思

数学五下《蛋白质含量》教学反思(精选15篇)由网友 “马德里不思议” 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五下《蛋白质含量》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下蛋罗》教学反思

《下蛋罗》教学反思

音乐,作为人类的第二语言,它与人的`心理、情感活动具有形态上的一致性。它拨动着人们的心弦,触及着人们的灵魂,对人的心灵有着积极的陶冶作用。现时,音乐又是一种表现艺术,音乐课上,学生或唱、或跳、或奏、或演,通过对音乐的表现,使学生能够充分地展示自我,获得美的享受和成功的愉悦,在这个前提下我在《下蛋罗》中注重了学生在感受音乐的同时培养创造性。

一、开展器乐、歌词创编活动,丰富课堂教学,培养创新意识。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在课堂的后阶段不易投入地学习,为此常要进行课堂组织、,但最终效果不佳又浪费时间精力。为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蛋白质含量教学设计

“蛋白质含量”教学设计

—— 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 百分数化为分数、小数

者竜乡小学

谢光美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69页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1、会解决求一个量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实际问题,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理解百分数化成小数或分数的必要性,能正确地将百分数化成小数或分数。

教学重点:

1、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2、百分数化成小数或分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把下列分数和小数化成百分数。(先说方法,再说结果)110

0.8

0.93

2.14

0.0012、列式:

(1)、叔叔今年36岁,小兰的年龄是叔叔的,小兰今年几岁?(2)、水果店有480千克水果,其中苹果占,苹果有多少千克?

二、问题情境:

观察情境图(PPT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蛋白质含量》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蛋白质含量》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