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节约用水 教学案例(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
一、活动主题名称:
二、设计意图
一、活动背景:
水是生命之源,是社会经济发展和日常生活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重要自然资源。我国是世界淡水资源最为紧缺的国家之一,水资源的匮乏,造成土地加速沙化,尤其在我国北方。但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人没有将节水、亲水行为付诸行动,在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随处可见。我们认为“节约用水”的教育不应该只是喊喊口号,我们期待通过节约用水这一系列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节约用水的重要性,逐步培养他们节约用水的意识和行为。所以结合九册数学教材上的实践活动“节约能源”的要求,将活动主题定为“节约用水”。
五、活动时长:
总时长:六周
第一阶段:两周;第二阶段:一节课;第三阶段:一个月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收集资料和讨论,让学生了解水与动植物以及人类的密切关系,引导他们认识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2、教育学生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培养学生自觉节约用水的意识和行为,逐步形成环保意识。
3、通过小组活动和与其他同学的交流。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态度和能力。4、鼓励学生用多种手段,多种途径来获取信息,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方法和新思路,激发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欲望。
三、活动准备:
1、教师和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与整理和水有关的资料。
2、学生调查身边浪费水的现象,并通过多种方式记录下来,如语言描述、拍摄等。
3、准备录像“水是生命之源”。
四、活动过程:
(一)、查找资料:
这一阶段,通过教师组织学生观看有关水资源的录像,指导他们在课外自己上网、看书、看报,查阅资料等多种形式,了解地球上水资源的情况,理解水是生命之源的含义。
下面是学生对获得的信息的总结:
活动方式 获得的信息
集中观看有关水资源的录像 l没有水,什么生命都无法生存。
l水越来越少了,而且很多还被污染了。
l……
查找资料并进行交流汇报 l地球表面海洋面积约占70%。
l每个人一年要1吨左右的水才能维持健康的生命。
l很多公共场所的水经常哗哗地流,没人管,这是严重的浪费。
l用污水浇灌农田会使农业减产。
l……
(二)、调查家庭、个人每天用水量。
1、设计调查表:
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设计调查表,包括标题、时间、项目、用水量统计、调查结论等。
2、学生进行调查:
在家里调查,有的学生用量杯或矿泉水瓶子来计算自己和家人每天洗漱用水、饮用水的消耗量;有的学生通过询问家长、看水表估计、用水桶测量,用洗衣机的容量估计等方式来计算每天洗米、洗衣、洗碗、浇花、冲厕所等的用水情况。
3、汇报调查结果: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调查情况,交流内容包括调查内容,用什么方法获得数据,得出什么结论,然后统计每个家庭每天的用水量,再将情况汇总后在班内交流。
1我问了妈妈。妈妈说我们家一个月用了10方水,也就是10吨水,我觉得有点浪费。
1我们家淘米用了1500毫升水,洗菜用了8000毫升水,煮饭用了3000毫升水……我发现我们家一天要用500升水。
1我刷牙用了250毫升水,洗脸用了1000毫升水,我没有量杯,是用矿泉水瓶子来测量的。
……
算一算:我们班一天要用多少水?全年级一天要用多少水?全校呢?全校一个月用多少水?一年呢?
谈一谈:从这次调查中,你们得出了什么结论?有什么感想?
(三)了解自来水的处理过程。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带领学生参观自来水厂,如果没有条件,可以通过上网、翻阅资料等方式,了解自来水处理的全过程,感受自来水的来之不易。
(四)再次调查浪费水的情况,谈谈自己的感想。
通过前面的查找、调查,学生们已经知道了水很宝贵,自来水要经过复杂的工序处理后才能使用。现就生活中存在哪些浪费水的现象展开调查,并注意观察和思考,有哪些节约水的办法。
1、学生展示记录材料,交流有哪些浪费水的现象。
l家里的马桶坏了,不停地漏水,好浪费呀,应该及时找人修理。
l妈妈早上上班时没有关紧水龙头,水滴滴答答流了一天,浪费了很多水。
l经常有小朋友玩水,很浪费。
1有些人洗衣服时经常把水开得很大,用过的水也不重复利用就倒掉了,很可惜。
2、提出节约用水的措施。
1把洗菜的的水用来浇花,洗衣、洗手的水用来冲厕所。
1水龙头坏了要及时修理。
1提高水费。
(五)、展开行动,宣传节约用水。
1、学生提议:
l发宣传单。
l做广告。
l在广播室宣传。
l贴警示性标志。
l制作一期节水手抄报或板报。
2、小组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宣传。
五、活动总结:
学生体会:(略)
教师反思:(略)
第2篇:节约用水 教学教案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教学目的:
1、在学习了统计表和统计图这一单元后,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统计知识,认识我们身边浪费水的现象,从而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
2、通过动手操作和分析,认识水环境的污染,认识到节约用水要从节约每一滴水做起。养成不论在何时何地,都要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数学计算和分析,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提出有效的节水措施。
教学准备:学具:计算器、三角板、铅笔; 课前学生收集有关水资源知识;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全世界人民的目光都在关注着哪里?
(生齐答:伊拉克战争。)
师:美、英等国为什么不顾全世界人民的反对要向伊拉克发动战争呢?
(生答:想霸占伊拉克的石油。)
师:关于战争,联合国的有关组织曾说了一段这样的话:
(多媒体播放声画)
紧接着师导入:石油争完了,再过几年或几十年,人类将面临着争水的战争,同学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小主人,你们有什么感想?
(生:美国人真可恶……
我们中国缺水吗?…水不是用之不竭,取之不尽吗,为何还要打仗呢?…)
二、 分析问题,得出结论
1、师抓住刚才学生提出的“水不是用之不竭,取之不尽吗,为何还要打仗呢?”这个问题,你们认为这位同学说的有道理吗?先分组讨论一下,然后你们能根据课前你所收集的资料进行说明吗?
(生分组讨论,师巡视观察)
2、生分组汇报讨论的结果。最后引导得出:我们中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深圳是一座缺水的城市,我们大家都要节约用水。
3、师:同学们,在我们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常可以碰到这样的情况:水龙头或水管坏了,水一滴一滴地往外流(多媒体出示),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
生1:不管他,一滴一滴地滴也滴不了多少…
生2:修好他,或换一个…
同学们,你同意哪一种说法呢?(少数同学同意第一个说的。)你们能用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说服第一种说法的同学吗?先自由地讨论一下。
生:课前我们组的同学测量了一下水管的滴水速度大概是每分钟滴60毫升,(同时,师让学生把他们在课前收集的水给大家看)照这样计算,一天可能会滴一桶水。
师:你们在课前收集的一分钟的滴水情况与刚才这位同学的比较看,有什么偏差的吗?(生汇报的都在60毫升左右)那我们就用这个数据来具体计算一下,究竟一天能滴多少,把你们计算的结果填入老师发下来的表格上,同时根据统计表绘出一个相应的统计图。(分组进行,师巡视观察。)
4、汇报情况,分析观察
(1) 分组汇报统计情况。
(2) 选取一个小组的统计情况,引导分析:
生1:从这个统计表可以看出,时间不断增加,滴水量也不断增加…还有这两种量成正比例增加。
生2:从统计图也可以看出,滴水量随着滴水的时间增加而直线上升。
生3:从这个表可以看出,一个月一个水龙头才滴2.5立方米水,一年才30立方米水,浪费不了多少。
生4:我反对他的说法,要是这样的话,我们每个人一年都浪费这么多的水,那就不可计算了。
5、计算分析,感受水浪费的巨大
师:刚才这位同学说的很有道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不注意节约用水的话,一年浪费的水是巨大的,同学们计算一下,按每个人一年浪费一个水龙头的滴水量计算,全国13亿人一年将会浪费多少方水。
生:我反对计算13亿人的浪费情况,因为我们国家很多地方还很穷,根本没有自来水。
师:刚才这位同学说的也很有道理,那我们就计算整个深圳人浪费水的情况。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深圳人口已达800多万,我们就按800万人计算。(学生分组计算)
师:谁来说一说你们组计算的情况?
生1:我们组通过计算得出,深圳人按这样计算,一年大约浪费2.4亿立方米水。(其他组表示同意)
师:谁来形容一下2.4亿立方米水有多少?
生:(1)2.4亿立方米水会把我们大家都给淹死了……
(2) 们深圳人一年大约需水10亿立方米左右,2.4亿方水占了我们一年用水量的25%了。
(3) 要是大家都不注意节约,我们一年会有3、4个月没水喝…
师:刚才同学们都分析得非常好,前面认为水管一滴一滴地滴水不会造成大的浪费的同学,现在你们意识到了吗?(这些同学点点头)那在我们今后的生活中,同学们一定要注意什么?
生齐答:节约每一滴水水。
师: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做得到吗?(做得到)对于节约用水,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那这些浪费的水还能再用吗?
6、认识水污染,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1) 师引导学生分析我们生活周围的河流为什么会那么臭、黑。
(2) 生:那些工厂每天都排很多的废水造成的…
还有大家平时排了很多生活污水造成的…
(3) 师:那这些水还能用吗?(学生都把鼻子捂住,说不)是的,现在这些水污染很大,我们都不能把它做为饮用水。
三、 解决问题,提出方案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讨论,在今后我们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做到(生紧接着回答“节约用水”),那我们怎样才能做到节约用水呢?请大家分组讨论一下节约用水的措施。
1、 生分组讨论,多媒体播放背景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浆》
2、 分组汇报:
生1:我们在平时用水的时候,应注意把水龙头开至适量的位置,用完后要拧紧水龙头。
生2:碰到水龙头没关紧的,要把它关好。
生3:用了的水先把他装好,可以用来打扫卫生用,或者浇花、种草。
生4:每年的泼水节应该停止,那样会浪费很多水。(生大笑,有人说到游泳池里泼水。)
生5:不要打水仗。师趁机调查一下平时有打水仗经历的人,要他们谈谈认识。
生6:我们平时应该从节约每一滴水做起。师紧接着评论,这个同学说得好,我们在平时的用水中,就是要注意节约每一滴水,让我们向全校、全社会的人发出倡议:
(多媒体出示节水倡议,生齐读: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从每一滴水做起。)
(下课铃响,许多学生还想继续发表看法。)
师:请每组同学把你们的节水措施都写在一张纸上,汇成一个节水公约,好吗?(齐答:好)
第3篇:数学广角 教学案例(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
教学目标: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画线段图,使学生发现段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2、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3、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理解段数与棵数之间的规律。
教学流程:
活动一:谈话交流,感受画线段图的方法和作用
师:同学们,有个成语叫做(出示:一刀)
生:两断(出示)
师:明白是什么意思吗?好的,如果换成这个“段”,谁来解释一下是什么意思?
师:既然,一刀是两段,那2刀如果这么切的话(师做动作),会是几段呢?(3段)是3段吗?你们都是这样想的吗?谁愿意上来把你的想法在这条线段上画出来给大家瞧瞧?(师边说边在黑板上画一条线)继续,4刀几段?会画吗?每人都动手在1号线上快速地画一画。有几段?再问,几刀是6段?2号线上画
第4篇:落花生(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教学案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 指名三位同学上台介绍自己的名字并说说名字的含义。
2、 简介作者:作者许地山是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因为小时候父亲关于落花生的一番话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决心要像花生那样,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所以常用的笔名是“落华生”。(板书:落华生)那么,他的父亲关于花生谈了些什么,是怎样谈的呢?我们来看课文。
(板书:14.落花生)出示投影片4
了解花生之所以叫“落花生”的原因。
2.出示花生的投影片3,教师解题:花生又叫落花生,因为花生的花垂落在地下,子房柄就钻到土里长成花生荚,所以叫落花生。
3.范读课文,思考:课文为什么以“落花生”为题,围绕题目写了哪些内容?
(落花生是本文议论的中心事物,因此以落花生为题。全文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都是围绕题目来写的)
(板书:种、
第5篇:荷花 教学案例(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图画,理解课文,欣赏荷花的美丽,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学习作者观察荷花的方法。
3、研究作者是怎样把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的。
4、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5、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要出一个谜语考考大家,咱们比一比,看谁最聪明!“美丽小姑娘,立在水中央,身穿白衣衫,绿裙水上漾。”打一植物(荷花)
2、今天咱们就一起去荷塘看荷花。(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看,说着说着,荷塘就到了(出示挂图)。师范读课文。
2、看了荷花,听了描述,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三、研读课文,体会感情
1、学习第一、二、三自然段
自由读课文,思考:在这三段中,你最喜欢哪一句?
(挂出: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得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第6篇:翠鸟 教学案例(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教学要求:
1、了解翠鸟的外形特点及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喜爱生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认真朗读课文,读懂每一节的意思。弄清课文从哪几方面抓住特点写翠鸟外形的,读懂描写翠鸟捕食小鱼时动作敏捷的句子。能说出第三节的主要内容。
3、认读本课生字,理解“透亮、灵活”等词语,能结合语言环境辨析“希望、愿望、失望”的词义,积累词语10个。
4、背诵第一节。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认真朗读课文,读懂每一节的意思。弄清课文从哪几方面抓住特点描写翠鸟的外形的;并读懂描写翠鸟抽鱼时动作的重点词、句,体会其动作的敏捷。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读通课文,自学生字);
2.课外收集对鸟外形描写的精彩片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齐读
翠鸟,又名“叼鱼郎”、“小鱼狗”。
第7篇:惊弓之鸟 教学案例(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惊弓之鸟、魏国、射箭、打猎、大雁、拉弦、大吃一惊、本事、悲惨、愈合、孤单失群、裂开“等词语,懂得”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2. 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3. 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联系上下文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体验更羸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解题:
1、你知道哪些成语故事?
2、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成语故事《惊弓之鸟》
3、解题:“惊”是惊吓,“鸟”在文中指大雁。“惊弓之鸟”讲述的是古时候有个射箭能手不用
第8篇:燕子 教学案例(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长句子,并初步掌握读懂长句子的基本方法。能用“增添、”“偶尔”造句。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理解“俊俏、吹拂、舒展、光彩夺目、百花争艳、波光粼粼”等词语。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4、通过课文中优美词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
能运用单元提示语中读懂长句子的方法,能正确地理解长句子的意思。指导感情朗读课文。理解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
课前预习:
1、熟练地朗读课文。
2、词语:俊俏、吹拂、舒展、伶俐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熟练地朗读课文。能用“增添、”“偶尔”造句。
3、学习单元提示,初步掌握读懂长句子的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