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关于桂花的作文:好一场桂花雨
关于桂花的作文:好一场桂花雨
我一直在等待,等待着那一场桂花雨的到来。
经过一个严寒的冬天,桂花树仍是一身绿装。在那生机勃勃的春天,它吐出了几片嫩嫩的、粉红色的叶芯,粉红色里又透着点绿色,无可言喻,就算是画家也画不出这样的颜色。叶芯绽放在枝头,像红莺的小嘴张开着,在阳光的照耀下,在春风的吹拂下,它又像星星一样闪烁着,眨着小眼,在拥挤的绿叶中躲藏着,时隐时现。
粉红色与绿色相互映衬着,是那么的美,为桂花树增添了色彩。
我欣喜地仰望着那娇嫩的叶芯,期待着它快快长大。
渐渐地,每一片叶芯开始了它们那一段妙幻的演艺。它们的颜色在一点点儿地变化,由粉红色变为褐红色,由褐红色变为半青半红,变为嫩绿色,变为墨绿色。渐渐地,它们长成了一片片齿边的、表面平滑的绿叶。
轻轻抚摸叶片锯齿的.边缘,在我期待的目光中,日子悄悄地滑落,秋天到了。
秋风送爽,吹走了夏日的燥热,把一丝兴奋吹进了我心里。桂花树仿佛也感受到了这丝兴奋,又默默地吐出了粉红色的叶芯,美丽了整个秋天。
我也在心中默默祈祷着,期待着。
终于有一天,我闻到了一股清香,好熟悉,好兴奋———那是桂花的香味!哇,满树的桂花!
走到桂花树下,我静静地欣赏着这些可爱的小精灵。那是淡黄色的,很小很小的一朵朵,挤挤挨挨地紧凑在一起,一小团一小团地躲藏在绿叶中,像天上的星星数不清到底有多少朵,为桂花树增添了另一种色彩。
香味儿越来越浓,在空气里不停地酝酿着,几只小鸟也在欢呼着。一阵风吹来,桂花儿也正好借机炫耀一番,它们纷纷飞下来,满天都是花瓣儿,下了一场美丽的桂花雨给大家看。香味儿弥漫着整个校园,一片悦耳的鸟叫声,一片桂花的天空,这一幅画是多么的美!我已经深陷在这幅画中了,这是一个多么别致、美丽的世界呀!
刹那间,我的烦恼没有了,溶化在桂花雨中,消失了。我相信,长大后,我也会下一场美丽的桂花雨,把芳香带给人们,给人们带去幸福,带去美丽,带去美好的祝福!
我在静静地等待,等待着下一场桂花雨的到来。
我在静静地等待,等待着我的长大。
第2篇:桂花雨
《桂花雨》读后感
实验小学四(13)班夏艺玮 今天,我学了一篇课文,叫做《桂花雨》。
《桂花雨》是一篇散文,作者主要讲的是故乡童年那个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字里行间弥漫着作者浓浓的思乡情和对故乡美好的回忆。我没有摇过桂花,但读了作者的描述后仿佛身临其境,眼前出现了作者小时候摇桂花,收桂花时的情形。
读了这篇课文,我也喜欢上了桂花。桂花的香味真是迷人。俗话说“桂子花开,十里飘香”,那股迷人的香气直往人心里钻。不信?到了八月份,你可以去县政府广场转一转,总能闻到一股迷人的香味。桂花还不与繁花斗艳,有一种谦让的品质,更让我喜欢。
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它没有野菊娇小可爱的模样;它没有玫瑰万紫千红的颜色;也没有玉兰引人注目的美貌;更没有腊梅顶天立地的气节。可在万花之中,作者却还忘不了桂花,因为桂花是她童年时代一道不可抹去的风景,所以桂花雨一直埋藏在心里的某个角落,虽小,但永不磨灭。
在文章的结尾,作者写道母亲常常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字字都饱含着母亲对家乡的热爱与怀念之情。难怪诗人李白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啊,金家银家,不如自己的穷家,金窝银窝,不如自己家的狗窝。谁能不爱自己的家乡呢?
第3篇:桂花雨
《桂花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
3、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留恋童年、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到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和对家乡的怀念之情。【教学难点】
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课时安排】 1课时。【课前准备】
根据学生家庭的实际,让学生听听长辈讲的关于小时候家乡生活的故事,或者回忆自己的儿时趣事,丰富他们的感情体验。【教学过程】
一、联系上文,激发情感
学习了上课
第4篇:桂花雨
《桂花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姜堰市实验小学康华校区 陆芳
教学目标:
1.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桂花香”“摇花乐”,体会“思乡情”。理解“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3.在对文章优美词句的品析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教学重难点:
感受“摇花乐”,品悟思乡情。
教学准备:课件布置学生课前观察桂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九月到十月,校园里的桂花陆陆续续地开了,校园里弥漫着桂花那清雅恬静的香味。在桂花香中我们一起来学习《桂花雨》这篇课文,真是别有一番情趣。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齐读课题
二、听写(书后第三题的词语)
要求写正确,写美观,注意写字姿势。
三、领略“桂花香”
1.文章的开头告诉我们——“小时候,我最喜欢桂花。”
学生读,突出“最”。
为什么小时候的我最喜欢桂花
第5篇:桂花雨
《桂花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商州城关第二小学 赵淑艳
一、教材分析
课文以“桂花雨”为题,以“桂花香”为线索,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表达了对家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恋。全文共六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开篇明旨,写了“小时候我最喜欢桂花”。第二至第四自然段写童年的“摇花乐”。第五至第六自然段,写母亲爱家乡的金桂。篇末再次点题写“我”爱童年的“桂花雨”,使全文充盈着桂花的香味,也让读者分享“摇花乐”。
怀念家乡的纯朴情感,留恋童年的纯真童趣,这些情感都集中体现在摇桂花这一场景之中。文章语言清新、舒缓,在娓娓道来中透露出作者丰富而真挚的情感,给人以美好的享受和情趣熏陶。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浓浓思乡之情。
3、理解文中母亲说的
第6篇:桂花雨
桂花雨教学设计
孟迎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课后练习4中重点句子的阅读感受。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念和对家乡的怀念。教学难点: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表达的情感。
布置预习:同学们,你们现在都在这儿上学,我知道你们的老家都不在这儿,你的老家在哪里?你还记得老家哪儿都有些什么人?都有些什么事物现在非常让你留念不舍?记不得的可以问一问自己的家长,记得的可以深深的回忆,并和家长或同学一起分享童年的幸福时光。
第一课时
一、板书
雨 师:你知道雨有哪些形态吗?
生:雨有多重情态,有狂风暴雨、有潇潇
第7篇:桂花雨
桂花雨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透过语言文字,体味桂花雨的“香”和作者童年的“摇花乐”。
3.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课后练习4中“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一句话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作者“摇花乐”。
难点: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读题设疑。
1.谈话:金秋十月,桂子飘香。桂花是江南最常见的一种花,它走进了许多的诗篇,也走进了作家琦君的童年生活。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1课:《桂花雨》,请大家再来读一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桂花雨是怎样的?)
二、初识“桂花雨”。
1.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谁能用文中的语句找到这令人
第8篇:桂花雨
桂花雨(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文字,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感悟并体验作者在文中表露的情感。空白等方法,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体验。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1课(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认识了文中的生字词。这节课我们先来听写几个词语。
(1)学生听写“新鲜 ” 师述:桂花成熟以后,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听写“尤其”,师述句子:尤其是被风雨吹落下来,那香味可就差多了。听写“吩咐 ”,母亲一看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就赶紧吩咐人提前摇桂花。听写“拣”,桂花摇落以后,全家动员,拣去小枝小叶。听写“糕饼 ”桂花晒干了,过年时做糕饼
(2)写完了吗?看电视机校对一下,全对的举手,自己表扬一下自己,一个小动作,一句表扬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