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也谈爱情生活随笔
也谈爱情生活随笔
有个古老的疑惑:一个人怎么判断自己是否爱上了一个异性。据心理学家的答案是:你们相处时是不是也感到过一种激情,无论是经常,还是曾经偶然,激情就像是种烙印深刻难忘。
也谈爱情——缘起
爱情在大学校园里不再是禁果,甚至有些泛滥。任时光匆匆流逝,在感情路上的我依旧是踽踽独行。虽也有过孤单寂寞的时候,却并没有因此而将就的找上一个来聊以打发时间的难熬。在这物资丰裕的社会,还是宁缺勿滥的好,爱情毕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缘份。
俊荣的爱情观是缺憾主义与理想主义的完美结合,所以感情世界比童话还美。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四处充斥着金钱利益纠葛,当俊荣掉入爱情的泥沼变得多愁善感起来,是天性使然还是为赋新诗词的强说愁?
前些天的商务谈判课上老师突然问起了我们,“什么叫爱情”?同学间更多的是相觑无言。爱情,到我们这个年龄阶段来说,或多或少的都曾经历过,只不过是程度上的差异罢了。可真要把爱情说上个所以然来,一时间却也不能。这大概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精妙所在吧!
自然我也有经历过爱情,其实也说不上是真正的爱情,严格意义上来说只不过是种爱的畸型表现…依老师的话来说爱情一词可拆分的理解为,爱是生理与心里方面的一种需求;情是渴求所爱的人。概括一下来讲,爱情是一个人在心理与生理上有了需求后而产生的对所爱的人的一种渴求。我们姑且把它当爱情一词最本质意义来理解,可毕竟是抽象的,以我个人对爱情的理解,或许较为狭隘片面,却是最真切的感受。
爱是依恋是牵挂,是一辈子的承诺…….
也谈爱情——不可逾越的'距离
在这个世上是否真的存在一种不求回报无限的爱?
这个问题来源取自百度贴吧。言论自由的今天,讨论者自是不乏其人,大书特书者有之,引经据典者有之,在这百家争鸣的氛围中,自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一番,却也找不出个一边倒,能另众人信服的语论来。后来是无意中在百度的李文秀贴吧里找到了满意的答案。
作者是从李文秀对苏普的爱来论证,世上确实存在着那种不求回报无限的爱,并非只存在金大侠成人童话里,但这种爱必须有个前提的,那就是建立在“可感知却有着一道不可逾越的距离”之上。正如距离产生美感一样,你想走近,却永远也近不了她的身。看,那天边的彩霞,空灵缥缈,抓不着也拥不到是最美的。
由“不可逾越的距离”产生的爱典型表现即普通人对大明星的爱慕。“不可逾越的离”是一个是平平凡凡的普通人,另一个是万众瞩目的公众人物,不可能的走在一起,甚至连亲眼见上一面都感觉奢侈了。
以自身感受为例,回首往日时光,作为涛迷家族的一员,爱涛、恋涛、想涛是何其疯狂的壮举,尤记曾为了涛的一张海报,徒步走遍那个城市的每个角落。更胜着我们在涛吧郑重的许下了人生第一个承诺,涛吧“十年之约”,守着那个家。
爱是一辈子的承诺,我们用生命中最最宝贵的若干分之一的时间来承诺,守着那个涛迷们心灵依托的精神家园,在孤独落寞时,那个家自是分外的温暖。我们会用爱去维系着并去兑现曾许下的诺言,这是种什么样的爱,铭心刻骨,矢志不渝?也许正如人所说这不是纯粹的爱情,只不过是爱的畸行表现。
是溺水阻绝了我辈凡人永远也达不到遥遥已在望的彼岸,这种可望而不可及的距离使我们将对方想象的特别美好,越是这样我们的爱越是强烈无私,是不可逾越的距离成全了我们无私的不求回报的爱。
也谈爱情——遗失的记忆
大凡八十后的应该都曾有过类似的经历,在年少懵懂时爱上了某人,真的很爱很爱,当时也真的认为海枯石烂,矢志不渝,可后来呢?随着时间与空间的改变,那道“可感知却不可逾越的距离”或近或已远去,昔日那种冲动的爱也就随之黯淡了…
想起了自己初恋时节的经历,多年以后仍深爱着她,念念不忘,以为这段感情会坚如磐石。直到有一天,一个女孩的突然闯入,迅速的入驻并侵占了他原有的家园,过往昔的记忆如云烟般的飘散,洒落天涯。这就是一种遗忘吧!多年以后的暮然回首,曾经为女孩辛辛苦苦建立起来庞然帝国,她辽阔的疆域土地正在沦陷,看着这片千疮百孔,支离破碎的国土,他漠然……直到有一天旧的帝国消亡,新生的帝国在原有的国土上郑重的向世人宣告她的诞生。一场举国同庆的盛宴拉开了新生记忆的帷幕………
“爱情果真有如转瞬间的繁华,稍纵即逝?”走到繁华的尽头,一切的一切又该重归于平淡……遗憾的是在这辽阔无垠的疆域里,再也找不回曾属于她的一隅,把曾经的她给遗忘了……这是种忧伤的无奈,正如郭所说的,有很多事情以为是一辈子也不会忘记的,却在我们念念不忘的过程里给遗忘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语论,智慧老人给出了个或许能另众人信服的答案。曾经有个深爱的人是自己念念不忘的,但这个时候只要有个与之优点相似即她最吸引你的地方的人突然闯入,并且这些优点更胜从前的那一位时,自然会逐渐淡忘之前的那位,再也找不回当初热恋时的那种激情了,给遗忘了,即使仍有残存的片段或是影像,也将是回避,不愿再泛起起曾经走过的那段幸福感伤、依稀缥缈的日子……
后记
三部曲终于是写完了,可心中仍有许多想说的,所谓"曲亦有时尽",也限于时间精力的有限及稚嫩生疏的文笔,就此顿笔……献给这个无聊的周末,也献给我青春似水流年里那段转瞬即逝的繁华
第2篇:生活随笔:也谈文学
生活随笔:也谈文学
文学,就是做文章的学问。
文,就是文章;学,就是学问。
写文章,可以抒发自己的情怀,表达自己的认识。同时,文章也是传递思想,交流经验的工具。
按照信息说,文章就是一种信息。
文学,按教科书的说法,包括四大文学体裁:诗歌,散文,戏剧,小说。
它还包括,寓言,神话,童话等等。
过去,写文章可以考科举,凭借文章,可以中状元,升官发财。
现在不一样了,文章,仅仅是一种表达的工具。
在我们国家,古代有一个叫刘勰的人写过一部书,叫《文心雕龙》,主张文以载道。文章,应该承载道,所谓道,就是生天生地的东西。老子认为,道是天地的本体。在天地诞生之前它就存在,在《道德经》里,他说,有物混成,寂兮寥兮,独立而不该,周行而不殆。说的就是道。
道是物。
天地万物皆为道所成。
照这样说来,一切文章都应该有道,因为道生了一切,也包括文章。
陆游说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我比较赞成博尔赫斯的说法,文学,就是游戏,游戏,有娱乐的功能,没有功利,很愉快,没有必要给它承载那么多东西。
比如,读了一首诗,喜欢就行,没有必要深究,分析它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于文学,西方有表现说模仿说。
文学是用来表现现实生活的,而不是再现,像镜子一样反映。
模仿说认为,文学的存在是为了模仿现实。不关怎么说,文学是用来表现生活的。
文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文学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生活方式。
文学为什么存在?
因为存在需要表现。你看到很美的风景,就会有一种表现它的欲望,诗人拿起了笔,画家用了颜料。
人的内心也需要抒发,有人说,文学是一种排毒,在这个意义上说,有它的道理。
孔子说,诗可以群,可以观,可以怨,也说的是这个意思,怨,就是说,可以表达自己的哀怨。
文学有审美功能,在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人会得到愉快,得到美的享受,这就是它存在的理由。
人民需要文学。
毕淑敏打过这样一个比喻,一列火车上,文学的作用在于安抚人的情绪,它不提供食物,作为,也不是列车员,驾驶员。
有人说,文学死了。
我持乐观的态度,人类存在,文学就存在,文学的太阳照常升起。
第3篇:爱情生活随笔
爱情生活随笔
人生总要经历一次爱情才会完美的,那么,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爱情生活随笔,希望大家喜欢。
爱情生活随笔:
1、放生是一种佛学上的说法,任何东西都是有生命的,放开他,自己也会快乐。
2、真正爱一个人,你绝对不会计较那么多,更不会在意世人的评判。因为在你的眼里,她有着世人看不到的优点,有着专属于你的美丽。
3、爱情里面要是搀杂了和它本身无关的算计,那就不是真的爱情。
4、如果有一天我们分离,我将把关于你的一切全都忘记。然后,试着原谅你,也原谅把你带走的雨天。然后重新丈量从我到你的距离,我这里还有没有,让你情感着陆的绿地。你走了,世界不再美了,可那些含泪的回忆永远美丽。
5、每一段爱情,都要经历期盼和失望,犹豫和肯定,微笑和心碎。哭泣不要紧,只要曾经微笑,事后有思念,那麼你还是爱著这个人的,然后
第4篇:谈时间生活随笔
谈时间生活随笔
时间多于大多数人来说是神秘的,她像身披彩纱的异界婆娑,旋转中吸引你虚无的眼神。
时间不是简单的数字,它是时代的丰碑。看吧,盘古开天地时的冥洞刻字;听吧,三国草野的呦呦鹿鸣;悟吧,浪遏飞舟的壮志情怀。
时间是年轻人挥霍的资本,是年迈者思念的情怀。上天赐予我们的`时间是不公平的,有的人英年早逝,有的人空留皮囊庸庸碌碌。而今我已握不住十八年的沙,也许我更应怀着李白那“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的宽广洒脱,然而我非太白,俗人而已,身边的你我谁又能不怀念已逝的年华。
时间可怕,时间可恨,时间可耻。因为我们不懂得珍惜,我们不理解反思的真谛。生命是由时间组成的,而时间是靠我们自己把握的。有的人生命虽短他却在时间的长河里留下印记,也许你我现在应该后头看看,自己的时间究竟用在了何处
第5篇:谈幸福-生活随笔
谈幸福-生活随笔
幸福
「幸福」普片的词汇。可是其真实的意义,又有多少人能彻底了解?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地把它握住在自己的手里?。它是什么?又在哪里?。我想很多人也抱着这样的疑问。
硬要用一样东西来形容「幸福」的话,我会用「一片很薄很薄琉璃」来证明它的存在。为什么?幸福并不是虚幻的,它是的的确确的存在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中,就像琉璃一样,没有阳光的照耀下,我们不轻易发觉到它的存在,一不留神就可能错过了它,或者把它弄得粉碎。幸福也是如此,如果没有什么事情,事物触发它,我们依然很难感觉到它是存在着的。其实它一直藏存在我们的平日生活中,但是我们有什么时候会留意过它的存在?或者在失去它的时候才轻叹一句:「唉!幸福曾经在这儿」。这时候已经晚了,它会像琉璃一样碎得无法修补。
「幸福」在每个人的心目中也许有不一样的定义。
第6篇:也谈品味生活作文
也谈品味生活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也谈品味生活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天放学后,妈妈带回家一本《伊索寓言》,我高兴不已,赶紧把书从妈妈手里夺过来,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居然把它全本读完了,脑子觉得晕晕地。
这时,坐在沙发上默然不作声地爸爸突然发话了:“卉卉,我们来做个小实验,你去拿个碗到水龙头下去接水,看看用什么方法才能接上满满的一碗水”。“真怪,拿碗接水干嘛呀?”我嘴里嘀咕着,不过还是照办了。于是乎,我拿了个碗去了厨房,我先把水量调得很大,水流很急,可是总也接不满,因为从龙头里流出的水会把碗里的水给冲溢出来。之后,我把水量调小,水流缓慢
第7篇:回望也芬芳生活随笔
回望也芬芳生活随笔
我常常幻想,伫立在长长的田埂之上,像一个在乡村长不大的孩子,在苍茫的暮色中回首凝望炊烟飘荡。因为幼时的记忆让我对炊烟、对乡村有了永存的记忆,有了定格。
我带着诗意的心情去回望记忆中的炊烟:它是乡村原始古朴的风景。低矮的房舍是炊烟的老家,它轻盈而又袅袅,踏着一步三旋的步伐,就这样舞着飘向辽阔的天空。晚风吹过浓密的树叶,涤荡了尘埃里的烟气,也为它奏唱伴舞。还有那潺潺的流水,是炊烟绵长的思念,它是如此思念平凡而又温馨的人间生活啊!回望中有芬芳,是冉冉炊烟里农家美味的香。
回望记忆中的自己,每当放学回家,眼睛掠过了碧绿的田野,掠过了低矮的乡村老屋,最期盼的便是看见自家的老屋上升起的那一缕缕长长的炊烟。因为,看见了炊烟,也就望见了厨房里的母亲,望见工作归来的父亲。雀跃地回到家,满屋都是饭菜
第8篇:这样生活也挺好生活随笔
这样生活也挺好生活随笔
清晨,太阳慵懒地躲在薄薄的云层后面,恰好收敛了强势的光芒。清风温柔地扑面而来。鸟鸣啁啾,像清脆曼妙的音符,跳跃在葱郁繁茂的枝叶间。淡淡的青草香氤氲在湿润的空气中。酷暑炎炎,清晨无疑是一天中最好的光阴。
我慢跑在洁净清爽的小径上,舒逸地享受清晨的美好。此时,一个矫健的身影从我身旁闪过。汗水已经湿透了他的蓝色T恤,但他修长的双腿依旧快节奏地交替向前。他是每天晨练的常客,听人说,他每天早晨至少跑五千米,一年四季,从不停歇。我不仅佩服他的毅力,还有他对生活的热爱。因为热爱生活的人,才会爱自己,才会为自己的健康负责,而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就是对家庭的负责。
转过头,向那边绿柳掩映的小广场望去,一幅恬淡温馨的画面映入眼帘。一对身着浅灰色运动服的老夫妇在广场的一角打太极,他们的双鬓已经被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