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松岩书画作品鉴赏的内容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7-19 07:13:3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钱松岩书画作品鉴赏的内容

钱松岩书画作品鉴赏的内容

钱松岩(1899.9.11~1985.9.4),中国现代中国画家。生于江苏省宜兴县杨巷镇湖墅村,卒于江苏省南京市。又名松岩、松牵40年代曾用名锹主人。父为晚清秀才,设私塾为业。钱松岩曾任第四、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江苏省人大常务委员、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和艺术顾问、江苏美协名誉主席。

1977年任江苏国画院院长,后任名誉院长。

1983年,他在85岁高龄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他多年的宿愿。特别令人感动的是他在1984年重病手术后,仍坚持创作,真正做到了生命不息,创作不止。

他的'作品,意境深邃隽永,富有生活情趣;构图稳中求变,笔墨浑厚苍茫;强烈的时代气息与民族的传统特色融为一体。著有《砚边点滴》、《指画浅谈》、《学画溯童年》等,出版《钱松腔选》、《钱松腔集》、《钱松前搜后指画集》、《钱松墙作选》等。

第2篇:从书画作品鉴赏之

从书画作品鉴赏之“五气”说开去

文\刘浪生

近日应邀赴外地参加一个书画联谊活动,于彼处偶与朋友相聚,闲谈时下文化现状,一友云:其处有一位“书画大师”乃某某国际艺术大师、某某世界书画协会副主席„,自言其与中国书协、中国美协某某主席经常在一起切磋技艺,该大师还当众接听中国美协某某主席电话,甚至电话上显示某某主席姓名,该“大师”口若悬河说:某主席多次邀其入会担任要职,并共同策划某某届国展事宜„〔据核该“大师”连市、县级协会资格都不具备、其作品为典型行为臆造的伪艺术〕。

此遇一笑之后,笔者忧思许久,忧港、澳等境外一些合法或不合法民间组织,乃至国内一些非正规艺术机构打着书画旗号,以主席、会长、大师、理事等虚衔骗财骗物;忧眼前一些“大师”们被欺、自欺、而后再欺人,制造笔墨垃圾招摇撞骗,忽悠社会。面对乱象丛生的现状,唯扼腕叹息!有感于此,鉴于社会各界在书画品评、论证、乃至收藏中,对于中国书画艺术一定程度上的认识偏差、盲目追捧、尤其是书画圈以外多数人群,鉴赏水平相对贫乏的普遍性。笔者对著名学者杜中信先生关于书法艺术精辟的“五气论述”深以为然。

现结合和引用杜中信先生的“五气”论述,以及美学品鉴要素,和笔者多年从事书画临创、参与数与百计的书画鉴别、或偶有担任当地书

画展赛活动的评委的实践。就书画作品的优劣高低,浅伸已见如下:

中国书画艺术,源远流长、浩如烟海、博大精深,时至人类步入

现代文明的今日,书画逐渐脱离了它的实用功能而成为抒发书写者心意的一种视觉艺术,从古至今似乎很难有一个规范的标准来衡量它的好

坏。或者说书画评价体系尚未被大众所认知,这是造成目前书画市场乱

象繁生的一个主要成因。

在长期的书画实践中,杜中信先生和广大书画艺术家通过对中国

传统美学理论的研究,吸收和借鉴了其中的客观科学观点,形成了相对的书画评论标准,将这个标准称之为“五气”,就是书画艺术水准的五

个层次,从高往低的排列分别是庙堂气、山林气、书卷气、市井气、江

湖气。所谓的气就是气息、气质、更是气度,也就是书画作品整体给人的感觉,这就好比看人的气质印象,是高雅的、平庸的还是委琐的。

杜中信先生谈到的“五气”当中,庙堂气就是作品中的极品。所谓

庙堂,古代指的是皇宫,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能够登临大雅之堂。庙堂在这里这就是威严庄重,很大气,也很高雅。比如传世绝品王羲之的《兰

亭序》、颜真卿的《东方朔画赞》、《麻姑仙坛记》、《夫子庙堂碑》等、柳公权的《神策军碑》,元明四王山水、溪山行旅图、富春山居图,以

及现代美术大师徐悲鸿的田横五百士、蜀人吸水图、奔马图等都开辟了

一代新的风气,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样的作品都属于庙堂气,其次是山林气。山林气很雅,但是在雅里面,它有些特殊的地方,就是

个性强,作品里面的情绪很高昂,所以不是显的很庄重,但却很有趣味。

比如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写得七扭八歪,跟人喝醉了一样,饶有趣

味。这样的作品,往往出自一些在野文人之手。这些作者将生活中的失

意表现在作品里,情感激烈、个性突出,很有感染力,又如百年巨匠齐

白石的水墨鱼虾、墨叶红花的写意画,实际这种作品往往它的意境很高,而且对近世的绘画书法影响很大,山林气也可以理解为就是“逸品”、“野逸”,八大山人、石涛就是这一类。

再次就是书卷气了,所谓书卷气,就是秉承传统,字字有来历、笔笔有出处,书写熟练流畅、结字规范秀雅,作画勾写结合,很好看,但是缺少个性而且没有气势。这样的作品,市面上很多,这样的作品注

重实用,所以艺术含量比较少。书卷气在历史上比较著名的书画家也有。

比如像董其昌的书法,比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比如唐伯虎的花鸟山

水。没有颜真卿的雄壮,没有米芾的跳荡,没有黄庭坚的长枪大戟,没

有郑板桥的韵致,没有张大千的厚重,更没有黄滨虹气势,因而没有什

么明显的个性。以上三种的书画作品都可以作为艺术作品收藏。

至于市井气,也叫世俗气、匠气,就是匠人的气。也就是说工艺

比较足,着重于写实写形和实用,时下通常很多人说的“写得很清

秀”“写得端正漂亮,写的都认得”或者说“画得很像、颜色很鲜艳”,殊不知其已俗之入骨了。其所谓书画作品看一幅和看千幅没有多大区

别,甚至可以重复千幅不走样,所谓“千人一面”的有些行画也属此类。

诸如“抄书工匠”、“老干部书画”、“领导书画、题词”、“名人名

星书画”等,从艺术价值上说,他几乎很微乎其微,他着重于实用,比

如写些牌子。写些春联、写些广告标语,或者为人画画像、画些装饰图

腾。

最后一个就是江湖气,也就是耍花枪,不讲传承、从不知临摹经典

为何物,没有什么技法可言,更无谈符合法度。比如说写个虎字,故意

把虎字最后一笔那个老虎尾巴顿几下,像老虎尾巴一样;写个龙字便故

意做成龙头龙尾,不懂篆隶,凭空瞎造却写些奇形怪状的字,说是古篆

隶字,写对联和条幅,便在棒纸上用象皮块沾几种颜色,把一点写成一

个鸟,把一横弄成一个树枝什么的,画花鸟大红大绿、浓装艳抹,写大

字牵线填墨、画点描边,写小字则鱼丝绕圈、绵纱纽结,还有就是大笔

大墨“鬼画符”,看上去水墨淋漓、大块浓墨、淡墨,肆意变形,美其

名曰“现代书法”,实际上这是一种行为臆造,连实用工艺都谈不上,其作者动辄什么国际艺术大师,什么世界书画协会主席、副主席、什么

世界教科文卫组织理事等等,其产物利用托子诈术,几千元、几万元一

平尺„诸如此类,纯粹为伪书画、伪书画家,谈不上什么意境、什么艺

术。

我们以什么来区分书画艺术水准的高低呢?根本区别一个是意

境,另外一个就是表现手法。中国的传统艺术讲究传承、讲究临摹、讲

究气韵、讲究有味道和含蓄美,讲究线条、章法、墨韵,如书法作品讲

究书法有法:提出品鉴书法作品应:远看章法〔即整幅布局、疏密大小、节奏错落、知白守黑、计白当黑,包括款识、印章是否合度〕;近看墨

法〔整幅作品是否浓、淡、干、湿、枯,涨墨、飞白是否自然流露于笔

端〕;细看字法〔传承、流派,帖系或碑系,或碑帖交融,是否出处明

白,传承有据〕;详看笔法〔提按、使转、顺逆翻滚,以及起承转合,笔法是否有来历〕;后看文法〔语顺文畅,或文或赋、或诗词联句,内

容是否书写正确,题跋署款是否通顺〕。此五法谓书之有法。如国画亦

须懂得墨分五彩,浓墨、焦墨、淡墨、灰墨、水墨运用中浓破淡、淡破

浓、彩破墨、墨破彩,构图中密处不通风,虚处可跑马,属写意或工笔,是水墨或彩墨,或属亦工亦写,总之国画以神采为上、形质次之,讲究

似与不似之间„。也就是说:神釆为上,形质为下;意境为上,实境为

下。书画创作爱好者当于技艺处刻苦钻研,书画收藏热衷者当于品鉴知

识处会心领悟。始避于人之忽悠、己之盲目!

愿以上论述,能为热爱书画创作、热衷书画收藏者,提供一些基本正能

量,是为笔者之初衷!〔本文部分观点引自于杜中信先生,一并致谢〕抱庸斋 刘浪生

二0一四年三月十七日于双溪河畔

第3篇:书画作品的鉴赏心得

书画作品的鉴赏心得

学习鉴定,首先要丰富知识。不论是喜欢古代书画还是喜欢现、当代书画,都离不开相应的知识。我国有5000年的文明史,产生的书画作品不计其数。我们不妨先读些美术史。这些知识是必备的,因为鉴定真伪与欣赏优劣都需要这方面的修养。

在字画收藏中应有一定的判断和研究水平,因为收藏大家的作品,在当今国家繁荣稳定、市场经济逐渐成熟时期,其应有的市场价较高。个别作品由于市场炒作和作者在艺坛的地位,其作品升值的空间已经很小,有的作品甚至会因画家在艺术界位置的变动,价格还有下滑的可能。

收藏者应注意一些中青年艺术家的艺术根基及发展趋势,可将他们的作品在低价位收藏作为长线投资。纵观艺术品市场拍卖情况,收藏的作品尺幅不宜过大。作为个人收藏,作品的.尺寸不宜超过六尺,收藏四尺整张、斗方或四尺三裁的作品为宜。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钱松岩书画作品鉴赏的内容word格式文档
下载钱松岩书画作品鉴赏的内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