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里的买卖散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7-19 07:13:2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医院里的买卖散文

医院里的买卖散文

医院圣洁庄严,救死扶伤之地,患者如流,白衣穿梭忙碌。

买卖,简意你买我卖,你情我愿,公正公平,公开透明。

中国人的智慧及头脑是强大的,商机无处不在,买卖随处可开。

我因为工作原因,经常穿梭与医院各科室、各部门之间,我见证了医院里有着一群特别的商人,有着一些鲜为人知的买卖。

买卖一:卖汽球。

众所周知,氢汽球易燃易爆,尤其对孩童极具危险,但在一所以儿科闻名与省内外的三级甲等医院内却存在着这样一种买卖,医院大门口、诊室内、广场内、停车场总会有一个中年妇女手牵数百个彩色氢汽球随处叫卖,尽可能的吸引儿童注意。过往的小朋友无不央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买一个漂亮的汽球把玩。不长时间内,汽球便会销售一空,中年妇女就会打电话叫其同伙再送一批过来。

我曾跟医院相关人士聊天得知,看似一个小小的汽球生意不起眼,但年收益可达50万元。说者无奈、听者咋舌。

无奈的是医院无法管控,此人群后面无不有着一个强硬的后台支撑。这个后台医院不想惹,也不敢惹。

“医闹集团”院方不敢得罪,为了医院开诊的正常秩序只好睁眼闭眼罢了,真追纠起来,医闹定会寻一小事非得闹得医院天翻地覆势不罢休。

咋舌的是一只汽球成本几毛钱,转手10几块钱,充分切中儿童父母的心理,暴利产品。果是搞的医院儿科诊室内外汽球飞舞,更有甚者被汽球爆裂所伤的孩童事件亦有发生。

买卖二:卖塑料袋。

前几年,一纸禁塑令,医院药局内不再提供装药塑料袋,患者又不适应看病带袋的生活,所以,买了药自然要寻找装药的工具,总不能捧在手上吧。官方禁塑令却禁不了个人行为。

有一年近6旬老太太每日早八晚五蹲守在医院药局旁边,见人吆喝道,大袋两元,小袋一元。价格着实贵的离谱,卖出一个袋可换回一沓子袋,但此生日竟是日益兴隆,老人家每天日进百元不成问题,比白领还白领。

针对此种情况,医院还是很无奈。曾经院方禁了老人家的买卖,怎奈一方面患者投诉院方不提供装药工具不方便,另一方面老人家带着十几个老老少少一家子在医院大闹一番,蛮横无理,天天扯横幅写大字报陈述医院种种劣迹,院方为了息事宁人只好作罢。

老人家重操旧业,但生意旺盛自然有人也打起了主意,一位老大爷也批发了一堆塑料袋来到院内销售。不料却惹毛了老奶奶,老奶奶找到老大爷,此两位在医院大厅内上演了一场惊世骇俗的咒骂撕打,最终老奶奶凭借儿女众多骂跑了老大爷,成了院内塑料袋垄断销售霸主。

看来这一买卖背后还是有着一群不羞不臊,不孝不顺的儿女后台撑腰呀。

买卖三:卖关系。

现如今,人们生活条件良好,健康意识浓重,所以无论小感冒、小胃炎,小拉肚,小皮疹纷纷挤破了头往大医院奔。各项检查化验窗口前长龙排队,不见头尾。

按医院就诊原则及顺序,上午是集中检查、化验时间,取得结果后拿到医生处进行处方咨询开药。检查结果出的早就能看的早,出的晚或者第一天出不来就得继续往后排,而且有大部分外地患者投奔前来,第一天看不完就得住一天。

我曾帮一位友人排号等待检查,友人急事下午需要回到外地,但眼见排不上号,心急万分,此时,走过来一位妇女搭讪说可以不用排队,直接进诊室检查,但她跑的是业务,需要业务费200元。友人应允,果然花钱消灾直接进到诊室内,医生与妇女相互略一点头,顺利检查完毕。

我在一旁观察片刻,妇女又先后领进不同检查室十几个人,可谓钱搛的容易。

此种买卖可谓切中了患者的心理要害,都想早点检查完毕,宁可多花200元冤枉钱,只是苦了那些不知情亦或不愿意花钱的患者在后面苦捱着排长队了,怎奈前面检查室内加塞不断,没了秩序,没了公德,医生的道德点也在此失了衡。这也为医院的管理敲响了警钟。

买卖四:卖尊言。

我经常苦等医生诊室外办事。此时有一群“聋哑人”会走到患者面前,手拿一小红本,红本上面签着几个人名,内容是献爱心助捐之类的云云。聋哑人拍拍患者的肩膀,一顿手语,再敲敲本,向你伸出大拇指。此时,施舍之有之,一元递过去,聋哑人摇摇头指点小本但见上面明示“10元起”。

我不下十几次的遇到同一个聋哑人跟我索要“爱心”。他像失忆似的,因为我压根一毛钱都没施舍过他,但他们这种执著敬业的精神让我钦佩不已,曾有一次在医院的安全通道,我曾看到了他们的'对话,彼此交谈今天收入多少,抽的烟竟是软包玉溪,令人骇然。

这种买卖人出卖的是自己的尊言,让同情他们的患者来买单他们卑微的尊言。

医院里的买卖已经变成了另一种无秩序的,无道德的,无公众心的,无尊言的一种赤裸裸的欺诈。如果少了这些买卖人的存在,医院的就诊环境定会好上许多。

医院里的这种种买卖让人唾弃,让人厌烦,更是让人忍不住恨不得手持一柄手术刀狠狠的切去这堆社会毒瘤。

第2篇:住在医院里的时光散文

住在医院里的时光散文

常常怀念那些被浪费掉的时光,它们像一粒粒闪光的糖果,在我人生的旅途中,以最甜美的滋味,诱一惑着忙碌到连灵魂都不得宁静的我,病不得已,终于放下乱事缠身的奔忙,入院手术。一个月的医院手术后吃药打针输液闲散时光,使我感到“无案牍之劳心”的清静,它让我突然认识了人世间最重要的东西。有人说:“病是生与死之间的一种微调,它让我懂得了生死的意义,就象不停地上着哲学课。”细想起来,真是如此。

住院的那段时光,贤惠的妻子待我如孩子一样陪在身旁,每天把病房收拾得十分温馨,有烦恼时总能得到她的帮助和安慰;执班护一士站在病床前柔声细语地提醒病人平日注意事项,会在给我输液打针的时候,用象弯月一样含笑的眉眼象哄小孩一样,说:听话、乖、不疼。我只能将自己变成一只温顺的小猫小狗,听任护一士摆一布。在被摆一布的时光里,一切都徒劳无益。病房里安静到可以听到每个人的呼吸,甚至心跳,我听到楼外风从春天的树梢上吹过和鸟儿在叽叽挣吵。不知疲倦的清洁工在一遍遍托着净的发亮的地板,因为病房的寂静,视乎听着药液流过我血管的声音。

原以为手术后可以静静地读书,带来了一叠平素里买来没有时间翻看的书,想着很奢侈的享受一下在病床上读书的时光,但不知是麻*药的作用还是医院氛围感染,读不到几行便迷迷糊糊欲睡实醒,说醒又醉,书读不成了,就这样静静地散漫着、流逝着即不能做事,又不能读书的时光,而觉得心疼。在高入云端的住院楼上,临窗而坐,看地下芸芸众生,花花绿绿,如蚁如峰,车如壳虫,行色匆匆。只有医院门前,映照着两岸高楼与青绿的黄河,悠闲流过,催使人想起“逝者如斯夫”的感叹,想起:“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空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的顿悟,可是这何时而入的声带疾病,却让我无能为力,不能说话,不能阅读、不能吃东西,这段不忍心浪费的闲散光阴,将我一路疾奔的灵魂,重新安放在从容向前延伸的轨道。

术后静养的日子,才发现不说话有不说话的好处,才明白沉默是金的`涵意,才知道声音有时是很害人的东西,常使得思考未成熟而走风漏气,以致祸从口出;不能阅读也有不阅读的好处,以免叫他人的爱恨情仇,牵引着自己的喜怒哀乐;可以全身心的静下来,回味与思考,家人和朋友一直关爱着我,无论我身处何种境况,即使在病中,身边有爱,就有力量,电话里传来轻轻的一声问候、一条短信,病榻前的一束鲜花,都让我感到痛苦的减半,温暖倍增,对于那些帮助我摆脱困境,让我心存感激的电话、探访、礼物、鼓舞和关爱,他们以一种积极的方式深深地影响了我,似乎人生才开始成熟,在知命中褪尽铅华,呈现本真。

在养病的日子里,沿清静燕河溯源而上,回到那些曾经戏水逗留逃课的岸边,小坐沉思、回忆留恋。年少的时候,每年感冒、闹肚子不断,半夜里父母抱着投医看病的煎熬已经记忆模糊了,但父母陪在身边的温馨却历历在目,那时的我,并没有什么理想,父母也对读书不寄厚望,调以轻心,最大的理想是当个生产队记工员,拿着本子提着笔,不出苦力而已;小学常常逃课,常跟着村戏班学戏唱秦腔,几个伙伴跑到生产队的玉米地里偷偷采摘已经有了成熟芳一香的青玉米,然后偷偷到山坡上找柴草点火去烧,贪吃未烧熟的青玉米晚上拉肚子,甚至忘了第二天考试,进入考场,才发现书包的文具全部丢在那片烧吃玉米的向陽的山坡上。看不惯守庄稼的光棍老汉引着一个寡一妇睡觉,用柴棒操着屎糊往光棍的门锁,光棍引着寡一妇夜里开门时臭的骂人,正睡时我们又给庵房上扔土块,现在才明白那时实不应该打扰他们的爱情。

可是在梦里,却念念不忘山坡上那温暖的陽光,烧玉米的柴火,甜甜的玉米,鸟儿在头顶悠闲飞过,书包在草丛里安静的熟睡。那样的时光,甜蜜、无忧、明亮而宁静,陽光温柔抚过,可以听见琴弦拨动的叮咚声响。

董事后学的第一条格言就是: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为言而感,惜时如金,发奋读书,朝起暮归,疲于奔命。而今,行至途中,回首观望的时候,才会明白,对时光的爱惜,在于善待。

很多时候,尤如逃课的孩童,肆无忌惮的浪费。那些读书时迷一离恍惚的时光,那些在清晨的床上眷恋不起的偷懒,那些似想事又非想的发呆,那些弄来古树树攀根剥皮打磨的细作,那些东家结婚西家致丧想起该看望的人就去行动的东游西转,还有那些写点东西总感觉不满意,撕了又重写几经反复的时光消磨……正是除工作之外的它们,一点点地串连起我们庸常人间生活,并给予这一程生命闪亮的光华。

第3篇:医院里的中秋节作文

医院里的中秋节作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医院里的中秋节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之夜,也是夜圆之夜。晚上,一轮明月挂在窗前,人们纷纷出来赏月。今年的中秋对我来说是十分难忘的,今年过节的`地点不是在大酒店,也不是在异乡,而是在医院的病房里。

前几天,因为家里80多岁的老太公身体不好,刚刚在医院里动好手术,我们就把家庭聚会“搬”到了病房里。吃晚饭的时候,病房里可热闹了!大家都围坐在小小的餐桌上,有说有笑的。

“开饭啰!”小外婆端着一大碗的白蟹年糕汤来了,“同志们,快抢啊!”我像一头饿狼似的扑了过去。

病床上的老太公笑眯眯地说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小品医院里的**

小品--医院里的**

小品--医院里的**

病人:您好,大夫,我可以进来来吗?

大夫:你这不是进来了吗?说,有什么地方不舒服。

病人:不知道。我看见别人都来找精神病大夫,所以我也......大夫:太对了,最好你自己立刻承认,你是个神经病。现在人们都是为了钱发疯的病人:真可怕,大夫!我前不久还拾到了好范文版权所有钱。

大夫:什么,拾到了钱?多少?

病人:一口袋。

大夫:一口袋?别激动,慢慢说!

病人:我没激动,大夫,您能轻点抓我的手吗?嗯,那么一大口袋。那天刚从家

里出来就看见了,小山一样,起初以为是垃圾,打开一看,天呀,都是一百元一张的。没有地址,没有证明,什么也没有,只有钱,还是美元.........大夫:美元?

病人:大夫,您......把我的扣子都揪下来了。嗯,是美元。从前我有一个去美国的同学,回来后拿了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医院里的买卖散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医院里的买卖散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