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中班语言:两只耳朵
中班语言:两只耳朵
活动目标
1、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乐趣。
2、理解歌词内容,进一步了解五官和身体部位。
3、用自然的'声音唱歌,并大胆用动作表现歌曲。
活动准备
课件、音乐《两只耳朵》。
活动过程
一、进场。
播放4/4拍的音乐,请幼儿跟着音乐拍手进入课室。
二、谈话导入。
幼儿说一说:我们的头上都长了什么器官。(引导幼儿说:两只耳朵、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
我们的身上长了什么?(黑黑的头发、两只小手、十个手指头、两只小脚等)呈现图片出来。
三、学习新歌。
1、感受音乐的性质。
教师播放课件,让幼儿欣赏歌曲《两只耳朵》。
教师引导幼儿,跟着音乐打节拍,感受歌曲的旋律。
2、感受音乐的内容。
教师清唱《两只耳朵》。
请幼儿说一说儿歌里面唱了什么内容。
3、学唱歌曲。
教师有节奏地朗诵歌词。
教师带领幼儿有节奏地朗诵歌词。
教师带领幼儿清唱歌曲。
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演唱歌曲。
教师给每句歌词编上相应动作。
播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边做动作边唱歌。教师提示幼儿,用自然的声音唱歌,大胆地用肢体表现。
四、游戏活动。
两人面对面做照镜子游戏:两人边唱歌曲,边用双手指歌词所唱的器官或部位,歌曲结束时相互做个鬼脸。
教师让全班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一边唱一边做动作。
五、退场。
活动应变
游戏活动环节练唱形式有很多种:可以坐着唱、站着唱、分组唱等。
活动延伸
学习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
区角活动
表演区:设置小舞台,投放音乐和各种自制的表演服装和乐器,让幼儿自由表演。
家园同步
请家长和幼儿一起表演歌曲《两只耳朵》,增加亲子互动。
随机教育
活动过渡环节,和幼儿一起复习《两只耳朵》。
第2篇:全靠两只耳朵
奥尔夫音乐活动
全靠两只耳朵
一、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全靠两只耳朵》。
2、声音游戏:听声音来模仿创编肢体动作,训练幼儿听力能力。
3、音乐欣赏《小星星》。
二、活动准备
三角铁 碰钟 《小星星》音乐
三、活动过程
1、歌曲《全靠两只耳朵》(1)请幼儿听音乐欣赏歌曲。
(2)教唱歌曲,引导幼儿发现歌词中动物的叫声,并模仿。
2、声音游戏:
(1)教师逐一展示相关图卡,引导幼儿能做出图卡上动物的叫声。(2)引导幼儿听辨声音,按顺序排列图卡。一次先听排一张,接着再听排两张,再逐渐过度到听排全部图卡。
3、音乐欣赏
(1)引导幼儿安静欣赏《小星星》。并讨论星星的特性,例:发光、仅在夜晚才能见到……
(2)教师拉上窗帘,教师用手电筒照在天花板上,模仿星星闪烁。
4、活动延伸:将手电筒给幼儿,请幼儿自由发挥。
四、评价
幼儿喜欢学习《全靠两只耳朵》这首歌,喜欢根据音乐进行动作创编。
第3篇:中班语言:动物的耳朵
中班语言:动物的耳朵
活动目标
1、了解动物耳朵的特点,培养幼儿观察力。
2、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动物耳朵的形状及特征。
3、能用自己的语言比较人的耳朵和动物耳朵的不同。
活动准备
幼儿课本、课件、动物图片等
活动过程
一、知识回顾
老师:在前面的活动中我们了解到了耳朵的重要性,那样怎样保护我们的耳朵呢?(请幼儿回答)
教师带领幼儿边打节拍边念儿歌《小耳朵》
老师:我们人类有耳朵,动物们也有耳朵,而且动物的耳朵和人的耳朵大不一样,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二、开拓视野
1、两两阅读,并讨论
教师将课本发放给幼儿,请幼儿两两一组阅读课本P24页,轻声的讨论所看到的动物的耳朵。
2、共同阅读
教师播放课件,请幼儿观察大象,找找它的耳朵在哪里?说说大象耳朵的特征。
请幼儿观察比较驴子和兔子耳朵,说说它们的异同。(驴子和兔子耳朵都是唱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