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的初步认识》课堂教学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7-18 07:12:4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 《乘法的初步认识》课堂教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19-20页的例1以及练习五中的第1—3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会读写乘法算式,口述乘法算式的意义。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根据要求正确写出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准备

让学生看投影图,听录音,解答以下三道题:

1.在这次”手拉手献爱心”捐款活动中。第一小组的倩文捐2元,青青捐2元,苏晴捐2元,请算出她们三人一共捐款多少元?

2.第二小组有4个人,每人都是捐3元,清算出这4个人一共捐款多少元?

3.第三小组有6个人,每人都是捐5元。请算出这6个人一共捐款多少元?

学生列式解答,集体订正。

二、引入新课

同学们,刚才在解答的过程当中,遇到什么困难?有一种方法”比较简便,只要一步就可以解答。同学们想不想学?这种方法就是乘法,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板书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

三、新课教学

(一)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让学生说说你想学什么?

(二)教学例1

1.师生共同摆红花,教师指导写乘法算式。

(1)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摆红花,每次摆2朵,摆3次。

(2)让学生看图,说说是怎么摆的.?摆了几个2朵?(师板书:3个2)

(3)要求一共有几朵红花?用什么方法算?怎样列式?

(4)让学生观察这题的三个加数有什么特点?有几个相同加数相加?从而引出还可以用乘法算。

(5)认识乘号,教学乘号的写法。

引导学生与拼音字母“X”比,然后书写一遍。

(6)指导写乘法算式。

写乘法算式时,先看相同加数是几?(相同加数是2,先写相同加数2,再写“x”。

再数有几个相同加数相加?(有3个2相加),在乘号后面写3。强调:这个“3”是怎么来的?

(7)指导读乘法算式,并说出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2”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2X3“,表示什么?)

2.学生自己摆方块,尝试写乘法算式

请同学们听老师讲要求,独立摆方块,每排摆3个,摆4排。(师巡视)

(1)看图说说怎么摆?摆了几个3?(师板书:4个3)

(2)要求一共摆了多少个方块,用什么方法算?怎样列式? (3)这道算式中的加数相同吗?能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试着写,并按学习小组交流你是怎么写的?

(4)师小结写乘法算式的方法:一看、二数。

3.学生看图说留意,独立写乘法算式。

师出示一组圆形图,让学生认真看图,同桌互说图意,并用两种方法解答。

4.指导看书第109~110页,看一看,读一读,想一想表示什么?并把课本Pll0填空完整。

5.师引导学生看一看三个加法算式,找出共同的特点,比一比,哪一种算法简便,让学生说一说乘法的含义。

6.阅书,齐读乘法含义。

7.用学到的乘法知识,来解决新课前的三道复习题。

四、巩固练习

1.课本第110页”做一做"第1题。

2.先读算式,再用圆片摆一摆。

2×3 3×2

3.根据乘法算式,有节奏地做拍手游戏。

2×5 5×2

4.说一说下面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然后做“找朋友”游戏。

4×3 3×4

五、课堂总结。

1.通过这节课学习,你知道哪些知识。

2.学到哪些方法?

3.还有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探讨解决。

第2篇:《乘法的初步认识》课堂教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19-20页的例1以及练习五中的第1—3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会读写乘法算式,口述乘法算式的意义。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根据要求正确写出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教学过程:

一、新课准备

让学生看投影图,听录音,解答以下三道题:

1.在这次”手拉手献爱心”捐款活动中。第一小组的倩文捐2元,青青捐2元,苏晴捐2元,请算出她们三人一共捐款多少元?

2.第二小组有4个人,每人都是捐3元,清算出这4个人一共捐款多少元?

3.第三小组有6个人,每人都是捐5元。请算出这6个人一共捐款多少元?

学生列式解答,集体订正。

二、引入新课

同学们,刚才在解答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有一种方法”比较简便,只要一步就可以解答。同学们想不想学?这种方法就是乘法,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板书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

三、新课教学

(一)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让学生说说你想学什么?

(二)教学例1

1.师生共同摆红花,教师指导写乘法算式。

(1)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摆红花,每次摆2朵,摆3次。

(2)让学生看图,说说是怎么摆的?摆了几个2朵?(师板书:3个2)

(3)要求一共有几朵红花?用什么方法算?怎样列式?

(4)让学生观察这题的三个加数有什么特点?有几个相同加数相加?从而引出还可以用乘法算。

(5)认识乘号,教学乘号的写法。

引导学生与拼音字母“X”比,然后书写一遍。

(6)指导写乘法算式。

写乘法算式时,先看相同加数是几?(相同加数是2,先写相同加数2,再写“x”。

再数有几个相同加数相加?(有3个2相加),在乘号后面写3。强调:这个“3”是怎么来的?

(7)指导读乘法算式,并说出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2”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2X3“,表示什么?)

2.学生自己摆方块,尝试写乘法算式

请同学们听老师讲要求,独立摆方块,每排摆3个,摆4排。(师巡视)

(1)看图说说怎么摆?摆了几个3?(师板书:4个3)

(2)要求一共摆了多少个方块,用什么方法算?怎样列式?(3)这道算式中的加数相同吗?能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试着写,并按学习小组交流你是怎么写的?

(4)师小结写乘法算式的方法:一看、二数。

3.学生看图说留意,独立写乘法算式。

师出示一组圆形图,让学生认真看图,同桌互说图意,并用两种方法解答。

4.指导看书第109~110页,看一看,读一读,想一想表示什么?并把课本Pll0填空完整。

5.师引导学生看一看三个加法算式,找出共同的特点,比一比,哪一种算法简便,让学生说一说乘法的含义。

6.阅书,齐读乘法含义。

7.用学到的乘法知识,来解决新课前的三道复习题。

四、巩固练习

1.课本第110页”做一做“第1题。

2.先读算式,再用圆片摆一摆。

2×3×2

3.根据乘法算式,有节奏地做拍手游戏。

55×2

4.说一说下面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然后做“找朋友”游戏。

4×3

4五、课堂总结。

1.通过这节课学习,你知道哪些知识。

2.学到哪些方法?

3.还有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探讨解决。

第3篇:乘法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交川小学 陈会军

教学目标:使学生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义。2 知道乘法算式的读法,认识乘号。在探索乘法算式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4 能与同伴合作探究,写出乘法算式。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乘法的含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教具准备:课件、小圆片。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二、新课

1.教学例1。

(1)师生一起看图。指导学生回答。

师:图上这些小朋友在做什么? 生:用小棒摆自己喜欢的图案。师;这个同学摆了几把小伞? 生:1、2、3、4把小伞。

用同样的方法说出其他几位同学摆图案及所用的木棒。(2)看看老师摆了什么图案 生:正方形、房子、八边形。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乘法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栾川县第一实验小学谢欣桐

一、诱思导学

1、暖暖的阳光洒满青青的草原,许多小动物正在草原上快乐的玩耍。想不想去看看?要看到有哪些小动物可不容易。会遇到很多麻烦的,有信心吗?看,问题来了。

2、大门为什么打不开呢?原来这里面藏着秘密,请你找找算式中加数特别的有哪些?

“5+5+5,4+4+4+4,2+2+2+2+2”每道算式中的加数都是一样的。

二、质疑研学

师: 瞧!小动物们正在活动呢!图中你能找出这样的算式子吗?

板书:2+2+2=6 也就是 3个2 谁来用学具摆一摆 板书:3+3+3+3=12 4个3 谁来用学具摆一摆 师:你真了不起!那这幅图呢?找找看?

生:是4个2,列式是2+2+2+2=8。师:求4个2是多少,还可以用一种新的运算方法——乘法来计算。(板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P45-46练习九1-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亲历乘法的意义的产生,建立乘法的数学思想,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乘法数学问题。

2、认识乘法中的乘号,知道乘号与加号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通过对数学文化的传授,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教学重点:

建立乘法的数学思想。教学难点:

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和区别。教学策略:

在比较中认识新知识。教学步骤

一、口算。

12+24=

36+6=

42+14=

32+16=

15+25=

35+10=

复习加法的知识。+这个符号叫做什么号,它是怎么产生的。加号前面的叫做加数,加号后面的也叫做加数,算出来的结果叫做和,表示两个加数的总数。

二、引入新课

1、出示加法算法:2+2 表示什么意思,2个2相加 2+2+2呢,3个2相加 2+2+2+2呢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4—50页的内容。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加之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一开始就专列了一节“乘法的初步认识”,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教材十分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首先提出了让学生摆一摆、算一算。通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乘法的初步认识》课堂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乘法的初步认识》课堂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