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应试心理与答题策略
作者:北京市西城区教研中心尹宗禹
一模之后有的考生问,试卷不是从易到难吗?怎么有些学科的题一开始就挺难的,个别考生说,开卷就是难题,一下子就紧张了,以为以后的题会更难,汗也出来了,思维也乱了。高考是难度和速度的考试,在试卷的梯度上试题的安排也是有文章的。试卷的试题过渡原则上是从易到难的,但在具体安排上有一卷二卷之分,每卷都有难中易3档,准确地说,试卷结构决定了试题的梯度是波浪式的,是有起伏的,不是也不可能绝对地从易到难。从另一个角度讲,这种难中易的波浪式起伏,对考生的心理素质也是一个很好的考察,所以考生对试卷结构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但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
有的考生问,高考试题中的材料没见过,有的题能上手作几步,但得不到满分。其实这也是正常现象。高考是在考察知识的同时侧重考察能力,考察能力是“层层设卡,题题把关”,是“水银落地,无孔不入”,“材料在外,答案在内”,“起点高,落点地”也是命题人员为了考察学生的能力创设的新情境,这些都是命题者的初衷。他们不以陌生感为难考生,同时也给考生提供了许多新材料、新情景、新角度,考察考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至于有些试题能上手但得不到满分也是正常的现象。“大开口,小出口”也是高考试题的特点,高考赋分是分步赋分,所以要坚持往下做,能做到哪一步就坚持下去,一直到做不下去为止。在考试中要珍惜第一判断,要认真审题,避免思维定势,字迹工整也是十分重要的。
高考是知识的考试,是能力的考试,也是心理素质的考试。一定意义上说,高考是考生向自己极限的冲击,因此,考生只要保持平和的心态,认真作答,就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
第2篇:高考理科综合应试策略与答题技巧[推荐]
高考理科综合应试策略与答题技巧
1.2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答题战略根据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特点,提出下列答题战略:第一、高考理综试卷到手后,用5~10分钟时间(一般用发卷到正式答题铃响之前的时间)“通览”一遍所有试题,找出你比较“熟悉”的或“有印象”的试题,进而确定各科试题中,哪些题先答,哪些题后答的答题顺序。第二、确定学科的答题顺序。虽然理综试卷中,按选择题“生、化、物”、非选择题“物、化、生”的顺序排定,但答题时,未必按此顺序进行。你可以根据你平时哪个学科学的更扎实一些、实力更强一些或试题中哪个学科的题目更容易一些,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来确定学科的答题顺序。但尽量减少答题中间的学科转换次数。第三、先答选择题,后答非选择题。这是因为选择题的难度一般比非选择题小。第四、理综试题的时间分配非常重要。许多同学由于答题战略上的错误,最后题没答完,难题没答上,容易得分的题目没时间答。因此,有关专家曾经提出“制定得分计划”的观点。
主观题(II卷部分)要根据自己平时的情况,采用不同策略,可以按顺序答题,也可按先易后难顺序答题,但原则是一事实上要用有限时间,做对会做的题,得到更多的分。
对《考试大纲》所提供的样卷,对理综第一卷是生物、化学、物理,第二卷是物理、化学、生物。后一阶段学生针对这种试卷结构要做适应性的训练,第二个,按学科排部的这些试题难度是逐渐增大;第三,关于时间上,一卷上有21道选择题,不同地区选择题会有单项选择题和不定向选择题两类,每一小题都是6分,那么126分的第一卷答题时间应该大体控制在答题总时间是150分钟,每一分钟的时间应该至少拿下两分,选择题应该在2分或者不超过3分钟的时间里面解决,到了后面计算题中也要大致按照这样的策略,每一分钟大概完成两分,对大题原则上要8、9分钟,不能超过10分钟.第四是在理综考试时安排好各科答题所用的时间。要把每次考试都当成实际的演练,找到自己理综考试的问题所在。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从考试时间上最好依次控制在1、1、0.5小时上,也就是说生物应该保持在半个小时,至于先做哪个学科可按自己习惯,也可先答自己的优势学科及基础试题,不要在某一道难题上停留时间过久,使本来会的题目由于时间分配不好或者答题技巧掌握不好影响到理综成绩。
一、科学分配考试时间
理科综合三科合一,按分值分配,生物需20-25分钟完成,化学需50-55分钟完成,物理需要1小时完成,剩下的10-15分钟为机动时间,这是最合理的安排
二、做题顺序
如果自己比较自信,就从头到尾做;如果不自信,就可以有选择的先做自己擅长的。一般情况下,各科都不太难。只是因为有的学生在前面用的时间很多,后边相对简单一点的题没有时间做。而后面多是大分值的题。这属于时间安排上的失误。而有的题时间再充裕,也不一定做出来,这就应该主动地放弃,给可做出的题腾出一点时间。做题顺序有几种,如,先做各科简单题,再做难一点的,但是尽量不要分科做。因为读完一个题后,才能知道是哪一科的题,如果不想做,放过去,做下面的题,但是回过头来再看刚才这一题的时候,还得从新熟悉,那么读题就浪费了时间。所以只要挨着做题就行。
三、选择题怎么做
虽然是“选择题”,但重要的不是在“选”,不是看着选项去挑。应该明白选项对,为什么不对,改成什么样子就对了。养成推导的习惯,掌握过程,要知道是“因为是怎样的,所以才怎样的”。做选择时,不要轻易地把生活经验往物理题上套。应该用物理规律往物理题上做。选择题是做出来的,不是选出来的。Ⅰ卷的选择题最好按顺序做。速度不宜过快,对于没有把握的题随时标记,以后复查。审题要细,对于选项是定还是否要有根据,充分利用单选的特点,用好排除法和推理法。选择题做完后,对部分试题要进行复查。由于开考时心理因素的影响,前三题往往错误率较高,必须复查;其他加标记要复查的题,若没有充分理由说服自己,最好尊重第一印象。复查后及时涂卡。Ⅰ卷总用时50至60分钟为宜。
四,二卷如何做Ⅱ卷的非选择题最好采用按顺序做与先易后难相结合的方法。先把自己有把握的题尽量一次性做好,再逐一攻克难度较大的题。认真阅读时,要看见、看懂每一句话,关键的每一处提示,可做简单的勾画。仔细审题时,要通过观察、对比、分析、推理、综合,弄清试题的考查意图。书写要规范,表达要清楚。在做好会做的题的基础上,关键是处理好半会半不会的试题,尽量争取多拿分,哪怕只写一个方程式或公式。对于从来就不会的题(或某几个小问),果断舍去。
注意物理:从容易题入手,从有把握的题入手,尽量不在一题上耽搁过长时间。在时间紧的情况下尤其注意审题,在审题上多花些时间是值得的。最后:高考是选拔人才的考试,试题就得有坡度,解析就应有层次。所以在试卷解析过程中应力求条理清晰,因果明了,有理有据有结果,充分展示其思维过程。这一点是我们学生最缺乏的,往往把计算论述题做成了填空题、选择题,以为有结果就会有高分。从历年阅卷情况看从来都是,分点、分步、分层给分,仅有正确结果肯定得不了高分,甚至不一定能得分。
总之,按顺序做按分值做,前面的化学,生物在认真做,保证对的前提下,提高速度,一便留给物理时间思考最后,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对于理综试卷,由于它包含三个学科试题,所以在考场上一定要考虑好时间分配,选择题大的安排50~60分钟左右完成,非选择题大约安排90~100分钟左右完成为宜。做题时,对容易题力求全对,中档题少丢或不丢分,五分钟找不到答题思路的难题可暂时放一放,不要耗费大量时间,以免影响去做其它题。
第3篇:高中化学答题与应试技巧
高中化学答题技巧
历次化学考试,常因考生缺乏必要的答题技巧或不能规范化解题而常失分,现总结出来,希望考试时不在这些地方出差错,高标准,严要求,从平时做起,向规范要高分。自己曾经出现过的错误,在阅读时作出标记。
1、排列顺序时,分清是“由大到小”还是“由小到大”,类似的,“由强到弱”,“由高到低”,等等。(也就是所谓的粗心或审题不清)
2、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分清是等号还是可逆号或箭头,如一种盐水解方程式一定用可逆号不能用等号,其产物也不能标“↓”或“↑”,弱酸、弱碱的电离一定要用可逆号不能用等号。(写完以后检验可避免失分)
3、要求写“名称”却写分子式或其他化学式,要求写分子式或结构式却写名称。电子式、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结构简式、结构式不看清,张冠李戴。要求写离子方程式而错写成化学方程式。(能写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