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初二检测单元试题答案
初二检测单元试题答案
编辑了初二上学期地理基础检测试题答案解析,学习可以这样来看,它是一个潜移默化、厚积薄发的过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解析】选D。本题考查我国的地理位置。我国东部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120°E穿过我国东部地区;北回归线穿过云南、广西、广东和台湾。
2.【解析】选B。本题考查我国陆地面积的大小及在世界的位次。我国陆地总面积约为960万km2,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为300万km2。
3、4.【解析】3选C,4选C。本题组考查中国的疆域。第3题,中国最东端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最西端位于新疆帕米尔高原,最南端位于海南省南沙群岛曾母暗沙,最北端位于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第4题,我国南北跨纬度约50°;乌苏里江与帕米尔高原地方时相差约4个小时,若帕米尔高原夜幕深沉,最东端的乌苏里江上大致为旭日东升;中国东临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海陆兼备,陆地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资源总量丰富,类型齐全与我国位置优越,国土辽阔没有必然的联系。
5.【解析】选B。本题考查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位置及邻国。黑龙江、新疆都与俄罗斯接壤。
6.【解析】选C。本题考查我国疆域的有关内容。我国南北跨纬度很广,气候差异大,形成了不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两幅不同的照片所呈现的景观是由其纬度位置决定的。
7.【解析】选D。本题考查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简称及行政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行政中心为南宁;福建省简称闽,行政中心为福州;青海省简称青,行政中心为西宁。
8.【解析】选B。本题考查北回归线穿过的我国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解答此题不仅要熟悉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空间位置,更要认识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轮廓,同时还要注意题干中的“自西向东”,图中轮廓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广东省和台湾省,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和台湾省,所以四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正确顺序为②①③④。
9、10.【解析】9选A,10选C。本题组考查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行政中心、轮廓、位置。根据轮廓可以判断①~④依次是河南省、四川省、辽宁省、山东省,河南省的行政中心是郑州,既临渤海又临黄海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有山东省、辽宁省。
11.【解析】选A。本题考查我国省区的简称。湘是湖南省的简称,黔是贵州省的简称。
12.【解析】选A。本题借助菜系考查我国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简称。广东省的简称是粤,山东省的简称是鲁,湖南省的简称是湘。
13、14.【解析】13选D,14选C。本题组考查我国人口的迁移和增长。由图甲可看出城市生活条件较好,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由图乙可看出我国人口仍然在增加,但增长的速度在减慢。
15、16.【解析】15选C,16选D。本题组考查我国人口的分布及原因。读图可知,黑河—腾冲一线以东南人口稠密,该区域面积占43%,人口占94%;黑河—腾冲一线以西北人口稀疏,面积占57%,人口占6%。这种人口分布特点与地形、气候、经济等密切相关。
17.【解析】选B。本题考查我国人口、民族方面的知识。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
18.【解析】选A。本题联系周围国际问题,考查我国民族政策,增强民族自豪感。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是我国的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
19.【解析】选B。本题考查我国少数民族的特点。A项孔雀舞是傣族的舞蹈;C项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族;D项泼水节是傣族的传统活动。
20.【解析】选C。本题考查我国疆域和民族方面的知识。我国陆上邻国是14个,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汉族,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
21.【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邻国、海域、位置、疆域、民族分布等知识。第(1)题,图中邻国A为蒙古,B为印度,C为哈萨克斯坦,D为菲律宾。①为渤海,②为台湾海峡,③为琼州海峡,④为黄海,⑤为东海,⑥为南海。第(2)题.我国在赤道以北,位于北半球;位于20°W以东,160°E以西,属于东半球。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第(3)题,我国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我国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我国最南端在海南省南沙群岛曾母暗沙。第(4)题,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的重大节日,该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
答案:(1)蒙古 印度 菲律宾 渤海 琼州海峡 台湾海峡 东海 南海
(2)北 东 亚欧 太平
(3)D
(4)内蒙古自治区
22.【解析】本题以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为背景材料考查相关问题以及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第(1)题,图中显示,2000年至2010年人口净增长7390万,人口增长过多过快会造成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第(2)题,图中显示,常住人口总量排名第一位的是广东省。第(3)题,根据扇形比例示意图,西部C占27.04%。第(4)题,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供养多少人口合适,即适度人口,是不能通过人口普查得到的。消费水平也因地而异、因人而异,也不能通过人口普查得到。第(5)题,发达地区人多地少,可以从发展第三产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单产等方面分析。
答案:(1)7390 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答案合理即可)
(2)广东
(3)27.04
(4)D
(5)实行计划生育,禁止乱占耕地,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提高单产等(答案合理即可)
23.【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服饰、风俗等知识。汉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中部和东部,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我国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我国各民族“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①是西藏自治区,②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③是内蒙古自治区,④是广西壮族自治区,⑤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竹楼村寨、沙滩椰林是我国南方的景观,在内蒙古地区是看不到的。图中五幅照片自左而右,依次是维吾尔族、壮族、藏族、满族和苗族的服饰。
答案:(1)西南 东部
(2)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3)西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4)D
24.【解析】本题考查省区轮廓的判读及特点。①是云南省,简称云或滇,行政中心为昆明,陆上与越南、老挝、缅甸接壤,长江流经,有热带分布。②是广东省,简称粤,行政中心为广州,无邻国,临南海,纬度低,有热带分布,离香港、澳门最近,南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③是湖北省,简称鄂,行政中心为武汉,长江流经,既不临海,也无邻国。④是黑龙江省,简称黑,省级行政中心为哈尔滨,陆上与俄罗斯相邻,地理位置最偏东,黑龙江流经。
答案:(1)① 云或滇
(2)② ④
(3)黑龙江省 云南省和广东省
(4)云南省和湖北省
(5)广东省 琼州
(6)③ 武汉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初二上学期地理基础检测试题答案解析,就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在新学期努力,丰富自己,锻炼自己。
第2篇:人教版初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试题答案
人教版初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试题答案
参考答案
1.B(本题考查对所学过的课文中的重点难记的字的识记,注意平时的积累。)
2.C(新—心。)
3.C(A.“比较”一词删去后少了限定的程度;B.“几乎”一词删去后范围扩大了,不符合实际;D.删去“有记载的”就变成无根据的猜测了。)
4.③⑥①④②⑤(本题考查写作顺序,常见的写作顺序一般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根据语意可知,本题主要是按逻辑顺序写的,所以要读懂每个句子的意思,然后按照句与句之间的内在关联排序。)
5.相拍合。|不过。一层:石拱桥自身的结构就很美。二层:我之爱桥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划分层次,只要先将所给文段的意思弄明白,然后很容易划分出文段的几个意思,然后就可以进行划分。)
6.总分(首句是总写,以下是分写,所以是总分关系。)
7.苏州园林假山和池沼的配合着眼于图画美(本题考查说明中心,首句提出介绍的是苏州园林的假山和池沼,后面几句写其图画美。)
8.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或者……身在山间(第二句即假山堆叠的特点。第三句接着说明假山堆叠的特点。)
9.大多引用活水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指出了池沼的特点。“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说明了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布置石头或种花草的目的。)
10.“艺术”指创造美的方法,“技术”指生产操作方面的技能,“艺术”包括“技术”且高于“技术”,本文这样写是为了突出强调其艺术美。(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艺术”和“技术”内涵不同,表达效果不同,不能互换。)
11.分类别按一定的标准分类,作用是眉目清楚,避免重叠、交叉的现象发生(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通读文段,可以看出本文段主要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12.从树木栽植具有画意、园林妙在含蓄、遵循画理造园等角度说明了中国园林“富有诗情画意”。(做此题时,注意寻找选文后面几段中的重点句。)
13.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引用的说明方法,既强调了中国园林的树木栽植要具有画意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又自然引出了下文有关树木要有特色的内容;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更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中国园林妙在含蓄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说明文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列图表等。此题说明方法不难总结,关键是回答出说明方法的作用。引用的作用是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有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练,含蓄典雅。举例子的作用是具体、有力地说明事物。)
14.(1)特点:“具有画意”,“重姿态,不讲品种”,“有那个地方的植物特色”。(2)原因:能突出园林的个体特征,并且存活率大,成长得快。(此题原文中有明确的答案,我们从第②段中加以提炼即可。)
15.这句话运用了类比手法,生动形象地概括出优秀的园林管理者对园林的重要作用。(一般赏析语句我们可从结构和内容上赏析。比如在结构上语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或者是总结全文的作用等。从内容上分析,一般要知道这句话或这段内容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运用了怎样的句式、说明手法、表现手法,突出事物怎样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16.A(A项在原文中的表述应为“仿照生物的功能、组织、形象构成来修建的建筑物,就是‘仿生建筑’”“有些仿生建筑不仅拥有与生物相仿的优美外形,而且还像自然界的生物一样‘呼吸’着”,由此可知,“仿生建筑”包含“仿生物外形”和“像生物一样‘呼吸’”的特征,其范围要大于“会呼吸的建筑”。)
17.第②段与第③④⑤段是总分关系,第③④⑤段与第②段相关内容具有按顺序对应的关系。(说明文讲究逻辑严密,段与段之间存在着前呼后应的逻辑关系,如第②段“有的能够像向日葵花盘一样旋转,有的能够像仙人掌一样开花,有的能够像盛开的马蹄莲一样迎风招展”这一句属于总说,第③④⑤段的'分说是与之相呼应的,故第③④⑤段的顺序是不能随便调换的。)
18.把客厅电灯、浴室加热器等比喻成“葵花子”,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生动的特点;“都”从范围上进行限制,说明了“向日葵建筑”中家用电器的能量全都来自屋顶的太阳能光电板,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事物的先决条件。一般来说,表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限制、性质、程序等的词语,都要求准确无误。此句中“都”这一表范围的副词就体现了准确性的特点。说明文语言还有另一特点,即生动性,可以从修辞手法、动词运用等角度分析,比如此句“葵花子”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就增添了语言的生动性。)
19.把双弧形截面的风速与环境风速进行比较,突出了双弧形截面设计能提高顶部风力发电机组的效率。(细读画线句,首先要区分出“比较”的双方,即“双弧形截面的风速”与“环境风速”,而“4倍之多”带来的效果是“提高顶部风力发电机组的效率”,这便是作比较说明方法的作用。)
20.示例一:像鸟一样会飞的建筑。示例二:像兽一样会走的建筑。(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要求列举未来可能会出现的仿生建筑。要能依据文章内容,结合对“向日葵建筑”“仙人掌建筑”“马蹄莲建筑”的特点介绍,合理地设计“建筑”。)
21.美丽家乡古建筑,精彩文化扬四方。(本题考查宣传标语的拟写,注意语言要简洁,言简意赅,突出特点。)
22.实地考察、采访古建筑研究专家、查看家乡地方志、阅读介绍家乡古建筑的文章等。(本题为开放性题目,只要我们紧扣题目要求,言之有理即可。)
23.阿长衍太太(本题是对课文相关名著的考查,注意课下对课文相关名著的阅读。)
24.斥责封建孝道不顾人命,教坏后人,揭示其虚伪和残酷。(注意加强对名著知识的积累。)
25.思路点拨:这是一道话题作文。
首先,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可拟的标题很多,比如“水桥”“在桥一方”“我心中的那座桥”等,“题好一半文”,写好本文,拟定一个精彩、贴切、新颖的标题同样重要。
其次,要明确命题者的意图,要扣住“桥”来选材和立意,明确你的褒贬意图和主题思想。评价一篇文章的好坏,首先就要看选材和立意。在这里,“桥”有两方面的内涵:一是作为自然物存在的起空间沟通作用的桥。如果我们选择这一类具体的桥作为写作对象,那么我们就可以抓住该桥的特征,按照一定的说明顺序,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写一篇说明文。选择这样写的前提是,我们要对某座桥非常熟悉,包括它的名字、来历、形状、结构、外观以及与之相关的故事等。写作之前,自己要有一个观察、搜索资料的过程。当然,我们也可以用优美的语言描绘该桥的形态、历史和观桥的感受,写一篇优美的状物散文。这不仅要写出该桥的特征,还要在状物写景中饱含感情,要借物抒情。当然,如果再由桥联想到人,由赞美桥升华为“桥”所代表的某种精神,会使文章主题深刻而鲜明。二是无形的抽象的“桥”。这种桥可以是“沟通之桥”“亲情之桥”“友谊之桥”等。以这类桥为写作对象时,我们可以借事件表现自己对亲情、友情以及人生的理解,表达某种特定的感情或感悟。写作时,要注意突出“桥”在事件中的作用,要注意扣题。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试题答案的相关内容,就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在新学期努力,丰富自己,锻炼自己。
第3篇:初二上学期生物基础检测试题答案
初二上学期生物基础检测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345678910
ABBDCBCDDB
11121314151617181920
ACABDCDCA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6分)
(1)学习(2)不能(3)学习(4)遗传物质先天性行为(5)能使动物更加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三、连线题(每条1分,共13分)
1:①—F ②—B ③—G ④—H ⑤—A ⑥—E ⑦—C ⑧—D ⑨-I
2:A-b B-c C-d D-a
四、识图作答(每空1分,共29分)
1.(1)关节头关节囊关节腔关节窝关节软骨(2)[1]关节头[4]关节窝[2]关节囊
2.(1)关节 骨骼肌 骨(2)收缩关节
3.(1)狼 兔子 草类(2)C A(3)减少 减少 增多 增多 生态平衡(4)大规模猎狼,兔子会因为缺少天敌而数量
第4篇:初二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复习试题答案
初二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复习试题答案
9.∵DB=DC,角C=29°
∴∠DBC=∠C=29°
∴∠ADB=∠C+∠DBC=58°
又∵AB=AD
∴∠ABD=∠D=18°
∴∠A=180°-∠ABD-∠ADB=64°
10.∵AD=AE∴∠1=∠2
∵∠1+∠3=180°∠2+∠4=180°
∴∠3=∠4
在△ABD与△AEC中
AD=AE
BD=CE
∠3=∠4
∴△ABD≌△ACE(ASS)
则AB=AC(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11.6
12.B
第5篇:八年级上政治第三单元检测试题答案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A 13.C 14.A 15.C 16.A 17.B 18.B 19.A 20.C 21.D 22.B 23.A 24.C25.C 26.B 27.D 28.D 29.C 30.C
33.(1)西班牙人的看法:这是理所当然的,在我们国家,即使是好朋友吃饭,也一般是AA制,或者事先讲好谁付费。
(2)美国人的理由:这是我们的待客之道,我们崇尚自由,这么做是给客人最大的自由。
(3)日本人的理由:管好自己就是对集体和别人最好的贡献,我们做事大多是以不会给别人添麻烦为前提,一切要靠自己。
(4)这种差异主要是不同文化背景所造成的。
消除误解,尽量保持客观、宽容的态度;提高对其他文化的鉴赏能力;不采取防卫心态,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