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江雪》教案
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激发学习欲望。
1.背诵《元日》。
2.大家背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听来是一种享受!一首好诗,就蕴涵着一种心情,一个故事,甚至是一段历史,令人回味无穷!这一节课,我们学习第二首古诗:唐代柳宗元《江雪》(板书 :江雪)什么意思?(江上的雪景)
二、整体感受,勾勒寒江独钓的轮廓
(一)读通全诗
1、师范读
2、同学们想读吗?请你细细读上四遍:读前两遍,注意读准生字和新词,争取把它读正确;后两遍,争取读通顺、流利。用“ — ”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3、谁来试一试。(指明读)4.说说哪些词语不理解。5.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一:小组交流词语意思
绝:
径:
灭:
蓑:
笠:
蓑笠翁:
1)“径”读准“jing”,意思是小路,“万径”呢?(成千上万的路,所有的路)“千山”(许许多多的山,所有的山)刚好是一千座山,一万条路吗?不是,这里是虚指所有的山,所有的路。2)对读“千山”“万径”。
6、再请你读一读:
1)新词“蓑笠翁”,看“蓑衣”——“蓑” “斗笠”——“ 笠”(用来挡雨雪)
2)切换至Flash画面,看这位老人身上穿的是“蓑衣”,头上戴的是“斗笠”。“蓑笠翁”意思就是—— 7.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全诗。读得字正腔圆。
(二)理解诗意:
过渡:我们已初步读通了这首诗,接下来我们弄懂这首诗的大概意思。
1、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多读,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看注释,串词成句;观察图想象„„)
2、资料上的注释是你的好帮手,再根据插图,想象画面,自由试着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3、学习活动二:弄清诗句的意思。
4、谁来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5、带着这样的理解再来读诗。(读出了诗的意思)
四、意境探寻:体会寒江独钓的孤傲。
(一)品读第一、二行
1、我们一起走入这浩翰无边的大背景,读——“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请你闭上眼,随着老师的朗读来想象,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让我们一起进那广阔的原野,走进那白雪皑皑,天寒地冻的世界,放眼远望——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1)一切的一切都被白雪覆盖了,没有飞鸟,没有行人,没有声音,几乎是死一般的沉寂,这样的画面,你感受到了什么?(冷清、寂静、悲凉)2)是呀,那是多么寂静、冷清啊!指名读!——“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5、就在这众人不到之处,我们却看到了——“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二)品读三、四行
1.放FLASH,再问:寒风刺骨,大雪纷飞,老人却在独自垂钓,你感受到老人什么? 交流后读这两行。
2.那是刺骨的寒冷呀!而这位老人还在江上垂钓,你想问老人什么?(这么冷的天,为什么老人还在江上钓鱼?)
1)问得好!请你大胆猜想一下原因,可以与同桌讨论。为了生存,捕鱼为生; 向人们诉说他心中的孤独; 有伤心事; 爱钓鱼„„
2)大家有不同的猜测,究竟哪一种比较吻合诗人的心境呢?要弄清这个问题,得了解诗人。出示: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做官期间,同情人民疾苦。后来被贬官(职务降低,发配到边远的地方)。柳宗元被贬后,政敌们仍不肯放过他。造谣诽谤,人身攻击,把他丑化成“怪民”,而且好几年后,也还骂声不绝。被贬生涯所经受的种种迫害和磨难,并未能动摇柳宗元的政治理想。
3.了解诗人的经历,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你认为作者仅仅就是蓑笠翁吗?那他是在写谁?
4.诗人想借老人寒江独钓,写出自己的什么呢?(孤独、万分痛苦、悲愤、但坚强不屈、不与当权者同流合污)
(1)把诗人的这种情感读到市的字里行间去!自由读!(2)请你读
是呀,柳宗元在诉说,他官场失意,亲人离世,再请你读
我们听到柳宗元在倾诉,她内心的千万孤独,一起读《江雪》 5.老人就是柳宗元的影子,他真的是在钓鱼吗?
(1)柳宗元做大官,一心想为民造福,但现在被贬,一腔抱负难以实现,他在等什么?
(等机会,等翻身的机会,等待东山再起的机会,等做大官,做好官的机会,等待朝廷对他的理解,时时渴望东山再起)2)他等机会干什么?(想做好官,为民造福,为老百姓做好事,想建功立业,报效朝廷,为国为民)
6.你们真是柳宗元的知音哪!柳宗元在等机会,在钓一个机会!一个“钓”字是全诗的眼睛,这就是“诗眼”。
7.让我们一起回到柳宗元被贬那段千万孤独的日子,指名读《江雪》 柳宗元把他千万孤独却坚强不屈的情怀化作了——《江雪》,读 8.千山万径冷冷清清,飞鸟行人绝迹,老人却在寒江独钓。诗人借这江上雪景,写出了自己的孤独不屈!
五、读出来。
这首诗的前两句是写雪景的,写雪景的诗句还有很多,我们来读读吧: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六、写到位。
古人常说“诗中有画”。你能将《江雪》想象成一幅画吗?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第2篇:《江雪》教案
《江雪》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七册24课《古诗两首〈江雪〉》 教学目标:
1、理解“千山、绝、万径、踪、灭、蓑笠翁”等词意思。
2、理解诗句,熟读古诗;背诵、默写《江雪》。
3、在学习古人用词准确、深刻的同时,体会古诗意境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国文字博大精深的美。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
2、体会《江雪》的语言美及意境美。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直入课题,了解诗人
1、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写的《江雪》。
2、板书:《江雪》,学生读课题,理解课题意思(江上雪景)。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入课题。使学生在课始时,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
二、检查预习,读准诗句
1、出示全诗。
2、指名朗读,齐读。
3、解疑:你们在预习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字词了吗?
4、送词入诗说诗意。
5、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
6、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整首诗。
【设计意图:四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学会课外预习,课堂上通过指名学生朗读、齐读,及时表扬、肯定的方法进行激励,让学生树立对学习古诗的兴趣与自信。再通过质疑,为学生排除字词方面的拦路虎,以便学生能正确地理解诗句,为想象诗的意境,扫清障碍。】
三、了解背景,体会感情
1、体会环境的寒冷寂静
①诗句去除“绝、灭”想画面,说体会;并与原诗句进行对比。②出示插图,指导学生观察图上远景。这样的环境给你怎样的感觉?(板书:冷寂)③师范读,指名学生读,齐读1、2句诗。
【设计意图:诗的题目是《江雪》,但是诗句中没有一个雪字,读来却让人感到寒气逼人。教学中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绝、灭”,引导学生想象漫天大雪覆盖一切,人鸟绝迹的画面,从而体会自然环境的寒冷寂静。】
2、体会诗人的孤独寂寞 ①指导观察近处画面。
一位渔翁,独自一人,在这江上默默垂钓……你能体会出这位渔翁此时的心情吗? 板书:孤独 指导书写:孤
②你从哪里体会到他的孤独寂寞?(孤舟、独钓)指名有感情读诗句。③这是一份怎样的孤独啊?大家自由地读读全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④同学们,这是一首藏头诗,我们读一读每一句诗开始第一个字:“千、万、孤、独”。体会一下,这是一般的孤独吗?这是非常非常的孤独啊!学生齐读“千万孤独”。
【设计意图:古人云:诗言志,歌咏言。把学生引入意境,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教学中,我通过抓关键字、让学生看图、音乐渲染、感情朗读等方法,引导学生体会渔翁的孤独,使渔翁孤舟独钓的形象深深地扎在学生的脑海中。】
3、体会渔翁精神的不屈
①创设情境:雪还在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渔翁都快成为一个雪人了,但他还是不肯离去。从渔他身上你还能读出点儿什么?(板书:坚强不屈)②此时此刻,你有什么问题要问问这位渔翁吗?
③是呀,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先来看看诗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诗吧。课件出示,生读柳宗元的资料。
④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想说的?
⑤诗人柳宗元借渔翁寒江独钓来表达自己孤独寂寞的心情,抒发自己坚强不屈的决心。这种写法就是:借景抒情。(生读:借景抒情)⑥激情引读:
改革失败了,政敌们放火烧了他的住所,他无家可归,只好寄身寺庙,但他坚强地活着,依然在孤舟上——(独钓寒江雪)
即便不能实现自己的兴国之志,即便朋友、母亲、女儿个个先他而去,他仍坚强地活着,依然在孤舟上——
无论命运多么不公,无论内心多么孤独,他还是坚强地活着,依然在孤舟上—— 国忧、家祸、困苦集于一身,这寒的不仅仅是永州的山、水,更让他心寒的是什么?
4、总结,感情朗读全诗,背诵全诗。
【设计意图:如果仅仅让学生理解渔翁孤独寂寞,是不到位的。诗中作者一腔的愤懑苦闷,郁结在胸,以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行动来发泄他对朝政的不满,来表露他愤世恨时且又不愿同流合污、孤独、高傲的感情。这种感情学生不容易体会。教学时,通过让学生对渔翁的行为进行质疑,引出学生对诗所表达的深刻含义的思考,再进行引读,层层递进,深入体会。但是学生毕竟还是孩子,与诗人所处的环境有着相当大的距离,所以质疑后以教师的导为主,点到为止。相信随着学生的成长,对于这首诗意境的体会将不断发生变化。这也是古诗的永恒魅力!】
四、写法迁移,描述诗境
1、古人云:诗中有画。一首诗就是一幅画,请大家拿起手中的笔,把诗句中展现的画面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吧。如果还能写出画面中人物的心情,那就更棒了。
2、写写诗句描绘的意境。
3、交流,反馈。
【设计意图:古人云:诗中有画。让学生在学习完这首诗后,积极鼓励学生结合画面,融进想象,将整首诗的意境描绘出来。这样不仅加深学生对古诗意境的体会,还训练了学生的写话、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五、尝试运用,加深体会。
师:我们现在学古诗,一是为了了解祖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二是积累优美丰富的语言;三是学会正确运用,提高语言能力。出示
1、山道上,空旷无人,寂静无声,颇有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觉。
2、虽然不被人理解,但是我还是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希望在向我招手,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正是告诉我们这个道理吗?
【设计意图:古诗是中华瑰宝,身为中华儿女,不仅要会诵古诗,更应该要会运用古诗。因此这一环节目的在于化消极积累为积极运用,实现古诗的活学活用。】
六、拓展学习,体会不同
1、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悠闲自在、轻松快乐的钓鱼诗。出示: 清朝王士祯的《题秋江独钓图》。
2、指名读。说说你从哪体会到渔翁的满心欢喜、悠闲自在?
3、对比《题秋江独钓图》与《江雪》异同。
4、齐读《题秋江独钓图》。
5、小结。
6、回读《江雪》。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要有三度——深度、广度、温度,但是广度决定深度。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悟《江雪》中的渔翁形象,我设计了拓展阅读另一首“独钓”诗,让学生通过对两首诗的对比,进一步感悟渔翁,让渔翁的形象更加丰满。更要让学生明白:人生经历不同,诗人写作心境也不同,写出来的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不相同。即言为心声,一切景语皆情语。】
七、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默写《江雪》。
2、描写垂钓的古诗非常多,搜集2首,读一读,背一背。
3、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优秀诗文还有很多。搜集2首,读一读,背一背。【设计意图:加强课内外的结合,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从而扩大学生信息量的交流。这样做,可充分发挥语文课本为工具书的作用,不仅加大了教学密度,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八、板书设计: 江 雪
第3篇:江雪_教案
江 雪
课 时: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江雪》是第七册第七单元的一首诗,是唐代柳宗元写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古诗塑造了一个在漫天大雪中孤舟垂钓的老渔翁的形象。表现了诗人清高,孤傲,坚韧不拔的性格,流露出自己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感情。诗中前两句“千山”形容山多,山虽然很多,可是连一只鸟也没有,都飞走了。“万径”形容路多,可是再多的路连一个脚印也没有。山和路都被雪封盖起来了,整个世界显得十分寒冷,寂静。这是老渔翁垂钓的背景。后两句写老渔翁垂钓的情景,这是画面的主体。“孤舟”是说江上只有一只船,“独钓”表明船上只有一个人,一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渔翁,在大雪纷飞的江面上,独自垂钓。这个超脱世俗的老渔翁形象,正是柳宗元此时此地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这首诗看似写景,实际在写人,这样做使环境描写既有象征意义
第4篇:《江雪》教案
《江雪》教案
《江雪》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色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会学习古诗的方法。
3.会朗读、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中字词的意思。体会诗的意境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古诗的方法步骤。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冬天来到了,慈祥的冬爷爷又快给咱们送礼物来了。他的礼物十分神奇,会使光秃秃的枝条一夜间开满美丽的白花,会使绿油油的麦苗一夜间盖上一层厚厚的棉被,同学们说这礼物是什么呢?(生答)咱们是中原的孩子,见惯了平原的雪景,那么江上的雪景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江上雪景的古诗--《江雪》。(板书)
二、初读课文,正音辨字。
1.学生轻声自由读全诗,再指名读,齐读全诗。
2.出示投影片(1)。(辨析字
第5篇:《江雪》教案
《江雪》教学设计
江津区石门小学校
江小平
杨炯文
47374031
小学语文教案
《江雪》是西师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首古诗,此诗是唐代柳宗元写的一首五言绝句。仅仅20字就描绘了一幅寄兴高洁、寓意丰富的寒江独钓图。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凄清,孤独的情调和坚强不屈的精神。学习本诗旨在让学生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情操和文学艺术素养。
根据《新课标》中对小学古诗文的要求:“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在教学《江雪》这首诗时,我把理解诗句,感受诗歌丰富的内涵作为教学重点。因为诗人所处的年代十分遥远,学生的情感难以与诗人产生共鸣,所以又把体会诗的情感,感悟诗的意境作为教学的一个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我按“解题——读诗——释
第6篇:江雪教案
《江雪》教学设计
盘龙区拓东二小 字淑敏
一、课前准备:营造爱诗的氛围。
师:刚才我们一起背了许多诗。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一座宝库。一首好诗,就蕴含着一种心情,一个故事,甚至是一段历史,让人回味无穷。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江雪》
二、整体感受:勾勒寒江独钓的轮廓。
师:请大家翻开课本。可能有一部分同学已经接触过这首诗。会读的同学想一想怎样读得更好;不会读的试着把它读正确。
生自由读诗。
师:谁来试一试?
生:(读错了一个音)
师:同学们听,有没有需要提醒一下的。
生:“径”不读第一声,应该是第四声。
师:呵,你的耳朵真灵。我们一齐读。这个字的意思是??
生:“径”是“小路”的意思。
师:整个词呢?
生1:许多路。
生2:成千上万条路。
师:刚好是一万条路吗?
生:不是,这是一种夸张。
师:是的,夸张是古诗常用的一种
第7篇:江雪教案
江
雪
乡饮中心幼儿园
王红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朗诵古诗,理解古诗的意境。
2、通过各种不同方法的学习,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活动动备:
三角形、圆形、长条形各一个,一幅古诗的画面,古诗字卡。活动过程:
一、温故而知新 复习学过的故事
1、变魔术,猜拼图
出示两个三角形提问:“小朋友这是什么?”我把它放在水里变成小鱼,游呀游
出示三角形、圆形、长条形提问:这是什么呢?
老师把它们拼成一幅图猜一猜象什么?(用三角形、圆形、长条形拼成一个人在钓鱼的图片)
老师看了这幅图就想起了唐代大师柳宗元写的一首《江雪》你们想听吗?
2、看课件,听配乐朗诵
3、老师有表情的朗诵古诗《江雪》
4、这首古诗还有一幅美丽的画呢,我们一起来看。
(1)你看见了什么?这幅画上是什么季节?冬天会怎么样?山上都是雪,小鸟怎样了?(千山鸟飞绝)
(2)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