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写作秘籍- 用耳朵阅读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7-14 07:19:3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莫言写作秘籍- 用耳朵阅读

莫言写作秘籍- 用耳朵阅读

引导语: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说道:我虽然没有文化,但通过聆听,这种用耳朵的阅读,为日后的写作做好了准备。

莫言写作秘籍

我们都知道阅读是眼睛的阅读,而莫言的阅读经验之一却是耳朵的阅读。那还是在台北的一次会议上,莫言与几位作家就“童年阅读经验”题目进行座谈,其他作家都侃侃而谈自己的童年曾经读过哪些书,轮到莫言发言时,他说:“当你们饱览群书时,我也在阅读,但你们阅读是眼睛,我用的是耳朵。”2001年,莫言来到悉尼大学演讲时,明确提出了“用耳朵阅读”的概念。

之所以用“用耳朵阅读”,还要回归到20世纪那个莫言生活过的年代。莫言出生在山东高密大栏乡一个闭塞落后的乡村,在那里一直长到21岁才离开。那个地方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有了电,在没有电之前,照明工具是煤油灯和蜡烛。蜡烛在人们的生活中是奢侈品,只有在春节等重大节日时才点燃,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煤油要凭票供应,而且价格昂贵,因此油灯也不是随便就可以点的。为了度过漫漫长夜,老人们便给孩子们讲述各种妖精和鬼怪的故事。莫言最初的文学课堂便诞生在老人们讲述的故事中。莫言自己也坦言:

“我的知识基本上是用耳朵听来的,就像诸多作家都从老祖母讲述的故事中汲取了最初的文学灵感一样,我也有一个会讲故事的祖母,我也从我的祖母的故事中汲取了文学的营养。但我更可以骄傲的是,我除了有一个会讲故事的老祖母之外,还有一个会讲故事的爷爷,还有一个比我的爷爷更会讲故事的大爷爷。除了我的爷爷、奶奶、大爷爷之外,村子里凡是上了点年纪的人,都是满肚子的故事,我在与他们相处的几十年里,从他们嘴里听说过的故事实在是难以计数的。”

除了听爷爷、奶奶的故事,那个时代的“说书人”也给了莫言用耳朵阅读的享受和机会。每逢集市,这些说书人会在集上摆几个摊位说武侠,《三侠五义》、《水浒传》,后来也说一些类似《林海雪原》、《红岩》等现代的书。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们也会走进村庄,找几间空屋,支起一张桌子,说一些老段子。小莫言就是这些说书人最忠实的听众。每次听书后,莫言回家就把集市上听到的书,转述给母亲和姐姐听。其实,这样的说书、听书,已经近于阅读,只不过这是一种用耳朵的阅读,是一种能够激发人的丰富想象力的阅读。这样用耳朵阅读的经历,也为莫言想象力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除了聆听从人的嘴巴里发出的声音,莫言还聆听了大自然的声音,譬如洪水泛滥的声音,植物生长的声音,动物鸣叫的声音……就是这种用耳朵的阅读让莫言在故事的叙述中展开无穷无尽的想象。

在莫言用耳朵阅读的漫长岁月里,除了聆听老人们讲述的故事外,莫言家乡的茂腔戏也给了他深刻的印象。茂腔伴随着莫言的成长,他的道德教育、人生价值观、历史知识,从茂腔戏里学到了很多。莫言创作的长篇小说《檀香刑》就是借助于茂腔的戏文对小说语言进行的一次变革尝试。他说他在创作《檀香刑》的过程中,这个小戏的旋律始终在耳边回响,找到了这个叙事的腔调时,写作起来就如河水般奔流。可见,用耳朵听来的茂腔和戏文对莫言的创作产生了多么大的影响。

莫言说:“我虽然没有文化,但通过聆听,这种用耳朵的阅读,为日后的写作做好了准备。”

《用耳朵阅读》节选

莫言

我在农村度过了漫长的青少年时期,我的知识基本上是用耳朵听来的:我有一个很会讲故事的祖母,有一个会讲故事的爷爷,还有一个比我的爷爷更会讲故事的大爷爷——我爷爷的哥哥。除了我的爷爷、奶奶、大爷爷之外,村子里凡是上了点岁数的人,都是满肚子的故事。我在与他们相处的几十年里,从他们嘴里听说过的故事实在是难以计数。

他们讲述的故事神秘、恐怖,但十分迷人。在他们的故事里,死人与活人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动物、植物之间也没有明确的界限。甚至许多物品,譬如一把扫地的笤帚,一根头发,一颗脱落的牙齿,都可以借助某种机会成为精灵;在他们的故事里,死去的人其实并没有远去,而是和我们生活在一起,他们一直在暗中注视着我们,保佑着我们,当然也监督着我们。这使我少年时期少干了许多坏事,因为我怕受到暗中监督着我的死去的祖先的惩罚,当然也使我多干了很多好事,因为我相信我干过的.好事迟早会受到奖赏。

爷爷奶奶一辈的老人讲述的故事基本上是鬼怪和妖精,父亲一辈的人讲述的故事大部分是历史,与教科书上的历史大相径庭。在民间口述的历史中,没有阶级观念,也没有阶级斗争,但充满了英雄崇拜和命运感,只有那些有非凡意志和非凡体力的人才能进入民间口述历史并被不断地传诵,而且在流传的过程中被不断地加工提高。讲述者在讲述这些人的故事时,总是使用赞赏的语气,脸上总是洋溢着心驰神往的表情。

除了聆听从人的嘴巴里发出的声音,我还聆听了大自然的声音,譬如洪水泛滥的声音,植物生长的声音,动物鸣叫的声音……在动物鸣叫的声音里,最让我难忘的是成千上万只青蛙聚集在一起鸣叫的声音。那是真正的大合唱,声音洪亮,震耳欲聋,青蛙绿色的脊背把水面都遮没了。那情景让人浮想联翩。

我虽然没有文化,但通过聆听,这种用耳朵的阅读,为日后的写作做好了准备。我想,我在用耳朵阅读的二十多年里,培养起了我与大自然的亲密联系,培养起了我的历史观念、道德观念,更重要的是培养起了我的想象能力和保持不懈的童心。

第2篇:莫言写作风格

论莫言的写作风格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说过:“莫言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但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并不一定会的诺贝尔奖,当莫言用魔幻现实的手法,丰富的想象力和大胆地对人性的探索来讲故事后,他就成为了世界级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为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颁发了一座诺贝尔奖,因为他的小说充满了瑰丽的想象和魔幻般的故事,莫言用他丰富的想象力为读者营造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绚丽多姿的高密东北乡。

他和他的笔在高密东北乡上空游荡着,探索着人性的欲望,演绎出一曲曲英雄悲歌。他是一个地道的寻根文学者,在他自己的高密东北乡上为我们讲述着各种引人入胜的故事。总的来说,莫言的写作风格在乡土文学的基础上加上魔幻现实主义和丰富的想象,用大胆的笔触和独特的视角将众多的人物故事描绘的多姿多彩。

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只赏析莫言写作风格中的部分特色:独特的视角、大胆的叙事、性和对人性的探索。

首先要研究莫言就不得不提到他的高密东北乡,他将他的老家和每位作家心中都有的理想世界结合到一起,就成为了高密东北乡,成为了他许多作品故事当中的地点。他讲述了发生在高密东北乡上众多人物的爱恨情仇,如《红高粱家族》当中余占鳌和“我”奶奶的爱情故事,当然还有高密东北乡人民英勇抗战的故事。

就《红高粱》来说,这是最能体现莫言写作风格的小说之一,莫言用独特的叙述视角讲述了交错纷纭的故事,能够让读者亲临现场目睹发生在东北乡的一幕幕英勇悲壮的舞剧。他不断改变叙述视角,用父亲的孩童眼光将场景真实再现在我们眼前,“父亲看到孙五的刀子在大爷的耳朵上像锯木头一样锯着。罗汉大爷狂呼不止,一股焦黄的尿水从两腿间一窜一窜地呲出来。父亲的腿瑟瑟颤抖。”通过莫言细腻的描写,孙五活剥罗汉大爷的场景就通过父亲的眼展现出来,这比通过第三人的叙述更加生动和有画面感,好像读者就站在父亲身旁一起目睹这场悲剧的发生一样。莫言也用无处不在的第三人的视角完完全全地展现出爷爷和奶奶发生在高粱地里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他们为了维护爱情去杀人,为了追求生存的权利,获得生命的自由英勇抗日。这种出于对生命本能的热爱,使他们具有一种熊熊燃烧、生机勃勃的生命力。笔者认为这就是莫言对人性的诠释。

这里又不得不讲到莫言小说中的性,《红高粱》中爷爷和奶奶在高粱地里的龙凤和谐是他们摆脱封建礼教的约束和追求自由的结果。这在莫言小说中很常见,他想要突出的是“两颗蔑视人间法则的不羁心灵”,他对性的描写很多样,有赞美的,色情的和最原始的欲望的描述。性是人类最本能的欲望,莫言写性,是他身为一个作家对人性欲望和本性的探索。在他的早期作品里有对性的赞美,歌颂了为了追求幸福,自由的男女性爱,《红高粱》中余占鳌和我奶奶的性就是典型。作者毫不吝啬自己对建立在爱情基础上的所有性爱的的赞美之词,间接批判了旧有贞洁观。莫言后来在他另一片代表作《生死疲劳》中描写庞春苗和蓝解放的性爱是“她的嘴唇在我嘴里膨胀着,她的嘴巴张开了,一股犹如新鲜扇贝的鲜味儿不满我的口腔。我无师自通地把我的舌头探进她的嘴里,去逗引她的舌头,他的舌头与我的舌头勾搭在一起,纠缠在一起。”这样的描写带有很强的浪漫情调,莫言用他奇特巧妙的比喻成功描写了人与人之间压抑的欲望的释放。庞春苗为人善良而柔弱,性情浪漫而纯美,但她却喜欢上了蓝解放,印证了爱情的高洁和奋不顾身。也肯定了女性对自我幸福的追求、敢作敢为和妇女的平等。在莫言小说《红高粱》的开头的第一句话:“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初九,我父亲这个土匪种十四岁多一点。”在倡导尊重师长的中国社会,诽谤自己的父亲是大不敬,但莫言就是这样做了,而且做得很彻底。“我终于悟到:高密东北乡无疑是地球上最美丽最丑陋、最超脱最世俗、最圣洁最龌蹉、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爱的地方。” 在这一系列充满矛盾和谬误的话中显现出的是莫言对高密东北乡既亲密又疏离的感情,这样的句子淋漓尽致地体现出莫言大胆的写作风格。莫言的大胆也体现在前文中的性,在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的中国,性总是被压抑的,国人总是忌讳它。莫言肯大胆地,露骨的写性,本身就是一种突破,也是他在中国成功的关键。

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就已获得代表中国文学最高成就的茅盾文学奖,他的写作风格也是被研究多年,学科价值和社会价值都已完善。谁也不能否认莫言作品的文学价值!

第3篇:莫言的写作风格

莫言的写作风格

写作风格素以大胆著称 曾屡次获奖!莫言于1956年生于山东省高密县,童年时因经济贫困和政治上受歧视,直接影响了他后来的小说创作。12岁读五年级时因“*”辍学回家,在农村劳动多年。1976年应征入伍,历任战士、政治教员、宣传干事。曾在解放军艺术学院和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学习。自1980年代中期起,莫言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虽然早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但其写作风格素以大胆新奇著称,作品激情澎湃,想象诡异,语言肆虐。例如成名作《红高粱家族》里,不断出现的血腥场面中充满着强烈的感情控诉,在“屎尿横飞”的场景之间,是演义现代革命历史。在经历《红高粱家族》的写作高峰后,莫言继续寻求突破,创作了大量中短篇作品及数部极具份量的长篇小说。其中,《丰乳肥臀》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莫言

听莫言讲关于母亲的故事 ——读莫言在瑞典的演讲

很多好作家都是母亲造就的。

莫言在瑞典获奖的演讲词我读了两遍。莫言说,他的这个演讲词他写的很顺,仅用了两天的时间。在他前往瑞典的新闻中,看到这个消息,就很想阅读这个演讲。在新闻中听到了这个演讲的一些片段,觉得很有意味。昨天,在东方网博客的专栏上读到了有网友转发的这个演讲全文,就下载了,印成了文字。下午有个报告会,我边听报告边读莫言的演讲词,读出了很多的感动与幸福。我从没有读过莫言,读这样的演讲词,我觉得莫言的获奖,是名至实归。莫言在获奖词里谈及他的一些作品,譬如《透明的红萝卜》等,这引发了我读莫言的兴趣。莫言说,对一个作家来说,最好的说话方式是写作。很多作家都说过,作家必须用作品说话,而不是新闻。所以,他希望我们能耐心读一下他的书。网络时代,可怕的是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莫言写作秘籍- 用耳朵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莫言写作秘籍- 用耳朵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