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结构素描的分析与综合》说课稿
《结构素描的分析与综合》说课稿
一、说教学
思想长期以来我们在设计类学科的素描教学中,沿用了造型学科的教学内容与方式,但教学中我们较难解决两者在观念、目的和方法上的衔接与,即以具象绘画能力为目的的绘画基础教学与以抽象形态和造物构想训练为目的的教学之间的衔接与裂带。如何使素描成为为设计造物本质训练,而非仅是作为绘制表现图为目的的造型基础奠定良好的基础,是近十年来设计基础教学研究面临和积极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设计素描跨越了传统意义上的素描概念,是具有很强目的性、特殊观察角度和审美意义的素描形式。《结构素描的'分析与综合》是我这种教学思想的尝试和探索。
二、说教材
1、教材简析:
《结构素描的分析与综合》是基础美术强化训练丛书(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之一《设计素描静物》中的第一部分,这一节在整体课程中是基础中的基础。在训练过程中,首先,要求学生具有三维立体造型的想象能力和灵活的组织、运用形体能力。其次,要求学生采用徒手画的方法以线为主,组织整理形体关系。由于书本中都是静物作品范图,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部分实物和图片,让学生在观察中比较容易弄清楚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结构。
2、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参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А、知识目标:①使学生了解在不同透视角度、不同空间中形体结构相应变化的规律的认识。②了解物体的形体结构及构成关系。
B、能力目标:①能对物体进行分析与综合,将形体分析为画面的和空间想象的。②掌握作画步骤,可着意将物体看不见的部分也画出来,并有选择地将各种结构线留在画面中。
C、德育目标:提高学生对各种物体造型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激发学生更热爱本专业。
3、教学重点:要准确地塑造一张静物素描,除了对形体外部结构的观察与分析,还要理解物体内部结构以及对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综合表现。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教会学生如何分析和表现物体结构的方法和思维方式。
4、教学难点:如何把物体看不见的部分也分析表现出来,是本节课的难点。将其定为难点的主要原因:①一定要弄清楚物体由什么几何形组合而成的。②看不见的部分和看得见的部分是如何连接。
三、说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美术设计专业一年级的学生,全班42人。其中,女生13人,男生39人。他们大部分人入学前没有素描基础。他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初步了解物体的透视、比例。所以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是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力求使学生了解如何分析和表现以几何形体构成的物体。
四、理论依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五、说教法
本课是在前节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学生初步掌握物体透视、比例的知识。在教学上,我想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努力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所以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1、形象直观法:通过多媒体展示范图,通过实物,讲解实例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归纳得出理论知识,并安排适当的课堂练习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巩固,逐步使知识转化为能力。在讲解例子时,则注意配合学生,形成“师生合作”的局面(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破教学难点。
2、创设情景,优化课堂提问。课前有复习提问,课中有启发性和发散性提问,课后还有总结提问,提问中始终应紧扣教学重点难点,体现了一定的课堂教学层次性,选择适当的时机,采用多种方式灵活提问,课后的提问注意到课堂讲授时未曾涉及的知识点。
3、示范法:教师示范画一张以线体现结构的素描。
第2篇:结构素描的分析与综合说课稿
结构素描的分析与综合说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结构素描的分析与综合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说教学思想
长期以来我们在设计类学科的素描教学中,沿用了造型学科的教学内容与方式,但教学中我们较难解决两者在观念、目的和方法上的衔接与,即以具象绘画能力为目的的绘画基础教学与以抽象形态和造物构想训练为目的的教学之间的衔接与裂带。如何使素描成为为设计造物本质训练,而非仅是作为绘制表现图为目的的造型基础奠定良好的基础,是近十年来设计基础教学研究面临和积极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设计素描跨越了传统意义上的素描概念,是具有很强目的性、特殊观察角度和审美意义的素描形式。《结构素描的分析与综合》是我这种教学思想的尝试和探索。
二、说教材
1、教材简析:
《结构素描的分析与综合》是基础美术强化训练丛书(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之一《设计素描静物》中的第一部分,这一节在整体课程中是基础中的`基础。在训练过程中,首先,要求学生具有三维立体造型的想象能力和灵活的组织、运用形体能力。其次,要求学生采用徒手画的方法以线为主,组织整理形体关系。由于书本中都是静物作品范图,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部分实物和图片,让学生在观察中比较容易弄清楚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结构。
2、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参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А、知识目标:①使学生了解在不同透视角度、不同空间中形体结构相应变化的规律的认识。②了解物体的形体结构及构成关系。
B、能力目标:①能对物体进行分析与综合,将形体分析为画面的和空间想象的。②掌握作画步骤,可着意将物体看不见的部分也画出来,并有选择地将各种结构线留在画面中。
C、德育目标:提高学生对各种物体造型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激发学生更热爱本专业。
3、教学重点:要准确地塑造一张静物素描,除了对形体外部结构的观察与分析,还要理解物体内部结构以及对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综合表现。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教会学生如何分析和表现物体结构的方法和思维方式。
4、教学难点:如何把物体看不见的部分也分析表现出来,是本节课的难点。将其定为难点的主要原因:①一定要弄清楚物体由什么几何形组合而成的。②看不见的部分和看得见的部分是如何连接。
三、说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美术设计专业一年级的学生,全班42人。其中,女生13人,男生39人。他们大部分人入学前没有素描基础。他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初步了解物体的透视、比例。所以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是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力求使学生了解如何分析和表现以几何形体构成的物体。
四、理论依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五、说教法本课是在前节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学生初步掌握物体透视、比例的知识。在教学上,我想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努力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所以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1、形象直观法:通过多媒体展示范图,通过实物,讲解实例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归纳得出理论知识,并安排适当的课堂练习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巩固,逐步使知识转化为能力。在讲解例子时,则注意配合学生,形成“师生合作”的局面(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破教学难点。的培养。
4、学中练、练中学:使学生最终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
根据学情分析以及对课程内容的教学重点、难点,确定计划。我安排如下教学内容来完成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巩固旧知识。
展示多媒体图片中四个基本形体,通过提问复习物体的空间、透视、比例等基本知识以及与现实生活中各种物体的联系。
2、导入新课
具体步骤:
А、简要讲解结构素描的概念以及与明暗素描表现方法的不同之处。展示课件中结构素描和明暗素描的作品,让学生进行比较。
B、结构素描的分析
对实物的分析将采用以下方法:
①几何形及几何体分析方法。(四个基本形体-方体、柱体、锥体、球体。三角形、方形、圆形等几何形。)
②解剖分析方法。用观察与想象对物体进行切挖与添加,也就是把物象表面打开,
2、创设情景,优化课堂提问。课前有复习提问,课中有启发性和发散性提问,课后还有总结提问,提问中始终应紧扣教学重点难点,体现了一定的课堂教学层次性,选择适当的时机,采用多种方式灵活提问,课后的提问注意到课堂讲授时未曾涉及的知识点。
3、示范法:教师示范画一张以线体现结构的素描。
七、说学法
学生对结构素描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我准备采用以下学法:
1、提问法: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这也是学法中最重要的部分。
2、联想法:与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造型联系。
3、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物体的组合,然后提出难点、疑点,是一种能力对物体内部的相互穿插关系和构成关系作一番深入的分析。
C、结构素描的综合
①情感体验-感受物象的造型、色彩。经过思考对物体做出整体概括和审美判断。
②在分析的基础上,充分调动眼、脑、手的协调对分析出来的大量的因素进行组合和艺术处理,使其更具有表现力和艺术性。
D、欣赏作品,让学生分析作品(个别发言和小组讨论)
E、巩固练习。学生对自己带来的物体进行分析并徒手画出来,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能加深理解和掌握,也是对学生的能力训练。
F作业评价:在互动中展开评价,采用多表扬、鼓励的评价方式。
八、课堂小结
通过提问及反馈方式总结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在表现结构素描时应注意哪些?
答案:①形体结构是第一,明暗是第二。
②将形体与比例作为一个整体来透彻了解,即将形体分析为画面的和空间想象的。
素描训练最忌不假思索地照相式地记录,应眼、脑、手结合,创造性地去表现物体。作为设计者,三维的构形能力是其造物构想的基础。因此,素描训练中,大家应加强对物体在不同透视角度、不同空间中形体结构相应变化的规律的认识,提高分析、理解和表达能力。
九、说板书设计
把黑板分成三等份,中间部分为板画示范区,左右二边分别用于围绕理论及作图的步骤和方法书写,突出简要明了的特点,便于总结。
板书设计:
一、结构素描的概念
二、结构素描的分析的造型、色彩。
①几何形及几何体分析方法。示范画区②对物体进行组合和艺术处理。
②解剖分析方法。
三、结构素描的综合
明暗是第二的。形体结构是第一。①情感体验-感受物象
四、作画步骤:显示课件
第3篇:素描头像结构素描的分析说课稿
素描头像结构素描的分析说课稿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素描头像结构素描的分析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 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参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通过起稿解决以下问题:
1考虑构图
2起笔用线
3基本动态
4确定比例
5透视
6形、结构、投影(把握三线)
7线,线的种类以及方法。
总之就是在分面,开始分大的体面,再到五官的小的体面通过分面的办法来表达体积。
А、知识目标:①使学生了解在不同透视角度、不同空间中形体结构相应变化的规律的认识。②了解头部的形体结构及构成关系。
B、能力目标:①能对头部进行分析与综合,将形体分析为画面的`和空间
第4篇:素描半身像结构分析
素描半身像的比例动态关系
教学目标:
1、了解并记住素描半身像中头、躯干等的比例关系
2、了解躯干体块及其运动关系 教学重点:素描半身像的比例关系分析 教学难点:头部、躯干和盆骨的运动关系 教学内容:
一、比例
生活中,人物的形态千差万别,要画好人物半身像,必须要熟悉和了解人的一般比例关系和形体动态规律,它是画好人物半身像的前提和基础。
标准人体比例,通常习惯以人头长度为衡量单位,中国人一般中高个子身高为7 1/2头长。
上段:头至乳头至肚脐至耻骨为4个头长。
下段:足底至膝为2个头,膝至大转子为2个头。上下两段在大转子部位重合1/2头长。
与头部等长的还有:上臂、肩胛部(肩胛骨骼短于头)、臀部、脚,手的长度约等于脸部(颏至发际线)。
手臂:约等于三个头长(指尖至肘为两个头长)。
男女身材差异主要在于肩与盆骨部:男
第5篇:人物头像素描解剖与结构分析
人物头像素描解剖与结构分析
头部骨骼:人物头部骨骼分为脑颅和面颅两个部分。脑颅骨是四周包住脑子的骨骼,包括前面的额骨,头顶的顶骨,后面的枕骨,耳旁两侧的颞骨,嘴以上的上颌骨,嘴以下的下颌骨。这些骨骼有的是单一的,有的是对称的,它们的分界线由骨缝所区分。
头部骨点:人物头骨的形状决定头部外形的轮廓和起伏,其中一些突起和凹陷,对外形也有影响,是决定写生的依据。头部表面的一些转折和突起,都是由骨骼形成的,我们把这些部分称之为骨点。头骨外形的转折点有顶点、两侧的顶结节点、颧弓点、两眶外缘点、颧结节点、颏隆凸点等。我们刻画人物头部的时候要对这些骨点有所表现和强调,使其肉中含骨,骨肉相生。否则,头部表现就会显得没有力度和生机。
头部的所有肌肉要整体塑造
我们在塑造头部的整个形体时,除了对骨骼结构和骨点全面理解外,
第6篇:结构素描
结构素描
结构素描作为素描初始阶段的学习课题,训练内容虽然看似简单,却包含了从认识到理解,直至表现的全部原则与概念,是以后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所以一定要认真对待,严格要求。
在进入具体训练前,首先要明确并树立素描的两个最基本观念:
1.立体的观念
自然界的一切物体,不论是天然的还是人造的,都是处于三维状态的,即有高度、宽度和深度,是立体的,占据一定空间。而我们的画面是平面的、二维的,只有宽度和高度。在平面上表现出物体的深度,这是写实绘画范畴里的写生首先面对的问题。我们只有牢牢地树立起立体和空间的观念,才会有意识地努力寻求解决这对矛盾的办法,这是至关重要的。
2.整体的观念
物体的形态存在着内在的整体关系。从单个物体看,它有着属于它特有的结构关系和各分部的比例关系,如立方体由六个相同的正方形构成,不同形状的瓶
第7篇:结构苹果素描
第一遍,对于新手,我个人喜欢用2-5B把整体的明暗把握出来,交代清楚明暗交界线(其实是一个较为清楚的面)以及光源的统一。在完成这些后,对于亮面(即对光面),用那个H或2H之类的。对于暗面,用4B或6B根据情况把握,新手最好备一支擦笔,用于使线条归整。(其实,我在没有擦笔时,用餐巾纸也可以达到同样效果)对与边线,不要用一根线突出,要用面与面的明暗不同,将其区分。
呵呵,让我给你个专业点的建议吧!1.画素描比较常用的工具有铅笔(2B,4B,6B,8B),炭笔,炭精棒和木炭条.2.如果你对线条和手腕力道的控制力比较有把握,我推荐你使用炭笔(只用一支就色度多,携带方便,适应美术高考).3.如果你是个熟手,而且在画比较大幅面的素描,那么可以用炭精棒和木炭条,配合上橡皮泥.4.如果喜欢使用铅笔的话,可以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