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梦里清荷抒情散文
梦里清荷抒情散文
执笔,荷开在纸上。一朵朵饱含水意的花蕾开出姿势,仿佛午休醒来,脸埋在被子里。那些旧旧的岁月,很远很远。
此刻,我从梦里经过。几截失水的枯枝斜挂一缕落寞。光影缓和,夜凉清波,一场蓄意很久的雨水,掌控花期定数。而我,在纸上,可以轻易寻到荷枝曾经的悸动。
等那些无法预知的雨水,抵达水池,我相信,荷是在黄昏时分绽放的。因为风吹恍惚,夕阳落池半个,那些单薄的云朵,是可洗出花蕾无数。偶有几朵,拽着叶影,紧贴月光缓缓晃动。于是,淡淡的温情,散着倦意,枕在月亮的臂弯,独独醉惑。
站在池边,不用怀疑荷叶云端深种。那些在春天的梦里被洗醉的绿,会使你的画笔欲罢不休。细细想来,又觉这是件棘手的事,犹如烟从炉上长出时,旺盛而虚弱,如何描述?而眼前这一片绿,那怕只有一缕绕指的微风,也可风情万种。试问:握笔的手,如何泼墨挥就?
花期如梦。就像一件曾孤单的花事,与岁月一见如故,又仿佛久别重逢。再擦肩而过。
花,在池中,恬淡的开。枕着一梦清露。湿湿的水意,微凉一池浓淡的水波。传说里,荷是爱情的守候。一直在寂寞的池水里,用绝唱般的低吟,唤你入梦。而你相望处的轻叹,将柔和拥有我妙曼若烟的姿态。或许,只是平常。可是,此刻的我愿意嗜醉般的想像,想像你切一段圆木,凌波而来。带着无法言语的.轻音。而一群飞过的鸟,掠走你笛音,散落在红尘,教人脚步池边静静的安居,心里,拥有某朵花开的秘密。
一群游鱼,拂出清波,却无法打探到花期尽头由谁掌控。只能模拟两可的哆嗦:那人似在天涯又在咫尺,不甚清楚。那些穿过水边的风,很轻很轻,充满了潮湿的怡然。也许,此时是听风暗醉的时候。听下去,听下去,轻愁荡尽。此生,前世,不是风花,不是雪月,只为一缕心仪的风情,粘上衣襟,让我斜斜醉去。
想必,这场荷花,又将某个春天掩叠成隐藏的秘密。眼睁睁的看着画纸被风撩起又放低,那个愁肠百结的宋人却赶在月夜荷池捡到一枚词语。最后的结局,成为深切而芬芳的长短句。在那个无法亲临的荷边,一叶扁舟,渐行渐远。而月下恍若传奇的情景,却在时空,搁浅一千年的轮回。
一种幻觉。我知道。其实它更像一行行能够移动的句子。表达出来时,蓄满泪水。花影晃动,所有动人的故事中,唯我拥有一片独醉。有感动,也有忧思。
故乡,离了很远。天空很高,红尘很深。故乡那潭,此刻的荷也该长满月色。当今夜我徘徊在瞬间的文字里时,我听见了一种声音。那是母亲,深情呼唤童年的我,早归。
第2篇:梦里水乡百里荷抒情散文
梦里水乡百里荷抒情散文
我生活的小村庄,就在有江北水乡之称的台儿庄不远,亘古文明的京杭大运河从我的村东蜿蜒而过,自小在水乡的鱼米乡音里,看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父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勤耕作,从小生活在这片泥土上的我,对这片世人今天看来,赛过江南的水乡,并没有多少好感,当我背起行囊,在父母充满自豪和期待的目光里,走进繁华的都市,家乡的很多印象,就成为记忆中的一份美好的回忆······
儿时的家乡,渠渠清水流,十里荷飘香,穿梭在摇曳的荷叶之间,捕鱼采莲,黑黝黝的身上总被藕茎上的小刺,刮的道道血痕,被爸妈知道偷偷下水了,难免会挨上一顿皮肉之苦,但是,那饱满摇曳的莲蓬,尖尖的小荷,好行总在那招手,当儿时的梦想随着运河的滔滔水流,一去不复返时,世界好像瞬间发生了改变,所有池塘的荷花,就像突然消失一样,大运河的水也变得不再清澈,偶尔的回家,也难再觅见那摇橹而歌,渔歌唱晚的水乡胜景,我仿佛看到了大运河流淌的不是流水,而是母亲河悲伤的泪······
台儿庄是我童年记忆中的大都市了,那时的台儿庄面积不大,但是却商贾云集,繁华热闹,老的电影院算是最繁华的地方了,虽有小桥流水的景致,但是,却因为那时的人们,大多因温饱问题而少人关注,作为乡下的人们来说,一年中作重要的事情,就是来台儿庄“赶会”,俗话说,“四月初八,樱桃黄瓜”每年的四月初八会,就是乡下人们最重要的盛会了,新鲜的樱桃和黄瓜都上市了,再加上快要收麦子了,也要买些镰刀之类的农具,但是,对于孩子们来说,当然,美味的樱桃黄瓜,还有各种小玩具,就是爸妈赶会,孩子们的最大期待,能够走进台儿庄这座虽然不大,但是却是我们心中的大城市,成为每个乡下孩子,努力奋斗的梦想。
当我在喧嚣的都市里,辛苦打拼,找到自己的蜗居时,却又常常想起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种自由自在和无拘无束,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亲情,让我越来越想念自己的家乡,每次回到台儿庄,水乡古城的变化都让我惊叹不已,因为,这座曾经被人们忽略的水乡小城,好像在一瞬间,焕发了生机,伴随南水北调工程的开工,水乡的天蓝了,水清了,草绿了,景色更美了,当我荡舟在新建的古城水巷里,听岸上琴音袅袅,仿佛又回到了儿时的梦里水乡······“吴树依依吴水流,吴中舟辑好夷游。”桥街相连,依河筑屋,小船轻摇,绿影婆娑,”人在船上,船在水中,穿桥而过,看岸边杨柳依依,听岸上吴歌唱晚,梦里水乡的美景,毫不逊色于东方威尼斯--周庄的景致。
“醉在乡音里笑看春花秋月”,乡情是一种魂牵梦萦的情愫,七月仲夏,再次回乡,顺路去拜访神交已久的《运河》杂志主编曹老师,多年在外的奔波忙碌曾让我忘记了回乡的路,是《运河》这卷充满乡情的刊物和几位老师的谆谆教诲,唤起了我内心深处的`那段乡情,和对梦里水乡魂牵梦萦的思念,感叹于曹老师在工作百忙中,还醉心于水乡文学《运河》杂志的编辑发行工作,那份坚持和执着让我敬佩和感动,交谈中曹老师告诉我,现在正是台儿庄湿地,百亩荷塘,荷花盛开的季节,让我去看一看,我迷惑了,这里也有红荷湿地,百亩荷塘?难道真是我离家太久的缘故?我将信将疑,按照曹老师指点的路线,5分钟的车程,就来到运河桥西的红荷湿地,停下车,我被眼前的胜景惊呆了,不同品种,不同花色的荷花,竞相盛开,向西远远望去,虽然没有“沙鸥翔集,锦麟游泳”的湿地胜景,但是,百亩荷塘的壮观景象,还是让我迷恋叹不已,梦里水乡百里荷,赏荷之余,不禁感慨万千,在物欲横流,繁花迷乱的这个时代,有多少人还能出淤泥而不染,坚持自己的执着和追求?有多少人在功功名利率面前,还能够保持“濯青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高风亮节?而《运河》刊物的纯朴乡音和为之付出辛勤和汗水的师者,同样是这梦里水乡百里荷的一道亮丽风景。
“泉眼无声溪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水乡台儿庄的悄然巨变,让我这个土生土长的水乡人,也感到有些陌生,“水乡再觅江南梦,古城百里荷飘香”,如今的梦里水乡,正如这尖尖小荷,在齐鲁大地悄然绽放,看到家乡的变化,我感到些许的慰籍,时常翻开水乡的照片,思绪好像又回到梦里水乡。
第3篇:荷抒情散文
一个晴朗的周日拂晓,我骑上那辆破旧的自行车,迎着夏日里少有的清凉,漫无目的的骑行在高楼林立的城市街道上。沿着中山路一路南行,像是在神灵的指引下,不知不觉中来到了坐落在云龙湖东南岸那处名曰“荷蒲薰风”的地方。
或许是很久未到此处的原因,乍一来便被眼前清灵秀美的百亩荷塘吸引住了。远远望去,是一条碧油油的带子紧紧地贴在云龙湖南岸,到了近处才看清那是开着红白两种颜色掩映在桃树垂柳下的绿荷。靠近湖岸的多是白色,离湖心近得多为红色,亭亭玉立、错落有致。听人说这片荷塘面积近500亩,生长着约80多个品种的荷花。
清晨,阳光穿过薄薄的雾气,映照着这片百亩荷塘,远处的云龙山渐渐显露出它本来的面目,粼粼的湖水在阳光下也越发浮现了生机。在湖光山色的映衬之下,绿油油、碧灿灿的百亩荷塘显得分外惹眼。红的、白的、打着骨朵的、
第4篇:荷抒情散文
荷抒情散文
一个晴朗的周日拂晓,我骑上那辆破旧的自行车,迎着夏日里少有的清凉,漫无目的的骑行在高楼林立的城市街道上。沿着中山路一路南行,像是在神灵的指引下,不知不觉中来到了坐落在云龙湖东南岸那处名曰“荷蒲薰风”的地方。
或许是很久未到此处的原因,乍一来便被眼前清灵秀美的百亩荷塘吸引住了。远远望去,是一条碧油油的带子紧紧地贴在云龙湖南岸,到了近处才看清那是开着红白两种颜色掩映在桃树垂柳下的绿荷。靠近湖岸的多是白色,离湖心近得多为红色,亭亭玉立、错落有致。听人说这片荷塘面积近500亩,生长着约80多个品种的荷花。
清晨,阳光穿过薄薄的雾气,映照着这片百亩荷塘,远处的云龙山渐渐显露出它本来的面目,粼粼的湖水在阳光下也越发浮现了生机。在湖光山色的映衬之下,绿油油、碧灿灿的百亩荷塘显得分外惹眼。红的、白的、打
第5篇:梦里路抒情散文
梦里路抒情散文
梦里走过许多条路,但说也奇怪,也仅有过几条我大约能够回想的起。就像一壶酒恬淡地温在心头,日子久了,酒味愈发香浓,而当我刻意想起时,却不曾寻觅得到。
只是那道路一直出现在梦中,我不知走过了多少个来回。走在路上的感觉竟像布满在心底的坎坷,走着,心也就难过着。我不知道我难过什么,但头顶的树哗哗撒落一大片叶子的时候,心被切割成一片片跟着坠落下去。偶遇身着白衣的女孩骑着单车从身边擦肩而过隐进路的拐角口,她对我的微微一笑正如一弯浅浅的河流荡漾在单车前的花上。
每次从梦中醒来的时候,一伸手便抹下一大滩的泪水。我真的不知道我在梦中的哪条路,哪条拐弯口流下,正如喝下一大碗苦中药时很自然的淌下几抹,只不过梦中流得更真实、更热切罢了。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梦醒后的月华却造就了那片朦胧的伤心地。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