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猫洞教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7-12 07:13:5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大小猫洞教案

大小猫洞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小猫洞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目标

1、领会作者要告诉人们的道理,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2、学习作者从小故事中挖掘出新道理的写法。

重点难点

1、重点:领会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2、难点:培养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预习

二、导入

作者简介

三、课文分析

1、作者对哪两个流传的故事提出质疑?请概括这两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明确:

第一个故事讲的是人们嘲笑牛顿开了大小两个猫洞是脱离实际,是认死理不灵活。

第二个故事讲的是晏子使楚,楚国开了了小门,结果反被晏子说成是到狗国才钻狗洞而自取其辱。

2、作者怎样推断这两个故事靠不住的。

作者认为牛顿家世并非贫寒,养猫之事有仆人照看,何劳他费神。

作者认为晏子出使并非一个人徒步,根本显不出其身高来,再者城墙不是纸糊的,特为晏子开一个小门谈何容易。

由此看来作者敢于打破常人的思维定势,有新的发现,新的思考。

3、作者不论其真假,从流传的故事中挖掘出了什么新的道理。

在第一个故事中,作者认为人们笑话牛顿认死理、不灵活,只是从人的方面考虑问题,一洞两用,省时省力。而却没有从猫的角度考虑问题,对猫来说,两个洞更方便。作者在这里以猫喻人,隐喻要有人本思想,要关心弱势群体。

在第二个故事中,人们通常会认为晏子说的对。而作者以常人家里有中门和侧门之分,孔庙门的大小开否一直是和进出的人的名位身份有关的.,得出楚国是以等级观念看待门的大小,而晏子则是以实际需要出发,大国开大门这样一人全新的解释。

4、这篇课文看似拉拉杂杂,由大小猫洞谈到大小城门,再到文庙的大门及“状元桥”,作者究竟要告诉读者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人人皆知的故事,人人都可认可的道理,人人都觉得不可能再有其他的答案,而作者都看到了,悟到了,作者想通过对两个故事的分析告诉我们考虑问题要全面,不以仅以人的主观或只从一个角度出发,世间万物都是错综复杂的,不能简单处理,主观臆断。

四、品味本文的语言特点

叙事议论融为一体,语言犀利,论证严密,联想丰富,内容丰富,但短小精悍,富有哲理。

五、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网友对“大小猫洞教案”评价:有好长时间没看到这么优秀的作品了。

第2篇:大小猫洞教案

大小猫洞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小猫洞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内容:

本课在教材第91一94页。《大小猫洞》是现代著名学者金克木的一篇文章。作者从流传的故事中挖掘了新的道理,其思路灵活,令人耳目一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特点和论证方法。 .

2.学习作者敏锐的观察力。

3.学习本文作者多角度的思维方式和丰富的联想。

4.学会多方面搜集论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过程与方法

1.结合本文中的故事,绘声绘色地给学生讲故事,让学生用发散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其中的道理,同时展开小组讨论,看那个小组的说法更独特、更有新意。

2.通过一些思维训练来开阔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辩证思维和发散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习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不仅仅从自身的角度而且要从对方的角度出发,分析问题;学习辩证思维和发散思维的方法。

2.尊重客观实际,全面考虑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积极培养人文主义的精神和理念。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1.学会尊重客观,全面考虑,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2.了解议论文的相关知识,学习议论文的写作方法。

3.体会本文中层层推进的论证方式。

4:引导学生培养自己的人文精神和理念。

难点

1.学习多角度、全方位、辩证的思维方式。

2.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散学生的思维。

教学突破

1.结合文中的例子和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分析,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探究本文的看似简单实则深刻的道理;可以采用一些脑筋急转弯的问题,丰富课堂的气氛,开发学生的思路。

2.学习本文论证层层推进,及结构严谨、娓娓道来、如话家常的行文方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让学生分组进行课文预习,搜集牛顿、晏婴的`有关资料,以便介绍给其他的同学;搜集一些现实生活中辩证的多角度思维的例子以丰富课堂的内容。

2.搜集一些脑筋急转弯的问题,以活跃课堂气氛,开阔学生的思路。

学生准备

分组进行课文预习,并思考作者究竟要告诉读者什么道理。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活动

1.通过介绍牛顿,导入新课。

2.用讲故事的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

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注意引导。

4.总结归纳,提高认识。

学生活动

1.配合教师,进入新课学习。

2.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3.积极展开讨论,学习思考问题的方法。

4.比较思维方式的不同。

一、交流预习心得。导入新课(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本节总结

《大小猫洞》是现代著名学者金克木的一篇文章。本文看似拉拉杂杂,东扯西扯,但是结构严谨,行文流畅,给人启迪,发人深思,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就接受了作者的观点。通过本文,学生应学习作者开阔的思路和质朴的语言以及作者表现的强烈的人文色彩和精神理念。

板书设计

大小猫洞牛顿的故事晏子的故事古代的“泮宫”北大的“状元桥”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结合智力训练,培养学生多层次的辩证思维和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人人知道故事,未必想到里面有什么道理”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会,反思一下。

第3篇:高中语文《大小猫洞》教案

高中语文《大小猫洞》教案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特点和论证方法。

2.学习作者敏锐的观察力。

3.学习本文作者多角度的思维方式和丰富的联想。

4.学会多方面搜集论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重点

1.学会尊重客观,全面考虑,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2.了解议论文的相关知识,学习议论文的写作方法。

3.体会本文中层层推进的论证方式。

4:引导学生培养自己的人文精神和理念。

难点

1.学习多角度、全方位、辩证的思维方式。

2.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散学生的思维。

一、交流预习心得。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知识,巩固所学的议论文及议论文的特点,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

2.对学生的回答给予总结。然后,从介绍大科学家牛顿人手,导人新课。

3.结合学生的回答,向学生介绍现代著名学者金克木。然后,用讲故事的方法,向学生们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大小猫洞》教案参考

《大小猫洞》教案参考

《大小猫洞》教案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特点和论证方法;学习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学习本文作者多角度的思维方式和丰富的联想;学会多方面搜集论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2、过程与方法:结合本文中的故事,绘声绘色地给学生讲故事,让学生用发散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其中的道理,同时展开小组讨论,看哪个小组的说法更独特、更有新意;通过一些思维训练来开阔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辩证思维和发散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学习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不仅仅从自身的角度而且要从对方的角度出发,分析问题;学习辩证思维和发散思维的方法;尊重客观实际,全面考虑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积极培养人文主义的精神和理念。

教学重点

1、学会尊重客观,全面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高中语文《大小猫洞》教案

高中语文《大小猫洞》教案

高中语文《大小猫洞》教案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特点和论证方法。

2.学习作者敏锐的观察力。

3.学习本文作者多角度的思维方式和丰富的联想。

4.学会多方面搜集论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重点

1.学会尊重客观,全面考虑,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2.了解议论文的相关知识,学习议论文的写作方法。

3.体会本文中层层推进的论证方式。

4:引导学生培养自己的人文精神和理念。

难点

1.学习多角度、全方位、辩证的思维方式。

2.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散学生的思维。

一、交流预习心得。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知识,巩固所学的议论文及议论文的特点,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

2.对学生的回答给予总结。然后,从介绍大科学家牛顿人手,导人新课。

3.结合学生的回答,向学生介绍现代著名学者金克木。然后,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大小猫洞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小猫洞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