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复习二教案
复习二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复习二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复习二教案1
第四单元课时备课教案
课题 整理与复习
1.教学目标:
复习巩固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口决表的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通过2-6的乘法口决和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教学重点、难点:
能快速准确的进行计算。
3.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投影机
4.教学过程:
步骤师生活动修改意见
一.复习1-6
的乘法口决:出示表,找规律.
二、看谁算得又快又对.
2×2 1×6 3×4 4×2 6+6 2×4 4×1
乘法的意义
三.看图列出加法和乘法算式
四、做66第1题
五、复习填括号练习1.看乘法式题卡片写得数
3×2 4×4 3×6 2×2 6×5
3×4 6×6 2×4 2×6 1×6
2.先把有关的条件和问题连起来,再计算妈
妈买来4袋桔子,每袋5斤,一共几袋?妈妈买来4袋桔子,5袋苹果,一共有几斤?
3.提出问题或条件再算出来
①6个少先队员做纸花,每人做4朵( )?
②少先队员做了24朵纸花,送给幼儿园小朋友8朵,( )?
4.口算
3×3 4×5 6×2 30-7
3+3 5×4 1×4 48-2
5. ①学校买来4只小篮球,每只6元( )?
②学校买来4只小篮球,( )共买多少只?
③用两种方法解答
小方小明和小光各有5张邮票,他们一共有几张邮票?
教学反思
复习二教案2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重量及其单位千克和克,进一步掌握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并能比较表示重量的各数大小。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单位时间的观念,以及时、分、秒之间的进率。
3、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角和只角的特征,能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进一步巩固画角、直角的方法。
教具准备:1千克盐、教具钟面、一副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长度单位、重量单位和时间单位分别有哪些?(板书)
2、揭示课题。
二、千克和克的复习
1、长度单位复习。
(1)问:长度单位哪个大,哪个小?一米大概有多长?(手势比较)1分米、1厘米呢?
(2)问:长度各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2、千克和克的复习。
(1)问:重量单位哪个大,哪个小?问:哪些物品大约重1千克、1克呢?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掂一掂1千克盐和1个2分硬币的重量。
(3)问:什么时候应用到长度单位,什么时候应用到重量单位?
三、时、分、秒的复习
1、问:时间单位有哪些?哪个大?哪个小?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问:1小时内我们可以做多少事情?1分钟内你的脉搏跳多少下?
3、出示不同的钟面,让学生说出所表示的时刻并记录下来。
四、综合练习
完成复习第9、10题。
五、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
1、问: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2、找出下列图形中的直角,并说明所用的方法。
3、完成复习第11题。
4、复习画角。
(1)说说画角的步骤。
(2)画一个角。
(3)画一个直角,并用符号标出来。
5、练习复习第12题。
复习二教案3
复习内容:
《人有两个宝》、《升国旗》、《江南》、《我叫“神舟号”》、《练习2》
复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本组内的课文;
2、能正确地书写本组课文中的生字词。
复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揭示复习内容: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第二单元,打开书看看这个单元一共有几篇课文。
(《人有两个宝》、《升国旗》、《江南》、《我叫“神舟号”》、《练习2》)
二、复习过程
(一)复习《人有两个宝》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指名背诵课文,集体背诵。
3、默写生字:个人、有用、人才、大手、工人
(二)复习《升国旗》
1、 看图,朗读课文。
2、 指名背诵课文。
3、 播放动画,我们一起带着感情背诵课文。
4、 巩固练习:组词
升( ) 向( ) 正( ) 中( )
(三)复习《江南》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你们会背了吗?指名背诵;
3、集体背诵课文。
4、巩固练习
(1)默写生字词:江西、小鱼、可见、叶子
(2)音近字比较:可( ) 生( )
口( ) 升( )
(四)复习《我叫“神舟号” 》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评点。
3、你能不看书,背背课文吗?
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4、巩固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
fēi lái fēi qù nǐ de bù zài cónɡ lái
( ) ( ) ( ) ( )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来——( ) 东——( ) 上——( )
(五)复习《练习二》
1、 复习读读背背。
2、 写好左右结构的字。
3、 学会有礼貌地向别人借东西。
复习二教案4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2、113页综合练习题。
教学目标:
对乘法、除法的认识以及对混合运算的巩固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到生活中,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
对乘法、除法的认识以及对混合运算的巩固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
教学难点:
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到生活中,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回顾整理我们复习了乘除法等知识,知道了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从中发现了一些规律,这节课,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学的最好,题做的又对又快。
二、小组合作
1、生活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知识?说给大家听
2、同位互相说说(学生独立完成,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三、交流汇报。
1、请同位互相背乘法口诀。
2、分组练习
引导学生4人一组(一名学生出题,其他学生计算,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完成综合练习。
出示第1题。引导学生先看懂图意,再进行列式计算
出示第2题。(练一练,进行填数的练习,互相说说知道什么,要求什么。再进行填数
出示第题。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画面,互相说说,再列式计算。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做
出示第4题(是一道口算题练习)或活动前线说明活动规则和要求,轮流出示表示得数的数字卡片,反复练习,达到正确、熟练的目的。
出示第5题。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画面,互相说说,再列式计算。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做
四、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表现得很好,能正确计算,还能提出数学问题,同学间能互相合作完成练习。数学是非常有趣的,只要你们细心观察,生活中处处有你们喜欢的东西,相信你们一定能学好数学。
复习二教案5
教学内容:
教材第22页整理和复习第2题及23-24页练习六4-8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20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
2、通过复习结合加减法的含义,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的进行解题。
教学重点:
能用画图、转化等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能有加法对减法进行检验。
教学过程:
一、口算检测
13-6
8+7
13-5
16-8
15-6
7+9
15-7
14-5
6+6
12-5
14-6
12-9
二、复习应用题
1、出示教科书P25的第4题。
(1)让学生口头编题,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2)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3)列式计算。结合图说明算式中各部分表示的含义以及算式的含义。
2、独立练习教科书P25的第5题。
3、出示教科书P26的第8题。
[引导学生学会看懂统计表,并口头编题,列式计算,同时把表格填补完整。]
4、独立练习教科书P26的第7题。
[(提醒学生注意运算的顺序)培养学生灵活计算能力。]
三、课堂练习
[教科书P26的6题。用想加算减法计算很方便,用画图的方法分析问题很清楚。]
四、总结
本单元学习结束了,你说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用到了什么好方法?
教学反思:
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式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复习二教案6
教学内容:教材第80~81页复习第6~11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一步计算应用的数量关系,进一步掌握连续两问应用题的思考和解题方法,提高学生分析推理和解题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要复习应用题。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一步应用题和连续两问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二、复习简单应用题
1、口头列式解答下列应用题,并一说是怎样想的?
(1)杨树16棵,柳树14棵,杨树和柳树一共多少棵?
(2)一共要栽树30棵,已经栽了14棵,还要栽多少棵?
(3)杨树5行,每行6棵,一共有多少棵?
2、指出:在解答应用题时,要看两个条件有什么联系,和要求的问题有什么关系,然后想用什么方法算,再列出算式解答。
3、做复习题第6题
(1)让学生读题,然后说一说这两题有什么不同?
(2)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口答算式,老师板书。
(3)提问:第一题为什么用加法,第二题为什么用减法?
(4)指出:要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就要把一个数和多的几合起来,要用加法算,要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就要从一个数里去掉几,要用减法算。
4、做复习第9题
三、复习连续两问的应用题
1、做复习第10题。做后提问:根据哪两个条件求第一个问题?再根据什么求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要用第一个问题的得数做条件,来求第二个问题?
2、练习:妈妈买了23个苹果,吃了5个,还剩多少个?剩下的苹果平均装在3个塑料袋里,每个塑料袋里装几个?
3、:解答连续两问应用题,要先根据前两个条件求出第一个问题,再根据第一个问题的得数和另一个条件求出第二个问题。如果不先求出第一个问题,就不能求出第二个问题。
四、复习作业:复习第7、8、11题。
教学随笔:
复习二教案7
目的:
掌握“幕、喜、宽、紫、事、蒙”六个字的书写。
一、出示田字格中的字,齐读要写的字
二、指导学生观察日字格中的范字
1、说说它们大部分是什么结构?(上下结构)
2、写这类字要注意什么?
3、学生分析各字在格中所占比例,教师指导示范。
三、学生认真描红、临写
四、对照范字检查,看看每个字写得是否匀称、美观,上下部分比例安排是否适当。
五、选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字参加小组评选,再全班交流。
第四课时
口语交际 : 应该帮助他们
教学重点
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说一说、演一演如何帮助残疾人,培养与人主动沟通和有礼貌地交谈的能力。
目的:
1、懂得遇到有困难的残疾人应该主动沟通、帮助。
2、能联系生活,自拟·清境进行口语交际。
一、板书课题
问:课题中的“他们”,指的是什么人?你平时见过哪些残疾人?
二、看图表演
1、看左边的图,想象说话。
(1)图上的小姑娘在做什么?她和盲阿姨开始怎样见面,小姑娘怎么主动与盲阿姨沟通,在领盲阿姨过人行横道时,她们在说着什么话。同桌合作想象说话。
(2)同桌或小组分角色表演,全班表演。
2、看右图,想象说话。(方法同左图)
三、搞一次助残活动
1、想一想,你在日常生活中帮助过哪位残疾人,怎么帮助的?
2、小记者采访同学们的平时助残事迹。
3、记者发布新闻,口头报道典型助残事迹。
四、创设情境表演
1、表演助残活动
2、虚拟情境表演,题材可由助残扩大到扶老携幼,帮助伤病人员等。
复习二教案8
一、复习内容:数学第四册教材P122第13、14、题,P126第11、12、13、题。
二、复习目标: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复习过程:
(一)用一步计算解决问题。
1、从情境中了解信息。(教材P122第13、题)
2、把上面的信息和问题串连起来,再读一读感受一下题意。
“玩碰碰车每人每次用3元,小明用12元可以玩几次?”
引导学生理解12元里面有几个3元,就可以玩几次。
3、要求学生写出解答过程。(注意书写格式)
4、学生讨论完成:
(1)“小强有8个碗,18根筷子,一次可以给几位客人。为什么?”
(2)教材P126第11、题。
(3)比较(1)、(2)的异同点。
(二)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1、二(3)班有男生22人,女生20人,每7人坐一个小组,全班同学可以分成几个小组?
2、有同学在公路两边种树,每边都种8棵,如果每组种4棵,需要几个小组?
3、讨论以上两题的解题思路。
(三)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1、教材P122第14、题
2、A型袜子15元可买5双,B型袜子5元可买1双,C型袜子12元可买3双,这三种袜子你认为哪一种袜子最便宜?(1)你是怎么知道那一种便宜?(2)如果是你购买,你会买哪一种?为什么
(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后,再各别提问,只要讲出道理即可。)
(四)根据各班学生情况,可以另行补充或深或浅的应用题练习
复习二教案9
具体步骤
一、朗读课文,复习回顾。
1、背诵课文《水乡歌》,注意:荡是上下结构的字,掌握飘、新的书写
练习:连一连,组成新字,再组词
巾 斤 票 竹 壮 口
衣 凡 风 自 亲 罗
填上合适的词
一( )河 一( )白帆 一( )池塘 一( )船
一( )歌曲 一( )宝石
写出带点字词的反义词。
歌儿唱着水乡的新生活
水乡什么多?
水乡真是美丽极了。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水乡有三多,( )多,( )多、( )多。描写水乡水多的诗句是( )。
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白帆片片像云朵。
丹顶鹤的头顶像
弯弯的月儿像
小朋友的笑脸像
2、齐读课文《云房子》,能够正确流利的背诵,正确区分要 耍的书写。
区别 净 静 及 极 级
洁( ) 安( ) ( )时 年( ) 南( )
( )悄悄 干( ) 来不() 阶( )
给句子正确的加上标点:咦 云房子变小了 云房子不见了
哇 这么多白云 我们来造云房子
没有了 没有了
4、齐读课文《夕阳真美》,复习生字词,正确背诵课文,了解沉、夕阳、傍晚的反义词,区分:蓝 兰
练习:比一比再组词: 客( ) 芒 ( ) 装 ( )
容( ) 忙 ( ) 壮( )
照样子写句子:(笑咪咪)的太阳
天上有一个笑咪咪的太阳。
( )的蓝天
( )的阳光
二、复习《练习8》,会正确粘贴春联。
再过几天,就是春节了,人们欢天喜地的过年,会让你想到哪些成语?
三、听写本单元词语。
复习二教案10
教学内容:P121第9—12;P125练习二十四第9--10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克、千克的认识,进一步形成对克、千克的正确的重量观念。
2、通过复习图形与变换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锐角、钝角和直角。
3、培养生有意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生活中现象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形成对克、千克的观念,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单位。
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对图形和变换进行描述,培养生有意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生活中现象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准备: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克、千克
1、学生独立完成第121第9、10题。
2、小组交流为什么这样选择?
3、投影出示P125第9题,你会连吗?校对时追问:“为什么这样连?”
4、对于这方面知识,你有什么窍门?
二、复习图形与变换
1、小组活动:在小组内说说生活中哪里有锐角、钝角和直角?
2、小组内说说你见过哪些平移、旋转现象?
3、全班交流。你是怎样判断的?
4、完成书P125第10题,抽生作业投影展示。
三、综合闯关:(主题图)
第1关.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200()5()500()100()
第2关、在○里填上或=
(1)4千克○400克(2)6000克○6千克
(3)700克○1千克(4)3千克○2900克
(5)9克○11克(6)9千克○5千克
第3关.应用题
(1)小辉体重40千克,爸爸体重62千克,爸爸体重比小辉重多少千克?
(2)一袋大米重100千克,吃了45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四、总结:你对今天的表现满意吗?有什么收获?你想出题问问或考考大家吗?
五、布置作业
复习二教案11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巩固复习声母。
2、能熟读音节及音节词。
3、能认读已学过的生字。
二、教学重难点:
“摆一摆”及“读读连连”中的轻声练习。
三、教学准备:
1、已、学过字母卡片。
2、已学过的生字卡片。
3、准备小棒、线等。
教学过程:
一、字母顺序连一连。
1、用字母卡片认读23个声母。
2、翻到《复习四》的声母表,读一读。
3、按声母表顺序连字母,看看出现了什么动物?
二、摆一摆:还能摆出什么字母?试试看。
1、书上用什么摆出什么字母?
2、你还会用什么摆出什么字母?
3、展示:如小棒和圆片可以摆b、p、d、q等。
4、启发:还可以用橡皮泥、剪纸等方法摆出字母。
三、想一想:哪些同学的姓里有什么声母?
1、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姓里有什么声母。
2、出示九个声母:g、k、h、j、q、x、zh、ch、sh、。
做认朋友的游戏:谁的姓里有某个声母,谁就是它的朋友。老师把本班中出现的姓分别写在这九个声母下面。
3、读一读姓。
四、读一读:比较音节。
1、自读后,互读。
2、指名读。
3、说说每组两个音节的异同。
4、齐读。
五、读读连连。
1、自读音节词。
2、开“火车”读。
3、看例子,说说为什么qi、che、同huo、che、连。
4、自己练习连线。
5、指名说说怎么连,为什么这样连。
六、我会认。
1、师:树上有这么多的苹果,只有认得它们的同学才有资格摘下来。谁来摘?
2、学生做“摘苹果”游戏。
复习二教案12
一、填空。
1.○○○
△△△△△△△△△△△△
△的个数比○的个数多( )个。
2. 量一量,左边这条线长( )厘米。
3.把1米长的电线剪去40厘米,还剩( )厘米。
4.□×3>25 □÷9<9
5.青青每天吃两个水果,一星期要吃( )个水果。
6.按规律接着填,并统计出每种字母的个数。(一条线上写一个字母)
(1)a b b a b b a
(2)b c c d b c c
a ( )个 b ( )个 c ( )个 d ( )个 合计( )个
7. 右图第( )层第( )个是五边形,第3层第3个是( )边形,线段在第( )层第( )个。
二、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果果每分钟大约走60( )。
①米 ② 厘米
2.方方家请的钟点工每天工作2( )。
①秒 ②分 ③小时
3.钟面上的时刻是( )。
① 9:5 ②9时05分 ③9:05
4.得数是四十几的算式是( )
① 32+18 ②62-15 ③48÷8
三、判断题。
1.每张邮票8角钱,3元最多能买3张这样的邮票。( )
2.被减数是八十几,减数是二十几,差一定是六十几。( )
3.在装有红、黄两种球的袋子里,任意摸一次,摸到的球一定是红球。( )
4.手工艺品展。
瓷器展 竹编展
绣花展 剪纸展
石雕展 景泰蓝展
(1)石雕展的北面是绣花展。( )
(2)竹编展在瓷器展的西面。( )
(3)从景泰蓝展到绣花展一定经过石雕展。( )
(4)从石雕展到竹编展不一定要经过绣花展。( )
四、解决实际问题。
买1棵小圣诞树的钱可以买4件相同的圣诞礼物。
(1)买5棵小圣诞树的钱可以买多少件圣诞礼物。
(2)如果每棵小圣诞树36元,每件圣诞礼物多少元?
复习二教案13
复习重点
1、掌握本单元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能正确运用。
2、辨析同音词,正确应用。
3、背诵《船长》一文的有关段落。
4、说话练习:学习采访。
5、作文:学会感恩。
复习过程:
一、字词:
(一)、强调:廉、庸、簸、薄的写法。
(二)、注意多音字:
着想、背着、呼号、给予、尽管。
(三)、辨析同音词:
先找学生说说辨析的方法,再进行强化训练。
1、休养、修养
(1)他经常读书,很有()。
(2)他在家()了一个月,便康复了。
2、截至、截止
(1)作文竞赛()到本周五。
(2)()八月底,本刊物已收到稿件几百篇。
3、反映、反应
(1)这篇文章()了劳动人民的贫苦生活。
(2)听了教师的提示,他没有任何()。
4、顷刻间是指再写四个这样的词
5、聚精会神形容再写四个这样的词
6、负荆请罪出自《史记》、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故事:
二、课文重点。
廉颇是的人。
蔺相如是的人。
有关知错就改的名言有(两句)
负荆请罪意思是
形容知错就改的成语还有
学了这一课让我明白了
2、船长哈尔威是个的人。
他的做人之道是
学了这一课我领悟到
本文的作者是他被称为,他的代表作有。
3、《爱之链》课题的意思是乔依是()的人,学了本文,我懂得了。你联想到有关的名言有。
4、默写〈〈船长〉〉有关段落。
5、根据〈〈我不期望回报〉〉仿写诗名。
如果你是,我乐意是;
如果你是,我乐意是。仿写。
三、口语交际:
学习采访:刘老师让同学们采访小作家张桐,请你列一下采访提纲。
四、作文:
题目:感恩的心
重点指导如何写细致。
复习二教案14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具的直观演示和学生的动手操作,学生掌握万以内不连续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并能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掌握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算理.
教具和学具
教师准备375个信封的投影片(如书上图),准备计数板、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演示课件“不连续进位加”】
1.口算练习
50+70= 30+600= 30+300=
90+20= 40+50= 0+500=
2.求38加25的和
(1)怎样列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
(2)得数十位上为什么是“6”,而不是“5”?
(因为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3个十加2个十是5个十,再加上个位进上来的一个十应是6个十.)
(3)你觉得计算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十位上不要忘记加进上来的一个十.)
(4)回忆两位数笔算加法的法则是什么.
板书:笔算两位数加法
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设疑
刚才我们复习了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如果是“求1738加上625的和”,你知道应当怎样计算?(板书:1738+625=)能说出你计算的理由吗?好了,学完这节课你就能顺利解答这道题了.
复习二教案15
复习内容:课外阅读指导
复习过程:
一、出示一篇短文:
河马的本领
森林里,大象用鼻子卷木头,小鸟张开嘴巴快乐地歌唱,小猴子把自己倒挂在树上,可神气啦!只有河马垂头丧气、没精打采。
小河马说:“我没有卷木头的鼻子,没有会唱歌的嘴巴,也没有像钩子样的尾巴。我到底有什么本领呢?哎,我真没用。”
骆驼来找小河马:“小河马,你和我一起去沙漠吧。”小河马想了想说:“不,沙漠里没有水,我会受不了的。”
小松鼠来找小河马:“小河马,你和我一起去采松果吧。”小河马想了想说:“不行,我太胖了,爬不了树。”
一天,小兔要去河对面去找蘑菇,可是它没有办法过河。小河马看见了说:“你坐在我的背上,我背你过河。”
小兔坐在小河马的背上,很快到了河对岸。它高兴地说:“谢谢你,小河马,你的本领真大。”小河马很奇怪:“我的本领真的很大吗?”“当然啦!”
没过几天,小河马在河边建起了一个“河马摆渡站”。
1.短文一共有 个自然段。
2.大象的本领是 ,小鸟的本领是 ,小猴子的本领是 ,河马的本领是 。
3、读了这篇文章,我懂得了 。
二、指导学生自由默读这篇短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运用查字典的方法注音。
三、指导学生边读边给短文标上自然段号,了解短文有几个自然段。
四、指导学生仔细阅读重点段落,划出本段有几句话。
五、自由默读每一句话,读懂这句话的主要意思。
六、指导把每一个问题读通顺,努力把意思读懂。
七、独立完成有关练习。
八、实物投影,难点处讲评。
第2篇:复习二教案
【教学要求】
1.复习巩固23个声母,能熟练地按顺序读出;能区别形近、音近字母,重点是b d q p n l ;能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z—zh c—ch s—sh。
2.复习巩固9个整体认读音节,能区别易混的音节zi—zhi ci—chi si—shi。正确读出轻声音节。
3.复习巩固11个会认字,能正确读出字音;牢记字形,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进行口头组词的实践活动,提高拼音和认字能力。
【教学重点】
区分平舌音和翘舌音,练习n l的发音。
【教学难点】
[能正确读出轻声音节。]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激趣导入:
[孩子们,我们在拼音王国里已经结识了23个声母朋友和6个单韵母朋友,你能快速的喊出他们的名字吗?今天我们就来一场夺红旗比赛,看谁得的红旗多。]
二、宣布比赛规则:每完成一项练习,没有错误,就得一面红旗。
(一)按顺序连一连
1.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23个声母。
2.指名按顺序读23个声母,谁能快速的按顺序背下来。
[3.讲清连图方法,让学生动手连一连。从b开始连,按声母的顺序连。练完后看看连成的图形像什么?]
4.让学生说出动物图形的名称。(一只可爱的大兔子)
(二)我会记
1.出示b d q p 几个字母,明确它们形相像,容易记混。
2.反复认读卡片区分。
3.开展摆字母比赛,老师说字母,学生摆,看谁摆的又快又正确。]
4、小组交流自己是怎样区别这四个声母的,指名汇报。
三、总结:
[评出优秀队员,说说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2课时
[导入:同学们已经能正确的按顺序背诵声母,和它们已经成为了好朋友,你能很快在其他的音节中拼读出它们吗?快来试试吧!]
一、出示卡片复习
认读字母卡片。
二、看图比一比,读一读音节
1、看图一
(1)引导学生观察图,说图意,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
(2)引出音节zǔmǔ zhú zi。
(3)拼读zǔ mǔ zhú zi。
(4)比较z—zh。
2、看图二、三、四,方法同上。
注意区别c—ch s—sh n—l。
3、明确强调轻声音节的读法和轻声音节不标调的规则。
四、连一连,读一读
1、拼读音节,明确音节表示的意思,读好带介音的音节以及平翘舌音节。
mù
xī guā
zhú zi mǎ
dǎ zì
rì
xià
chē
2、认读字、词。
下西瓜 木 马 日 车竹子 打字
3、用直线把有关音节和字、词连起来。
4、反复拼读,强化记忆。
五、总结:通过本课的复习,你又有哪些新的收获?
【教学反思】
通过复习,学生按顺序背诵声母比较熟练了,学会了审题,能够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拼读音节,巩固了所学的字、词。提高了学生的拼音能力和识字能力,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个别同学对声母表背的不够熟练,连线题完成得较慢,今后还要加强练习。
第3篇:复习二(教案)(版)
复习二
执教 李茜
教学目标:
1、巩固声母、单韵母及四声的认读。
2、复习单音节、多音节的拼读。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提高拼读能力。教学重难点:掌握字母的认读及音节的拼读。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看这是哪儿?(课件游乐城)
这个游乐城和我们平时去的游乐城不太一样,这个游乐城叫做汉语拼音游乐城,我们坐上游览小火车出发吧。(火车声)
二、复习巩固
1、雨林谷
1)复习6个单韵母
师:第一站我们要到达的是雨林谷。同学们仔细看,雨林谷里的小蘑菇里都有些什么?
课件出示“雨林谷”图片,里面藏6个单韵母。指名读单韵母,并指名领读。
师:这6个字母又叫什么?我们在读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韵母读得响亮,声母读得轻短)2)复习声调
师:秋天到了,天渐渐冷了,老师给每个单韵母宝宝戴上了4顶小
第4篇:必修二复习教案
必修二复习教案
第一单元
1、字音:
踱步duï
弥望mí
颤动chàn
宛然wǎn
霎时shà
梵婀玲fàn 渺茫miǎo
煤屑xiâ
落蕊ruǐ 夹袄jiá
平仄zâ
颓废tuí 歧韵qí
房檩lǐn
驯鸽xùn
譬如pì
细腻nì
瞥见piē„ 涸辙hã
茎叶jīng
婆娑suō
猗郁yī
移徙xǐ
囚系xì
圆弧hú
尘垢gîu
黝黑yǒu 栅栏zhà
俯瞰kàn
水涡wō
短暂zàn
虚掷 zhì
徜徉cháng
缪斯miù
澄清chãng
曲折qū zhã
袅娜niǎo nuï
颤栗zhàn lì
混沌hùn dùn 葱茏cōng lïng 漪澜yī lán
黑魆魆 xū xū
潭柘寺zhâ
蓊蓊郁郁wěng脉脉含情mî mî
一椽破屋chuá
削皮xiāo
剥削xūe
纤腰xiān
纤夫qiàn
隽永juàn
隽秀jùn
幽禁jìn
禁不住jīn
安宁níng
宁愿nìng
第5篇:汉语拼音复习二教案
汉语拼音复习二教案(共18篇)由网友 “不是多多是朵朵” 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汉语拼音复习二教案,欢迎大家收藏分享。
篇1:《汉语拼音复习二》
《汉语拼音复习二》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苏溪镇第一小学 陈惠玲第一课时
一、复习,创设情境导入
1.复习所有的声母,先认读卡片上的声母,再背一背。
2.创设情境导入:小朋友们表现得真棒!为了奖励大家,陈老师决定带大家去一个好玩的地方,(.课件出示动物园门口的图片)看! 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
二、我会连
1.导入:是谁在欢迎我们的到来啊?(出示连线图)猜一猜(海豚)。
2.你怎么知道是海豚的啊?学生各抒己见。
3.是的,只要我们把所有的声母按顺序连起来,海豚就出现了。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在实物投影中校对。
三、我会摆
1.导入:你看! 海豚正跳着
第6篇:文言文复习教案(二)
2015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内文言复习
(五)《六国论》
一、课内检查
(一)翻译下列句子(圈划重要字词,若有特殊句式点出)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2、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3、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4、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5、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
6、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7、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8、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含实词、虚词、重要词语)
1、数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命运)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计算)
数吕师孟叔侄为逆(列举)
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法则、规律)范增数目项王(屡次)
第7篇:汉语拼音复习二教案
复习二
学习目标
1、按声母的顺序连线组成动物图形,通过有趣的练习形式复习声母。
2、运用事物摆字母的字形。
3、了解同学的姓,能够拼读姓,明确声母是什么。
4、拼读音节,区分平、翘舌音和音、形相近的声母,进一步练习拼音。
5、拼读音节,并将同一类的事物连起来。
6、能够认读所学的生字,并能给生字组词。教学重、难点:
重点:复习巩固声母、音节。能正确区别形近字母,会正确拼读音节。难点:巩固拼音,进行思维训练。能正确区别形近字母,会正确拼读音节。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拼音卡片。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学习情景
我们是拼音王国的快乐成员——声母娃娃,今天将要到动物乐园去玩。下面开始点名,念到名字的应一声。
1、卡片认读23个声母。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
2、比较形近的声母。
3、看
第8篇:二音复习教案
在歌声中成长(1、2单元复习)
教学目的:
1、复习、巩固所学歌曲《两只小象》、《打掌掌》《小宝宝睡着了》《大树妈妈》,能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得熟练歌唱
2、加深学生对音乐表现手段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表演能力。教学重难点:
能按要求自然、熟练得歌唱所学歌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喜好
教学准备:
钢琴、教师课件 教学过程:
一、“音乐娃娃” 音阶练习:
1、导言:今天开始我们音乐也要进入复习阶段了,希望小朋友们大胆歌唱,积极复习哦。要唱歌了,让我们一起请出音乐娃娃把:
2、师生一起用手势表示音阶的位置
3、生轻声随钢琴,边做手势边唱音阶(反复歌唱2,3遍)
二、唱的什么歌?(歌曲复习):
1、《两只小象》
(1)师弹旋律,生猜歌名,可以跟着琴声唱一唱(2)指名单独回忆、歌唱,其他小朋友拍手打节奏(3)要求:请小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