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之珠教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7-10 07:14:0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东方之珠》教案

3、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4、通过作业,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

二、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读几遍课文,读一读生字新词。)收集有关香港市场、美食、旅游、回归等的图片或文字。

2、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伴随着歌曲,我们走进了课堂,你们知道刚才听到的是什么歌曲吗?

2、看到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二)、检查生字词,读通课文。

1、昨天,同学们预习了课文,现在还有没有不认识的字?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检查?

2、读准了生字词,现在你们能不能把课文读通顺呢?自由地小声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质疑:

1、读了课文,你对文中有哪些词不太理解?

词:贸易、粤菜、佳肴、金融、亚太地区、五洲四海、举世闻名

夜幕降临

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物美价廉、一应俱全、光彩夺目、璀璨无比

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

2、你认为理解词语的方法有哪些?(同学交流,互相请教,借助字典,联系课文或生活实际来理解,找同义词)

3、左边的词语在学习课文中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现在我们来交流右边的词语。

4、联系课文内容,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为什么把香港成为“东方之珠”?为什么要用“她”?香港面积不大,为什么还有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商品?)

5、你知道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香港的?(板书:万国市场 美食天堂 旅游胜地 灯的海洋)

(四)、重点研究(美食天堂)。

1、你对香港的什么最感兴趣?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部分。

2、默读这段课文,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香港美食特点的词语。

3、交流,你觉得哪个词最能体现香港美食特点的词语?(一应俱全)

4、“一应俱全”是什么意思?让我们来读这句话,联系句子的意思来理解。

5、到底有哪些美食可以大饱口福?(课件演示)边看可以边交流自己的感受。

看了这些美食,你有什么感受?怪不得人们把香港称作“美食天堂”。为什么把这儿称为“美食天堂”?表达了人们的什么心情?(赞扬、喜欢)

6、朗读:这么多的美食,这么好的地方,你能通过读来展现吗?想想该怎样读?

7、小结:刚才同学们联系上下文体会了重点词句的意思,读懂了课文,现在你能不能运用这种方法自己学习其余的部分?

(五)、边读边体会万国市场、旅游胜地、灯的海洋。

1、除了对美食天堂感兴趣,你还对什么感兴趣?喜欢哪个部分就读哪个部分,把它读美,读好。边读边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

2、你读的是哪个方面?联系上下文你体会到哪些词句的意思?(解决开始的质疑)你能把它读美吗?

关于这个方面,谁还来补充?

老师收集了一组香港夜景的图片,我们来欣赏欣赏。

夜景美,文章更美,谁来美美地读这段文字,把它记在脑子里。

(六)、总结、1、小节:学了课文优美的文字,听了同学们动听的朗读,我情不自禁地也想跟作者一起说(猜猜我会说什么呢?)香港,真是一颗璀璨无比的“东方之珠”。

2、课文第1段对香港给我们作了总的介绍,齐读。

3、学习了课文,现在你们该知道为什么把香港称为东方之珠了吗?现在你知道“璀璨无比”、“她”的意思了吗?

(七)、作业、积累。

1、回顾课文内容,用“香港________,我多想________。”的句式说说你此刻的感受。选一句写下来。

第2篇:东方之珠教案

14、“东方之珠”教学设计

海源小学 金莲仙

一、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仿照课文第五自然段的写法,围绕中心写一段话。

3、了解香港的美丽和繁华,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仿照课文第五自然段的写法,围绕中心写一段话。

三、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课前准备:

1、谈话,师生沟通。

2、放歌曲《东方之珠》,创设教学情境。

二、复习导入:

1、同学们,刚才这首歌好听吗?你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揭题,板书、齐读课题。

2、以开火车形式检查上节课所学生字词。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东方之珠”就是指我国通向世界的南大门——香港。它那里有——(学生接)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和美丽的夜景。

4、今天,我们就去这三个著名景点好好玩玩。

三、新课讲授:

(一)学生自读课文一遍,边读边思考:你最喜欢哪个景点?

1、学生自读。

2、指名回答。

(二)把喜欢的自然段再好好读一读,边读边思考:你为什么喜欢它?

(三)分析交流:(教师跟着学生跑,学生交流到哪个景点就学习相关的段落。)

1、浅水湾:

①指名读第二自然段,交流:为什么喜欢?

②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这里很迷人,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 ③你能读出那种舒服的感觉吗?(指名读)④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那舒服的感觉。⑤出示:浅水湾图片,观察。

⑥通过观察,全班齐读,再次感受浅水湾的迷人和舒服。

2、海洋剧场:

①指名读第三自然段,交流:为什么喜欢? ②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海豚和海狮的表演非常精彩? ③指导读“有的„„有的„„有的„„”。谁再来读一读。④这么精彩的表演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出示课件)⑤指导用“有的„„有的„„有的„„”说话。

⑥多精彩的表演啊,难怪游客们被逗得_______,也难怪香港的海洋公园__________。(随机板书:举世闻名)

⑦能看着提示来向大家介绍一下海洋剧场的精彩表演吗?同桌练习,指名看提示背诵。齐背。

3、铜锣湾:

①指名读第三自然段,交流:为什么喜欢? ②你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它的繁华?

③利用图片,理解“摩天大厦”、“鳞次栉比”、“琳琅满目”、“人流如潮”。

④指导朗读,全班齐读。

4、美丽的夜景:

①指名读第五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一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②交流,指出第一句为中心句。

③说说哪些句子是具体写灯多灯美的?作者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把什么比作什么?

④百闻不如一见,让我们也来一睹香港夜晚迷人的风采,你们看,(出示维多利亚港湾的夜景图)一到夜晚——(引背课文)⑤这么迷人的夜景,这么生动贴切地描述,我建议大家把它背下来,好吗?

⑥学生看图试背,指名背,集体评议,齐背。

5、学习结束段:

①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构成了香港五光十色的动感世界,作者情不自禁地发出内心的赞叹。(引读)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②再读一遍,读出内心的赞叹。

四、课堂小结:

1、再次跟随作者游览香港的美景。

2、谈学习这篇课文后的感受,自由抒发爱国、爱港之情。

五、课堂练习:

能仿照课文第五自然段的写法,围绕“一到休假日,街上就热闹起来”写一段话。

六、作业布置:

其实香港不仅景美,而且经济也特别发达。课后,请大家去查查课外书,有条件的还可上网去查找更多的有关香港的资料,相信你们会更加喜欢香港这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

七、板书设计:

14、“东方之珠” 迷人的沙滩 著名的公园 繁华的街市 美丽的夜景

2011年10月

第3篇:东方之珠教案

《东方之珠》教案

执教者:汨罗市弼时中学 范锷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演唱《东方之珠》,体验歌曲的内在情感,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意境,并在听辨、学唱、思考、交流、探讨的过程中,理解作品的情感内涵。

2、主动了解香港的相关历史知识,能够用歌声体验期盼祖国统一,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通过实践初步学会分析歌曲结构,主动去参与学习,进而获得知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东方之珠》。

难点:突出本单元 “ 祖国统一 ” 的思想教育主题,深刻体验歌曲中所蕴含的思归、盼归的真切情感。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出示幻灯)

欣赏两组图片,第一组为现代的香港,第二组为过去的香港。学生对比两组图片,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歌曲基本情况介绍

1、香港基本情况介绍。

香港自秦朝起明确成为当时的中原领土(中原指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东方之珠教案

“东方之珠“教案

鼓楼小学:万红梅

教学说明:

《东方之珠》是第五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课文的语言简洁、优美,对香港的介绍层次清晰。课文第二至五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分别介绍香港“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赞美了香港这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因此,创设情境,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语言文字,让学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细读课文二、三、四、五、六自然段,并试着背诵课文。

2、通过朗读,了解香港的美丽和繁华,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

通过朗读理解沙滩的“迷人”、海洋公园的“精彩”、铜锣湾的“热闹”以及香港夜晚的美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4课“东方之珠”,哪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东方之珠》教案

《东方之珠》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让学生通过学唱和欣赏《东方之珠》,感受和体验歌曲的情感。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进行音乐感受和辨识的活动,让学生把听到的相同和不同的音乐的段落,用符号标记在乐谱的上方。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让学生理解歌曲的内容及情感、内涵。教学重点:学唱歌曲《东方之珠》。

教学难点:让学生感受音乐中表达的情感及感受歌曲中出现的几种音符的时值的长短。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准备教材。

2、检查出、缺席情况。

二、复习旧课:

唱《岭南春早》

三、欣赏新曲:

1、作者介绍:《东方之珠》是台湾作曲家罗大佑的代表作,并由作者本人首唱。歌曲倾吐了强烈的爱国主义心声。

2、让学生欣赏歌曲一遍,要求在欣赏过程中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①东方之珠指的是什么?

②歌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东方之珠 教案

《东方之珠》教案

教具准备:录音机、钢琴、(1)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东方之珠》,体验歌曲的内在情感,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意境,并在听辨、学唱、思考、交流、探讨的过程中,理解作品的情感内涵。

2、主动了解香港的相关历史知识,能够用歌声体验期盼祖国统一,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3、让学生了解香港回归十年后,展示给我们的全新面貌。

(2)教材分析:

《1997。天。地。人》交响曲(序曲):是音乐家谭盾的作品,是为香港回归而创作,1997年7月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首演。全曲分天,地,人,三个乐章,庄严壮丽的古代编钟;天使般纯洁的童声;大提琴低缓地吟唱,表现了欢乐祥和的气氛。(3)教学重点与难点

突出本单元 “ 祖国统一 ” 的思想教育主题,深刻体验歌曲中所蕴含的思归、盼归的真切情感。

(4)教学过程

伴随《七子之歌》优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东方之珠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东方之珠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