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教师蹲点调研报告
教师蹲点调研报告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报告十分的重要,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师蹲点调研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工作成果
蹲点工作内容:
一是与学科教师零距离、面对面进行交流,研究新课标及统编新教材内容;
二是深入课堂听课。
了解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能力、对新课标理念下课堂的把握能力和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对课堂教学现场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讨指导。
1、七八年级语文教师使用新教材后,经蹲点教研指导和新教材培训,教师们对于新教材的把握整体上比以前好得多。
2、在全市统一评价中考质量的背景下,跟踪九年级毕业班课堂,使得复习备考中的各种问题逐步得到了校领导的重视及摸索解决,毕业班老师们尤其在对各个层次学生的兼顾问题上,有了更深入地思考,也有了一定程度地改观。
3、在一定程度上说教课、分析内容课逐渐少了,课堂教学目标由总在课文内容上迂回,逐步向通过内容教方法、培养习惯与能力转变。
4、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对转变实验教师的语文教学理念的起了一定助推进作用,且逐渐在内化为教学行为,转变了教师教学思想的顽疾,使老师们逐步开阔思路,着眼长远;虽然对于成绩的.提升还没明显彰显,但一定会使学生在大量阅读中提升语文素养。
5、年轻教师在连续的跟踪帮扶下,成长看得见。而且较老教师更易于接受课改新理念、新做法,敢于大胆尝试。如三中赵玲媛老师。
6、切实提升了教研员自身的业务指导能力,提高了工作的实效性。最真切的问题来自于教学,最鲜活的经验来自于教师,最可贵的灵感来自于课堂,最有效的指导来自于现场。蹲点包校,切实提高了教研工作的实效性,凸显了教研员服务基层学校工作的职能作用。
二、发现的问题
㈠学校层面:
1、学校之间对于教研室的蹲点工作重视程度差别很大。个别学校缺少认识、重视与协调。如有的被培养年轻教师思想上不够积极上进,偶以学校内部的各种活动为借口,被动拖沓。究其原因,除了教师自身的上进心之外,应该还有老教师消极情绪影响及学校领导要求不到位,忽视此工作的作用等因素。
2、新课标及新教材鼓励并要求学生多读书,这方面虽整体有了明显进步,但学校间仍不均衡。有的学校在全旗倡导多读书的氛围下仍然无动于衷,没有有效的举措推进。这直接影响着作为长线学科的语文教学的整体成绩的提高和学生语文整体素养的提升。
3、课题开展情况。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个别学校领导认识不到其作用,被动应付,校内无任何推动措施,所以实验配套的丛书不但没有发挥出它的最大效用,反而因浪费了家长的投入而引起了部分家长的反感。
第2篇:蹲点调研报告
周 跃 同 志
关于对建华第四社区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
(2010年6月13日)
近日,为更好地优化街道发展环境,本人深入建华第四社区进行了为期四天的蹲点调研。期间通过上门走访、民情恳谈等活动与社区群众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深入探讨,努力帮助社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在综合调研情况、群众的意见建议以及对社区建设问题的分析后,形成了如下调研报告:
一、社区基本情况。
建华第四社区现有居民2650户,常驻人口9325人,流动人口130人,党员327人,辖69栋居民楼宇,涉及20个产权单位,社区内座落11个省属单位、4个市属单位。目前社区居委会共有工作人员11人,其中公益岗位7人。
二、存在的问题。
在与群众交谈过程中,对居民反映的一些情况与问题经过初步梳理,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社区事务缠身,任务繁重。随着“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趋势的加快,公共管理服务职能进一步重心下移,社区居委会每天疲于应付上级检查和收集报表、传送各种数据,从而淡化了居民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削弱了社区居委-1-
会对居民群众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弱化了社区居委会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职能。
2、社区办公设施亟待完善。随着社区职能范围的不断扩展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增多,社区“无地方办事”、居民活动设施短缺的问题日益凸显,并已成为制约社区发展的主要因素。
3、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工作能力有待提高。目前社区工作人员虽多,但缺乏专业知识,缺少经常性的业务培训,社区干部队伍不稳定已成为当务之急。
三、提高社区服务水平的几点思考。
(一)培育社区意识,彰显社区的内在价值。以居民为导向,通过各种宣传媒体,让居民认识到社区是安身立命的第一家园,参政议政的第一平台,养身愉心的第一乐园。积极开展社区活动,从社区文化活动到社会环境治理,让居民以各种不同的身份、方式参与到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中来,以居民需要与否、居民满意与否、居民拥护与否为社区服务的唯一宗旨,让社区居民享受到社区生活的各种实惠,将社区意识转化为社区生活的实际内容,推动社区服务建设。
(二)共驻共建,大力推进社区资源共享。大力提倡“驻于社区、关心社区、建设社区”的观念,最大限度地整合和优化社会资源,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良好态势。以此为契机,办事处联手共建单位为社区免费提供了
100平米的办公及活动场地;在区政府宿舍院内免费安装健身设施,硬化小区地面600平米,美化小区院落;免费修复了因拆迁而造成的社区旧址破损围墙。通过社区共建,培养了社区单位、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为通过引进社会力量解决社区办公用房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三)以人为本,提高社区工作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努力转变社区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着力营造良好的成才氛围,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将学习与生存紧密联系在一起,不断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紧迫性。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良好职业风尚,通过举办经验交流、开展社区“立足岗位,争先创优”业务能力竞赛等形式,培养社区业务骨干和行业标兵,塑造现代社区工作人员的群体形象。
通过本次蹲点调研,我切实感受到只有怀着一颗真心,捧出一片真情,放下架子,诚心向群众请教,热心为群众服务,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群众也才能真正向你敞开心扉,领导干部也才能真正听到群众的心声和呼声,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促进社会和谐。
第3篇:蹲点调研报告
蹲点调研报告
**林业局副局长 ***
根据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安排,我联系**镇**村,从3月8日开始先后两次到该村了解情况,3月29日,又深入该村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蹲点调研,通过组织座谈、走访农户、听取村两委班子汇报等形式,详细掌握了**村的村情民风和当前群众脱贫致富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村基本情况
**村是**镇行政村之一,全村总面积13500亩,现有耕地1331亩,林地7726亩,灌木林地440亩,宜林荒山500亩,村庄、河流道路占地550亩。全村辖7个居民组,5个自然村,现有224户、735人,其中党员29名。农民家庭经济来源主要以种植、养殖和劳务输出为主,种植仍以玉米为主,管理粗放,经济效益不高,2013年人均收入1800元。
二、调查情况分析
通过与村干部交流,与村
第4篇:蹲点调研报告
滨河路小学蹲点调研报告
根据教体局党委研究部署,开展领导干部“蹲点包校”工作的要求。为了做好这项工作,采取个别走访、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分别到学校教师办公室及学生中开展了蹲点调研。在实际的调研中发现了不少的问题,当然也看到了很多的亮点。针对滨河路小学的调研活动报告如下:
一、学校好的方面
1、积极开展学校领导及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采用集体学习和自主学习多种形式相结合。并组织教师观看电影---焦裕禄,深入开展向焦裕禄同志学习活动,让焦裕禄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名服务的共产党员形象深入每个教师的内心,让党的群众路线吹遍整个校园。
2、积极召开校领导和党员干部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教育活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