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心灵中的微光_700字
心灵中的微光_700字
黑夜里,闪过一缕微光,照亮了我的心头……
——题记
以前,我总觉得直线是一种完美的表现,成长的道路就理应是一条直线。现在我懂了,其实,曲线比任何线条都更美,都更富有魅力,都更值得我们去欣赏,去体会。有时候残缺又何尝不是一种美。
人生道路,是一条曲线,坑坑洼洼,曲曲折折。路上既有失败者的泪水,也有成功者的欢笑;既有顺利者的喜悦,也有受挫折的苦恼。在人生道路上,一帆风顺的幸运儿,很少,也许根本没有。只有弯弯曲曲的人生大道,生活才会充实,才能展现出生命的真正意义。人生之路,虽然坎坷,但却风光无限,当一个人老的时候,暮然回首,自己曾走过的.路,他一定会笑着流泪,因为他感到了无比的自豪和欣慰,自己曾经风雨无阻,带着无悔,血气方刚地大踏步往前走,也许困难重重,但自己并没有放弃,也正是这样的歧途才让自己懂得了很多,有了现在的成就,这就是执着的体现。只要星星还在天空闪烁,我们就不必害怕生活的坎坷,既然人生注定是一条曲线,我们畏头缩颈有何用?就该昂首挺胸,迎接每个挑战的到来。
可是,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人,把路途看得一帆风顺,他们以为生活中尝到的滋味都是甜的,所以他们经历千辛万苦之后,一定会颓丧地过着日子,他们的前途一定不会阳光灿烂。相反,那些能正确看待人生的人,成功了,不骄傲,困难面前,不灰心,不放弃,就一定会取得成功,因为他们吃一堑,长一智。就像越王勾践,他失败后,在吃饭的地方挂上一个苦胆,每逢吃饭的时候,就先尝一尝苦味,日日忍辱负重,不断等待时机,最终他成功了,因为他有坚韧不拔的精神,他知道这些都只是前进中的小插曲而已,只有这样,才会离成功越来越近。
曲线美,在于自然。弯弯曲曲的小溪,像一条蜿蜒盘旋的丝带;皎洁澄清的明月,像一只小船;雄伟的山峦,就像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这些,都是曲线美。
生活中,到处都有美,每条道路,都不是直线,而是一条条饱含泪水和辛酸的曲线。所以,美就是生活中的曲线。
牢牢抓住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当个生活的有心人。
第2篇:心灵的微光
心灵的微光
你心里散发的微光到底是什么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作文:心灵的微光。
第一篇:
汪国真在诗中写道:“凡是到达了的地方,都属于昨天,哪怕那山再青,那水再秀,那风再温柔。太深的流连便成了一种羁绊,绊住的不仅是双脚,还有未来。”诗人看似谈的是进退间的从容,我却以为,它实际上囊括了对生命的解读:无论经历几多浮沉,万不要让繁华落寞湮没了你,你得清楚心里究竟想要什么,心中有光,才能一路坚定不移,执着向前。
太多人其实分不清“我心中想要”和“我需要”的区别,他们因了种种需求,想当然地为自己定下一些目标,却在尝试过后发现难以达到而犹豫放弃,我想并不是他们不努力,而实在是他们没有看清心里到底想要什么,因此努力而不倾尽全力,自然也就无所得了。这大约也是为何平庸者总是一事无成,而诸如李开复之流却能始终行走巅峰的原因吧。刘墉先生说:“你可以一辈子不登山,但你心中一定要有座山。”心中无山而茫然无措,举步维坚,心中有山则坚守本心,义无反顾,我想大抵就是这个意思。
当然,人是社会的产物,由此不可避免地受到诸多教条或规则的束缚,要想摆脱而彻底追随内心的脚步,这诚然不可能。因此,人最好的状态应是保持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时的不改本色,时常叩问内心,以致不在纷繁中迷失。西班牙新王后莱蒂齐娅出身平民,嫁入王室前还曾结婚。离异,然这丝毫没有影响民众对她的拥护,为什么?这在于她始终内心清明,不改本心:婚前,她是西班牙的金牌主播和前线记者,亲历9·11袭击,深入伊拉克腹地;而婚后,她也一直引导丈夫过着平民般的生活,尽管王室有诸多清规戒律,她仍保持着自己的观点。于西班牙民众,莱蒂齐娅是他们拥戴的平民王后,而于她自己,她只是内心忠实的拥趸与守护者。很多时候,我们确实无法改变所处的环境,但不必逼迫自己去适应,你总得心里有所坚守,才能保持内心的清明和人格的独立。
而倘若你真的选择了追随内心,这个过程很可能伴随着苦痛,因为它承载了太多期许与渴盼,欢欣与愿景,可又裹挟了太多克制与欲望,冷眼与嘲讽。那么,跨过去吧,终有一天,你会发现,沉淀的岁月已在你人生的页扉上烙下深刻的印迹:值得。就如伟人曼德拉,二十七年的铁窗生涯并没有让他陷入绝望,被迫害折磨的痛与恨不曾蒙蔽他的双眼,他心中有光:为民族的解放而斗争。这最后的信仰指引着他,化为人民手中最锋利的武器,刺破重重黑暗,迎来胜利的曙光。斯人已逝,但注定永垂不朽。事实上,一个人若选择追随自己的心,那么势必无法得到所有人的理解与肯定,与其被人左右还不如勇敢抓住内心的声音,这时候,生命本身便赋予了你至高无上的评语。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巨人,他总会在我们示弱时发出咆哮:“向前走,别回头!”可我们还是不经意地被滞留,畏畏缩缩不敢向前,只能以艳羡的目光注视着别人,想着:我差一点就能成功了。那么真的只是一点吗?不,牵绊你的不是忐忑的犹疑,而是自我的`否弃。人如果连追随心灵和直觉的勇气都没有,谈何成功?
哪怕找不到大海,不要停息寻觅的歌声;哪怕脚印被风雪掩埋,也请珍爱走过的路程;哪怕所有的奔走与追求都是徒劳,也要握住心灵微光,让身体追赶上你的心。
第二篇:
微光,从物质的角度来说,不管它来自光芒万丈的太阳,还是来自微风吹动的油灯,抑或夏夜田野的萤光,都有着共同的意象。它,不在于大小,不在于强弱,自一点起,发散四方。它,照亮前行者的方向,让内心温暖平实,让脚步执著有力。些许微光,一闪之间,不太引人注意,甚至易被忽视。但点滴里、细微中、寻常处,光的本质没有变。抽象点说,它,普通,但不流俗;伟大,但无距离。它,存在善于发现善于自省的善待者心里——可以不崇高,但丝毫不能漠视;可以不伟大,但须臾不能放弃。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微光,它无时无刻不在照耀着我们的心灵,只是在复杂的社会里,层层迷雾将它挡住,让它若隐若现。但社会实质上还是这个社会,社会是由我们这些普通人组成的,它只是一个载体。那些对这个社会的基本判断——“嘈杂、浮躁、复杂、凶险”,真是委屈了社会这个冤大头,嘈杂的明明是我们对基本的道理没有达成共识,浮躁的明明是我们被所谓的多元蒙住了双眼,复杂的是我们失去自我后的迷茫之心,凶险的是我们很难在人群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乃至无法立足。只有由我们自己去掀开那些幕布,才能见到光芒啊!而天才往往就是能在这些错综复杂中捕捉到
这微光闪过的美妙瞬间,就像牛顿由苹果的掉落发现牛顿定律,阿基米德由洗澡水的溢出发现浮力原理。但,将微光拖到现实社会来说,我认为那是一种力量,力量虽然微弱,我们却能够将它用人生的凸透镜无限放大。黑龙江的教师张丽莉,杭州的司机吴斌,他们是创造奇迹的天才,他们的事迹在社会中宣扬,他们现在被社会打造成了英雄。其实,他们都是普通人,但他们在危难时刻内心的微光瞬间突破了所有的诸如编制、待遇、荣誉的层层迷雾,迸发出了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不仅是挽救生命,更是唤醒了大众的生命之光。这种微光开始时虽不起眼,可人性的光辉从来都不是日夜闪烁但却能在危难的时刻激情迸发,这还需要我们经过深思熟虑才能领悟到。所以我坚信每个人做好自己,就是自己的天才。我们最真实的内心,最珍视的价值观,最向往的生活,都被这份微弱的光芒呵护着。我们要在我们的心灵中时常捕捉这种难能可贵的微光,因为我
相信,这束光不仅照亮了人生的幸福之路,它会引领我们的社会发
展愈发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