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眼睛的一封信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7-08 07:12:3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来自眼睛的一封信

来自眼睛的一封信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书信吧,借助书信人们可以传递思想、交流信息。那么,怎么去写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来自眼睛的一封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最亲爱的主人:

你好!作为你的眼睛,我感到非常荣幸。我们是不可分割的,彼此都离不开对方,所以请你好好的保护我,我只有一个,不能够代替。这些年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得越来越快,电脑和电视的`普遍真是让我和我的同伴很头疼。虽说各种新奇的信息让我大饱眼福,天天都能享受着“饕餮盛宴”,可长此以往我的却身体越来越坏。我常常带着酸痛的身体疲倦的为你工作,而你呢?从未为我着想,这不,我近视了,你的感觉也不好受吧!

为了能够让我更好的为你工作,我告诉你几个诀窍吧。少看电脑、电视;多吃胡萝卜和动物内脏;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这都对我有好处哦!让我们一起为了未来而努力吧!

你的眼睛看了这封信,我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很后悔,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以后我一定要好好保护眼睛,并且付出实际行动,让自己的眼睛少受些苦。在这里,我也想提醒各位同学们,一定要以我为戒啊!让我们一起保护自己心灵的窗户吧。

第2篇:来自2049年的一封信

经济学家陈志武写给女儿的信

我们很庆幸自己能生活在2049年的中国,不仅经济总规模已超过美国,而且,老百姓分享真正的“全民所有制”的好处。

今天已经是2049年,自1949年至今已经一百年,期间中国走过几个不同阶段,经历了几次危机,包括国内的和国际的。尽管如此,中国经济虽然按人均GDP算还是落后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但今天在总体规模上跟美国不相上下,已经是世界经济二强。

回首看过去,在中国经济达到2049年的这种境界前,并不像当初预期的那么一帆风顺,原来总觉得中国就是与其他国家不同。只是现在回首往事,我们还是发现人性决定的规律,在中国也不例外。

想当年,1978至2008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在长达三十年中年均增长超过10%,在那种经济奇迹的基础上,又加上在2008--2009年世界金融危机中,因为那时的政府大刀阔斧救市,让中国经济很快从危机中走出来,于是,中国的经济成就受世人赞叹不已,这当然不奇怪。

回顾2009--2019年的历史

可问题也恰恰来源于此,因为那次危机之后,自满占据上风,人们变得过于自信,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势头不可能不持续,风水轮流转已经转到中国了。结果,在金融危机之前打算进行的许多基本制度改革被无限期推迟,包括土地制度改革、国企产权改革、财政民主改革、政治权力制衡机制改革,危机之后都被推迟。据说,当时的决策层、知识界和业界普遍认为没必要改变之前的体制,没必要改变那时已经势不可挡的“国进民退”潮流,他们觉得正是那种政府严格管制、国有企业主导的经济体制才使中国经济不仅快速增长三十年,而且给其以极高的抵抗危机冲击的能力。

就这样,2009年之后改革动力快速退化,体制改革就是如此,不进则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国富民穷”局面继续恶化。这不奇怪,因为在2008-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一方面政府几万亿的“铁公基”项目主要由大中型国企承接,另一方面2009年的数万亿“天量信贷”也主要流向国企,民企中顶多只有大型民企得到一些,而数千万家中小民企得不到,更何况把这么多银行存款贷给国企后,使原来一直就有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雪上加霜。结果是,国企资源雄厚,在各行业出击,众多民企被挤出,停业关门。见到众多民企要么关门、要么经营困难,许多人没有认识到这是金融资源与国家政策的歧视所致,而是得出“民企靠不住,只能靠国企”发展中国经济的结论。于是,从2009年到2018年,金融资源和政策继续重点偏袒国企。国企强势,民企被挤,在2015年前,就没有哪个行业不是国企绝对垄断。政府拥有的资产产权以及其它形式财富的比重,重新回到1990年代初的水平。也就是说,从整个经济的财产性收入中,政府得到的份额重回国企产权改革以前的水平,民间家庭得到的份额出现新低。

第二个表现是,财政税收占GDP之比继续上升。在2007-2008年时,老百姓收入占GDP比重还只略低于50%,但是,到2018年,则降到不到GDP的40%。之所以财政税收的扩张能够实现,是因为民主宪政改革一直没有足够的压力,因此,制约税率和税种过度膨胀的机制没机会形成。当然,税收增长的一个原因是2005年后收税的效率提高很多,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基于需要。2008-2009金融危机期间开始的那么多“铁公基”项目,迫使各级政府继续往里面投资数年,否则就有太多烂尾工程,所以,政府需要很多钱。再者,原来地方政府可以靠“土地财政”,比如,在2007年,不少市政开支的80%左右来自土地出让金,所以,那时候,各地政府有很多激励去“保护”房价。只是经过几轮行政操纵后,到2015年左右,房产已经是天价。在那时候中国城镇化比率已接近60%,还没进城镇的因房价太高,进不了城,而城里以房子投资的人也无法再多买了。更何况城镇里能够被政府卖的地已所剩无几。就这样,房价到顶,“土地财政”的路就越来越窄,为了支持开支需要,各地政府只好放弃“预算外收入”,转向更多依赖正式的征税。

第三,国内民间消费需求继续下降,到2018年居民消费只占GDP的30%左右。一方面,由于上述“国富民穷”的趋势越来越强,2009年后,虽然许多经济学家和官员都强调扩大民间消费的重要性,但是,在民间掌握的资产财富和收入比率越来越低的情况下,这当然只是愿望而已。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在1978年时几乎没几个,到2008年时有六千多万家,而到2018年只剩五千多万家。这种因金融资源和政策歧视造成的国企

挤出民企的结局,对社会就业打击严重,2008年前的中国经历是:对国企的投资是对民企的四倍,但国企并不增加就业机会,而民企每年增加就业五百万以上。可是,这些数据并没能改变中国资源配置偏袒国企的基本格局,反而在2008-2009年世界金融危机后得到强化。因此,从那以后,就业需求大于就业供给的局面继续恶化,使劳动力成本即老百姓收入继续下降,这也造成了2018年居民消费只占GDP的30%。

在民间消费无法增长太多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的增长就不能转型到依赖内需,而是只能继续依赖出口市场。可是,到2009年时中国在许多商品的全球市场份额已接近顶峰,2009年后要再增加,其在各国的政治阻力越来越大,特别是那次全球金融危机对各国就业的冲击之后,连美国的政客也抵挡不住来自工业工会的压力,不得不让步于贸易保护主义。在2013年之前,中国政府想尽办法让中国的出口每年勉强增长一点,但到2015年出口已无法增长了。

于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开始的“再国有化”以及“铁公基”运动的后遗症,到2015年已经完全暴露出来,不仅社会失业严重,而且许多基建项目完工后使用率低,国企亏损又开始像1970、80年代那么严重,这些都转换成银行的呆坏账。加上从那之后房价持续下跌,银行的住房贷款呆坏账日益严重。一场银行危机在即。

不过,由于商业银行都是国有或者国家绝对控股的,所以,银行的问题就是政府的问题,也就是说,只要政府财政没有问题,财政部就能为银行买单,银行破产危机就不可能发生。

只是如上面介绍的,到2015年,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已经越来越吃紧。虽然“土地财政”还是有一些、各种税率已经很高,但是国企亏损越来越大,政府需要往其中补贴的金额越来越多,银行的呆坏账也在膨胀,这就逼着政府加税,并通过向银行发国债补充财政,以期度过挑战。

到2018年,严格意义的金融危机还没发生,只是在国有经济的安排下,潜在的金融危机已经被转变成财政危机。在继续加税可能使社会不满加重、同时政府负债已经很多的情况下,还是选择多印钞票,以通货膨胀将财政危机转移给社会老百姓。结果,还是引发强烈的社会不满,出现动荡。

危机之后改革三十年

往事并非总是不堪回首。1978至2008年长达三十年改革开放的经济奇迹,来的太容易,以至于即使人们没有把其背后的逻辑弄清楚,也不妨碍中国经济增长那么多年。特别是经过2008-2009全球金融危机中中国经济的表现,让许多人更是不能认识到: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恰恰是因为离原来的管制经济越远、离国有企业垄断越远、靠经济自由越近、靠民营经济越近所致,而不是因为国有经济比重很高所致。

在当时自信与自满占上风的情况下,太多人的确难以理性地理解当初中国经济奇迹的原因,难以选择进行基础性体制改革。所以,在2009年后,反而选择强化“国进民退”。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2018年后的短暂危机和动荡不完全只是一件坏事,因为人也好,社会也好,太成功之后,特别是太长时间成功之后,会变得过于自信,然后就朝着非理性的路走得难以自我回头。俗话说,“不见棺材不掉泪”,看来只有危机才能逼着社会纠错。

2019年后社会还是经历了一段时期的镇痛。可是,痛定思痛,这为那时的领导人倡导的基础性制度改革创造了社会基础。这就是为什么之后开始了真正的国有资产民有化改革、土地产权交易市场改革、征税权制约机制改革、财政民主化改革,等等,这些是无情吧时期也考虑过但之前时机不成熟的改革,终于在过去的三十年发生了。

1978-2008年是“经济”改革开放时期,2019-2049年也是三十年改革开放,只是侧重点在体制上。两个阶段加在一起,才完成中国“渐进式”改革路径的全程。回过头看,当年人们说东欧的“休克疗法”改革方式如何如何的不合适,而中国的“渐进式”是多么优越。只是现在再看这个问题,差别在于东欧在当时就完成了,他们早就不谈改革的话题了,因为改革的事对他们已经相去太远;而中国的“渐进式”到今天,到2049年才走完。人生有几个七十年呀!

不过,我们很庆幸自己能生活在2049年的中国,不仅经济总规模已超过美国,而且,老百姓直接拥有由原来国有资产组成的国民权益基金的股份,分享真正的“全民所有制”的好处,而且政府对各行各业的准入管制大大减少,即使行政部门想扩张权力,也没有那么容易,会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各专业委员会的听证监督和问责。更重要的是,各行业不再有国企垄断了,而是各家民营企业自由竞争,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也

不管其出身或教育背景如何,都能自由创业、进入充满发展前景的行业。由于没有多少国企存在了,金融资源不再有歧视性地偏向一些企业,忽视另外的企业,所以,在发展机会上更加平等,连商业规则、行业法律法规都更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今天的中国是更加商业化、市场化了,以至于家庭的利益交换功能也淡化,那种通过家庭血缘关系来互通利益的传统安排已经越来越轻。许多人说现在社会的人情味淡,离婚率高,生小孩的数量也少了,等等,这并不是坏事,因为在金融市场以及其它市场取代家庭、社会关系的经济交易功能之后,婚姻和家庭的基础更多是感情,而不是利益,个人是为自己而不再是为别人活着。所以,一旦没了感情,婚姻的基础就没有了,离婚属合情合理的选择。有了金融市场解决养老病残的经济安全安排之后,自然没必要靠多生小孩“养子防老”了,人的生命就这样从功利工具目的中得到解放。生命多可贵呀,就那么几十年,何尝不充分享受自由飞翔的人生体念呢?市场的发达最终实现了“五四”运动所追求的个人自由和个人解放。

第3篇:来自天堂的一封信

来自天堂的一封信

来自天堂的一封信1

亲爱的人们:

你们好!我就是1937年8月28日,那张照片里的小男孩。那一天,使我铭记于心,景象真是惨不忍睹。

你们看,这是一张已经泛黄的黑白照片,但是依旧可以看见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的残忍。

本来,大家按照往常一样安静地排队买票。小孩子在长廊上嬉戏、打闹。而我正躺在妈妈的怀抱里,享受着一个孩子应该有的幸福。谁也想不到危险正悄悄逼近。

在充满欢声笑语的火车站,闯进来几个吹胡子瞪眼的日本鬼子,其中一个长得像军官的人气势汹汹地说:“你们回到座位上去!”“为什么,你凭什么这么指挥我们?”排队买票的人愤愤不平地说。 “就凭这个。”日本军官指着人们一阵疯狂地扫射,咆哮的子弹攻击着人们。许多人倒在血泊中,他们还吧无辜的老百姓扔到铁轨上去,任火车吧他们轧死。几次,他们挣扎的想站起来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来自疯丫头的一封信

来自疯丫头的一封信

亲爱的爸爸和妈妈和哥哥:

你们不必惊讶自己近在咫尺的女儿(老妹)给自己写信,因为在你们眼中我始终是一个疯丫头,所以我是非常有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来。

对于“疯丫头”这个词我琢磨了很久,直到我读过了杨红樱阿姨所著的《淘气包马小跳――疯丫头杜真子》,我才明白这“疯丫头”是这么回事――像男孩子一样调皮、贪玩儿,而且经常有些奇奇怪怪的举动或乱七八糟的想法(直接说神经质就得了..),对别人的行为总是鸡蛋里挑骨头……的女孩。虽然我羡慕像杜真子那样的天真无邪,可是被别人当做疯丫头实在不是什么值得向人炫耀的事。

最于我的“犯罪史”你们别以为我最不清楚,其实我最清楚,也最在乎!我知道我做过的坏事和疯事数不胜数,从我三四岁起到现在,差不多十个年头,几乎我每天的“坏事记录”和“疯事记录”都在被刷新。而且我也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来自天堂的一封信

来自天堂的一封信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说到书信,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书信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思想、表达意见、传递信息、互通情况的工具之一。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书信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来自天堂的一封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来自天堂的一封信1

1937年8月28日,我叫福来。1937年8月29日我就离开了这个世界。你们是幸福的。

那一幕,始终令我难忘。那天,我们跑去上海火车站逃难。那里人山人海。家人们紧抓着自己的孩子,都想逃出这个危险的地方。

没过多久,一阵嗡嗡的声音传来。仔细一看,原来是一架架日本飞机飞来。那里的人大惊失措,脸色惨白,就像快要下大雨似的,一群群蚂蚁搬着自己的食物,争先恐后地逃出去。一个个罪恶的炸弹,飞了下来。一下子过去了,炸弹已经吞噬了无数人的生命。上海火车站已经变成废墟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来自网友的一封信

来自网友的一封信

文友们:

写文章,我们都注意篇章结构是否紧密,是否环环相扣,是否步步向前发展。常常咬文嚼字,使语言流畅。可是,我们是否注意了标点符号呢?

标点符号是文章里面非常主要的一个部件。我们是否注意它们呢?

虽然,标点符号不是文字语言,但是,它在文章里面,好像一个人的眼睛。它可以标明文章中的结构和词语关系以及性质,使文章或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加准确无误。因此,标点符号显得非常重要。所以,我们不能忽视了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如果使用准确,文章或者句子的意思就明确。否则,意思就含糊不清,甚至可能出现差错。在这里,我们看看三句简单的句子。1,你去。2,你去?3,你去!由此可见,很明显,文字相同,但是标点符号不同,意思就不相同,并且语气不相同。从这里可以看出,标点符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我们是否知道,标点符号还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来自眼睛的一封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来自眼睛的一封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