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第四册《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课 题:语文园地三
主备学校及备课人:任相昀 教材分析:
我的发现:这是一项发现词语内在联系的练习。
日积月累:这一部分包括三项内容:“读读认认”、“我会填”、“我会读”。
“读读认认”是通过反义词的形式,认识9个生字,同时也有自主发现汉字的反义关系、积累反义词的作用。
“我会填”是搭配词语的联系,让学生在运用中积累词语。“我会读“,目的是积累古诗词,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口语交际:这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夸家乡”。课前要让学生联系学过的课文,自己通过观察、咨询或查阅资料,了解家乡有哪些风景名胜、物产、名人以及家乡近来有哪些变化等等。可以把自己观察或了解到的情况通过画画、拍照、写话等形式记录下来。
展示台:这次“展示台”以爱祖国、爱家乡为主题,内容和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教材举了两个例子,一是在词语接龙游戏中展示自己积累的词语,二是展示自己收集的反映家乡变化的照片。
宽带网:这次“宽带网”围绕爱祖国、爱家乡这一主题,展示了我国民族和行政区划的知识。
设计理念: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的学方法。学生表演的过程,既是学生思维不断跳跃创新的过程,又是想象的过程,更是个性张扬的过程,让学生在演中学会与人交往、坚定信心,认识自我。学习目标:
1、正确朗读词语,并学会运用能发现词语内在联系。
2、读读认认几组意思相反的词语,用词语填空,学会积累语言。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提高朗读能力,增加语言积累,使学生了解、热爱我国优秀古诗词。
4、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结合口语交际活动,练习写话,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
5、自己通过观察、咨询或查阅资料,了解家乡有哪些风景名胜、物产、名人以及家乡近年来有哪些变化,展示自己课外学习成果。教学重难点:
1.学会运用能发现词语内在联系、积累词语。
2.进行口语交际,练习写话,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 课时安排:3课时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师生收集有关的信息资料。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朗读词语,并学会运用能发现词语内在联系。
2、读读认认几组意思相反的词语,用词语填空,学会积累语言。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提高朗读能力,增加语言积累,使学生了解、热爱我国优秀古诗词。教学重难点:
1、学会运用能发现词语内在联系,积累词语。2、能自主识字,读背诗句。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又来到了“语文园地”,细心观察,可以发现祖国文字有很多秘密,用心思考,你会收获沉甸甸的果实。2.观察比较,发现异同
首先让我们观察一下这几组词语,边读边想,你发现了什么?
照相 照相机 图书 图书馆
洒水 洒水机 电视 电视台 集邮 集邮册 飞机 飞机场
(1)读准字音(自由读、指名读、男女赛读)(2)小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3)反馈:小组汇报交流,比比谁观察的仔细,敢大胆说说自己的意见要引导学生发现每组的两个词中含有同样的两个字,第二个词是在前一个词的基础上加了一个字,两个词的意思不一样。3.拓展练习
你能学着刚才的样子填空吗?(小组说,指名说)游泳——()火车——()洗衣——()服装——()
二、日积月累
(一)教学“读读认认”
读读下面的这些字,碰到生字多读几遍,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宽——窄 穷——富 贵——贱 恶——善 强——胜 胜——败 内——外 加——减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字、记字,比谁读得准,互相检查。学生汇报(指名读、师生合作读、男女生赛读)
2、读了两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明白是两组意思相近的词语)——齐读词语
3、去掉两字之间的破折号,看看有什么发现?
宽窄 贵贱 善恶 强弱 胜败 内外(开火车朗读词语)
4、出示常见的反义词。(自由读、指名读)
(二)教学“我会填”。
出示:明亮的()繁华的()茂密的()绚丽多彩的()川流不息的()风光秀丽的()(1)小组讨论,找出可以搭配的词语。
(2)反馈交流,教师启发引导,师生共同完成填空。(3)齐读词语——赛读
2、用线连接可以搭配的词语。
明亮的市场
绚丽多彩的日月潭
繁华的森林
川流不息的舞台
茂密的灯光
风光秀丽的行人 指名学生上台连线
(三)、教学“我会读”。
1、引导学生看图,激起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学生自由朗读,要求做到边读边想,不会认的字可以问一问周围的同学。
3、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从诗歌中体会到什么。
4、教师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思。
5、再读课文,感受草原美景。
6、再通过范读、指名读、评议、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出情感,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自己通过观察、咨询或查阅资料,了解家乡有哪些风景名胜、物产、名人以及家乡近年来有哪些变化,展示自己课外学习成果。
2、口语交际:口头说说家乡特别的地方。
3、动笔写写自己的家乡。教学重难点:
1、口语交际:口头说说家乡特别的地方。
2、动笔写写自己的家乡。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小朋友们,你们的家乡在哪里?你们喜欢吗?今天老师让你们夸夸家乡,让更多的人喜欢我们的家乡,好吗?
二、交流互动
1.汇报展示、讨论交流。
(1)展示并向同学介绍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家乡的资料。同学间相互交流资料内容和获取经过。
(2)把内容相近的归为一个组,互相交流,说说对对方资料的看法和感受。2.充分“对话”,夸夸家乡。
小组合作派代表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向全班介绍自己眼中的家乡。其他组可向介绍者提问或作补充说明。
三、升华情感
1、小朋友们,你们表扬的真好!是的,看到我们的家乡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话?
2、为了明天家乡的更美好,我们该做些什么?
四、动笔写夸家乡
(1)、把自己介绍的内容和听到、看到的有关内容加以综合,组成一段夸家乡的话写下来。
(2)把写好的话读一读,和你的伙伴交流分享。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词语接龙游戏,使学生对学过的词语进行巩固。
2、通过宽带网,使学生了解各个少数民族的服饰和生活习惯。教学重难点:
1、词语接龙游戏,使学生对学过的词语进行巩固。
2、学生学会在地图上查找各省、自治区所在的位置。教学过程:
一、展示台
1、词语接龙游戏。
(1)组内游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题目进行词语接龙练习,看哪组接得长。示例:
国家—家庭—庭院—院长—长大—大人„„
祖国
国民—民主—主人—人生—生活—活动„„组长说词语——其他学生抢接
(2)教师说词语,如:祖国,让学生接。
(3)让学生用“开火车”的形式做词语接龙的游戏。
2、“夸家乡”图画展
(1)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
(2)贴入展示台,邀请小朋友观看自己的画,并简单介绍。
二、宽带网
1、自读课文,说说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民族、服饰和生活习惯、直辖市、省、特别行政区。
3、你知道的少数民族有哪些?他们的服饰,生活习惯有什么特点? 指名回答。
4、出示中国地图:
(1)查找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 利用宽带查找这些城市,了解一些基本情况。
(2)简介什么是“特别行政区”?在地图上找到它们的位置,利用宽带网了解一些基本情况。
(3)看地图说说你还知道哪些省市?(4)找找自己家乡的所在省——
(5)同桌互相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个省在什么地方。
(6)欣赏《爱我中华》歌曲,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5、教师小结。
三、课堂总结。
第2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展示台课前布置收集家乡变化的照片,练习词语接龙。
一、导入
1、师:下面开始进行“你来,我来,大家来”的环节——展示台。首先请孩子们拿出自己准备的家乡变化图,在小组内互相展示,讲解自己家乡的变化。然后请选出本组最有特色的一位同学来向大家展示自己的家乡的飞跃。
2、生小组内进行讨论。
3、选出变化最大、讲解最详细的同学。
4、师或同学出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题目进行词语接龙练习,看哪组接得长。示例:国家——家庭——庭院——院长——长大——大人„„祖国国民——民主——主人——人生——生活——活动„„
5、教师再选择两个词语让学生用“开火车”的形式做词语接龙游戏。
6、展示、交流在《葡萄沟》一课后布置同学们准备的其他资料或学习成果。宽带网课前安排学生认识祖国的地图,了解地区的划分。
一、导入:
1、演示部分民族的图片或录像,创设情景,导入:你知道画面上的人是哪个民族的吗?你是根据什么知道的?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展示自己找到的资料,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民族的生活习惯,并说说是怎样了解的。
3、出示“中国地图”,找一找你所在的省、市。
4、从地图上找到四个直辖市和两个特别行政区。
5、同桌互相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个生在什么地方。
6、欣赏《爱我中华》歌曲,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第二课时宽带网你知道我国有多少人吗?有多少个民族吗?演示部分民族图片或录像,创设情境,导入:你知道画面上的是哪个民族吗?你是根据什么知道的?小组合作学习:展示自己找到的资料,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民族的生活习惯,并说一说是怎样了解到的。出示“中国地图”,找一找重庆的位置,观察一下,重庆的的版图像个什么?找一找自己居住的九龙坡区在重庆的哪个位置。从地图上找到其他的三个直辖市和两个特别行政区。同桌互相说一说,你还知道那个省在什么地方。展示交流在《葡萄沟》一课后布置学生准备的其他资料或学习成果。欣赏《爱我中华》歌曲,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词语接龙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题目进行词语接龙练习,看哪组接得最长。示例:祖国—国家-家庭-庭院-院长-长大-大人-人民„„祖国-国民-民主-主人-人生-生活-活动-动物„„选择词语用开火车的形式做词语接龙游戏。第三课时口语交际
一、汇报战士,讨论交流示反映家乡变化的照片或自己的画,说一说你对家乡的了解。并互相交流收集资料的内容和获取经过把内容相近的归为一个组,在小组里交换阅读和欣赏,说说对对方资料的看法和感受。
二、充分对话,夸夸家乡。
1、小组合作或派代表向全班介绍自己眼中的家乡。其它组可向介绍者提问或作补充说明。
2、学做“小记者”采访。你的家乡在那里?有什么值得夸一夸的地方?你希望未来的家乡是怎样的?
三、写一写
1、把自己介绍的内容和在口语交际中听到的相关内容综合起来,组成一段夸家乡的话写下来。
2、写好后读一读,再和同伴交流、分享。
四、课后作业办一期夸家乡的小报或专栏黑板报。教学反思:学习本组教材的同时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广泛收集资料,养成收集资料的好习惯,同时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师,123下一页通过观察、访问、调查,自主学习,了解家乡,赞美家乡。我的发现是一项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组词规律的练习,重点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两组词,虽一字之差,但词性和词意却大不相同。教学时要放手让学生去观察、议论、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从而使学生体验发现的快乐,感受汉语的丰富。引导发现时不必用准确的术语来表述,学生用自己的话大致说清词语之间的关系即可。日积月累包括三项内容:“读读认认”、“我会填”和“我会读”。其中“读读认认”是让学生巩固反义词,并通过反义词识字,加强积累。“我会填”是八个偏正式短语,要求学生在搭配词语中体会用词的准确性,对词语的意思,教师不必作过多的解释。“我会读”目的是积累古诗词,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这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夸家乡”,是对本组专题的深化和延伸。可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结合起来进行,也可以与展示活动同时进行。课前要让学生联系学过的课文,自己通过观察、咨询或查阅资料,了解家乡有哪些风景名胜、物产、名人以及家乡近年来有哪些变化等等,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本次“展示台”以爱祖国、爱家乡为主题,内容和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教材举了两个例子,一是在词语接龙游戏中展示自己积累的词语,二是展示自己收集的反映家乡变化的照片。教学时,可利用教材中学习伙伴的话激发学生展示的兴趣和愿望,充分展示自己各方面的才能和学习成果。这次“宽带网”是对本组专题的拓展和延伸,主要展示了我国民族和行政区划的知识。其目的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在服饰、生活习惯等方面都有自己的鲜明特点;二是让学生通过查阅地图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理位置。
第3篇: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范文
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范文
【我的发现】
这是一项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组词规律的练习,重点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两组词,仅一字之差,词性意义截然不同,体验发现的快乐,感受汉语的丰富。
教学时要放手让学生去观察、议论、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发现两组词词性和词义的不同。
照相──照相机 洒水──洒水车 集邮──集邮册
前一个是动词,后一个是名词。
图书──图书馆 电视──电视台 飞机──飞机
场前一个表名称,后一个是表地点。
1、让学生读一读。
2、引导学生辨一辨,让学生自己去找出每组中词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中感悟规律,发现规律。
3、举例说说:
饮水──饮水机 洗衣──洗衣机 录音──录音机
电影──电影院 会议──会议室 音乐──音乐厅
【日积月累】
〖读读认认
这一部分是让学生巩固反义词,并通过反义词识字。教学
第4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优秀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优秀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优秀教学设计
我的发现
这是一项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组词规律的练习,重点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两组词,仅一字之差,词性意义截然不同,体验发现的快乐,感受汉语的丰富。
教学时要放手让学生去观察、议论、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发现两组词词性和词义的不同。照相──照相机洒水──洒水车集邮──集邮册前一个是动词,后一个是名词。
图书──图书馆电视──电视台飞机──飞机场前一个表名称,后一个是表地点。
1.让学生读一读
2.引导学生辨一辨,让学生自己去找出每组中词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中感悟规律,发现规律。
3.举例说说。饮水──饮水机洗衣──洗衣机录音──录音机
电影──电影院会议──会议室音乐──音乐厅
日积月累
读读认认
这一部分是让学生巩固反义词,并通过反义词识字。教
第5篇: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口语交际是新课标教材新出现的课型,它是在原教材“听说训练”的基础上演变而来,不但有听、有说,更有交际。《夸家乡》这次口语交际是围绕“夸家乡”这一主题进行的,旨在让学生通过口语交际活动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进一步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在设计这课时,以教师扮演的新疆姑娘这一人物作为交际对象,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交际的兴趣,以新疆姑娘游玩的顺序,从家乡的美食、风景、特产等多方面来夸家乡。
学习目标:
1、 能从不同的角度、方式介绍家乡,试图做到把话说完整。
2、 正确使用普通话,态度自然大方,乐于与人交谈。养成在交谈中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学习恰当评价别人的话。
3、 通过交际活动,感受家乡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