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饭经典散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7-07 07:12:5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年夜饭散文

年夜饭散文

“妈妈,今年的年夜饭不去饭店吃了吧。”女儿这样建议到。

“为什么?”

女儿已经好几年没有在家吃年夜饭了。今年,她博士后毕业了,有机会从美国回来探亲。为了她的归来,我老早就定好了五星级。她这样一说,到让我很为难了。我不解地想听他她的道理。

“腻了。年年大鱼大肉的。妈妈,不如,吃一吃外婆做的那种年夜饭噢!”

外婆的年夜饭?”女儿的一句话,勾起了我一串疼痛的泪水。女儿看到了就说:“妈妈,就当女儿没有说好不好?”

我决定就按女儿说的去做,母亲去世已经开三年了,今年的年夜饭这样吃,也该是十分有意义的啊.于是,我唠叨菜市场,买来了土豆、白菜、萝卜、倭瓜、胡萝卜、芹菜等。回到家,我把它们放在那里,久久地看着,一会儿泪流满面,一会儿呆呆地看着天空,企图能看到母亲在天空的云彩上看着我们。

那时,我还小,家里生活十分困难。父亲每月的工资只有30元,要养活全家六口人,还有八十多岁的身患半身不遂的外婆。不仅我们家的生活这样,我们这里所有人家的日子都这样艰难。尽管如此,但母亲总是想方设法让我家的年夜饭美满一些,让我家的年过的好一些。

春节的那天早上,母亲老早就起来了。先是生好炉子,让屋子里热乎起来,然后才把我们叫起来。早饭是接年饭。大家可能不知道什么是接年饭把?我的家乡的风俗习惯:进了腊月,家家户户就该准备年贺了,馒头要蒸几锅,每个馒头上都要插上一个公共的大枣,还要蒸几锅粘豆包,都是黄黄的黏玉米做的。玉米也好,里面的芸豆馅也好,都是自家地里的收获。不花一分钱的。插上大枣是说希望家里早早红火起来,粘豆包是叫孩子新的一年好养活,黏住。为了这个家,为了孩子,母亲年年坚持着做,做得如老座钟一样准确。

到了春节这一天的早晨,这些接年饭就派上用场了。早晨不做新饭,就是把这些东西拿出来 热哟热就吃了。这就是接年饭。我们吃饭母亲开始贴对联。等我们都吃完了,母亲开始准备晚饭了。过年,最重要的就是下午这顿饭了。因为它是辞旧迎新的关键啊。母亲开始切菜,我会在旁边看着,因为是不是的 还能偷吃几口。母亲会把土豆切成方块的,细丝的,片的,把白菜切成细丝装,片状,块状,所有的菜都是这样。母亲还有一种手艺,就是能把白菜切成齿轮,把萝卜切成玫瑰花。这一切都做完了,母亲开始炒菜。

母亲不叫我在厨房里看,说是会被油烟呛到,让我出去玩。做好了,母亲会叫我们回家吃饭。

桌子上真实琳琅满目啊。我们家和别人不同,我的父亲是从城市里下放到这个小山村的。父亲在反省室被调查被管制很长时间,我们没行动一步都有人监视。我们是不自由的。所以我家的生活相对来说,比别人家困难的多,艰难得多,不行得多。即便这样,我的可怜的母亲仍然让我们有一个幸福快乐的年夜饭。那时候,就是这样一顿饭,就会叫我们一辈子都忘不掉,叫我们一辈子记得它的好,叫我们一辈子吃什么都不香啊。

虽然那时小但我却清楚地记得,我家的`年夜饭是怎样的好。土豆片炒白菜片,土豆丝炒萝卜丝,胡萝卜丝炒白菜丝,芹菜炒胡萝卜,土豆块萝卜块胡萝卜块倭瓜快乱炖,里面还有肉。平时也有乱炖的菜,只是没有肉,平时是没有炒菜的,因为费油,家里每一步油。只能吃不放油的炖菜。我数了数,我家这一桌菜竟然有20道啊!那是母亲在我们几个孩子的心目中竟然像江姐一样的大英雄啊。我们蛢命地吃,每年的年夜饭,我们都会撑着,撑得睡不着觉,母亲还得给我们喝苏打粉助消化。

在吃饭的时候,我发现一个不对劲的事,为什么妈妈和爸爸有一道菜是酸菜炖肉呢?这道菜是放在妈妈爸爸那边的,不许我们动筷儿。我就生气了,我站起来,拼了命去抅妈妈爸爸的菜。妈妈竟然出乎意料地打了手一下子,并且把那碗菜拿走了。我哭了。母亲也哭了。母亲给我擦干了眼泪,哄着我继续吃完了这顿饭。

那天晚上,母亲突然坏肚子,疼得忍受不了,父亲也是。没办法只能去诊所看病,医生确诊说是吃饭吃尽了大量的细菌,还有中毒的迹象。给拿了一点药回来了。父亲母亲小声说话,我听到了。原来他们吃的是别人家扔的死鸡肉啊。难怪母亲不让我们吃啊。

“每年也是这样吃的,为什么今年就不行了呢?”母亲说。

“年龄大了,禁不起折腾了,哎。来年不吃了,什么年节的,年节好过,平常日子难过啊!”父亲说。

“但愿这样的日子早点结束。孩子们吃的蛇肉,已经搁了这么久了,也不知会不会……”

“现在没事就不会再有事了。来年,咱们试一试老叔肉,可能没问题。”

“来年,我去套一个野兔子,肯定没问题。”

“……”

……

“妈妈,怎么又哭了?”

女儿问我我才知道自己在哭。而且哭出了声。是啊,我怎么能不哭呢。现在的生活,只有你想不到的食品,没有买不到的东西。美满的生活叫孩子们都吃够了,他们吧我们儿时的年夜饭当成改善生活的新鲜感,他们却不知道,我们的年夜饭里有多少心酸与泪水啊!生活如此好,可是,我们的父亲母亲却去了天堂了,不知他们在天堂能不能吃到今日人间之幸福,也不知道我的妈妈爸爸能不能闻到我家今年的年夜饭传出她们的味道。

不知道今年的年夜饭,我会不会做出母亲的味道,也不知道吃的时候,我的女儿会吃出什么味道。

第2篇:浓味年夜饭散文

浓味年夜饭散文

羊年的除夕就要到了。连日来,上世纪八十年代,与公公婆婆一起吃年夜饭的浓浓年味儿,不容分说地又在心里回旋。

那时候,公公婆婆和小叔小婶住在辽阳,1975年2月海城地震后自建的三间瓦房里。那时候,除夕还没列入法定假日,遵守企业制度少有弹性的我,即使除夕这天,仍较晚离开公司。急急忙忙地和先生带着两个孩子,裹在如潮的人流里,从鞍山坐有轨电车,再坐火车,到辽阳换乘公交车,在除夕天黑前赶到公公婆婆家,为的是一家人聚在一起,过个团圆乐和年。

刚走进南门外的自家院子,喜融融的年味儿迎面而来,暖人心扉。庭院打扫得平整溜光,红红的灯笼、春联和福字红红火火,流光溢彩,凸现着吉祥与喜气。听到我们的声响,公公婆婆、小叔小婶与小侄子,满面笑容地走出屋子。两个孩子像小鸟儿,咯咯笑着扑到爷爷奶奶的怀里。大人之间的问好声连成一片,好不热闹。一家9口人在年三十聚齐了,美不胜收的年味儿更浓了。

其实,早在几个月前,年夜饭的准备工作就开始了。老爸老妈早就构思好了菜谱,积攒下所需的钱款。腊月二十三前后,公公天天到商店、集市,反复比较猪头、猪爪、猪肘、猪下水的品相……用一双多年练就的火眼金睛,且不惜破费,将那些色鲜、质优的年货买到家。经婆婆仔细审查验明后,老爸便把它们次第装进小缸里,再用铁盖板封实,让它们在小仓房里的天然大冰箱里,安然无恙地待上几天。

自此,年夜饭这台大戏就正式开演了,主角就是老两口。特制的猪头肉是一个重头戏。老爸在灶房地炉的火上,用旧铁辊做烧烤架,把事先拿进屋化去冰冻的猪头仔细烧烤。灶房里焦皮味儿刺鼻,他们浑然不觉。待边边角角都烤得焦黄,老妈戴上老花镜里里外外看个遍,发话“好了”,老爸就将它放入开水盆里,泡上一阵子。之后,笑咪咪坐在矮凳上,用片刀一点一点地刮剔烤焦的表皮,直到深凹处都露出晶亮的光泽,用温水洗净,再放入铁锅里,放齐调料后,用慢火烀得熟透而不过火,捞出,放在案板上。剔除骨头,再用干净的白花旗包布裹好,放上重物压上几天几夜。 这道精心特制的猪头肉,切成片状,作为凉盘,肥瘦相间,花色妩媚,香而不腻,入口即化。吃起来那个神啊,那个爽啊,就别提了。

腊月三十这天,通常是早早吃过晚饭,就大张旗鼓地蒸炒烹炸、剁饺馅、和面,做年夜饭了。锅碗瓢盆叮叮咣咣,与满屋的喜气和香气交融辉映。大铁锅在东屋火舌正熊的站炉上咕嘟咕嘟地炖着小鸡、红蘑和土豆块。家养的小公鸡炖熟的香气四溢,在温暖如春的屋子里流溢。伴着滚沸的年味儿,三个男孩子快活地吃着花生、糖果,屋里屋外欢实地蹦蹦跳跳。大人们兴奋不已,在热炕头放上面板,负责擀皮的男人站在紧挨炕沿的地上,包饺子的女人围着饺馅盆散落坐在热炕上。大家欢快地,擀皮的神速地擀皮,包饺子的包出花样来。饺子很快包好了,整整齐齐地放在盖帘上,等待时辰下锅水煮。此刻,公公婆婆满脸放光,笑容如花,忙活得更起劲了,老迈的腿脚比平常灵活轻巧多了。

鱼更是戏眼了。先是老两口必定一同出动选购,他们边看边议,直到两人同时相中,才买下。婆婆是解放脚,加上大跃进时,在街道用人力拉大板车,右腿受过伤,采购、烹饪走路多了腰酸腿疼,却其乐陶陶。刮鳞、剖膛、清洗、刺口、煎制,非她一人主打不可。经她用心酱炖的大黄鱼一上桌,金灿灿的,诱人的鱼香直往肺腑里钻,大人孩子的筷子,不约而同地往鱼盘里伸去。这时,婆婆黑亮的眼眸已装不下那么多的快乐了,满心的喜悦飞上她的眼角眉梢,绽放成绒绒的菊花儿。看着心肝宝贝们聚在她的身旁,畅快地吃着喝着;一桌子浓香的,自家风味的`菜肴和水饺,所有的牵挂和辛劳,在这一刻化为和暖的春水,汩汩地流淌。

年过的就是大人孩子齐全,平安和美啊。撤桌时,盘里仍剩有大块的鱼段,丰盈的水饺。老人心中熨帖极了,嘿,年年有余,日子越过越红火啊!

那时候,家里还没有电视,就听戏匣子播送的文艺节目。吃过年夜饭,快到半夜了,大人和孩子一个个精神头足着呢,听戏匣子的,唠闲嗑的,玩花灯的,欢声笑语在屋子里和院子里此起彼伏。每个人都按老规矩守岁,牢牢地守住一年的好时光,守住吉祥的福气和财气。

接神的时候到了。男人和孩子跑到院子放鞭炮,女人坐在火炕上贴着玻璃窗边看边喊:“注意,保护好孩子!”

“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响彻夜空,古城沸腾了。

回到屋里,一个新仪式开始了。

晚辈们依次给爷爷奶奶、父母亲鞠躬拜年。长辈喜盈盈地掏出事先准备好了的压岁钱,揣进孩子们的兜里。满屋吉祥富贵的祝福声与星光璀璨的欢笑声,将年味儿推向了新的高潮。

此刻,春之神正携着幸福和欢愉,载着梦想和期许,向人间飞奔而来。

那时的浓浓年味儿,多年以后,还在我的心里萦回。那样的欢聚一堂,慈祥仁孝;那样的虔诚隆重,极富仪式感;那样的费时耗力,精雕细刻,满溢着一家一户独有的风味儿。色彩纷呈的年夜饭,承载着华夏民族的年文化,将传统文化的底蕴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年夜饭里,我们团聚喜庆,辞旧迎新,吸取情感和热能的滋养,消解乡愁和郁结。以此走向新的一年,分明多了底气与力量。

一双双翅膀欣然起飞,向着美好的未来轻逸起舞。

第3篇:年夜饭经典散文

年夜饭经典散文

妈妈出完灶灰,接着刮锅底灰,那些飞舞的尘是精灵,原想飞进妈妈的双鬓,染黑冒出来的一两根白发,它们却淘气地飞上她的脸颊,被妈妈不小心抹成了花脸,在爸爸的打趣里,妈妈的脸上飞起了红霞。二少在门边冲我挤眉弄眼,意思是说妈妈好笨。这家伙十岁了却终日游手好闲,比我小两个年头倒是比我冒尖,平时一肚子的坏水。我瞪了他一眼,但望向妈妈的花脸时,我还是忍俊不住。

午饭后,妈妈将灶台收拾干净、整洁,爸爸就将劈柴搬来灶门洞,码得齐齐整整。一会儿,我家的年就要从炊烟里款款而来。

“怎么还没开始,真磨蹭!”那个懒家伙在厨房里晃了晃又跑了出去。

妈妈将灶里的劈柴点燃烧旺后,我就坐在灶前的小凳上看柴火。灶里的火光欢快地舔着锅底,时不时炸响一下,好像抑制不住欢乐地唱歌,瞬间崩出了许多的小星星,它们也忍不住欢舞。不一会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吃年夜饭散文

吃年夜饭散文

今年年三十轮到我值夜班,心里不太爽,因为不能跟家人乐乐呵呵地熬年了。

这不,太阳还红光光的,一家人提前开宴了。菜肴丰盛,我却吃得沉闷,等最后一道年夜主餐——饺子上桌,我大声对还在厨房忙碌的妻说:“多煮上半箅子,我走的时候给那几个河北人带上。”妻子从厨房出来,不解地看着我,我说:“晚上厂子里不开伙,不管怎么说,该让他们吃上年夜饺子。”

到了车间,我把饭盆往操控室的台面上一搁,打开盖,那几个人的眼睛顿时亮了,一哄而上。别说感谢的话没有,筷子都省了,白胖的饺子用手提起来就往嘴里扔……眨眼功夫就见盆底,还一个个意犹未尽地吵吵:“香!真香!再多点儿就好了。”

那位走起路来就跟鸭子似的小伙子——说实话,我很讨厌他,就耍小聪明。我刚来的时候,害得我差点儿跟班长闹翻了。他拿白眼翻着几个人:“知足吧,要赵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年夜饭的优美散文

年夜饭的优美散文

腊月十五左右,村子里就渐渐有了年味儿,各家各户陆续开始采办年货,有的家里开始杀年猪,去城市打工的年轻人也陆陆续续回到村子里,一年当中,整个竹溪也就过年这一个月最热闹了。我经常都可以听见被杀的年猪撕心裂肺的惨叫声,尽管这声音我从小听到大,但始终也没有办法习惯。有时我会有点同情那些被杀的年猪,当它们被自己的主人好吃好喝养着的时候,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会付出生命的代价,可这就是作为一头猪的命运,没有谁能够改变什么。

腊月二十四开始扫尘,就是打扫房子,彻底清除这一年来积累的尘垢,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盼。竹溪村还有一个特别的习俗,就是要把秤杆、扁担等常用的棍棒类的东西藏起来,直到大年初二以后才能拿出来,据说,谁如果在大年初一早晨起床后看到棍棒类的东西,这一年内就会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年夜饭的经典散文

年夜饭的经典散文

听老全叔讲,文华爹在圣音寺出过家,我懂事的时候开始就发现:文华爹每天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从米坛里抓一把米放到一个只留一个小口的坛里,我不解其中的用意。

到了与文华爹要求吃饭的时候,他交代我:“吃饭的时候,是不许出声的。不然惊了过路的仙人,来年家里的饭口就要增加!”,文华爹吃饭的时候很认真,几乎是数着饭粒把一碗饭吃完,不小心掉在桌上的饭粒,他也捡起来,放到嘴里吃掉。

文华爹经常吩咐家里做饭的人,刷碗洗锅的时候,剩的锅巴,米粒要用漏网把他们留住,然后晒干了,留着来年喂小鸡。这样的阴米,小鸡吃了也滑肠胃。或者将这样的阴米炒糊了,然后用土罐熬成米胡水,小孩子的肠胃不好,喝了这样的米胡水,消食化气,有益于健康。

辛酉年,春旱很厉害,天很久没有下雨,没有水,谷粒不能播到秧陇上,大家很着急。文华爹掐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年夜饭经典散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年夜饭经典散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